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鄉

三建鄉

三建鄉是重慶市豐都縣轄鄉。1935年由廖家壩、廠天、三撫堂合建建鄉,1935年栗子鄉析出,1955年三撫堂析出三建鄉,1958年改三建公社,1983年復三建鄉。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三建鄉 三建鄉

三建鄉位於縣境南部,龍河中游右岸,距縣府32公里。面積62.4平方公里,人口1.3萬。涪(陵)石(柱)公路過境。轄廖家壩居委和魚泉子、紅旗寨、綠春壩、石龍門、夜力坪、蔡森壩、雙鷹壩等7個村委。

經濟發展

三建鄉有以釀酒、建材、運輸、水電、糧油加工為主的鄉鎮企業。農業主產水稻、玉米、小麥,養殖業以生豬、蠶桑為主。特產青麻、桐油等。

基礎建設

三建鄉位於長江南岸,距豐都縣縣城28公里。境內多山,龍河、雙鷹河穿流其間,地形地貌呈“三山夾兩河”之勢,海拔236米至1200米,垂直氣候較明顯,土質系紅壤。幅員面積6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68公頃,林業用地2963.8公頃(其中:有林地1762.7公頃,疏林地35.5公頃,灌木林地1165.6公頃)。鄉內設四辦兩所三中心一站一院(黨政辦、綜治辦、社會事務辦、經濟發展辦、財政所、司法所、文化服務中心、農業服務中心、人口與計畫生育生殖健康服務中心、國土村建環保監督管理站、衛生院),轄8個村,44個村民小組。2004年年末總人口1.4753萬人,人口密度為229人/平方公里。

為了切實改變三建場鎮髒、亂、差的面貌,扭轉個體工商戶占道經營行為,三建鄉黨委、政府在廣泛徵求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對三建場鎮的清潔衛生管理和占道經營行為進行全面整治。

2008來,三建鄉場鎮受到地形等因素制約,髒、亂、差現象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占道經營導致車輛不暢現象時有發生。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三建鄉黨委政府從整頓的角度,對場鎮面貌整治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制定

三建鄉 三建鄉

了整治方案。整個治理活動共分自查自糾、依法整治、建章立制三個階段進行,時間從2008年9月25日起,至2008年10月20日止。在自查階段,三建鄉要求個體工商戶和場鎮居民自覺開展自查自糾,自行拆去街道臨時攤點、工棚,清洗廣告等張貼物。在依法整治階段,三建鄉將對在規定時間內不自行拆除、清洗的,由政府組織力量依法拆除。在建章立制階段,三建鄉將落實街道管理人員和經費,建立健全場鎮管理制度和長效機制,明確居民、攤點清潔衛生收費標準和收支管理,自覺接受民眾的監督。

政策措施

三建鄉黨委、政府為加快非公有制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著力最佳化發展環境,搭建發展平台。

落實領導機構。

建立了以書記為組長,政府鄉長、人大主席、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其餘班子成員和相關辦、站、所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於經濟發展辦,具體負責日常事務。

營造發展氛圍。

大力宣傳黨和國家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發展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宣傳非公有制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營造發展的良好氛圍,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落實發展政策。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報告關於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有關精神,認真落實《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和《市政府貫徹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法規。

建立聯繫制度。

班子成員率先垂範,每個班子成員聯繫1家企業和2--3家個體工商戶,一般職工聯繫1家個體工商戶,定期深入個私調查研究,幫助個私解決困難和問題,搞好服務。

加大對外宣傳力度。

三建鄉 三建鄉

樹立“你投資,我服務,你辦廠,我上崗,你賺錢,我發展”的雙贏觀念,確保三建鄉非公有制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黨政監督

2008年以來,三建鄉不斷完善廉政監督制度,採取六監督方式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廉潔、高效、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三建鄉出台六條紀律,規範鄉級各單位部門、各村委會行政行為,堅決扼制向民眾亂收費、亂攤派現象。

