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古鎮
各個地區代表性古鎮有:
河南
賒店古鎮、朱仙鎮、芒山鎮、荊紫關鎮、神垕鎮、道口鎮、關林鎮、北舞渡鎮、古滎鎮、會盟鎮。
四川
安徽
店集鎮 | 宏村 | 盧村 | 關麓 | 屏山 | 唐模 | 呈坎 | 潛口 | |
潛口 | 陳村 | 三河 | 棠樾 | 屯溪 | 坑口 | 湖村 | 上莊 | 陳村 |
西遞 | 臨渙鎮 |
浙江
西塘 | 烏鎮 | 南潯 | 龍門 | 郭洞 | 俞源 | |
新葉村 | 三門源 | 廿八都 | 溪口 | 前童 | 楠溪江 | 岩頭村 |
芙蓉村 | 蒼坡村 | 蓬溪村 | 林坑 | 皤灘 | 臨海 | 石塘 |
安昌 | 碗窯 | 泰順 | 大濟 |
江西
景德鎮 | 樟樹鎮 | 河口鎮 | 吳城鎮 | 鄱陽 | 婺源 | 李坑 |
理坑 | 汪口 | 篁嶺 | 曉起 | 延村 | 思溪 | 清華 |
樂平 | 安義 | 流坑 | 石郵 | 盧家洲 | 釣源 | 湵陂 |
白鷺 | 龍南 |
江蘇
同里 | 周莊 | 錦溪 | 甪直 | 楓橋 | 木瀆 | 盛澤 |
沙溪 | 窯灣 | 車橋 | 千燈 | 南京東門古鎮 | 光福鎮 | 楊橋古鎮 |
上新河 |
山西
雲南
貴州
福建
永定 | 長汀 | 泰寧 | 和平 | 芷溪 | 培田 | 南靖 |
崇武 | 連城 | 四堡 | 漳州 | 崇武 | 趙家堡 | 華安二宜樓 |
洪坑 | 城村 | 下梅 | 永定 | 坂東 | 楊源 | 田螺坑 |
廣西
黃姚 | 興安 | 三江 | 揚美 | 興坪 | 江頭洲 | |
迪塘村 | 水源頭 | 大圩 | 龍勝 |
廣東
重慶
偏岩 | 雙江 | 淶灘 | 路孔 | 松溉 | 塘河 | |
中山 | 寧廠 | 龍潭 | 龔灘 | 安居古鎮 |
湖南
山東
周村 |
陝西
党家村、米脂姜氏莊園、榆林、吳堡古城、漫川關
上海
朱家角金、澤鎮、七寶古鎮、泗涇古鎮、新場古鎮、楓涇古鎮
河北
於家村、正定雞鳴驛
北京
爨底下
湖北
魚木寨
知名名勝
截止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中國古鎮有:平遙古城(Ancient City of Ping Yao)1997
麗江古城(Old Town of Lijiang)1997
皖南古城西遞和宏村(Ancient Villages in Southern Anhui - Xidi and Hongcun) 2000
開平碉樓與村落(Kaiping Diaolou and Villages) 2007
發展現狀
古鎮和古村的旅遊業快速地發展著,但在這良好發展態勢的背後,古鎮面臨的旅遊壓力亦逐漸顯露出來,旅遊開發為古鎮保護也帶來了一些問題。
很多面臨的最大的壓力便是遊客流量增加迅速,超過了古鎮旅遊容量允許的限度。尤其在旅遊旺季,古鎮內經常處於擁擠混亂的場面:幽靜閒適的生活氛圍被破壞,這不僅使遊客無法正常遊覽。甚至對古蹟、建築等造成了破壞,即所謂“旅遊公害問題”。其中,垃圾污染和水污染是兩個比較嚴峻的問題。
隨著雙休日和“黃金周”帶來的旅遊熱,不少地方把開發旅遊資源作為經濟的增長點,遺產旅遊更成為熱中之熱。旅遊業的發展直接造成了商業網點的大幅增加,特別是在主要游線上各類商店的開設及現代裝修材料的採用,導致了建築用途的改變和傳統風貌的消退。同時,不斷膨脹的旅遊業正在排擠著大量的有地方特色的小本生意,致使受保護街區的風貌日趨千篇一律,旅遊設施的充斥、無特色旅遊商品的泛濫以及“人人皆商”的濃重的商業氣息都在不知不覺中侵蝕著古鎮的自然環境和人文氛圍。
開發與保護雖然是一對矛盾,但並非不可調和。
模式
麗江模式
“麗江模式”,即政府投入巨資實施,通過建章立制,使積極的保護與旅遊開發有機結合。其行動計畫的實施包括建立機構、制定遺產保護資金管理機制和在核心區鼓勵傳統文化的開展。主要包括:1、文化經營:從戰略高度經營民族文化產業。比如:打造的“納西古樂”“麗水金沙”“太·陽·火”等文化產業品牌。長期舉辦國際性學術交流論壇。為避免本土文化消亡,建立了東巴文化原始生態保護區,頒布管理條例,並建立東巴文化傳習院,傳授象形文字和東巴化。
2、古城風貌打造:投資5000萬元,實施古城的給排水和污水管網工程;出資200萬元,支付古城房租,請納西族知名文人、學者、手工業者在古城開 館授藝,形成26戶納西文化傳播點, 將77戶帶有現代商業氣息的商家遷出古城,挽留古城土著居民。恢復古城的文化風貌。將一座“死城”變成“活城”。
