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作品
高牧坤扮相威武英俊,身段舞姿瀟灑飄逸,功夫紮實穩健,善於塑造各種不同類型的人物。經常上演的代表曲目有:《挑滑車》、《霸王別姬》、《艷陽樓》、《長板坡·漢津口》、《甘寧百騎劫魏營》、《銅網陣》、《鐵籠山》、《智激美猴王》《十八羅漢收大鵬》、《鬧天宮》等。在現代京劇《杜鵑山》中扮演田大江這一角色(該劇拍成了電影),同時也是該劇的主要編創者之一。他多才多藝,博採眾長,集演、編、導於一身,是我國戲曲界的佼佼者。
編導作品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更多從事編導工作,由他導演的劇目有:新編歷史劇《火醒神州》、《七擒孟獲》及《花木蘭後傳》、《盡瘁祁山》等,在大型新編歷史交響豫劇《穆桂英掛帥》一劇中任總導演,曾榮獲“優秀導演獎”及中宣部精神文明“五個一”工程獎等多個獎項。同時還參與策劃編導了文化部與中央電視台的多個大型晚會。主要作品有:1997年慶祝香港回歸大型文藝晚會《回歸頌》、國慶五十周年大型文藝晚會《祖國頌》、《第五屆中國藝術節開幕式》、《世博會開幕式》、《元旦京劇晚會》、《文化部春節電視晚會》等多台節目。並參與策劃了2001年第三屆中國京劇節開幕式,擔任總導演,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評。由於在“國慶五十周年”活動中做出突出貢獻,榮立“三等功”。2000年8月受文化部委派,代表我國赴墨西哥參加國際形體戲劇節交流活動,並代表我國專家為各國代表進行講學。2002年7月帶團赴德國參加世界戲劇節的演出獲得成功。曾應美國海外藝術家協會與香港世界人物出版社之邀,入編美國《世界名人錄》。2003年執導的主要劇目有:京劇《瀘水彝山》(中國京劇院演出,榮獲第四屆中國京劇節金獎和優秀導演獎第一名),京劇、藏劇《文成公主》(中國京劇院與西藏自治區藏劇團聯合出演),中國歌劇《木蘭詩篇》等。2006年,在由文化部主辦的全國部分院團武戲專場演出中任總導演。
個人榮譽
連續8年在中宣部、文化部、廣電總局和中直管理局共同主辦的“新年京劇晚會”擔任總導演,分別榮獲2001年度和2002年度全國電視文藝《星光獎》戲曲節目一、二等獎。曾任文華獎評審和文化部高級職稱評審。
高牧坤重視繼承、善於創新,推崇“無戲不感人、無情不動人、無技不驚人”的審美理念。他經歷了傳統京劇、現代京劇、綜藝晚會、大型廣場晚會的編、導、演實踐,把藝術的“與時俱進”作為自己藝術創作的最高追求。
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批國家一級演員、導演。被國務院授予“特殊貢獻”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社會活動
1986年3月23日,農曆丙寅年二月十四日:中國京劇院赴滬演出
1991年11月,農曆辛未年:第二屆全國中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閉幕
1993年5月15日,農曆癸酉年閏三月廿四日:中國京劇院首次赴台演出第四場
1993年5月20日,農曆癸酉年閏三月廿九日:中國京劇院首次赴台演出第七場
1993年5月27日,農曆癸酉年四月初七日:中國京劇院首次赴台演出第十三場
2002年10月,農曆壬午年:中國京劇院藝術指導委員會成立
2004年12月15日,農曆甲申年十一月初四日:第四屆中國京劇藝術節閉幕
2005年5月19日,農曆乙酉年四月十二日:中國京劇院紅色經典劇目佛山巡演活動舉行
2006年1月21日,農曆乙酉年十二月廿二日,晚:河南省豫劇二團首演《生死戀》
2006年5月7日,農曆丙戌年四月初十日:京藏合演《文成公主》在北京首演
2007年1月2日,農曆丙戌年十一月十四日,晚:浙江京劇團首演大型賀歲京劇《寶蓮燈》
個人觀點
武戲在京劇歷史上曾經輝煌過,很多武生挑班唱頭牌,如楊小樓、李萬春、厲慧良、張世麟、高盛麟等,均獨樹一幟,十分紅火。上世紀80年代初武戲也很盛行,那時中國京劇院經常演武戲,而如今,京劇變成了以唱為主,有人說是聲部時代,武戲只是演很少的折子戲,成了點綴。武戲演員演出少,沒人練功,這對於武戲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
武戲講究傳承,不同的演員有不同的演出風格,即使是演同一齣戲,也有區別。如蓋叫天以短打武生為主,注重造型美,有“江南活武松”之稱;高盛麟則優美嚴謹、威猛穩健;張世麟身段挺拔,技巧純熟;厲慧良武打功夫過硬並有真實感。這些老先生所處的時代,很少有錄影資料,我在電視裡看到一位武生配演李少春先生演的《長坂坡》,卻張冠李戴地按厲慧良先生的路子演,哭笑不得。至少說明搞音配像的人不懂武戲。
武戲演員講究氣魄、功架、氣質、風度,如《挑滑車》,扎著大靠的高寵挑滑車,憑的不光是高難度的技巧,也要有自信和大將風度。武戲也要塑造人物。楊小樓先生主張“武戲文唱”,就是這個道理。而今的武戲演員,只注重表現個人技巧,而不注重表現人物,這樣演觀眾還不如去看雜技和武術,因為雜技和武術的節奏快,難度更大,更好看。武戲故事、人物都很重要,中國京劇院曾創作演出《獵虎記》、《大破銅網陣》等武戲,都是故事緊湊,人物鮮明。但現在,編演武戲的人少了,因為很多編導不了解武戲,武戲中的開打一定要符合人物身份和劇情發展,不能沒頭沒腦地上來就打。
武戲如今不景氣,原因是多方面的,現在電視裡的一些晚會,演京劇時只是唱一段,很少有武戲演出。劇場裡演的也是些很短的折子戲,很少演大戲。我認為一個武生演員,應多演大戲,這樣利於塑造人物,提高自己的演技。第四屆中國京劇節特意開設了武戲擂台賽,這是件好事,可以鼓勵年輕演員勤練功。但在短短的20分鐘內演一折戲,演員們拼的還是技巧,很少考慮怎樣塑造人物,這是令人遺憾的。武戲要革新,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領導重視,專家研討,創作人員扎紮實實地做,要以搶救文化遺產的使命感和緊迫感來對待這件事,否則也只能是空談 。
走近京劇生角演員(一)
京劇中的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種行當,其中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紅生、娃娃生等幾個門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