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龍山文化

山東龍山文化

龍山文化泛指中國黃河中、下游地區約當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類文化遺存。銅石並用時代文化,因發現於山東章丘龍山鎮而得名,距今約4350─3950年。分布於黃河中下游的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省。大汶口文化出現的快輪制陶技術在這一時期得到普遍採用,磨光黑陶數量更多,質量更精,燒出了薄如蛋殼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國制陶史上的鼎峰時期。

龍山文化

山東龍山文化 山東龍山文化

山東龍山文化

概述1928年的春天,考古學家吳金鼎在山東省章丘市龍山鎮發現了舉世聞名的城子崖遺址。他在城子崖台地的西面斷層上,發掘出了與石器、骨器共存的薄胎而帶黑色光澤的陶片。這引起了當時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專家的高度重視。在此之後,考古學家們先後對城子崖遺址進行多次發掘,取得了一批以精美的磨光黑陶為顯著特徵的文化遺存。根據這些發現,考古學家於是把這種以黑陶為主要特徵的文化遺存命名為“龍山文化”。

自龍山遺址發現以來,考古學家分別在河南、陝西、山西、湖北等地發現了這一時期的文化遺存。但因其文化

山東龍山文化 山東龍山文化

山東龍山文化

面貌不盡相同,所以又分別命名為河南龍山文化、陝西龍山文化、湖北石家河文化、山西陶寺類型龍山文化,通稱之為龍山時代文化。這一時期文化的最顯著的特徵便是城址的發現。如在山東地區,除城子崖龍山城址之外,還有壽光邊線王城址,陽穀、東阿、茌平三縣發現的八座城址,臨淄田旺村城址等。在河南則發現有淮陽平糧台城址、登封王城崗城址、郾城郝家台城址、輝縣孟莊城址等。

龍山文化處於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這個時期陝西地區的農業和畜牧業較仰韶文化有了很大的發展,生產工具的數量及種類均大為增長,快輪制陶技術比較普遍,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占卜等巫術活動亦較為盛行。從社會形態看,當時已經進入了父權制社會,私有財產已經出現,開始跨入階級社會門檻。

山東龍山文化 山東龍山文化

山東龍山文化

大部份龍山文化遺址,分布在山東半島;而陝西、山西、河南、河北、遼東半島、江蘇、湖北等地區,也有類似遺址的發現。這個文化以許多薄、硬、光、黑的陶器,尤其是蛋殼黑陶最具特色,所以也叫它“黑陶文化”。

龍山文化除陶器外,還有大量的石器、骨器和蚌器等。他們以農業為主而兼營狩獵、打魚、蓄養牲畜。已有骨卜的習慣。且可能已經出現了銅氣。歷史上夏、商、周的文化淵源,都可能與龍山文化有相當的聯繫。

山東龍山文化 山東龍山文化

山東龍山文化

歷史

1928年4月,當時還在清華大學上學的吳金鼎到離龍山鎮城子崖遺址不遠的漢代平陵城遺址作假期野外考察。4月4日,他途經龍山鎮城子崖,不經意地回頭一望,路溝邊斷崖的橫截面引起了他的注意,在陽光下一條延續數米的古文化地層帶清晰可見。此後,吳金鼎先後5次到城子崖實地考察,發現了大量色澤烏黑、表面光滑的陶片,這也就是日後龍山文化的代表黑陶。吳金鼎很快就將自己的發現報告給了他的老師李濟先生。被人稱為“中國考古學奠基人”的李濟先生是中國第一位人類學及考古學博士,正是他在1930年主持了城子崖遺址的第一次大規模發掘。就這樣,城子崖考古取得了重大的成果———發現了龍山文化。
1930年至1931年對龍山鎮城子崖遺址的發掘,最突出的代表是造型獨特、工藝精美的黑陶,所以考古學家最

