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15.8、口徑17.5寸。體呈半球形,折沿雙立耳,圜底三蹄足。
口沿下飾大小相間的重環紋和一道弦紋。
銘文字數,內壁鑄銘文102字(其中重文4)。
銘文釋文:隹(唯)卅又二年三月初吉壬辰,王才(在)周康宮 □ 大(太)室, □ 比 □ (以)攸衛牧告於王,曰:女(汝)覓我田,牧弗能許 □ 比,王令眚(省)史南 □ (以)即虢旅,虢旅乃事(使)攸衛牧誓曰:我弗 □ (具)付匕(比), □ 且射(其沮厭)分田邑,則殺,攸衛牧則誓,比乍 □ (作朕)皇且(祖)丁公、皇考叀(惠)公 □ (尊)鼎,攸比 □□ (其萬)年子子孫孫永寶用。
相關詞條
-
鼎鬲
鼎鬲,是漢語辭彙,拼音是dǐng lì,解釋為鼎與鬲。
解釋 出處 -
鬲
鬲象形字,金文字形,象飲食器具形。(用作國名和姓時念gé) 鬲作為一種中國古代煮飯用的炊器,(念作lì),有陶製鬲和青銅鬲。青銅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時代已...
基本信息 文字解詁 古籍解釋 詳細解釋 方言集匯 -
鬲攸比鼎
鬲 鼎鬲攸比鼎,西周晚期。 拓片
注音 解釋 -
陶鬲
陶鬲(táo lì),古代漢族陶製炊器。新石器時代晚期出現。中國商周時期繼續流行。其形狀多為侈口、圓腹、三個袋狀足,有的頸部有雙耳。實用多為夾砂陶,胎質...
概述 用途 特色 古代煮飯用的炊器 -
瓦鬲
鼎而無耳。《 孔子家語·致思》:“ 魯 有儉嗇者,瓦鬲煮食。”《晉書·四...“鼎鬲文化”,與鼎並稱,但鬲卻最具有中國特色,而且世界各地都沒有見過類似...。 陶鬲可以煮水、煮肉。陶罐、陶釜、陶鼎可以煮水、煮大米或小米,也可以摻菜...
拼音 詞語解釋 -
君子之弄鬲
君子之弄鬲是為中國古代青銅酒器,通高14厘米,寬18.4厘米口徑15厘米,重1.76公斤。為戰國時期賞玩用器。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基本資料 簡介 文物規格 外形特徵 銘文 -
番君鬲
中國古代青銅食器
-
青白釉凸雕花卉紋鬲鼎式爐
青白釉凸雕花卉紋鬲鼎式爐,我國歷史時期文物,白胎,施青白釉,內底無釉露白胎。
基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