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隋煬帝之孫,為元德太子楊昭之子。大業三年,立為陳王,後封代王。煬帝征遼東時,奉命留守京師。大業十三年10月,李淵攻入長安,擁立其為皇帝,改年號為“義寧”,遙尊楊廣為太上皇。在位半年,又為李淵所廢,次年去世,終年15歲,葬於陝西省乾縣陽洪鄉乳台村南500米處。楊侑崩後的諡號為恭帝。
大業十一年,隋煬帝從幸晉陽,拜為太原太守,尋鎮京師。
大業十三(617)年,李淵入長安,奉楊侑為帝,改元義寧,遙尊煬帝為太上皇。次年三月,煬帝在江都被弒,宇文化及立泰王浩為帝,擁軍北上,不久,又弒秦王浩。王世充在東都立越王侗為帝,次年皇泰帝亦被王世充弒。義寧二(618)年五月,李淵篡隋,隋亡。楊侑被封為酅國公,次年去世,時年十五歲,諡號恭皇帝,其陵在今陝西省乾縣陽洪鄉乳台村南。
稱帝緣由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軍閥割據四方,各路反王風起雲湧。
![隋恭帝](/img/4/be4/nBnauM3X0AjMxcjM3gDO2UjMyITM4MjMzAjMwADMwAzMxAzL4gzLw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天下倒懸,盜賊蜂起。一十八家反王擅改年號。
1、竇建德稱夏王於漳南(五鳳元年);
2、李軌稱涼王於河西(安樂元年);
3、粱師都稱帝於延安(永隆元年);
4、蕭銑稱帝於江陵(鳴鳳元年);
5、薛舉稱西楚霸王於隴西(泰興元年);
7、沈法興稱上樑王於毗陵(延康元年);
8、林士弘稱楚王於江南;
9、李子通稱吳王於江都(明政元年);
10、朱燦稱楚王於南陽(昌達元年);
![隋恭帝](/img/5/3c4/nBnauM3XygTN4gjM1ATO2UjMyITM4MjMzAjMwADMwAzMxAzLwkzL1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12、高談聖稱湘王;
13、劉守光稱燕王;
14、郭子和稱永平王起榆林;
15、王項拔稱漫天王於恆定;
16、王世充據河南後稱王(開明元年);
17、張大安稱靖江王;
18、宇文化及稱帝於揚州。
其餘薛萬澈、杜伏威、輔公拓、高開道、徐元朗、孟海公等,共六十四處刀兵,各占郡邑。天下鼎沸,民遭塗炭,各處表章,雪片相似,申奏煬帝。
公元617年2月,大業十三年,馬邑人劉武周起兵,殺太守王仁恭,自稱天子,國號定陽。
在這種背景下,李淵也趁機擁兵自立。李淵乃成紀人,後來起兵太原,稱號唐公。他系李虎之孫,李炳之子。李虎為兩魏隴西公,李炳為北周唐公。李淵夫人竇氏,乃周主之甥女。曾在龍門鎮破賊,發七十二箭,殺七十二人,其威名遠近皆知。當下滅陳,收了圖籍,封好府庫,將宮內之物,給賞三軍,班師同朝,獻浮太廟。隋帝大喜,封晉王為太尉,封楊素為越國公,其子楊元感封為開府儀同三司,賀若弼封宋公,韓擒虎縱放士卒,淫污陳宮,不與爵祿,封上柱國。李淵為唐公。隨征將士,俱各重賞。
李淵遂以奉旨討伐劉武周為名,積極募兵。於是,不幾天就有近萬人加入李淵掌握兵權的軍隊。
公元617年7月,大業十三年,李淵率軍三萬,正式起兵。李淵傳檄諸郡稱“義兵”,以維護隋朝社會安定。
![隋恭帝](/img/e/300/nBnauM3X0MDO5ITO2UDO2UjMyITM4MjMzAjMwADMwAzMxAzL1gzL3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接著,李淵建立了自己的軍事機構:設定大將軍府,自稱大將軍。長子李建成為隴西公、左領軍大都督,統領左三軍。李世民為敦煌公、右領軍大都督,統領右三軍。裴寂和劉文靜為長史司馬。
大業十三年,趁著隋煬帝在江都的大好時機,夕陽西下,李淵率領大軍攻長安,擁立代王為帝。即隋恭帝,改元義寧,遙尊在江都的隋煬帝為太上皇,李淵自稱大丞相,自封唐王,以武德殿為丞相府,李世民為秦王。
江都兵變
隋恭帝義寧二年,煬帝見中原已亂,心灰意冷,無心回北方,打算把國都遷到丹陽,保守江東,下令群臣在朝堂上議論遷都之事,內史侍郎虞世基等人都認為不錯;右候衛大將軍李才極力說明不可取,請煬帝御駕回長安,並與虞世基忿然爭論而下殿。門下錄事衡水人李桐客說:“江東地勢低洼,氣候潮濕,環境惡劣,地域狹小,對內要奉養朝廷,對外要供奉三軍,百姓承受不起,恐怕最終要起來造反的。”御史彈劾李桐客誹謗朝政,於是公卿都曲意阿奉煬帝之意說:“江東百姓渴望陛下臨幸已經很久了,陛下過江撫慰統治百姓,這是大禹那樣的作為。”於是煬帝下令修建丹陽宮,準備遷都丹陽。
![隋恭帝](/img/d/c21/nBnauM3XwcDO5YDO5gTO2UjMyITM4MjMzAjMwADMwAzMxAzL4kzL3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大業十四年(618年)三月,反賊司馬德戡引驍果自玄武門入,虔通與元禮直入宮中搜捕,煬帝聞變,匿於永巷。驅之出,至天明,押至寢殿。反賊宇文化及使校尉令狐行達縊弒煬帝。隋氏宗室、外戚、忠心大臣在江都宮中者皆被殺,惟煬帝侄孫秦王浩因素與宇文智及交往密切,得不死,並被立為帝。後宇文化及自為大丞相,智及為左僕射,準備率隋官兵十餘萬眾西歸。
被迫禪位
大業十四年三月,隋煬帝崩後,李淵覺得隋恭帝沒有了利用價值,李淵索性便甩開了隋恭帝,於5月逼逼楊侑禪位,自行稱帝,建立唐朝,改年號為武德,定都長安。楊侑被降封為希國公,閒居長安。不過楊侑這個希國公也沒當多久,第二年五月沒病沒災的就讓李淵狗賊派去找他爺爺隋煬帝報到去了(具體不明),一說病死;具體怎么崩的現在也搞不清楚,反正不明不白的就崩了。
楊侑崩後的諡號為隋恭帝。
陵墓簡介
隋恭帝陵墓位於陝西乾縣陽洪鄉乳台村,為平地起冢,周長大約為200米左右,地面已無任何建築物,在封土西邊有很明顯的盜洞。
隋唐史略
隋唐時期是我國古代歷史上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文化,社會制度,經濟發展都有了較大提高,是我國古代最為繁榮昌盛的時期。同時,這一時期也出現了多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和社會動亂,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隋唐盛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