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年代】:西夏
【尺寸】:高26厘米
【收藏地】: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特點】:此壺1986年出土於寧夏靈武窯址,直口,台唇,長頸,壺體扁圓,圜底位於腹之兩側。為了方便攜帶,在扁腹肩部加有對稱雙耳。器腹飾剔地刻花的開光折枝牡丹花紋,其外刻畫花葉和弧線紋,紋樣粗獷奔放,頗具西域特色。該扁壺的造型特徵具有十分明顯的遊牧民族日常生活的烙印。腹部正反兩面都有圈足,背面的起放置平穩之作用,正面的有對稱和加固胎體的作用,器側有兩耳便於穿繩攜帶。小扁壺體態輕盈,可隨身攜帶。扁壺的生產數量很大,器形適合遊牧民族使用,為西夏境外的其他窯址所不見,應是西夏瓷酒器的典型器物。
【扁壺殘破背後的故事】:然而,西夏人尚武好戰,烽火連年。這件扁壺被發掘出來的時候,已破碎為多塊,後經修補方得以復原。它的殘破,或許就隱含著一段悲壯的歷史故事。
中國歷代酒具鑑賞
酒大約產生於距今六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時期,酒器的產生應與酒的產生大致相同,亦應是距今六千年前後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從酒器的產生到公元前21世紀我國第一個國家——夏王朝的建立,大約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時間,這段時間正處於我國原始社會時期,此間所使用過的酒器,我們稱之為“史前酒器”。目前可確知的人工史前酒器,從質料上可分為陶酒器和漆酒器兩種。其中以陶酒器為大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