3、發展模式:創造了“民族文化和經濟的成功對接”的“麗江現象”和“世界遺產帶動旅遊發展”的“麗江模式”,外國一些遺產地的成功經驗已被付諸實施。
4、開發保護:堅持保護第一的原則,處理好保護與利用的關係;處理好遺產保護與旅遊業之間的協調關係。
5、可持續發展:著眼未來,不追求黃金周的短期效應,而志在可持續發展。
平遙模式
平遙模式——政府主導一是組建成立全省旅遊行業首家股份制企業平遙古城旅遊股份有限公司;
二是門票管理體制的改革,實施古城景區門票一票制,大大加快了平遙古城由社區向景區的轉變過程;
三是組建成立了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和城市管理監察大隊,形成了旅遊業政府主導,民營、股份齊頭並進的局面。
四是通過打包整合旅遊資源,開發多層次的旅遊產品,實現旅遊業向農村的延伸與輻射。全縣14個鄉鎮中,將有11個鄉鎮的30多萬農民從中受益。
五是為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營造良好的旅遊業發展環境,遵循開發服從保護的原則,圍繞“吃住行游購娛”旅遊發展要素,不斷加快旅遊配套設施建設。
六是通過各種節慶活動對外行銷平遙古城。如平遙國際攝影節、平遙國際攝影大展等。
鳳凰模式
鳳凰模式——經營權轉讓2001年10月14日,鳳凰縣政府將鳳凰古城、南方長城等八大景點經營權轉讓50年,黃龍洞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需要在經營期內向鳳凰縣支付轉讓費8.33 億元。轉讓後雙方對文物保護確立這樣一條經營思路:景點文物是企業經營賴以生存的根本,在保護的前提下有效經營、開發,取得良好的效益,從而更好地確保文 物保護經費的落實和充分利用。而政府與旅遊業強手聯合後,雙方積極打造新的旅遊產品組合,城市建設、景點整修、環境保護、對外宣傳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進 展。截止到2004年,鳳凰古城的旅遊收入已經超過了3億。
值得注意的是:在旅遊發展過程中,嚴格控制和規範古城的商業活動,合理控制遊客數量,將與古鎮氛圍不協調的商業行為規劃在古鎮核心區以外;保護古鎮居民的居住活動,對古城的重點房屋建檔掛牌,並向房主發放補助金;經常開展名鎮意識、遺產意識宣傳教育活動。
利弊
經濟效益
旅遊業為古鎮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經濟利益驅動下的旅遊開發並未使得古鎮的到有效保護,也並未使得原著居民的生活質量的到積極改善。反觀古鎮現狀:建築老化,基礎設施不全,具有水災隱患,已不符合現代人的居住要求,許多年輕人也因此不願住在老鎮區而紛紛遷往新區或大中城市。同時,居民自發的建築整修開始使用新的建築材料與工藝,影響了原來傳統風貌的延續。有鑒於此,古鎮紛紛著手解決此事。而對於居民建築的整修,需成立專門的修繕隊,採用原結構、原材料和原工藝,以保證恢復其原有風貌。
古鎮損壞
古鎮和古村的旅遊業快速地發展著,但在這良好發展態勢的背後,古鎮面臨的旅遊壓力亦逐漸顯露出來,旅遊開發為古鎮保護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很多面臨的最大的壓力便是遊客流量增加迅速,超過了古鎮旅遊容量允許的限度。尤其在旅遊旺季,古鎮內經常處於擁擠混亂的場面:幽靜閒適的生活氛圍被破壞,這不僅使遊客無法正常遊覽。甚至對古蹟、建築等造成了破壞,即所謂“旅遊公害問題”。其中,垃圾污染和水污染是兩個比較嚴峻的問題。
隨著雙休日和“黃金周”帶來的旅遊熱,不少地方把開發旅遊資源作為經濟的增長點,遺產旅遊更成為熱中之熱。旅遊業的發展直接造成了商業網點的大幅增加,特別是在主要游線上各類商店的開設及現代裝修材料的採用,導致了建築用途的改變和傳統風貌的消退。同時,不斷膨脹的旅遊業正在排擠著大量的有地方特色的小本生意,致使受保護街區的風貌日趨千篇一律,旅遊設施的充斥、無特色旅遊商品的泛濫以及“人人皆商”的濃重的商業氣息都在不知不覺中侵蝕著古鎮的自然環境和人文氛圍。開發與保護雖然是一對矛盾,但並非不可調和。
風險控制
1.首先,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各主管部門應嚴格依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與歷史城鎮旅遊發展規劃,同時依據相關政策法規與管理條理及轉讓契約等,規範政府部門、旅遊投資商等的開發經營行為;
