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建德

竇建德

竇建德(573—621.8.3),貝州漳南(今河北故城東北)人,隋末唐初河北起義軍前期領袖。竇建德家世代務農,自言漢景帝太后之父安成侯竇充的後裔。家裡稍有資產。竇建德年輕時就“重然許,喜俠節”。有次鄉人家中喪親,因家貧無法安葬,時竇建德正在田中耕種,聞而嘆息,便將自家的耕牛給了鄉人,讓其發喪,結果很為鄉里所敬重。武德四年(621年)五月為救王世充,在虎牢關一役被李世民擊敗並被俘,同年七月十一日(即公元621年8月2日),被唐高祖處死於長安。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姓名:竇建

竇建德竇建德

生卒:573年—621年8月3日
描述:隋末唐初河北起義軍前期領袖
籍貫:貝州漳南(今河北故城東北)人

個人概述

竇建德(573—621.8.3),貝州漳南(今河北故城東北)人,隋末唐初河北起義軍前期領袖。竇建德家世代務農,自言漢景帝太后之父安成

畫像畫像
侯竇充的後裔。家裡稍有資產。竇建德年輕時就“重然許,喜俠節”。有次鄉人家中喪親,因家貧無法安葬,時竇建德正在田中耕種,聞而嘆息,便將自家的耕牛給了鄉人,讓其發喪,結果很為鄉里所敬重。還有一次有幾個盜賊在晚上去竇建德家搶劫,竇建德站在門邊,待盜賊進屋後,先後打死三人,其餘的盜賊嚇的不敢再進。盜賊只好請求將三人的屍首要回,竇建德說:“可投繩系取之”。盜賊於是將繩投進屋裡,竇建德將繩系在自己身上,然後讓盜賊曳出,竇建德隨即躍起持刀,再殺數人,從此更加聞名。此後,竇建德當上了里長,因犯法出逃,遇大赦才得以回家。竇建德父親死的時候,鄉里送葬的有一千多人。人們給他贈送的財禮,皆一概不收。