山東龍山文化 山東龍山文化

山東龍山文化

初稱其為黑陶文化。不久,即被命名為龍山文化。在城子崖之前,中國出土的古陶器大都是含沙量極高的彩陶和紅陶,而以河泥為原料的黑陶可以說是4000多年前東夷民族所獨有的創造。城子崖出土的黑陶藝術品蛋殼杯杯壁只有0.5毫米厚,重量只有50克左右,是黑陶中的極品。不要說是4000多年前的古人,就是今天想要燒制出這樣成色的陶器都非常困難。

1949年以後,大量的發掘和研究表明,原先的所謂龍山文化,其文化系統和來源並不單一,不能把它視為只是一個考古學文化。現在,我國考古專家根據幾個地區不同的文化面貌,分別給予文化名稱作為區別。一般的分法是:山東龍山文化,或稱典型龍山文化,即最初由龍山鎮命名的那種遺存,其分布以山東地區為主,上承大汶口文化,下續岳石文化,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廟底溝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豫西地區,豫東地區也有分布,由仰韶文化發展而來,屬於中原地區早期階段的龍山文化,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為公元前2900年至公元前2800年;河南龍山文化,主要分布在豫西、豫北和豫東一帶,上承廟底溝

山東龍山文化 山東龍山文化

山東龍山文化

二期文化或相當這個時期的遺存,發展為中原地區中國文明初期的青銅文化,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為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一般還分為王灣三期、後岡二期和造律台3個類型;陝西龍山文化,或稱客省莊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陝西省涇河及渭河流域,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為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龍山文化陶寺類型以新發現的山西襄汾陶寺遺址為代表,主要分布在晉西南地區,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900年。

類型

山東龍山文化 山東龍山文化

1930~1931年對龍山鎮城子崖遺址進行了發掘。其下層突出地存在輪制漆黑光亮的黑陶和蛋殼黑陶,所以最初稱為“黑陶文化”,被認為是起源於東方而與仰韶文化不同系統的遺存。不久即被命名為龍山文化。1931年,梁思永在河南安陽後岡遺址,第一次發現了小屯(商代)、龍山、仰韶3種文化遺存上下依次堆積的“三疊層”,明確了三者的相對年代關係。在30年代,歸屬於龍山文化的遺址不僅有黃河中、下游的,還包括了杭州灣地區,當時根據地區差別,劃分為山東沿海、豫北和杭州灣3個區。又有人提出龍山文化是中國文明的史前期之一,並認為後岡的龍山文化是商文化的直接前驅。

山東龍山文化 山東龍山文化

山東龍山文化

1949年以後,大量的發掘和研究表明,原先的所謂龍山文化,其文化系統和來源並不單一,不能把它視為只是一個考古學文化。現在,根據幾個地區不同的文化面貌,分別給予文化名稱,以資區別。一般的分法是:
①山東龍山文化,或稱典型龍山文化,即最初由龍山鎮定名的那種遺存。其分布以山東地區為主。上承大汶口文化,下續是岳石文化,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當公元前2500~前2000年。
②廟底溝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豫西地區。由仰韶文化發展而來,屬於中原地區早期階段的龍山文化,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約前2900~前2800年。
③河南龍山文化。主要分布在豫西、豫北和豫東一帶。上承廟底溝二期文化或相當這個時期的遺存,發展為中原地區中國文明初期的青銅文化,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約前2600~前2000年。一般還分為王灣三期、後岡二期和造律台3個類型。

山東龍山文化 山東龍山文化

山東龍山文化

④陝西龍山文化,或稱客省莊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陝西涇、渭流域。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約前2300~前2000年。
⑤龍山文化陶寺類型,以新發現的山西襄汾陶寺遺址為代表,主要分布在晉西南地區。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約前2500~前1900年。目前這些文化暫多冠省名加以區別,今後通過深入對比研究,有條件的當以代表性的遺址地名單獨定名。至於30年代所稱的杭州灣區龍山文化,已經另行命名為良渚文化。

