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古代炊具。新石器時代晚期出現。商周時期繼續流行。其形狀多為侈口、圓腹、三個袋狀足。
用途
使用時,在三個袋狀足下直接燃火煮食。鬲有實用器與明器之分。實用多為夾砂陶,胎質堅硬器壁較厚;明器則多為泥質陶,火候較低,胎質疏鬆,表面打磨得很光滑,有的還用紅、白二種顏色繪出各種紋飾。器形與鼎相近,區別在鼎有實足,鬲是袋形足。從其相似的功能與形狀來看,鼎應該是由鬲發展而來。新石器時代已出現,至春秋戰國時期消失。一般來說,腿長襠深的陶鬲年代都早,可以直接支在地上,便於填柴引火。後來,隨著灶台的廣泛使用,陶鬲的腿的功能逐漸淡化,遂成為鍋釜,也就是所謂“破釜沉舟”的“釜”。
特色
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大甸子村夏家店下層文化墓葬出土的彩繪陶鬲,即是專門為死者製作的明器。
古代煮飯用的炊器
新石器時代已有的陶鬲,其形狀類似於行軍鍋,口沿外傾,有三個中空的足,便於炊煮加熱。由於三個足中空,燒煮的食物也會存在足中,要把這部分食物盛出來,就必須把陶鬲傾斜,再用勺子盛出來,因此傾斜和剮(即刮,用勺刮盛流質食物)兩個動作完全表示了陶鬲的功用。從“鬲”通“膈”通“隔”方面來分析,鬲的得名源於它起得了分隔食物與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