生平介紹

隋大業七年(611年),隋煬帝徵兵攻打高麗,竇建德應召入伍。本郡選勇敢優異者當領導,竇建德因勇敢被選為二百人長。當時,山東發大水,與竇建德同縣的孫安祖家被大水淹沒,妻兒餓死。縣令見孫安祖驍勇過人,也將他選入軍中。孫安祖向縣令陳述自己家中貧困,不願入伍。縣令大怒,處以鞭刑。孫安祖氣極,殺死縣令,投奔了竇建德。竇建德暗中放孫安祖逃走。是年,山東大飢,竇建德對孫安祖說:“文皇帝時,天下殷盛,發百萬之眾以伐遼東,尚為高麗所敗。今水潦為災,黎庶窮困,而主上不恤,親駕臨遼,加以往歲西征,瘡痍未復,百姓疲弊,累年之役,行者不歸,今重發兵,易可搖動。丈夫不死,當立大功,豈可為逃亡之虜也?我知高雞泊中廣大數百里,莞蒲阻深,可以逃難,承間而出,虜掠足以自資。既得聚人,且觀時變,必有大功於天下矣”。孫安祖依計而行。隨後,竇建德幫助孫安祖聚集貧困農民和拒絕東征的士兵幾百人,占據漳南縣東境方圓數百里的高雞泊(今河北故城西南),舉兵抗隋,孫安祖自稱將軍,號“摸羊公”。
當時,清河鄃縣(今山東夏津)人張金稱糾集百餘人,渤海蓓縣(今河北景縣)人高士達率千餘人在清河一帶起義,往來漳南一帶,所過之處燒殺搶掠,唯獨不去騷擾竇建德所在的村落。郡縣懷疑建德與他們私通,逮捕並殺害了他全家。竇建德便率麾下二百人投奔高士達義軍,高士達自稱東海公,任命竇建德為司兵。後孫安祖被張金稱殺害,其部數千人盡歸竇建德。從此,勢力漸盛,壯大到萬人,仍然往來於高雞泊中。竇建德傾身接物,能與兵士同甘共苦,所以士兵也願為其效死力。
大業十二年(616年)十二月,隋涿郡通守郭絢率兵萬餘人攻打高士達。高士達認為自己智略不及竇建德,便以竇建德為軍司馬,讓其指揮作戰。竇建德掌管兵權後,想樹立自己的威信,便提議由高士達留下看守輜重,自率精兵七千人前去抵抗郭絢。竇建德假稱和高士達不和前來投奔,郭絢卻心懷疑慮。正值高士達也四處宣稱竇建德背信棄義投降隋軍,並將俘獲來的一名婦女,當作竇建德的妻子,在軍中殺掉。竇建德派人給郭絢遞上降書,並說自己願意作為先鋒,帶郭絢去攻打高士達。郭絢相信了竇建德,率兵隨建德至長河界地與竇建德相會,共圖高士達。郭絢部遂放鬆了對竇建德的戒備,竇建德抓住戰機,建德發起突然襲擊,大破郭絢軍,殺略數千人,獲馬千餘匹,並將逃跑的郭絢斬首。自此,竇建德所率義軍兵威大振。
郭絢兵敗後,隋煬帝又派太僕卿楊義臣率兵萬餘前來圍剿起義軍。楊義臣於清河先殲滅了張金稱的部隊,由於楊義臣將所俘義軍全部殺死,以至無人願降,一些潰散在草澤中的殘部相繼投奔竇建德。楊義臣乘勝至平原(郡治安德,今山東陵縣),準備進入高雞泊討伐高士達部。竇建德見隋軍士氣正盛,便對高士達說:“歷觀隋將,善用兵者,唯義臣耳。新破金稱,遠來襲我,其鋒不可當。請引兵避之,令其欲戰不得,空延歲月,將士疲倦,乘便襲擊,可有大功。今與爭鋒,恐公不能敵也”。但高士達卻不採納竇建德的避敵鋒芒、以逸待勞、伺機破敵這個正確意見,留竇建德守營,親自率精兵主動出擊,初獲小勝,便縱酒高宴,有輕楊義臣之心。竇建德聞訊後,說:“東海公未能破賊而自矜大,此禍至不久矣。隋兵乘勝,必長驅至此,人心驚駭,吾恐不全”。自率精銳百餘人把守險要,以防高士達之敗。結果,不過5天,高士達便被楊義臣所殺。楊義臣乘勢追擊建德,欲將竇建德所部全殲。追至北薄壘,守兵聞高士達敗,皆潰敗。竇建德寡不敵眾,不能再戰,只得率百餘人突圍而去。竇建德撤至饒陽(今屬河北),見饒陽守軍沒有防備,遂攻占饒陽。楊義臣見高士達已死,並沒有將竇建德放在心上,領兵而回。竇建德遂得以回到平原,在此收編餘部,撫循士眾,多數人表示願意跟隨竇建德,同時竇建德在此又得3000餘兵,實力有所增強。竇建德還為高士達發喪。接著又招集亡卒,得數千人,軍威得以重振,竇建德開始自稱將軍。起初,義軍見到隋官及士人一律殺掉,唯有竇建德注意爭取這些一般官吏,所以隋郡縣的許多官員都主動歸附。竇建德軍很快發展到10餘萬人。

