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規格:高7厘米、口徑10厘米Height7cm·MouthDia.1Ocm![項聖思蟠桃形紫砂杯](/img/0/b35/nBnauM3XygTN0YjMzATM0YzMxMTMxQzNxMDOwADMwAzMxAzLwEzL1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出處:唇邊的微笑:酒具
年代:明末清初theendoftheMingDynasty
類型
質地類型:陶器
功用類型:酒具
欄目關鍵字:明清酒具
收藏地:南京博物院
中文名稱:項聖思蟠桃形紫砂杯
英文名稱:Flat-peach-shapedboccarocupmadebyXiangSheng-si
介紹
紫泥新品亦為酒杯形似半剖的桃子,又以枝葉作杯把,三小桃為足。造型自然,甚有意趣。器表鐫刻七言詩兩句:“閬苑花前是醉鄉,拈翻王母九霞觴。”署款“聖思”,鈐“聖思氏”陽文方印。項聖思與龔春、時大彬、陳用卿等,皆為宜興著名陶工,善作紫砂器,但項聖思的作品傳世極少。
創製與發展
宜興紫砂器的創製與發展宜興紫砂器創製於何時,無明確文獻記載,但宋代詩詞中有“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佳句,“紫泥新品”應是指紫砂器。由此可知,至少在宋時紫砂器即為文人所喜愛。但據吳騫《陽羨名陶錄》記載,宜興紫砂器始創於金沙寺僧,後以明正德年間人龔春技藝最高,製品最為名貴。
寓意
長壽的桃形酒器蟠桃乃傳說中的仙桃,吃了可長生不老。歷代多以蟠桃寓意長壽,成為繪畫題材中常見的吉祥圖案。這種認識在明清時期頗為流行,在出土或傳世文物中也有不少桃形酒器,如1982年12月在湖南省通道侗
族自治縣的銀器窖藏中,出土的七件蟠桃銀杯形狀與項聖思桃形紫砂杯相似,以枝葉襯托桃杯,結合巧妙自然,既美觀又實用,皆為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中國歷代酒具鑑賞
酒大約產生於距今六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時期,酒器的產生應與酒的產生大致相同,亦應是距今六千年前後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從酒器的產生到公元前21世紀我國第一個國家——夏王朝的建立,大約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時間,這段時間正處於我國原始社會時期,此間所使用過的酒器,我們稱之為“史前酒器”。目前可確知的人工史前酒器,從質料上可分為陶酒器和漆酒器兩種。其中以陶酒器為大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