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柳嘴鎮

麻柳嘴鎮

麻柳嘴鎮位於重慶市巴南區東北部,距市中心50公里,北、東北與長壽區相鄰,東攜涪陵,南與巴南區雙河鎮接壤,西與渝北區隔江相望,是全區三峽移民任務最重的鎮。麻柳嘴鎮地型呈江邊、淺丘、高山三階梯狀,長江邊適宜人居和修建碼頭,淺丘適宜建廠,高山適宜休閒、旅遊。鎮內自然資源豐富,有原始生態林2.5萬畝,有小(二)型水庫5座,境內的木魚山風景區、五堡山風景區是人居、培訓、療養的好去處。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麻柳嘴鎮麻柳嘴鎮民居
麻柳嘴鎮駐地麻柳嘴,據傳十六世紀中期麻柳嘴栽植有許多麻柳樹,且地處長江邊20米左右高的崖上,兩旁有溝,其形如嘴狀,故名麻柳嘴,後發展為集市,名麻柳場。清乾隆《巴縣誌》載:“仁里麻柳嘴,七甲,離城百五十里,一四七期。”清末設麻柳場,民國初仍舊,後改里,1927年6月設麻柳鄉。1935年稱麻柳聯保。1940年復名麻柳鄉。解放初設麻柳鄉,1952年12月劃出部分轄區分別建天池、清溪、平橋三鄉。1954年4月,平橋鄉裁減併入麻柳鄉。1956年1月,天池、清溪二鄉撤銷併入麻柳鄉。同年11月,劃轄區恢復清溪鄉。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時,清溪、麻柳鄉並建麻柳公社。1959年2月,麻柳公社改稱麻柳管理區,同年5月又劃出原清溪鄉轄區增設清溪管理區。1960年12月麻柳管理區改稱麻柳公社。1961年7月,劃轄區增設天池公社。1981年8月,麻柳公社更名為麻柳嘴公社,1982年稱麻柳嘴鄉。1993年12月麻柳嘴、天池鄉合併建立麻柳嘴鎮。2001年7月,鄉鎮街道建制調整,撤銷清溪鄉併入麻柳嘴鎮。

鄉鎮概述

麻柳嘴鎮麻柳嘴鎮田園風光
麻柳嘴鎮位於東經105°13'—110°18'、北緯28°06'—32°19'之間的青藏高原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地帶。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候在18℃左右,冬季最低氣溫平均在6-8℃,夏季平均氣溫在27-29℃,日照總時數1000-1200小時,冬暖夏熱,無霜期長、雨量充沛、溫潤多陰、雨熱同季,常年降雨量1000-1400毫米,春夏之交夜雨較多。

麻柳嘴鎮轄10個行政村、2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2.8萬人,5所中國小;幅員面積77.94平方公里,耕地26558畝,林地2.5萬餘畝。1998年以來,在黨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鎮黨委、政府一班人,團結和帶領全鎮廣大幹部、黨員和人民民眾,緊緊圍繞“富民強鎮”、加快改革開放和推進現代化建設這條主線,艱苦奮鬥,勵精圖治,克服困繞發展的重重困難,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使麻柳嘴山鄉面貌煥然一新。

麻柳嘴鎮屬於庫區移民鎮,享受庫區優惠政策,新建的重鋼廠與之毗鄰,其輻射帶動效果十分明顯。麻柳嘴鎮水陸交通便利,鎮政府所在地與重慶茶園新區相距34公里,與長壽長江大橋相距8公里,與渝懷鐵路相距2公里,與渝利鐵路相距3公里,南涪高等級公路貫穿全境,有長江河岸線18公里。麻柳嘴鎮建有千噸級標準碼頭一個,河岸線多處適宜修建碼頭、船廠。

下設機構

黨政辦公室婦聯國土鄉建環保辦公室共青團委員會
經濟發展辦公室財政所社會事務辦公室農業服務站
水利交通站林業站文化與人口與計畫生育服務站畜牧獸醫站

旅遊資源

麻柳嘴鎮麻柳嘴鎮水淹凼水庫
麻柳嘴鎮的旅遊資源較為豐富,有佛教名勝木魚山,景色優美;水淹凼水庫,風景怡人;白銀洞水庫,湖心小島怪石林立;老君廟、臨香寺香客遊人不斷。

麻柳嘴鎮位於長江岸邊的迎春石刻錄了南宋紹興年間巴縣狀元馮時行,明代進士謝政、兵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王應熊等人題詞10餘處。迎春石石刻長年淹沒在江水中,要在百年一遇的春季枯水期,石刻才能露出水面,極具氣象、水文、文物價值。迎春石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巴南區具有較高歷史價值的水下文物遺產。

經濟狀況

麻柳嘴鎮著手創建“麻柳長江工業園”,全力推進“三橫三縱”的交通網路建設,把麻柳嘴鎮打造成為平安和諧、特色農業、生態旅遊、工業經濟強鎮。麻柳嘴鎮明顯的區位優勢,良好的投資環境必將使麻柳嘴鎮成為一片投資發展的熱土。2002年,麻柳嘴鎮全鎮國民生產總值10299萬元,農業生產總值5454萬元,鄉鎮企業生產總值5845萬元,工業生產總值2050萬元,財政收入11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27元;除財政收入外,分別比1997年增長29.8%、10.89%、94%、94%和32.6%。

農業發展

麻柳嘴鎮麻柳嘴鎮“山君”牌榨菜
麻柳嘴鎮的名特產品有“山君”牌榨菜名揚海內外,出口日本,“清江”茶葉譽滿巴南。為了增加農民收入,實現富民強鎮目標。麻柳嘴鎮在海拔800米的賺寶、水淹凼、三合土、感應村高山一線,利用豐富的礦山資源大力發展採石場;同時發展種養殖業,建成優質金絲大棗基地8000畝,密本南瓜基地1080畝,香菇產值超過300萬元,山羊基地養羊已達2000隻,養羊大戶5戶,最多的大戶已達800隻。

麻柳嘴鎮在公路沿線的平橋、回龍寺、時興、魚藏溪、牌樓、劍山等村的公路兩側發展果樹生產,建成脆紅李、大枇杷水果基地1280畝,生薑基地800畝;同時大力發展畜禽生產,溪河養鴨年產達30萬隻以上。

麻柳嘴鎮在長江沿岸各村利用農民長期種植蔬菜的習慣和經驗,大力發展蔬菜生產,在長江沿岸的梓桐、望江、八角、牌樓村已建春季蔬菜基地8000餘畝,伏淡季蔬菜基地5000畝,農民種植蔬菜的年收入已超過1800萬元;同時與重慶市農科所簽訂了科技共建協定,把科技引進農戶,保證蔬菜優質高產。

歷史文物

麻柳嘴鎮麻柳嘴鎮水文石刻
迎春石水文石刻,位於重慶市巴南區麻柳嘴鎮長江主航道南側礁石上,上下石距50米,兀立江心。

宋代以前,無留有任何遺蹟,宋紹興年間狀元馮時行開啟刻石留題後,元、明、清有識之士,賦詩留題,旱刻石魚標跡,以示後人。上下迎春石,遠眺望凝是水中之舟,上石長19米,寬8米,下石長27米,寬13米,其面凹凸不平。上下石刻有宋至清代文人墨客題記十餘幅,從右至左,豎行楷書體,行列、字數排列不均,多者百餘字,少者二、三十字,隨刻石頭位置、形狀而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