大業十三年(617年)正月,竇建德在河間郡樂壽(今河北獻縣)築壇,自立為長樂王,年號丁丑,開始設定百官,分治郡縣。竇建德率兵攻占信都(今河北冀縣)、清河諸郡,並俘斬隋將楊善會於清河。
七月,隋煬帝為解瓦崗軍急攻東都之圍,命左御衛大將軍涿郡留守薛世雄領3萬幽、薊精兵南下,會同王世充等馳援洛陽,“所過盜賊,隨便誅剪”。王世充等諸將皆受世雄節度。薛世雄部隊進占七里井(今河北河間南)準備進攻剛剛在樂壽稱王的竇建德。當時,竇建德軍在樂壽周圍各縣分散收麥。竇建德本人在武強(今河北武強西南)征糧,聞薛世雄前來,遂撤出諸城,揚言還回豆子航,以麻痹敵人。薛世雄以為義軍怕自己,放鬆了警惕和戒備。竇建德距薛世雄營寨140里,建德率敢死隊280人先行,命令後續部隊跟進於後,星夜奔襲世雄。翌日凌晨,竇建德進抵薛營前,正巧大霧迷漫,咫尺莫辨。突然發起衝擊,薛世雄士卒大亂,紛紛離帳逃命,自相踐踏,不可收拾。薛世雄率親兵數十騎逃歸涿郡,慚恙發病,未幾而卒。竇建德乘勝進攻河間城,圍困城池,卻屢戰不克。
武德元年(618年)正月時,竇建德與朱粲孟海公徐圓朗等各路義軍首領一起派使者讓李密稱帝(李密時為瓦崗軍首領,力量為諸義軍之首),但李密認為時機尚未成熟,沒有同意。但李密卻沒放鬆對各路義軍的拉攏。二月,李密便派房彥藻、鄭頲等東出黎陽,分道招慰州縣。竇建德知道這是李密想兼併各路義軍,但鑒於實力尚弱,便藉口北部羅藝南侵為由拒絕了李密。為了不讓李密生疑,竇建德親自寫了回信,對房彥藻還卑辭厚禮相待。
七月,河間城中糧盡,加上河間郡丞王琮又聞隋煬帝已被宇文化及所弒,王琮遂率士兵發喪,竇建德派人進城表示哀悼。王琮見狀,派使者請降。竇建德先退兵,王琮等隨後率官吏素服面縛至營門,竇建德親自為其鬆綁,並將隋朝已經滅亡的事實告訴了王琮,王琮伏地痛哭,竇建德也受其感染,流淚不已。此時竇建德部下說;“琮拒我久,殺傷甚眾,計窮方出,今請烹之。”竇建德則說:“此義士也。方加擢用,以勵事君者,安可殺之!往在泊中共為小盜,容可恣意殺人,今欲安百姓以定天下,何得害忠良乎?”還下令軍中:“先與王琮有隙者,今敢動搖,罪三族”。並於當日封王琮為瀛州刺史。河北郡縣聞後,都爭相歸附於竇建德。
竇建德在攻克景城時,俘戶曹張玄素,欲將之,景城縣民千餘人號泣願代其而死,並說:“戶曹清慎無比,大王殺之,何以勸善”!竇建德遂將張玄素釋放,以其為治書侍御史,但被張玄素拒絕。直到隋朝滅亡,竇建德又以為黃門侍郎,張玄素這才受命。當時饒陽令宋正本,博學有才氣,向竇建德獻定河北之策,竇建德於是將其引為謀主。竇建德的這些做法使他的力量得以進一步壯大。
七月,竇建德定都樂壽,並將所居之處命名為金城宮,備置百官,準備稱王。冬至那天,竇建德正在金城宮設會,忽有五隻大鳥降于樂壽,還有幾萬隻鳥相附,經日乃去。竇建德認為這是吉祥的象徵,便改元五鳳。同時宗城人獻玄圭一個,景城丞孔德紹藉此向竇建德進言:“昔天以是授禹,今瑞與之侔,國宜稱夏”。加上此前最強大的瓦崗義軍已經失敗,李密也降於唐朝。竇建德見時機成熟,便聽從了孔德紹之言,從此自稱夏王,國號夏。同時以宋正本為納言,孔德紹為內史侍郎。
竇建德建立政權後,便開始對河北其他義軍進行兼併戰爭,他道德將目前定在了魏刀兒部。當時上谷(郡治今河北易縣)人王須拔、魏刀兒聚眾起義。王須拔自稱“漫天王”,國號燕;其亞將魏刀兒稱“歷山飛”。各率義軍10餘萬,北連突厥,活動在今河北山西一帶。後王須拔起義軍克高陽城(今河北高陽東)。其後,王須拔率部攻涿郡(治薊縣,今北京城西南),中流矢犧牲。隋煬帝令虎賁郎將王辯率步騎兵3000擊敗魏刀兒部起義軍。魏刀兒收二部義軍,入據深澤(今河北深澤)為根據地,自稱魏帝。轉戰於博陵(郡治鮮虞,今河北定州市)、信都(郡治長樂,今河北冀縣)等地,起義軍復發展至10萬。是年,竇建德與魏刀兒部結盟。竇建德只是表面上與之聯合,待魏刀兒放鬆戒備時,於十一月突然襲擊占據了許多地方,隨後又圍住了深澤。魏刀兒被部下所擒,送與竇建德請降。竇建德殺魏刀兒,將魏刀兒餘部全部改編到自己麾下,竇建德勢力得到迅速發展。
同月,竇建德又連克易州(治今河北易縣)、定州(治今河北定州市),唯獨沒攻破冀州(治今河北冀縣)。為發展義軍勢力,竇建德親自領兵攻取冀州城。當時,冀州刺史麴稜已歸附唐廷。麴稜的女婿崔履行是將門後,吹噓他有奇術可以使攻城人自敗,麴稜便輕信了。履行命守城將士都坐著,不許妄斗,還說“賊雖登城,汝曹勿怖,吾將使賊自縛”。於是,設壇祭神,夜設章醮,然後自己穿衰經,柱竹杖,登北樓放聲大哭。還命令城裡各家的婦女坐到屋頂揮動裙子四面兜風,竇建德攻城緊急時,麴稜對女婿的妖法產生了懷疑,準備戰鬥。崔履行堅決制止部隊行動。竇建德乘機將城攻被。此時崔履行還在施展他的哭術不肯休止。占領冀州之後,有人主張殺掉守將。竇建德卻認為麴稜是位忠臣,厚禮之,任命他為內史令。此戰,冀州刺史唯親用人,招致兵敗城破,竇建德以俘將為忠臣,無原則寬容大度,也為自己日後部屬叛離導致兵敗埋下了禍根。
