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鄭亦秋,原名鄭國軒,字以行,山東省棗莊市台兒莊人,回族。1914年5月27日出生在一個貧寒的碼頭工人家裡。一九九四年九月七日因患肺心病醫治無效去世。
生平經歷
鄭亦秋自幼讀過三年多私塾,同時跟王秀庭先生學汪派(汪笑儂)京劇老生。一九二五年拜馬祚麒為師跟班學藝,又經諸多老師指點,技藝漸長。鄭亦秋嗓音寬厚宏亮,唱、念、作具佳,十三歲就享譽魯南和蘇皖一帶,後又在蚌埠、徐州、連雲港等地搭班演戲。一九二九年因嗓敗,離開師父到江蘇新浦更新舞台,拜劉奎童為師學麒派老生。一九三○年,經上海赴武漢在老圃西舞台搭班,之後又在湖南、湖北各地演戲。
一九三七年春由湖南常清赴湖北宜昌,後轉沙市,與名家劉筱衡、劉奎官、小楊月樓、毛韻珂、毛劍秋等有過長期的合作。在保衛大武漢期間,郭沫若、田漢等同志組織戲劇界抗敵協會,沙市也隨之成立荊沙分會,各劇種紛紛成立宣傳隊,鄭亦秋先生被選任抗敵宣傳第一隊隊長,一九三九年六月由宜昌赴廣西桂林演戲。一九三九年崑崙關戰役後,桂林戲劇界發起南路勞軍團,鄭亦秋先生被推選為副團長赴桂林、柳州、遷江和崑崙關一帶的前線慰問演出,鼓舞抗戰將士抵禦日寇。一九四一年參加田漢同志組織的文藝歌劇隊,赴長沙、湘潭、衡陽等地演戲,並主演田漢先生劇作《岳飛》、《雙忠記》,導演、主演《明末遺恨》、《臥薪嘗膽》等新戲宣傳抗戰。當年十二月初應邀到江西吉安,一九四四年夏到贛州,年末到會昌。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後,再回贛州,在新贛南戲院演戲。這期間受上海一帶新劇運動影響,積極排演了《江漢漁歌》、《岩山恨》、《釵頭鳳》等新戲。一九四七年到南昌,不久又回到贛州,一九四八年秋到吉安直到解放。
一九四九年七月應田漢同志函召到北京參加文化部戲曲改進局藝術處工作。十二月二十六日被調到華北平劇院任專職導演。一九五○年初參與組建戲曲研究院,任院部委員兼教導室主任。之後一直從事戲劇導演工作,成為我國戲劇導演體系與戲劇改革的先驅和開拓者。一九五一年初成立中國戲曲研究院,原京劇研究院分為兩個團,鄭亦秋先生任實驗一團編導科科長。一九五三年兩個團合併成立中國京劇團,鄭亦秋先生任導演教練科科長,參加整理傳統劇目。一九五五年春,中國京劇團撤消,成立戲曲研究院,鄭亦秋先生任藝術室導演組組長,一九五五年秋,戲曲研究院又分為中國京劇院等五個單位,鄭亦秋先生擔任中國京劇院藝術室導演組組長至退休。
一九五三年至一九六五年,鄭亦秋先生先後與梅蘭芳、馬連良、譚富英、裘盛戎、李少春、葉盛蘭、杜近芳、袁世海、張君秋等京劇藝術家多次成功合作,為梅蘭芳先生導演京劇《穆桂英掛帥》,又為歐陽予倩先生的劇作京劇《桃花扇》(杜近芳、葉盛蘭主演)作導演,成為僅有的與北“梅”南“歐”合作的京劇導演。他導演了《白蛇傳》、《白毛女》、《趙氏孤兒》、《西廂記》、《穆桂英掛帥》、《桃花扇》、《桃花村》《初出茅廬》、《楊門女將》、《滿江紅》、《九江口》、《謝瑤環》等四十餘出影響較大的新編或改編戲,在國內外產生重要影響。
文革後又導演了《蝶戀花》、《李清照》、《錦車使節》等劇目。還為駐京部隊劇團,北京市劇團及外地劇團輔導、排戲、講課等。在第四次文代會當選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一九八○年擔任文化部直屬院團匯演劇目京劇《巧縣令》藝術指導並獲文化部頒發的榮譽獎。
個人特色
鄭亦秋不像一般京劇導演以說戲為主,而是採取話劇的導演手法,從唱腔、動作、畫面、人物刻畫以及化妝等多方面進行編排設計,力求達到劇本的要求。他畢生導演劇目共五十餘出,為我國戲劇事業的改革與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代表作
《白蛇傳》、《白毛女》、《趙氏孤兒》、《西廂記》、《穆桂英掛帥》、《桃花扇》、《桃花村》《初出茅廬》、《楊門女將》、《滿江紅》、《九江口》、《謝瑤環》、《蝶戀花》、《李清照》、《錦車使節》等四十餘出影響較大的新編或改編戲,在國內外產生重要影響。
大事記
1950年8月29日,農曆庚寅年七月十六日:《新戲曲》月刊編委會召開“如何建立新的導演制度”座談會 1959年5月23日,農曆己亥年四月十六日:崑曲《漁家樂》座談會召開
1959年5月27日,農曆己亥年四月二十日:京劇《穆桂英掛帥》座談會召開
1960年,農曆庚子年:京劇電影《楊門女將》開拍
1991年9月30日,農曆辛未年八月廿三日:文化部振興京劇指導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 »
走近京劇生角演員(一)
京劇中的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種行當,其中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紅生、娃娃生等幾個門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