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流爵

管流爵

青銅器:管流爵

夏代晚期(公元前18世紀-前16世紀)敞口弧沿,雙翼上展,狹長的器身下設有假腹,上有數圓穿,假腹下接三棱形的足。器身一側帶有管形流,流上有2曲尺狀裝飾。腹飾簡單的乳釘紋、弦紋。爵和角都是用於飲酒的容器,但爵有流而角的造型則無流而具有若尾的雙翼。此器形似角而帶有管狀的流,屬於特殊形式的爵,非常少見。

管流爵管流爵
規格: 高17厘米 Height 17cm
類型
質地類型: 陶器
功用類型: 酒具
欄目關鍵字: 夏商周時期酒器
收藏地: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主題詞或關鍵字: 管流爵
輔助分類項: 酒具

中文名稱: 管流爵
英文名稱: Jue with slanting spout
大甸子管流爵

此管流爵出土於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大甸子遺址的一座墓葬中,為橢圓形口,前部上翹,後部略平。上腹部瘦細,下腹部外鼓。在腰部有一長長的管狀流和寬扁鋬。錐狀三足外撇。

管流爵傳入北方的歷史奇緣

使用陶爵作酒器,原本是中原地區夏商王朝居民的文化特徵,現在忽然在遙遠的塞北草原上出現,有什麼歷史奇緣呢?據專家考證,大甸子遺址出土的陶爵很可能是北遷夏人的一支輾轉來到此地後所製造的。它們的基本形態與夏王朝陶爵相同,而其陶色和裝飾則富具土著文化色彩,體現了兩種文化的交融。因此,大甸子遺址出土的陶爵,不僅是精美的古代酒器珍品,而且還是我國古代歷史的重要實物史料。

大甸子遺址--北遷夏人的"避難所"

大甸子遺址是相當於中原地區王朝中晚期的一個墓地,出土了大量精美文物。其中除了部分陶器與中原二里頭文化同類器物,如陶爵、陶鬹等相類似外,其地方特色極為濃厚,如出土的大量彩繪陶器,色彩艷麗,圖案神秘,是極為難得的藝術珍品。

逃難中創造的藝術成就

夏家店下層文化彩陶罍,出土於大甸子墓地第六七七號墓葬中。灰陶,小口,矮領,扁圓腹,小平底,高約19厘米。通體以紅、白彩勾繪出兩種圖案,其主題花紋頗似商代銅器上的雲雷紋。色彩對比強烈,線條流暢柔潤。其形制與商代的銅罍、瓿相似,應是盛酒器。在大甸子遺址中,出土彩繪陶器的墓葬多規模較大,隨葬品較多。這些彩繪陶器上的花紋是出窯後繪上去的,極易被抹掉,因而不適合於日常實用,可能只當擺設性禮器或用於給死人隨葬,用這種彩繪陶器盛裝的美酒恐怕也非一般平民所能染指的。

中國歷代酒具鑑賞

酒大約產生於距今六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時期,酒器的產生應與酒的產生大致相同,亦應是距今六千年前後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從酒器的產生到公元前21世紀我國第一個國家——夏王朝的建立,大約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時間,這段時間正處於我國原始社會時期,此間所使用過的酒器,我們稱之為“史前酒器”。目前可確知的人工史前酒器,從質料上可分為陶酒器和漆酒器兩種。其中以陶酒器為大宗。
褐釉雙龍耳壺
“內府”梅瓶
金釦玉碗
鬥彩高士杯
“醉鄉酒海”經瓶
金花鴛鴦銀羽觴
青花海獸高足杯
仿哥窯高足杯
項聖思蟠桃形紫砂杯
帶托金酒注
黑釉剔刻花瓷扁壺
“君幸酒”漆耳杯
鑲琉璃銅
朱碧山銀龍槎
鑲金牛首瑪瑙觥
褐釉刻花瓷瓶
越窯鳥形杯
白釉金釦瓜形注子
鴛鴦蓮瓣金碗
三彩雙魚壺
鳥篆紋銅壺
宣徽酒坊銀酒注子
論語玉燭銀籌筒
雙獅金鐺
黃釉帶蓋雞冠壺
登封窯虎紋經瓶
金甌永固金杯
仕女狩獵紋八瓣銀杯
褐釉剔刻花瓷瓶
八棱人物金杯
影青溫碗注子
掐絲團花金杯
鳳首龍柄青瓷執壺
銅斝
魚形提梁銀壺
鸚鵡杯
金托玉爵
鳳凰紋瓷執壺
青花松竹梅三羊杯
青花梅瓶
金箭壺
金托金爵杯
青花纏枝蓮紋杯
蓮花白玉杯
犀角槎杯
五彩十二月花卉杯
琥珀荷葉杯
彩漆鳥形杯
伎樂紋雙人耳玉杯
鏤空折枝花高足杯
灰陶大口尊
白釉蓮花溫碗注子
耀州窯青瓷倒裝壺
釉里紅高足轉杯
“平素有酒”青釉四系壺
白釉黑花葫蘆形倒裝壺
“清沽美酒”經瓶
鹿紋銀馬鐙壺
青銅冰鑒
鴻雁折枝花紋銀杯
狩獵紋高足銀杯
鸕鶿杓
雙身龍耳白瓷瓶
瓜棱紋黑釉瓷執壺
花鳥紋鎏金三足銀樽
帶蓋白瓷樽
鎏金胡人頭執壺
雙魚大雁紋荷葉金杯
瑪瑙羽觴
春字詩執壺
海棠花形滑石杯
藍釉雙耳壺
白瓷執壺
雙聯漆杯
綠釉聯體壺
胡騰舞黃釉扁壺
鎏金熊足銅樽
夔鳳玉卮
四神溫酒爐
白玉觥
銅酒筩
青銅合卺杯
溫酒爐杯
漆畫枋
雲紋高足玉杯
偃師商城銅尊
龍耳虎足銅方壺
象形銅尊
象牙觥杯
偃師商城銅斝
青銅方尊
管流爵
黑陶象鼻盉
藍釉爵杯
彩陶雙聯壺
舞馬銀壺
蓮鶴方壺
銅爵
黑陶罍
白陶鬹
黃陶鬹
蛋殼黑陶高柄杯
獸形灰陶鬹
彩陶觚
豬形灰陶鬹
袋足陶鬹
灰陶大酒尊
人形彩陶壺
船形彩陶壺
瀆山大玉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