竇建德攻克冀州後,聲威更盛,十二月,竇建德率10萬人進攻幽州(治薊縣,今北京城西南)。此前竇建德曾派人去招降唐幽州總管羅藝,但遭到羅藝的拒絕。羅藝準備出擊交戰時,其部屬薛萬均(即薛世雄之子,其弟為薛萬徹)獻了個計策,彼眾我寡,此戰必敗,不如以贏兵弱馬背城阻水為陣,引誘竇建德,待其半渡而擊之。羅藝採納了這個計策,以殘兵臨水背城為陣。竇建德因屢勝而驕,渡河來攻,待半渡時,埋伏在城側的薛萬均,率百名精騎邀擊,竇建德軍大敗,攻城未能成功。竇建德見不能靠近幽州城,於是,便分兵攻打地主武裝霍氏城堡和雍奴(今河北武清西北)等縣,又先後敗於羅藝。雙方對峙百餘日,竇建德終未得手,遂撤回樂壽。攻打幽州的失敗,是竇建德率領的農民義軍在河北發展中第一次受阻。
宇文化及弒逆隋煬帝後,便由江都北上,於魏縣(今河北大名西南)稱帝,竇建德便把宇文化及當做下一個攻打對象。武德二年(619年)閏二月,竇建德為隋煬帝復仇,徵詢部下的建議。竇建德對其納言宋正本、內史侍郎孔德紹說:“吾為隋之百姓數十年矣,隋為吾君二代矣。今化及弒之,大逆無道,此吾仇矣,請與諸公討之,何如?”孔德紹回答說:“今海內無主,英雄競逐,大王以布衣而起漳浦,隋郡縣官人莫不爭歸附者,以大王仗順而動,義安天下也。宇文化及與國連姻,父子兄弟受恩隋代,身居不疑之地,而行弒逆之禍,篡隋自代,乃天下之賊也。此而不誅,安用盟主”!宋正本也說:“大王奮布衣,起漳南,隋之列城莫不爭附者,以能杖順扶義、安四方也。化及為隋姻里,倚之不疑,今戕君而移其國,仇不共天,請鼓行執其罪”。二人的回答下合竇建德之意,竇建德遂率10萬大軍進攻宇文化及,連戰皆捷,宇文化及被迫退守聊城(今山東聊城東北)。竇建德用撞車、拋石,四面急攻,此前詐降宇文化及的農民軍首領王薄開城引建德軍入城,俘宇文化及,悉虜其眾。由於為隋煬帝報仇而殺宇文化及,所以竇建德入城後先拜見隋蕭皇后,並穿素服為隋煬帝哭喪盡哀,接著將傳國璽及鹵簿儀仗收為已有,然後安撫被俘的隋朝官員,並將宇文智及、楊士覽、元武達、許弘仁、孟景等人全部斬首,將宇文化及及其子宇文承基、宇文承趾押至襄國斬首。
竇建德每次攻克城池後,所繳獲的資財全部分給將士,自己一無所取。竇建德的生活也非常簡樸,因為他不不喜歡吃肉,常食菜蔬、脫粟之飯。其妻曹氏的穿著也同樣簡樸,手下的婢妾才也只有十幾人。攻克聊城後俘獲的宮女多達千人,並且都有姿色,但竇建德將宮女全部釋放。對隋朝的文武和萬餘人“驍果”也都聽其自去。同時對有才能的官吏竇建德對此加以任用:以隋黃門侍郎裴矩為左僕射,掌選舉,裴矩替竇建德“創定朝儀,權設法律,建德大悅,每咨訪焉”,對夏政權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影響;還以兵部侍郎崔君肅為侍中;少府令何稠為工部尚書;右司郎中柳調為左丞;虞世南為黃門侍郎;歐陽詢為太常卿。願意留下來的,視才錄用。願去長安(李淵處)、洛陽(王世充處)或突厥(義成公主處)的,竇建德給足盤纏並派兵護送出境。同時不不忘與王世充結好。
但到四月時王世充稱帝,竇建德因自己也要稱帝,遂斷絕了與王世充的關係,自己開始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蹕,下書稱詔,並追謚隋煬帝為閔帝,並倚靠突厥壯其兵勢。隋義成公主(嫁與突厥)遣使迎蕭皇后和南陽公主時,竇建德也派兵千餘騎護送,並將宇文化及的首級以獻與義成公主,以示誠意。從此竇建德與突厥相連,兵鋒益盛。
此後,竇建德繼續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同月,竇建德攻克邢州(治龍岡,今河北邢台),生擒唐邢州總管陳君賓。六月初三,竇建德攻陷滄州(治清池,今河北滄州東南)。八月,竇建德將兵10餘萬進攻洺州(治平棘,今河北趙縣),唐淮安王李神通率諸軍退保相州,十一日,竇建德攻克洺州,唐總管袁子乾率部投降。十九日,竇建德乘勝趨相州,李神通聞訊後率諸軍到黎陽(今河南濬縣東北)投靠李世績。九月初四,竇建德攻克相州,殺唐相州刺史呂珉。二十五日,竇建德又攻占趙州,擒唐總管張志昂、慰撫使張道源。至此,竇建德勢力占有河北大部地區。
但在十月初六,竇建德在衡水(今河北衡水西)在次敗於幽州總管羅藝。衡水的失敗並未阻止竇建德繼續擴張勢力範圍,是月,竇建德率兵赴衛州(治衛縣,今河南淇縣東),過黎陽30里處,與唐黎陽(今河南濬縣西南)總管、右武侯大將軍李世績部將丘孝剛所率300騎兵遭遇,竇建德猝不及防,被擊退,幸得右路兵救援,擊敗唐軍,殺丘孝剛。竇建德大怒,於是回軍攻破黎陽,俘唐淮安王李神通、李世績父李蓋、魏徵和李淵之妹同安公主,唯李世績率幾百騎兵逃過黃河。幾天后,李世績因其父被俘,被迫返回黎陽投降竇建德。竇建德命李世績為左驍衛將軍,鎮守黎陽。衛州守軍得知黎陽陷落,降於竇建德,附近州縣及反唐武裝徐圓朗等人也望風歸降。