陶器特徵
中原地區早期龍山文化的陶器以灰色為主,多為手制,口沿部分一般都經過慢輪修整,部分器物如罐類還採用器身、器底分別製成後再接合的“接底法”成型新工藝。灰陶的燒成溫度約為840℃。
早期龍山文化陶器的杯、敞口盆、折沿盆、斂口罐、尖底瓶等器形還保留、繼承了仰韶文化的某些因素,而雙耳盆、三耳盆、深腹盆、筒形罐。這一時期陶器的紋飾以籃紋為主,有些陶器又在籃紋上面飾以數道甚至通身飾以若干道附加堆紋,主要原因用來加固器身。

山東龍山文化 山東龍山文化

山東龍山文化

晚期龍山文化的陶器以灰陶器為主,紅陶已占有一定比例,黑陶器數量有所增加。灰陶和紅陶的燒成溫度均達1000℃。仍以手制為主,但輪制技術革新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部分陶器已採用模製成型。主要器形有杯、盤、碗、盆、罐、鼎、甑、器蓋、器座及新出現的鬲等。紋飾以繩紋、籃紋為最普遍,還見少量方格紋。
山東龍山文化是繼承大汶口文化的因素而發展起來的,主要分布在山東、江蘇北部和遼東半島等處,時代距今4千多年。
山東龍山文化的陶器在製法上有了很大的進步,普遍使用輪制技術。因而器型相當規整,器壁厚薄十分均勻,產量和質量都有很大提高,山東龍山文化陶器以黑陶為主,灰陶不多,還有少量紅陶、黃陶和白陶。黑陶的燒成溫度達1000℃,紅陶950℃,白陶800--900℃。黑陶有細泥、泥質、夾砂三種。細泥烏黑髮亮,學者們稱為“蛋殼黑陶”。
蛋殼黑陶是山東龍山文化最有代表性的陶器,反映了當時高度發展的制陶業的水平。以素麵或磨光的最多,紋飾較少,主要有弦紋、劃紋和鏤孔等幾種。器形較多,主要有:碗、盆、罐、瓮、豆、單耳杯、高柄杯、鼎、等。還有鬲。山東龍山文化鬼臉式鼎腿、圓環狀鼎足最有特色,為其他文化所罕見。
黑陶是陶胎較薄,胎骨緊密,漆黑光亮的黑色陶器。它在龍山文化陶器中製作最為精美。黑陶在燒制時採用了封窯煙董的滲炭方法,器表呈現出深黑色光澤。它表面磨光,樸素無華,紋飾僅有少數弦紋、劃紋或鏤孔。黑、薄、光、紐為黑陶的四大特點。其中有一種薄胎黑陶,漆黑烏亮,薄如蛋殼,稱蛋殼陶,代表看這一類型陶器的傑出成就。

