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看點
2011年度百家講壇隆重推出的新人——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教授、副院長李曉。本書既好看又實用,既有趣的歷史故事,又給當下經商者以啟迪。
央視配合圖書,提前一周進行簽售信息的字幕宣傳。
精彩語錄

投資,不光是運用資金、物質資源獲得收益。其實,培養人才、幫助人才、支持人才,發揮人才的作用,同樣是投資,而且是最重要的投資。
政治和經濟是密不可分的。歷史上幾乎所有成功的企業家,都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都具有相當敏銳的政治頭腦。
《計然之策》講的全部是發家致富的商業之道。它有三方面商業原則:第一個原則,叫做“旱則資舟,水則資車”,這個原則,在商業經營中被稱為“待乏”,第二個原則,叫做“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就是價格漲到一定程度時,要把貨物像糞土一樣拋售出去,價格下跌到一定程度時,要把貨物像珍寶一樣買進來;第三個原則,叫做“務完物,無息幣,無敢居貴”,就是不能太貪心,不能囤積居奇,要在理想價位果斷脫手。
對待人才,要“能擇人而任時”,“與時逐而不責於人”,即要善於用人,對人寬厚,並要高度重視市場時機。
真正成功的一生,是知進知退、適可而止的人生。
范蠡為什麼被尊為商聖?在他身上,不僅薈萃了富而好德、樂善好施、不求暴利、買賣公道、堅毅自信的品質,而且具有審時度勢、知進知退的非凡智慧。
戰國時大商人白圭提出了一個有名的經商秘訣“人棄我取,人取我與”,這與美國股神沃倫·巴菲特所說的“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貪婪”異曲同工。
內容簡介
如何在強手如林的商場上立於不敗之地?如何在短時間內從一貧如洗到富甲一方?如何培養接班人不為富二代的問題苦惱?如何知進知退從容駕馭自己的人生?本書講述的是古代商業傳奇人物和傳奇故事,用古代商人智慧商場謀略給你新的人生啟示。商聖范蠡的高深智慧,儒商子貢的富而好禮,商祖白圭的經營哲學,司馬相如的促銷秘密……比胡雪岩、巴菲特的故事更值得參考!作者簡介
李曉,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中國政法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兼任中國商業史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歷史研究所兼職研究員、日本北九州大學經濟學部客座教授、中國市場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等。主要研究中國經濟史、企業經營史。出版學術著作《宋代工商業經濟與政府干預研究》、《宋朝政府購買研究》等五部。在《歷史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等發表論文五十餘篇。多次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山大學、鑄成集團華商書院、北京科技大學、中石油、鞍山鋼鐵等國內知名高校、培訓機構、企業之邀,講授《宋太祖的治國方略與企業管理》、《易道儒思想與現代企業經營》、《中國傳統商業智慧》、《中華商道》等課程。盤點最新經濟管理類圖書(一)
管理就是制定,執行,檢查和改進。即管理者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對組織所擁有的資源進行計畫、組織、領導、控制和協調,以有效的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因此,管理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