當時滑州刺史王軌為下人所殺,下人攜王軌首級以投奔竇建德,竇建德則認為:“奴殺主為大逆,我何可納之”!遂將其斬首,並將王軌的首級送回滑州。滑州吏民非常感動感之,即日而降。
竇建德德勝還洺州,築萬春宮,遷都於此。竇建德在洺州勸課農桑,對恢復河北的生產直到了積極作用。《太平寰宇記》載貝州清河縣枯下渠稱:“大業十三年,竇建德於廣平郡又疏此水入柳溝,遂與永濟合流。”可見竇建德早已注重水利的興修,這有利於農業的發展,因而“境內無盜,商旅野宿”。
李世績在歸降竇建德後,雖被委任左驍衛將軍要職,仍一心歸唐。十月與李世績其長史郭孝恪商量脫身之計,郭孝恪讓其先立戰功取得竇建德的信任,再伺機歸唐,李世績乃於十一月攻陷獲嘉(今屬河南),俘獲甚多,獻於竇建德,竇建德從此對李世績十分親信。
十二月,李世績又派人對竇建德說:“曹、戴二州,戶口完實,孟海公竊有其地,與鄭人外合內離;若以大軍臨之,指期可取。既得海公,以臨徐、兗,河南可不戰而定也”。竇建德深以為然,準備親自徇河南,於是便先派妻兄、行台曹旦等率5萬人渡河,李世績引兵3000與其相會。
武德三年(920年)正月,李世績欲趁竇建德渡河之機攻其軍營,襲殺竇建德,然後救回其父,奪竇建德所據土地歸唐。正值竇建德的妻子生產,竇建德一直沒渡河,德以躲過此難。曹旦過河後,在河南大肆掠奪騷擾,引起眾多歸附者不滿。當時相州(治安陽,今屬河南)農民起義首領李文相率眾5000餘人駐守孟津中潬城(今河南孟縣西南黃河沙洲上),與李世績結為兄弟,共謀襲殺竇建德歸唐。當晚,李文相召曹旦手下23位副將,灌醉後殺死。曹旦部將高雅賢、阮君明率部在黃河北岸尚未過河,李文相用4艘大船運北岸300士兵過河,在河心將其全部殺死。一獸醫僥倖脫逃報告曹旦,曹旦遂嚴加戒備。李文相率精兵2000襲破阮君明,高雅賢率眾退卻,李文相追擊未及。李世績聞曹旦已有防備,乃舍其父李蓋和郭孝恪率數十騎投唐。竇建德部下對李世績的作法非常憤怒,強烈要求將李蓋斬首,但竇建德則任為:“績本唐臣,為我所虜,不忘其主,逃還本朝,此忠臣也,其父何罪”!遂將李蓋釋放。二月,竇建德擊敗李文相,將其斬首。
竇建德不但待人寬厚,還善於納諫。在武德二年九攻克趙州時,曾俘總管張志昂、慰撫使張道源,竇建德認為此二人再加上邢州刺史陳君賓負與頑抗,欲將三人斬首。竇建德的國子祭酒凌敬進言道:“夫犬各吠非其主,今鄰人堅守,力屈就擒,此乃忠確士也。若加酷害,何以勸大王之臣乎?”竇建德盛大怒道:“我至城下,猶迷不降,勞我師旅,罪何可赦?”凌敬又說:“今大王使大將軍高士興於易水抗禦羅藝,兵才至,士興即降,大王之意復為可不?”竇建德乃悟,立即將三人釋放。
竇建德雖有很多優點,但他生性多疑,愛信讒言,以至難辨是非。其手下大將王伏寶隨竇建德征戰多年,勇冠三軍,功績在諸將之上,結果遭到諸將的忌妒,便說其謀反,竇建德不問清楚便將王伏寶殺死。王伏寶臨死時說:“我無罪也,大王何聽讒言,自斬左右手乎”?王伏寶死後,竇建德軍很少能夠取勝。其納言宋正本好直諫,建德又聽信讒言將其殺死。此後人人引以為誡,無人再進忠言,從此政教益衰。
五月,竇建德派部將高士興第三次攻打幽州,不克,退軍籠火城。幽州總管李藝(即羅藝,被唐賜李姓)率軍奔襲,大破其軍,斬首5000級,竇建德奪取幽州的行動再次失敗。
八月,唐高祖李淵派人與其結盟,竇建德應允,便將在黎陽俘獲的同安公主、淮安王李神通等人釋放。
