軛

軛,拼音è ,漢語漢字,駕車時擱在牛馬頸上的曲木。 出自《說文》:“軛,轅前也。”《儀禮既夕禮》:“楔貌如軶。”譚嗣同《仁學界說二十七界說》:“君以名桎臣,官以名軛民,父以名壓子。”原意指駕車時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引申指束縛,控制。義大利之大部被軛於奧國,梁啓超《國家思想變遷異同論》 。

基本信息

解釋

駕車時擱在牛馬頸上的曲木。

詳細字義

〈名〉
軛
1. (形聲。從車,厄聲。本義:駕車時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 同本義 [yoke]
軛,轅前也。——《說文》。段注:“轅前者,謂衡也。”
楔貌如。——《儀禮·既夕禮》
三公奉軶持納。——《荀子·正論》
牽牛(牽牛星)不負軛。——《古詩十九首》
〈動〉
1. 束縛 [bind]
君以名桎臣,官以名軛民,父以名壓子。——譚嗣同《仁學界說二十七界說》
2. 控制 [control]
義大利之大部被軛於 奧國。—— 梁啓超《國家思想變遷異同論》

相關詞語

牛軛輪軛 馬軛 犁軛 羈軛衡軛
負軛 軛束 頓軛 鞅軛 轅軛軛縛
雕軛車軛 銜軛 亢軛 共軛複數 狖軛鼯軒

英文解釋

n.軛 yoke

n.共軛軸conjugateaxis
adj.共軛的 conjugated
n.軛式修飾法 zeugma
n.配軛;礦區的分界 yoking
n.[生物]腕鎖;(翅)軛 jugum
n.頸軛(駕車時附加在馬頸上) hame
adj.[生物](昆蟲)具翅軛的 jugate
v.自牛車解開,卸馬具;n.去軛 outspan

拼音是e的漢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