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陶鬹](/img/f/822/nBnauM3X3UTMxEDO3kDM5kDO1ETM1kDOzMDMwADMwAjMxAzLwkzL3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外形似雄雞引吭高歌
此鬹1960年出土于山東省濰坊市姚官莊遺址,夾細砂黃陶,沖天長流,粗長頸,三個大袋足分襠而立,後袋足與前兩個袋足距離較遠,且較前兩個袋足更肥大,頸與後袋足之間附一個麻花狀鋬手,足上飾兩周凸弦紋,三周弦紋之間有四圈小泥餅。通體施黃色陶衣,器物造型雄偉生動,遒勁有力,很像一隻雄雞在引吭高歌,是一件相當完美的陶塑藝術品。
陶鬹有實足和袋足之別
鬹是山東龍山文化的典型器之一,起源於大汶口文化中期,盛行於大汶口文化晚期和龍山文化階段。是一種造型精巧的器物,有實足
和袋足之別,實足鬹一般由流、腹和三個圓錐狀實足組成,袋足鬹則以三個大袋足為腹。鬹的質地分夾砂和泥質兩種。夾砂陶鬹一般較粗糙,出土時器底多有煙燻痕跡,有的器腹內還有灰黑色的殘渣,當為殘存的酒渣。這類夾砂鬹是專門用來煮酒溫酒的泥質陶鬹質地細膩,製作也精緻,可能是專作注酒用的。龍山文化晚期出現的平底鬹就是由泥質三足鬹發展而來,後世的酒注子、酒執壺等注酒器也可溯源於此。
中國歷代酒具鑑賞
酒大約產生於距今六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時期,酒器的產生應與酒的產生大致相同,亦應是距今六千年前後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從酒器的產生到公元前21世紀我國第一個國家——夏王朝的建立,大約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時間,這段時間正處於我國原始社會時期,此間所使用過的酒器,我們稱之為“史前酒器”。目前可確知的人工史前酒器,從質料上可分為陶酒器和漆酒器兩種。其中以陶酒器為大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