竇建德不甘心攻不下幽州,於十月,這裡以率領20萬人馬第四次攻打幽州。起初很順利,已有士兵登上城堞,但幽州總管李藝的部將薛萬均、薛萬徹率敢死隊百人從地道潛出,迂迴到竇軍背後,突然襲擊,竇建德軍敗逃,被斬首1000餘(一說1200)級。李藝率軍乘勝逼近竇竇建軍的營地,竇建德在營中列陣,填平壕溝反擊,大敗李藝軍,並追到幽州城下,因攻城不克,只好撤軍。
十一月,竇建德率軍渡黃河進攻在河南掠地的孟海公義軍,並於唐武德四年(621年)二月,攻克周橋(今山東曹縣東北),俘孟海公,將其手下3萬義軍收編,竇建德實力得到大增。
此時,竇建德與割據洛陽的王世充占據關中的唐朝形成鼎立之勢。唐滅薛仁杲和劉武周后,唐高祖李淵為統一天下,於武德三年七月命秦王李世民率軍東征王世充。並遣使與竇建德言和,爭取其中立。十二月,王世充派其侄王琬、長孫安世等向竇建德求援。中書舍人劉斌建議:“今唐有關內,鄭有河南,夏居河北,此鼎足相持之勢也。聞唐兵悉眾攻鄭,首尾二年,鄭勢日蹙而唐兵不解。唐強鄭弱,其勢必破鄭,鄭破則夏有齒寒之憂。為大王計者,莫若救鄭,鄭拒其內,夏攻其外,破之必矣。若卻唐全鄭,此常保三分之勢也。若唐軍破後而鄭可圖,則因而滅之,總二國之眾,乘唐軍之敗,長驅西入,京師可得而有,此太平之基也”。竇建德納其言,決定聯鄭抗唐,待機滅鄭,爾後再與唐爭奪天下。
武德四年(621年)三月,竇建德在吞併孟海公起義軍後,留部將范願守衛曹州(治濟陰,今山東曹縣西北),自率10餘萬大軍,號稱30萬西援洛陽。至滑州(治白馬,今河南滑縣東舊滑縣),王世充的行台仆射韓洪迎其入城。繼經酸棗(今河南延津西南),攻下管州(治管城,今鄭州),殺唐管州刺史郭士安;又連克滎陽(今屬河南)、陽翟(今河南禹縣)等縣,水陸並進,與王世充部將郭士衡數千人會合,進屯虎牢(今河南滎陽西北汜水鎮西)東廣武山,並在板渚(今河南滎陽高村西北牛口峪附近黃河南岸)築宮,與王世充相呼應,威脅唐軍側背。並致書秦王李世民,要求唐軍退至潼關,把侵占之地還於王世充。李世民採納宋州刺史郭孝恪等人建議,決定中分麾下,以齊王李元吉、將軍屈突通等繼續圍困洛陽,自率步騎驍勇3500人為前鋒,搶占虎牢要地,阻遏竇建德軍西進,相機破擊,一舉兩克之(參見虎牢之戰)。
二十五日,唐軍進駐虎牢。二十六日,李世民率驍騎500齣虎牢,在其東20多里處設伏,由驍將李世績、程知節、秦叔寶分別統領。自與驍將尉遲敬德僅帶4騎前去偵察。在離其營3里處,猝遇竇建德軍游騎,竇建德一將被李世民引弓射殺。竇建德聞訊,急忙派五六千騎兵前來追逐,結果被李世民引入伏擊處,被斬首300餘級,驍將殷秋、石瓚也被俘。竇建德迫於虎牢之險,被阻於虎牢東月余(一說20餘日)不得西進,幾次小戰又都失利。四月三十日,李世民又派部將王君廓率輕騎千餘截擊竇建德運糧隊,大將軍張青特被,竇建德軍更陷於不利境地,軍心渙散,將士思歸。
此時,國子祭酒凌敬獻策:“宜悉兵濟河,攻取懷州(治河內,今河南沁陽)河陽(今河南孟縣南),使重將居守。更率眾鳴鼓建旗,逾太行,入上黨(今山西長治),先聲後實,傳檄而定。漸趨壺口,稍駭蒲津(今陝西大荔東),收河東之地,此策之上也。行此必有三利:一則入無人之境,師有萬全;二則拓土得兵;三則鄭圍自解”。這本是個非常好的建議,竇建德也本想接受這個意見,但其部將多接受王世充使者賄賂而主張救援洛陽,便說:“凌敬,書生耳,豈可與言戰乎?”竇建德只好對凌敬說:“今眾心甚銳,此天贊我矣。因此決戰,必將大捷。已依眾議,不得從公言也”。凌敬卻堅持已見,竇建德反而大怒,將凌敬怒斥出去。這時,竇建德的夫人曹氏又向建德說:“祭酒之言可從,大王何不納也?請自滏口之道,乘唐國之虛,連營漸進,以取山北,又因突厥西抄關中,唐必還師以自救,此則鄭圍解矣。今頓兵武牢之下,日月淹久,徒為自苦,事恐無功。”竇建德卻說:“此非女子所知也。且鄭國懸命朝暮,以待吾來,既許救之,豈可見難而退,示天下以不信也”?竇建德一心決戰,再也聽不進別人的勸告。
