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發展

開縣是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大進鎮是開縣北部山區集中連片的貧困鄉鎮,是開縣扶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多年來,在市委組織部扶貧集團的大力扶持下,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領導和關懷下,大進鎮黨委、政府按照“綜合開發、成片治理、產業帶動、整體推進”的扶貧思路,堅持對特殊困難群體採取特殊幫扶措施,因戶施策制定幫扶規劃、措施,不斷給予項目支持、資金投入,不斷調整產業結構,整合各項資源,加大扶貧力度,使全鎮人民在脫貧致富的大道上,一路凱歌,一路收穫。
黨恩浩蕩促發展
“彭支書,你對我們的工作還有什麼要求沒有?”2007年9月,重慶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陳存根率市級相關部門負責人,深入開縣北部山區的大進鎮楊柳村,進行扶貧及新農村建設工作調研,陳部長緊緊握著楊柳村支部書記彭昌貴的手,詳細了解全村的發展情況,共同探討小村的發展思路;2008年1月31日,寒風凜冽,北部山區的群山峻岭大雪紛飛。陳存根部長,劉學普副市長一行冒著風雪來到開縣,關心楊柳村的民眾,給他們送去關懷和溫暖。
縣委書記蔣又一、縣長陳遠輝多次來到大進鎮,為大進鎮扶貧發展出謀劃策,解決困難。“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全面展開以來,大進鎮的發展便成為市、縣各級領導扶貧攻堅關注的重點。尤其是楊柳村,自2007年成為市委組織部部長陳存根、縣委書記蔣又一等市、縣領導定點聯繫的扶貧開發示範村之後,各級領導情傾山鄉,一次次走進深山村落,一次次深入農家院壩,多次深入調研,確定發展思路,解決各類難題,制定扶貧規劃,將黨的關懷和溫暖,化作縷縷春雨,滋潤著貧困戶,不斷增強了民眾脫貧致富的信心。
眾志成城大攻堅
自扶貧項目實施以來,湧現出了許多感人的場面。2007年3—4月的每個夜晚,鎮裡幹部奔赴在項目規劃調研第一線。白天深入田間地頭,晚上坐在農家院壩,一戶一戶諮詢,一組一組召開會議,了解民眾的所想所盼。鎮黨委一班人帶領著機關幹部頂著7月的烈日,帶著民眾新修公路。“要想民眾乾,做給民眾看!”這是黨委書記向俊和常掛在嘴邊的座右銘。在桃園、楊柳池新村居民點的建設征地過程中,鎮、村幹部跑遍了所有吊遠戶,磨破嘴皮動員他們搬遷,選房址,劃土地,平場地,籌資金。居民們搬家了,而幹部們卻瘦了。
“上面對我們百般扶持,我們自己得努力向上爬呀!”楊柳村5組彭昌華說,自從實施“整體推進”扶貧項目以來,在康百佳公司的帶動下,他餵牛50多頭,種植木香1000畝。“如果不抓緊發展,就失掉了機會!”彭昌華說,5組戶戶都有項目,原來外出打工的也回家了。
山鄉舊貌換新顏
“如今房子漂亮了,生活條件好了,兒子找媳婦也不愁了,這不,小孫孫也出世了!”。大進鎮楊柳村楊祥美說,一年前他們居住在不通公路、不通電的深山裡,後來鎮裡實施高山移民,在政府的扶助下,便在交通方便、條件良好的新村居民點修了幢漂亮的房子,過上了新生活。
大進鎮扶貧攻堅已初見成效,結出了豐碩的成果。2008年,全鎮貧困人口減少了近2000人,貧困人口的人均純收入增加到了1700元,全鎮人均純收入增加到2736元,各項建設邁上了新的台階。
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新修公路10公里,改建鄉村公路350公里,硬化公路20.2公里。新建人畜飲水池42口,渠堰11500米,改善了近1.2萬人的飲水條件。實施貧困農戶遷居脫貧工程300戶837人,貧困戶住房改造185戶805人,修建沼氣池300口,極大地改善了貧困民眾的生活條件。集鎮面積擴展一倍,市場活躍,新增集鎮人口355戶1454人。
貧困農民基本素質明顯提高。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和勞動力技能培訓300期。培訓6000人次。2008年就讀職業教育的有100多人。
基礎產業逐步發展壯大。已建立中藥材基地5萬畝。建立3個優質兔業養殖場,生豬良種繁殖場2個。產業基地為貧困民眾人均增加收入近1000元。
社會事業取得明顯進步。建立完善村級衛生室17個,村支部活動室8個,新建村圖書室2個,農民科技書屋1個,新建村五保家園2個。生活水平得到明顯改善,因病返貧現象明顯下降。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大進鎮在全社會的合力扶貧攻堅之下,如今,舊貌換笑顏,正揮筆譜寫著新的發展篇章。
黨政建設