文化遺址
(1)藤花落龍山文化遺址
這是我國迄今發現的首例內外雙重城牆結構的史前城址,是江蘇省發現的第一座龍山文化時期城址,也是我國目前發現的50餘座龍山文化城址中保存最完整的、最適宜作聚落形態考古的大遺址,對研究文明的起源有重大價值。
遺址位於連雲港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中雲鄉,面積15萬平方米。對龍山文化的內外兩重城牆進行解剖後發現,外城平面呈圓角長方形,由城牆、城緣、城門等組成,城周1520米,面積約141375平方米。內城平面近圓角方形,位於外城內的南部,由城垣、城外道路、城門、哨所組成,城周806米,面積40560平方米。在內城內發現35座各式房址,其中一座“回”字形大房址有110平方米,可能是一個與宗教、祭祀、集會有關的場所。
藤花落遺址中還發現夯土台基、奠基坑、灰坑、灰溝、道路、水溝、水稻田、石埠頭等遺蹟200多處,出土石器、陶器、玉器、炭化稻米、木樁以及各類動植物標本2000餘件。
(2)丁堌堆龍山文化遺址
丁堌堆龍山文化遺址面積約4500平方米。1978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洛陽考古所的支洪遠曾率領文物考察隊在此進行勘探、考察。經勘探,文化層分三層:第一層,深1米,含有灰色陶片;第二層,深2米,含有黑色和灰色繩紋陶片;第三層,深3米,含有方格紋、籃紋灰色陶片,且有炭灰遺蹟。文化層厚約3.7米,遺址保存完整。1981年其被中央考古研究所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7月升格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從考古專家在遺址中發掘到的大量陶片、器物可以看出,其中灰陶較多,而且胎質細密,燒制火候高;紅陶相對較少,胎質疏鬆,燒制火候低。灰陶採取輪製法,器表光滑,並裝飾有繩紋、弦紋等;紅陶是手工製作,器表較粗糙,素麵。但無論是灰陶還是紅陶,器物都是平底,未發現圈足、袋足器。因其主要特徵具有龍山文化性質,所以可認為是早期龍山文化,按分類屬廟底溝二期文化。
廟底溝二期文化曾一度被認為是仰韶文化,自從1959年廟底溝遺址被發掘後才搞清楚。1959年,在廟底溝遺址的發掘中,發現它是疊壓在仰韶層的上面,並且在文化性質上具有從仰韶到龍山的過渡性質,因此把它定為龍山早期,以“廟底溝二期文化”代表這個類型的遺存。
從丁堌堆龍山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來看,都以手制為主,不見輪制的痕跡,紋飾以繩紋為主,籃紋次之,方格紋極少見;器物頗多大型者,包含了豐富的文化遺蹟和遺物,具有從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的特徵,是龍山文化中較早的一種遺存,因此屬於廟底溝二期文化。
(3)淄博龍山文化古址城
子龍山文化遺址,位於城陽區城陽鎮城子村東北一百米處的高台地上。因為這裡原為古城(不其城)的東北角,地勢較高,所以當地民眾又稱“東城頂”。
遺址東西長200米,南北寬100米。西面與北面均為斷崖,高約2.5米。有一米左右厚的灰褐色文化層,斷斷續續地暴露在表面,內含文化遺物比較豐富。
採集到的文化遺物有:單孔扁平斧、長方形扁平石鏟、半月形雙孔石刀、長方形帶孔礪石、石缽、石鑿、石鐮、石矛。石器均為通體磨光,刃部鋒利,製作精緻。陶器以灰陶、黑陶為主。
根據考古學家考察確認,這是一處龍山文化類型的文化遺址,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為研究青島地區的原始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
(4)河南龍山文化時期城址
2005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安陽殷墟遺址西部邊緣地帶,新發現一處比殷墟還早600多年的大型龍山文化時期城址。
此次考古共發現龍山文化時期城牆140餘米,房基、陶窯各一處,鵝卵石鋪成的地面圖案兩處,出土有石斧、蚌鐮、骨簪等器物及大量的陶鼎、陶罐、陶鬲、陶碗等器物的碎片。特別是在房基中發現的兩處用鵝卵石鋪成的地面圖案,為目前龍山文化考古中僅見,其中一處面積約10平方米,從外形看很像是一隻虎,專家們認為它應與當時人們的圖騰崇拜或祭祀有關。
