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概況
歷史背景
![麻柳鄉](/img/7/f28/nBnauM3XwMDOzQzN5YTM4QDNyITMxYjN5MjMwADMwAzMxAzL2EzL3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行政區劃概況
麻柳鄉規模調整時,將原柳興村併入柳盛社區,原宋營、新梁合併為興宋村,原桃花、仁美合併為仁和村,興坪保留原建制,原協合、白蘭合併為百合村,原青觀、黃家合併為黃觀村,原尹家、三元合併為四坪村,原豐元、郭家合併為家園村,原曹莊、龍壩、詹家合併為農莊村,原鹿硐、白果、雙泉合併為鹿硐村,原大碧、大同合併為大和村,原九坪、中華合併為九華村。現轄1個社區居委會和11個行政村,101個村(居)民小組。
人口民族
麻柳鄉總人口2909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50人。有漢族、回族、滿族、壯族、土家族、黎族等6個民族。人口密
![麻柳鄉](/img/2/80e/nBnauM3X2YzN2cTN4QjM4QDNyITMxYjN5MjMwADMwAzMxAzL0IzL2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地貌及氣候
麻柳鄉地處觀面山西段南坡,兩岸屬深丘地帶,以灰棕紫泥土和紅棕紫泥土為主。境內山高坡陡,河谷幽深。最高點農莊村涼水坪山頂海拔1486米,最低處興坪村陽家灣下河壩海拔431米,氣候溫和,年均氣溫11.3—17.3℃,一月均溫-0.1—5.83℃,七月均溫22.2—28.2℃,全年無霜期234—298天,年均降雨267—1405毫米。
農村經濟
麻柳鄉耕地面積22599畝,其中田13363畝。主產玉米、水稻、小麥、紅苕、洋芋、大豆。經濟作物以油菜、花
![麻柳鄉](/img/7/244/nBnauM3X1MjN2UTN1kTM4QDNyITMxYjN5MjMwADMwAzMxAzL5EzL4E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國內生產總值6903萬元,增長11.3%;農村經濟總收入3022萬元(其中畜牧業主值1500萬元),增長11%;人均純收入1478元(同比增長240元),增長19.3%;糧食總產量達10572噸,比上年增長0.6%;全鄉年末儲蓄存款達4280萬元,比上年淨增1037萬,增長32%。
基礎設施
1999年以來,投資1200多萬元,新修村鄉公路326.8公里,建設大小橋樑8座,實現了村村、組組通公路,縣城至
![麻柳鄉](/img/0/b52/nBnauM3X0EDOzIDNyEjM4QDNyITMxYjN5MjMwADMwAzMxAzLxIzL3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社會事業
![麻柳鄉](/img/5/a3f/nBnauM3XwITO3QTOxQjM4QDNyITMxYjN5MjMwADMwAzMxAzL0IzLx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人民生活
![麻柳鄉](/img/c/7b5/nBnauM3XzUzNxETN5gTM4QDNyITMxYjN5MjMwADMwAzMxAzL4EzLz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幹群關係
2000年以來,已連續5年零上訪,民眾自發地給鄉黨委政府送了21面錦旗,在公路邊立下了2塊“德政碑”。全鄉
![麻柳鄉](/img/f/94f/nBnauM3XygzM4kzM4cTM4QDNyITMxYjN5MjMwADMwAzMxAzL3EzL0g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榮譽
自2003年,麻柳鄉連續三年榮獲縣委縣府綜合目標考評一等獎。麻柳鄉創造的“八步工作法”備受市內外各界的關注,在全市範圍內得到學習推廣,榮獲全國第三屆“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獎入圍獎”。麻柳鄉人民政府榮獲全國第六屆“人民滿意公務員集體”。
文娛活動
一是每天開展室內活動。利用老幹部活動中心及老年大學等活動陣地,根據老幹部們的興趣愛好和身體健康程
![麻柳鄉](/img/b/79a/nBnauM3X3QjN2ETMxMjM4QDNyITMxYjN5MjMwADMwAzMxAzLzIzLz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二是輪流開展室外活動。利用老幹部專用車及本縣內的休閒、旅遊資源,每月輪流組織老幹部開展釣魚、登山、門球、健身等室外活動。
三是定期開展娛樂活動。利用老幹部的文娛愛好,定期組織老幹部開展京劇、戲曲、書畫、歌唱、舞蹈等文娛比賽活動,並積極組織老幹部們參加各級文娛匯演,進一步豐富了老幹部們的晚年生活
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
黨的十七大是在我國改革發展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為把十七大精神紮實推進,迅速在全鄉掀起學習十七大會議精神的熱潮,鄉黨委高度重視,採取“12345”的措施,精心組織,統籌安排,細化措施,促使全鄉學習宣傳活動有條不紊進行,並初見成效。
“1”即一個貫穿。學習十七大精神,實踐是最生動的課堂。全鄉黨員幹部把學習十七大精神貫穿當前的村支“兩
![麻柳鄉](/img/f/284/nBnauM3X4YDN4cjM1UjM4QDNyITMxYjN5MjMwADMwAzMxAzL1IzL4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2”即二個突出。一是突出黨委中心學習組帶頭學、機關幹部主動積極學。為確保全鄉廣大黨員幹部真正學好、學深、學透十七大會議精神,鄉黨委中心組利用10個晚上近30個學時、機關幹部利用8個晚上近24個學時分別對十七大會議和《黨章》進行了深入細緻學習,已撰寫心得體會20餘篇。二是突出理論宣講骨幹的培訓。從鄉屬單位抽調理論骨幹與機關幹部共同組建了12個宣講小組,鄉黨委書記親自對12個宣講小組成員進行專題培訓,確保宣講小組成員率先吃透十七大系列理論知識併入腦入心。
“3”即三個貼近。鄉黨委主張在學習宣講貫徹十七大精神中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全鄉12個宣講小組在分赴各黨支部、農村院壩宣傳十七大精神前,均要開展近1個小時的社情民意調研,再採取“村組出題目,宣講小組做文章”、“民眾提問題,宣講小組來回答”的方式,深入淺出的宣傳黨的十七大精神,受到了全鄉黨員幹部及廣大民眾的熱烈歡迎。在宣講小組與村組、黨員幹部及民眾互動中,增強了黨員幹部及廣大民眾對十七大精神的吸引力、感染力,成功把“黨組織要黨員幹部、民眾學”變成“黨員幹部及民眾積極、主動學”,增強了黨員幹部及廣大民眾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的自覺性堅定性。
“4”即四個覆蓋。學習宣傳覆蓋20個黨支部、760名黨員、在家民眾及外出黨員,使學習宣傳不留空檔。一是鄉黨委以檔案的形式,要求全鄉各支部、鄉屬單位組織黨員、幹部職工收看收聽十七大會議盛況,收看率達到100%;二是鄉黨委組織召開由村、組幹部、民眾代表、鄉屬單位負責人及機關職工三個層面的宣傳動員會,各黨支部也
![麻柳鄉](/img/d/886/nBnauM3XyUDNxATM5UjM4QDNyITMxYjN5MjMwADMwAzMxAzL1IzLw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5”即五個重點。鄉黨委鎖定“十七大會議主題、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和寶貴經驗、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新目標及“四大建設”的重大部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及《黨章》五個方面的學習宣傳貫徹重點,明確要求鄉黨委中心學習組、機關幹部學習組、各黨支部及鄉屬單位和理論宣講小組均把5個學習重點作為學習宣傳的主脈,進行深入細緻學習並落實貫徹。
重慶鄉鎮(一)
主要是詳細介紹重慶的各鄉鎮情況,使搜尋者一目了然,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