一、明確活動的目的意義
為深入貫徹省委“四個專題”在南平調研提出的“好字當頭謀發展、改革創新謀發展、以人為本謀發展、統籌協調謀發展”的“四謀發展”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光澤縣要在全市十個縣(市、區)的發展層面中實現“由三進二”的目標要求,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縣委、縣政府在科學謀劃的基礎上,提出實現“由三進二”躍升發展目標,必須著力推進“十大建設”工程:一是工業園區建設,實施“小縣大平台”戰略;二是全國最大的肉雞飼養加工基地建設,實施“小縣大產業”戰略;三是“邵-光-資”高速公路建設,實施“小縣大通道”戰略;四是山水縣城建設,實施“小縣大城關”戰略;五是新農村建設,營造“小縣大和諧”氛圍;六是平安光澤建設,實現維穩工作在全市走前頭;七是績效評估及效能建設,實現服務發展在全市走前頭;八是和諧社會建設,實現為民利民在全市走前頭;九是生態光澤建設,實現統籌協調在全市走前頭;十是黨的建設,實現黨建工作在全市走前頭。
開展以“投身十大建設,推動躍升發展”為主題的大討論活動,就是為了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民眾增強憂患意識、爭先意識、創優意識、責任意識,緊緊抓住海西發展機遇,主動對接謀發展,拼搏進位當先鋒,著力解決思想觀念、精神狀態、工作標準、工作作風、工作機制、發展環境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為實現趕超飛越、躍升發展提供有力的思想、組織、作風和紀律保障;就是要凝聚黨員幹部和民眾的集體智慧和力量,共同謀劃“十大建設”,主動投身“十大建設”,為“十大建設”建功立業,從而加快推進海峽西岸綠色腹地特色經濟強縣和“由三進二”的步伐。
二、把握活動的總體要求
這次大討論活動的總體要求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錦濤總書記6.25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央的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和省委、市委和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緊緊圍繞“融入海西,躍升發展,告別省尾,勇當前鋒”的要求,以“投身十大建設,推動躍升發展”為主題,緊密聯繫光澤縣情和止馬鎮情,立足本單位實際和廣大黨員幹部民眾的思想實際來展開大討論活動,整體推進“十大建設”工程,為實現“由三進二”躍升發展目標提供堅實的思想基礎和精神動力。
三、加強活動的組織領導
這次大討論活動直接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進行,為切實保證這次大討論活動有序開展,取得既定成效,決定由相關班子成員分工負責大討論活動有關事宜。鎮黨委書記沈程友、 鎮政府鎮長余萬春對大討論活動負總責;鎮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林建文負責協調、組織、督促開展大討論活動,做好與作風建設第二階段工作相結合;鎮黨委組織委員蘇孝模負責指導鎮黨政辦做好成果收集,形成大討論活動的對策建議和活動總結;鎮黨委宣傳委員鄧漠濤負責跟蹤做好大討論活動全過程的輿論引導、信息交流和宣傳報導工作,營造濃厚的討論氛圍;其他班子成員按各自的分工抓好主管、分管的鎮直單位和掛點村的大討論活動,確保大討論活動能提出有價值的對策建議,為“投身十大建設,推動躍升發展”活動出謀獻策當好參謀,為實現光澤的“由三進二,躍升發展”目標貢獻自已的力量。
鄉鎮活動

相關措施

大進鎮非法小煤礦屢打不絕的主要原因是一些鎮村幹部“打非”不作為,亂作為,冷眼旁觀,甚至通風報信,為非法礦主撐起了“保護傘”。為此,大進鎮抓住了人這個關鍵性因素,對鎮村幹部加壓加責,一方面實行了機關幹部包礦制、領導幹部掛村制、村幹部負責制、長期巡查制、舉報獎勵制“五個制度”。另一方面嚴格了幹部考核,鎮政府組織力量對轄區內所有非法小煤礦實施毀滅性的打擊後交給包礦責任人員,對同一非法礦井第一次查出在非法生產的,扣包井幹部、村幹部、掛村領導等責任人員100元考核獎;第二次查出仍在非法生產的,扣包井幹部、村幹部、掛村領導等責任人員200元考核獎;第三次查出還在非法生產的,包礦幹部年度考核評為“不稱職”,免去村支部書記職務,查處村實職幹部。凡非法小煤窯發生了人員傷亡事故,要嚴格追究包礦責任人員的責任。
重慶鄉鎮(一)
主要是詳細介紹重慶的各鄉鎮情況,使搜尋者一目了然,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