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經歷
家學淵源。曾從方寶泉問藝。6歲演娃娃生,後學演《黃金台》、《魚腸劍》等老生戲。
1935年,於世文經萬子和、馬富祿介紹入富連成科班世字科學藝,師從王喜秀、劉喜益、張連福學習文武老生,在科班時就演出了《四郎探母》、《大探二》、《失街亭》、《奇冤報》等戲。
入科時立約四年,後續一年,1939年農曆二月初三與遲世恭、諸世芬、諸世勤等同時出科。
出科後拜師高慶奎先生,同時向錢寶森先生學習身段譜,向余派藝術的研究家,即余叔岩先生的摯友李适可、張伯駒等學習余派表演藝術。後因“倒倉”在家用功,嗓音恢復後,後隨父親於連泉和尚小雲、金少山、張君秋、奚嘯伯、趙燕俠以及榮春社等班社演出。
1950年至1957年,在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硯秋班社掛二牌老生,首次赴青島演出《武家坡》、《汾河灣》、《桑園會》、《朱痕記》、《柳迎春》、《紅鬃烈馬》、《賀後罵殿》等。
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傍程硯秋演出《三擊掌》,頗獲好評。
1956年參加程硯秋拍攝的《荒山淚》戲曲影片,飾鮑世德。還曾與程硯秋先生合作演出了《馬昭儀》等戲,同時他本人也經常主演《定軍山·陽平關》、《戰太平》等戲。
1980年至北京戲曲學校,曾任教務處長,副校長等職。
1987年退休。
藝術貢獻
程硯秋先生逝世後,為繼承和發揚程派藝術,他積極參與並協助趙榮琛、王吟秋等程門弟子與蘇盛貴、胡盛岩、錢元通、於元龍等組成北京青年京劇團,繼續演出程派劇目,後併入北京京劇院。並協助編排了《平地風波》、《火焰駒》等程派新戲。為程派藝術的發展和延續做出了重要貢獻。
主要弟子
於世文的弟子有:趙世璞、黃世驤、王志廉、尹培璽、李正森、尹月樵、魯廷新、趙繼斗、李寶榮、尚大元、劉傑、邴勇等。
軼事
因幼從錢寶森學藝,1963年錢師病故後,便與艾世菊主動分擔師母部分生活費。
走近京劇生角演員(一)
京劇中的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種行當,其中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紅生、娃娃生等幾個門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