2.其次,可考慮建立起由人大、政協和當地居民代表組成的社會監督組織評估機制,形成社會監督組織對政府和旅遊企業的有效約束監督鏈;
3.有必要建立科學的利益協調與整合機制,充分挖掘旅遊地各利益主體的共同點和平衡點,形成良好的利 益互動,以調動各方的積極性,最終促使旅遊企業的利益與旅遊地其他主體的利益統一於旅遊地社區的經濟、文化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之中;
4.完善社區參與機制,減少負面影響政府和企業應進一步完善社區居民參與機制,廣泛吸納當地居民的意見,切實處理好各利益主體之間的關係。為此,政府和企業要提高其行為的公開度和透明度,對景區經營中的重要項目的審批建設以及影響到居民利益的開發經營行為實行公示制,以發揮社區居民的監督作用,增強旅遊項目建設和環保措施的合理性和社會可接受性。同時,有必要建立目的地居民關於區域旅遊業發展的代言機構,從而實現公平對話,保證居民對旅遊業發展的決策擁有發言權,從而有效防範旅遊發展的負面影響;再次,應有針對性地開展旅遊發展意識、旅遊就業技能等方面的教育與培訓,全方位提高居民的參與意識和參與能力;5.開發過程中注重歷史文化遺存的保護對於歷史遺存的保護,並不僅僅是對遺址遺蹟的原樣保護、修舊如舊,更要注重歷史傳統的保護和文脈的延續。正如麗江、江南水鄉古鎮之所以有如此強的吸引力,不僅僅由於小橋、流水,更在於生活在那裡的人家,有了生活在那裡的人家,文化才是鮮活的,才是有真正魅力的。只有充分調動起居民保護古鎮的積極性,讓其能夠從旅遊發展中得到相應的收益,並且樂於生活在世代居住的古鎮,為自己的古鎮與文化傳統感到自豪,古鎮的意蘊與文脈才能真正延續下去;
6.樹立主題化開發理念通過主題城鎮的建設樹立在區域形象中的獨特形象,值得注意的是主題並非僅僅是單一主題,也可以是一個或幾個主題的組合。古鎮旅遊開發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古鎮之間特別是同一區域內古鎮之間共性明顯,自身特徵區別較小。作為擁有悠久歷史,區域特色明顯的古鎮,如何在眾多的古鎮旅遊開發熱潮中脫穎而出,筆者以為實行主題化開發是一條比較明智的選擇,即實行主題城鎮的發展。把整個古鎮作為一個整體來開發,根據主題公園的理念來開發來經營,提升出一個主題,結合古鎮的歷史文脈與特色等,將城區內的居民、建築、氛圍都作為景觀的組成部分,給予遊客在古鎮中的最好體驗;
7.大力挖掘當地歷史文化與民俗風情資源內涵,從理論上分析,古鎮旅遊的類型是存在梯層結構的,以文化為主要內涵的體驗旅遊是古鎮旅遊的最高層次。同時,需要指出,歷史城鎮的旅遊並不是要禁止商業化,而是要控制過度商業化,尋求傳統與旅遊商品的最佳契合點。旅遊商品銷售是旅遊業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旅遊商品銷售與古鎮旅遊的開發和保護不存在本質上的衝突,其關鍵就在於如何在商品銷售中融入古鎮所特有的文化氣息。因此,古鎮旅遊商品的開發要求進行準確的規劃、協調,要根據每個古鎮的特點,大力發展有地方韻味、反映各地風土人情旅遊商品。這樣不僅能夠豐富旅遊產品內容,提升旅遊產品質量,豐富遊客體驗。還可以促進當地居民參與當地旅遊開發,增加旅遊就業,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提高當地居民參加旅遊的積極性,從而促進旅遊的可持續發展;
8.古鎮要注重實現與周邊景區共贏研究發現,像麗江、周莊、鳳凰等這些高品位的古鎮在旅遊開發與市場行銷等過程中都不是單個進行的,都是與周邊景區在開發、線路整合、市場行銷、形象塑造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聯合,從而實現了共贏。這正符合旅遊學中的旅遊時間比理論,只有旅遊地能夠提供一定量的旅遊活動時間與活動內容才能夠吸引大量遊客的到來,因此,旅遊開發的項目選擇,市場分析,以及產品開發與行銷過程中都要注意區域的聯合;9.注重生態資源保護和環境容量的控制旅遊是一項相對高耗量的活動,伴隨著水,電等資源的消耗,同時還會產生垃圾、環境污染、破壞等問題。特別是一些稀缺資源分布地區,如果破壞力長期超過環境的自淨能力,將會對旅遊地產生不可挽回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