竇建德欲乘唐軍草料將盡,牧馬河北之機襲擊虎牢。結果此計為李世民所知,李世民便將計就計,於五月初一率兵一部過河,從南面逼進廣武,觀察竇軍形勢,留馬千餘匹在河中沙洲放牧,以誘竇建德出擊。次日,竇建德果然全部自板渚(今滎陽北黃河南岸)西出,在汜水東/www.hudong.com/wiki/%E6%BB%8E%E9%99%BD">滎陽西南),正面寬達20里,擂鼓挑戰。李世民率軍在汜水西岸列陣相持,登高嘹望,然後對部部說:“賊起山東,未嘗見大敵,今度險士囂,令不肅也;逼城而陣,有輕我心。待其飢,破之果矣”。於是決定按兵不動,另派小部隊與竇建德軍周鏇,同時派人將留在河北的人馬召回,待竇建德軍氣衰,再一舉將其擊破。
時至中午,竇建德軍士卒飢疲思歸,皆坐列,又爭搶喝水,秩序紊亂。此時,李世民突然發起進攻,命宇文士及帶300騎兵經竇建德軍陣西而南,先行試陣,並告誡他說:竇建德軍如嚴整不動,即應回軍,如陣勢有動,則可引兵東進。宇文士及部經竇軍陣前時,竇軍陣勢果然動亂。李世民見時機成熟,遂下令出擊,親率輕騎衝鋒,主力繼進,東涉汜水,直撲竇軍大營。此時竇建德君臣正在議事,唐軍突臨。竇建德軍未及列陣抵抗,倉猝應戰,被迫東退。唐將竇抗率部緊迫,被竇建德軍頑強擊退。李世民見進攻不利,便率驍將史大奈程知節秦叔寶宇文歆等精銳突入其陣,從陣後展唐旗。竇建德軍士卒以為大營被占,迅速崩潰,唐軍追擊30里,竇建德軍被斬首3000餘級,5萬人被俘。亂軍中,竇建德中槊(一說中槍)受傷,退至牛口渚,唐車騎將軍白士讓、楊武威追至,竇建德於慌亂中墜馬,白士讓舉槊欲刺,竇建德忙說:“勿殺我,我夏王也,能富貴汝”。楊武威下馬將竇建德抓獲。竇建德兵敗之前,軍營中就有童謠唱道:“豆人牛口,勢不得久”。竇建德行至牛口渚,甚惡之,不料後日果真如此。竇建德被俘後,唐軍主力回師洛陽,王世充見大勢已去,想突圍南走襄陽,但諸將已無鬥志,被迫於五月初九率太子、群臣等2000餘人投降。
此戰,竇建德在作戰指導上遠遜於李世民。他勞師遠征,卻未能盡全力先攻占虎牢;同時未能正確判明唐軍的作戰意圖,這就使自己無法制定正確的作戰部署,而處處陷於被動;作戰中又未能虛心採納部下繞過虎牢、乘虛迂迴北上威脅關中的合理建議,一味堅攻硬拼,不知靈活應變,這就使自己錯過了避免失敗的唯一良機;此外他未能沉著應付唐軍的突襲,一遇變故即驚慌失措,事起倉促即意志崩潰,結果其兵敗如山倒、束手就擒。當然,竇建德軍上下未經歷過真正的硬仗,將驕兵惰、士卒思鄉等等這也是導致竇建德徹底失敗的重要因素。
竇建德被俘後,其夫人曹氏和左僕射齊善行率數百騎逃回洺州(治永年,今河北永年東南),竇建德部下欲立建德養子為主,齊善行說:“夏王平定河朔,士馬精強,一朝被擒如此,豈非天命有所歸也?不如委心請命,無為塗炭生人”。遂將府庫財物分給士卒,讓其各自散去。然後齊善行與建德右僕射裴矩、行台曹旦及建德妻率部屬舉山東之地,奉傳國等八璽降唐。竇建德所建夏國,也就此滅亡。七月十一日(即公元621年8月2日),竇建德於長安遇害,時年49歲。

