簡介
《中國詞學研究》中國詞學是一個博大精深的課題,非“才、膽、識、力”皆具者不能為之。即使現當代詞學研究的歷史,亦非僅憑三兩人之力、花四五年時間所能研究透徹的。筆者與同門張幼良博士於“才、膽、識、力”皆甚欠缺,有幸參加中華書局編審傅璇琮先生所主持的國家項目“中國人文研究100年”子項目的研究,始成是稿,自然就存在著不少缺憾。
20世紀中國人文學科湧現出了眾多的學術名家和大批的學術經典,中國的學術研究也在這一世紀從學術觀念到著述形式逐步建立起現代學術思想研究的體系。研究、總結20世紀人文學科學術發展的歷史,不僅是對各個學科學術研究百年成就的審視,也是對中國學術研究現代化進程的一次集體回顧,意義深遠。
作者簡介
曹辛華,1969年生,河南省鞏義市人。1993年河南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獲學士學位,同年考入河南大學文學院。1996年獲碩士學位,1999年獲蘇州大學文學院博士學位。2000年9月-2002年9月在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後流動站工作。2002年9月-2004年9月在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博士後流動站工作。現為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張幼良,1963年生,江蘇無錫人。1987年畢業於揚州師範學院中文系(現揚州大學文學院),獲學士學位;2004年畢業於蘇州大學文學院,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博士後。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先後參加過多項省、校級科研項目的研究,獲省、校級科研獎四項,合作出版教材和學術專著五部,在《江漢論壇》、《江蘇社會科學》、《古典文學知識》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30餘篇。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文學及詞學學術史。
目錄
第一章詞學的界說與回顧
第一節有關詞的概念的界說
第二節對前代詞學研究的回顧
第二章傳統詞學研究的終結與新變
第一節晚清文學思潮與近現代詞學研究的轉型
第二節南社諸子與傳統詞學的新變
第三章三大“開山”與百年詞學的現代化
第一節梁啓超與詞學研究觀念的更新
第二節王國維與詞學“現代美學”研究的奠基
第三節胡適與“現代派”詞學研究的發軔
第四章詞學研究“現代化”的深入(一)
第一節胡云翼與“現代”詞學的成型
第二節龍榆生與詞學研究新體系的創建
第五章詞學研究“現代化”的深入(二)
第一節夏承燾與詞學領域的新開拓
第二節唐圭璋與詞學文獻學的新創
第六章文化生態與當代詞學研究的總體格局
第一節格局一:從思想啟蒙到主體性批評
第二節格局二:從方法論到本體論批評
第三節格局三:從文化視野到回歸古典
第七章當代詞學研究的成果檢視和思想維度
第一節當代詞學研究的成果檢視
第二節當代詞學研究的思想維度
第三節當代詞學研究繁榮因由探析
第八章八九十年代詞學研究的觀照與透視
第一節八十年代詞學研究的巨觀視野與學術品格
第二節九十年代詞學研究的文化視域與話語空間
第九章21世紀詞學研究前瞻
附錄1976年以來詞學博士學位論文索引
前言
自有詞的創作以來,就伴隨而生了詞學理論和詞學批評。早在五代,歐陽炯所寫的《花間集序》即可視作詞學批評的濫觴,而孫光憲《北夢瑣言》所載的一些詞壇故事中實也包孕著某些萌芽狀態的詞學觀念和詞學理論。及至兩宋,遂出現了《碧雞漫志》(王灼)、《詞源》(張炎)、《樂府指迷》(沈義父)等具有一定理論深度的詞學專著,並湧現了為數眾多的詞論、詞話和詞集序跋。而在嗣的元、明、清三代(尤其是清代中、晚期),則詞論與詞話更加如雲蒸霞蔚,不可勝數。由此可知,千餘年來的詞學研究,已經積累了豐厚的成果,值得後人珍視和利用。
不過,若拿今天的眼光來審視,則雖然其中不乏精闢的論述和某些理論建樹,但從總體上說它們卻基本都跳不出“知人論世”與“比興寄託”的單純社會學批評模式,而在美學批評方面也總想把詞納入詩學的體系中去進行闡發。因此,直至清末民初,儘管時代已經演進到了20世紀,但詞學理論和詞學批評仍停留在“傳統”的階段,顯得古板而又凝滯,缺乏重大的突破與創新。
然而,事情終於在上世紀前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先是梁啓超、王國維(尤其是後者)吸收和運用西方理論,開始對傳統的詞學理論和詞學批評進行“維新變法”式的改革,後來又有胡適運其倡導“文學革命”之餘力繼而對之動了一番大刀闊斧、“洗心革面”的“大手術”。於是,伴隨著中國社會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五四以後的詞學理論和詞學批評終於結束了以往的“傳統”階段而躍入了從觀念、方法到語言都變得“現代化”的新階段。回顧這場歷史巨變,我們就不能不對以上三位的轉變開拓之功心存欽佩與感念。
精彩書摘
詞在唐宋時期雖極盛,但時人多目之“小技”,“小道”,少有將其視為學問的一種。“詞學”一詞的使用較晚出,儘管詞學活動如批評、選輯等幾乎隨著詞自身發展而發展,直到明朝,“詞學”之名開始使用。①如由明人周瑛主撰的詞譜《詞學筌蹄》一書就徑用“詞學”一語。又如明人朱El藩《南湖詩餘序》說張蜒“能獨步絕響於後,稱再來少游,予每欲擇其詞之精者,合少游詞成一帙,以遺鄉人為詞學指南”。明《詩餘圖譜》單恂序有“吾社數子爛然以文賦余才旁扇詞學,遑遑在柳七黃九間”之語。萬惟檀序說到:“夫圖譜為何而作?志學步之苦心也……南湖張子則列以譜法,前具圖,後系詞,燦若黑白,使填詞之客,索駿有像、射鵠有的,委於詞學,有裨多矣。②但這裡的”詞學“僅指狹義的詞學——詞的創作方法之研究,還不是廣義上的詞學——研究詞的學問。此後在清代乃至近代,這種含義為詞的創作的“詞學”概念和稍後出現的廣義詞學概念並行使用。作為研究詞體文學專門學科概念的詞學出現在清初。
值得一看的好書(十)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練達之士雖能分別處理細事或一一判別枝節,然縱觀統籌、全局策劃,則非好學深思者莫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