一是按照上級有關檔案規定,各村委會籌資籌勞必須嚴格執行《三建鄉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管理辦法》。二是各村必須嚴格執行“村財村用鄉監管”的有關規定,不得以任何形式私設小金庫,一切集體資金進入農村財務服務中心。三是各村委會、鄉級各單位部門所有資產屬於集體、國有,任何組織、個人不得擅自處置,資產管理必須嚴格執行《三建鄉集體資產管理辦法》。四是嚴格各村、各單位部門公章管理,各單位部門、村委會在為農民服務的過程中,需要加蓋印章的,必須經單位主要領導簽字後方可用印,使用公章時一律不得向農民收取任何費用。五是各單位必須按照“事業單位辦事公開原則”向社會公開辦事程式、收費項目、標準、檔案,未經物價部門批准的項目一律不得收費。六是各村委會在上報、發放各類惠農資金時,不得隱瞞、剋扣、挪用、截留和亂收費。鄉紀委對違反上述規定的,將嚴格按照相關紀律規定從嚴查處,情節嚴重的,並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一是領導監督。從上到下一級監督一級,一級為一級負責,主要領導監督副職領導,副職領導監督分管工作範圍的各單位部門負責人和政府中層幹部,負責人和中層幹部監督職工,包村領導和駐村幹部監督村支書、村主任,村支書、主任監督其他村幹部,村幹部監督社長等,被監督對象違紀,監督者同受處罰。二是幹部監督。在領導層層監督的同時,完善了幹部對領導的監督制度,從下到上對領導進行層層監督,一般幹部除對直接上級有監督權外,對各級領導都有監督權,可以直接向紀檢監察部門反映情況和當面提出。三是部門監督。政府各辦、所、站、中心及鄉級各單位部門,形成相互監督的監督網路,規定各單位部門可以互相巡視,收集民眾對其他單位部門的意見和反映,及時向黨委政府和紀檢監察部門匯報或及時給有關單位部門的負責人提出加以改正。四是人大監督。鄉人大組織縣、鄉人大代表開展義務巡視,每逢趕場

三建鄉 三建鄉

日向鄉人大和黨委政府匯報一次巡視情況,每半年聽取一次政府領導和各職能部門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匯報,對幹部進行一次廉政測評,隨時向有關部門反映收集到的民眾意見,對幹部的廉政監督,作為年度考核人大代表的重要內容之一。五是民眾監督。採取做公示欄、發放資料、下發檔案、召開會議等形式向民眾公開政府各職能部門的辦事程式和收費項目及標準,公開每位幹部職工的具體職責,每位領導的分管工作、聯繫電話、民眾接待日等情況,設立廉政信箱、廉政說事處,廣泛收集民眾意見,採取問卷調查等形式對幹部進行廉政調查,多方接受民眾監督。六是輿論監督。採取向民眾印發資料、召開會議等形式大力宣傳廉政文化,宣傳反腐倡廉方面的典型事例,對勤政廉潔的好乾部予以通報表揚,在全鄉範圍宣講其先進事跡,號召全體幹部黨員和全鄉人民向他學習,對查處的違紀違法幹部予以通報批評,希望全體幹部黨員要引以為戒,更加勤政廉政,定期每季度召開一次廉政座談會,邀請部分縣、鄉人大代表、黨員代表和民眾代表參加,由每位幹部談自己近期的工作、學習和廉政建設情況,接受與會者的批評,以此促使當好一名清政廉潔的好乾部。

相關措施

三建鄉大討論活動提出要以“作風大轉變,思想大解放,工作大突破”為目標,確保大討論取得顯著實效。一是在找差距、查問題上下功夫,找準個人和單位在服從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疼點、難點和著力點。二是在添措施、抓整改上下功夫,針對存在的問題、差距,突出重點和難點,確定2至3個主題,制定措施,迅速整改。三是在抓結合、促工作上下功夫,將大討論活動作為2008年黨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邊學邊乾邊討論,做到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四是在重創新、出成果上下功夫,要創新形式和載體,力爭在基礎設施、扶貧開發、招商引資、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有新突破。

三建鄉認真做好防汛工作,堅持把集中整改和當前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以“三個一”切實提高幹部職工防汛危機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增強應對能力,為全鄉水利設施安全度汛提供強力保障。一是號召幹部職工觀看一部山洪災害警示片,讓幹部職工深刻感受山洪災害對社會和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巨大破壞性,並掌握基本防禦知識,著力提高對做好防汛工作的危機感、責任感和使命感。二是組織幹部職工進行一次防汛抗災知識大培訓。邀請經驗豐富的領導幹部就防汛工作基本要求和常用知識進行傳授,全面提升幹部職工做好防汛工作,應對汛期災害的專業技能。三是組織幹部職工開展一次汛期塘庫堰大排查活動。以“兩到”、“三了解”、“一匯報”,全面掌握全鄉塘庫堰的安全狀況,並通過對存在問題的整改落實確保塘庫堰安全度汛,切實維護廣大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重慶鄉鎮(一)

主要是詳細介紹重慶的各鄉鎮情況,使搜尋者一目了然,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