(5)景陽岡龍山文化城遺址
位於景陽岡村以西。197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吳汝祚首先在此發現了景陽岡遺址。1979年,聊城地區文物工作者對該遺址進行了選點試掘。
在遺址北部清理出龍山文化灰坑1個、春秋墓1座。灰坑剖面有清晰的文化層,堆積厚約1.5米。上層為耕土,呈灰褐色,陶片、獸骨遍布;耕土層下為漢代、商周文化層;最下層為龍山文化堆積。出土了大量龍山文化中晚期的遺物,多為生活器皿。灰坑底部發現一完整牛骨架,似為祭品,對古代家畜飼養的起源、馴用、牲畜祭祀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另外,還採集有小骨針、蚌刀、石刀、石斧等。春秋墓為長方形土坑豎穴墓。東西長3.5米,南北寬2米,殘深3.2米。墓底中部有一長方形腰坑,坑內殉狗一隻,頭向東。墓內出土遺物有陶、銅、骨器等共1770餘件。1994年,聊城地區文物管理委員會組織文物勘探隊在配合陽穀縣景陽岡公園開發建設工程中又發現一座龍山文化城址。城址平面近似橢圓形,東北——西南走向,西端較窄,中部弧形凸出,南北長約1150米,北端寬約230米,南端寬約330米,中部最寬處約400米,總面積約為35萬平方米。同年底至1996年冬,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聊城地區文物管理委員會又聯合對其進行了鑽探、試掘工作,發掘面積為1200平方米。經挖掘發現,地面已無城垣遺蹟,地下城垣保存完好。古城遺址東北角現有南北向水渠穿過,從水渠西壁可見耕土下即有岳石文化城垣殘基,其外側被東周城垣殘基打破。岳石文化殘垣下壓龍山文化城垣,其頂部到水渠底高1米餘,渠底見水,無法鑽探,估計渠底以下還會有數類以上的城垣。水渠壁上暴露的龍山城垣內側夯層向里傾斜,夯層較厚,不規整,城垣外壁陡直,打破內側城垣的灰坑,屬於龍山文化中晚期。城址中心處並存大小兩個利用原自然岡丘經部分加工而成的台址。大、小台址分上、下兩層,下層主要用純淨黃褐面沙土夯築,上層為灰花土築成。夯具分圓棍夯與石器夯,夯窩明顯,夯面清楚。出土遺物具有顯著的地方特徵。陶器中以灰陶為主,黑陶較少,紅褐陶占有一定比例。除陶器外,出土文物還有瓮、鼎、鬲、盆等。特別是在1996年春季發掘的一條灰溝中,發現一刻文陶片,屬一小型泥質磨光黑陶罐的肩部,殘存部分呈三角形,從刻劃形式看,是在陶器成型之後,燒制之前刻上的,系龍山時代人們所為。從字的形體看,與甲骨文似有淵源關係。景陽岡龍山文化古城址,是迄今黃河流域發現的最大一座龍山文化時期的古城址。城內大、小台基布局清楚,遺物豐富,為研究這一地區龍山文化的面貌與中原龍山文化的關係乃至中國古代文明的起源等問題,提供了新線索。
該城址1977年12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評為“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第一提名獎,2001年6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平教場鋪龍山文化遺址
在茌平教場鋪龍山文化遺址發現的城牆平均寬度為28米,最寬處達到30米,保存下來的高度接近2米,用黃沙、黏土混合分塊夯築。根據鑽探結果,城牆大體接近圓形,東西略長,面積在5萬平方米左右。同時在城牆上發現了舉行奠基儀式的奠基坑和祭祀坑,並出現了人祭現象。
教場鋪遺址位於山東省茌平縣樂平鋪鎮教場鋪村西北,屬龍山文化中晚期,距今在4600年-4000年之間。從2000年開始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聊城市文物局聯合進行了4次發掘。其中2001年挖掘出土的3座陶窯是山東目前發現的龍山文化中最完整的一組。
除新近發現的4300年前的古城牆外,在發掘區內還發現了4300年前龍山時期房址20座、灰坑500多個、窯址7座、奠基坑10座、墓葬11座,並出土各類陶、石、骨、蚌質地的出土遺物近千件。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工作隊隊長梁長合研究員認為,近幾年的發掘,對於研究夏商文明的孕育和形成過程,提供了比較翔實的第一手資料,並對中華文明的起源探索具有很重要的研究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