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長勤集》是一本集精神和體力的雙重勞動的產物!它不僅是作者學術研究的沉澱和部分結晶,還承載了一份作者人生體驗的悲壯和厚重。“長勤”是作者對文學工作孜孜不倦的寫照,書中的文章反映了作者認識的轉變,以馬克思主義為宗旨,對於“人的發展”的觀點有所闡明。時作者還對其親朋好友,工作夥伴表達了深深情誼,亦是本集子的重心所在。結尾的自述篇是點題篇,記敘了作者“長勤”的一生,它昭示人們,要做生活的強者,首先應該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書籍背景
人生長勤生命常青
接到陳永志老師的電話,說他的自選文集《長勤集》即將付梓,並命我作序,我深感惶恐。想到這是老師對我的殷殷情意,於是依稀往事一一浮現腦際,有些生活片斷,經時間淘洗愈發清晰起來。
約半個世紀以前的1959年,我考入上海師院預科(即後來的上海師大附中),陳永志老師那時剛從華東師大畢業,擔任我們的語文教師兼班主任。我這人開化較晚,老師的教導沒怎么往心裡去,今天想來,真後悔自己的冥頑不靈,但頭腦中卻烙下了當時老師上課的神態:雙眉微蹙,目中灼灼的放出光來,時而揮動一下手臂以助語勢,用不庸置疑的口吻講解著課文。老師對議論文章的分析我印象尤深,讓我感受到,嚴密的邏輯思維竟然也如此具有魅力。從此我愛上了語文,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陳永志老師是引領我進入文學殿堂的第一人。當時我想,像永志老師那樣,以中文為終身職業,或當一名語文教師,應該是我的人生選擇。畢業時,永志老師在紀念冊上給我們題詩:“臨別方憶相處時,萬般憂喜難成詩。惟盼他日重相逢,直呼朋友不稱師。”詩句真情流溢,我想不到在老師嚴肅不苟的外表下,會隱藏著如此熾熱的情感。對我這樣一個青年學子而言,這首詩,無異於一塊人生界碑,一直矗立在我心頭,難以忘懷。
光陰荏苒,再次見到老師,已是十多年後的70年代末了。我考進了永志老師的母校華東師大讀研究生,求學期間,從刊物上讀到了永志老師的力作《郭沫若的泛神論思想》(已收入本文集)。老師對我說,文章從初成到發表整整經過了十多年。真是“十年磨一劍”啊!老師的毅力以及表現出來的學術品格,使在讀研究生的我頗受觸動。後來永志老師調到大學任教,論著接連問世,成為海內著名的現代文學學者、郭沫若研究專家,這些,在我看來都是順理成章、勢所必然的。我畢業後留在華東師大中文系任教,有機會接觸永志老師敬重的徐中玉先生、錢穀融先生等前輩學者,經常能親接謦咳,聆聽教誨,便偶而在老先生與永志老師之間傳遞點近況或者信息。依靠華東師大這根紐帶,與永志老師之間的關係又進了一層。
編輯推薦
《長勤集》中的一至四輯,即按前八個字順序編輯,依次稱之為史實篇、文本篇、方法篇、觀念篇。其收錄的文章博大精深,開闢通往真理的坦坦大道,作者力圖運用馬克思主義的這一主旨於文學研究,提出表現並激發人的發展,即表現並激發人的潛力的充分發揮,表現並激發人的精神的不斷提升,是文學創作的神聖使命,是文學理論批評的出發點。
·
目錄
序言:人生長勤生命常青
第一輯史實篇
《駱駝祥子》反映的年代新證
北島利信:陳永志《(駱駝祥子)反映的年代新證》的介紹及譯註(“介紹”部分)
淺草社成立和離散的時間考辨
馮至:致陳永志(1988年1月26日)
《天演論》踉《進化論與倫理學》對讀札記
田漢對《名優之死》的修改
《巨炮之教訓》寫作的背景及動機
《女神之再生》與《爐中煤》的寫作日期
《女神》校勘的版本及相關資料
第二輯文本篇
魯迅《湘靈歌》別解
談談對《家》局限性的批評
王獨清詩歌之我見
“力”是什麼?它從哪裡來?——讀《立在地球邊上放號》札記
值得一看的好書(十)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練達之士雖能分別處理細事或一一判別枝節,然縱觀統籌、全局策劃,則非好學深思者莫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