個人影響

《舊唐書·竇建德列傳》指出竇建德的失敗關鍵在於“愎諫”,這是一個沉痛的歷史教訓。但以竇建德(劉黑闥)為首的河北義軍、在山東河北廣大地區堅持反隋和反唐斗爭長達12年之久,是推翻隋煬帝暴政鬥爭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作出了光輝的貢獻。

人物評價

總評

竇建德(劉黑闥)為首的河北義軍在山東、河北廣大地區堅持反隋和反唐鬥爭長達12年之久,是推翻隋煬帝暴政鬥爭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作出了光輝的貢獻。竇建德雖因缺乏政治遠見等原因犯了一些嚴重錯誤,但他仍不失為一位傑出的農民領袖。所以竇建德的遺愛,仍然長期存留在河北人民的心中。河北大名縣有“竇王廟”,父老群祭,歷久不衰。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魏州(治今河南安陽)書佐殷侔有感於其事,特在廟中立了一塊紀念碑。

歷代評價

房彥藻:“公逸氣縱橫,鷹揚河朔,引蘭山之驍騎,驅易水之壯士,跨躡燕齊,牢籠趙魏,好通戎夷,聲振華夏。”
殷侔《竇建德碑》:“雲雷方屯,龍戰伊始,有天命焉,有豪傑焉,不得受命,而名歸聖人,於是玄黃之禍成,而霸圖之業廢矣。隋大業末,主昏時亂,四海之內,兵革鹹起。夏王建德以耕氓崛起,河北山東,皆所奄有,築宮金城,立國布號,岳峙虎踞,赫赫乎當時之雄也。是時李密在黎陽,世充據東都,蕭銑王楚,薛舉擅秦,然視其創割之跡,觀其模略之大,皆未有及建德者也。唯夏氏為國,只義而尚仁,貴忠而愛賢,無暴虐及民,無淫凶於己,故兵所加而勝,令所到而服,與夫世充,銑,密等甚不同矣。行軍有律,而身兼勇武,聽諫有道,而人無拒拂,斯蓋豪傑所以勃興而定霸,一朝拓疆千里者哉!或以建德方項羽在前世,竊謂不然,羽暴而嗜殺,建德寬容御眾,得其歸附,語不可同日,跡其英兮雄兮,指盼備顯,庶兒孫長沙流亞乎!唯天有所勿屬,唯命有所獨歸,故使失計於救鄰,致敗於臨敵,雲散雨覆,亡也忽然。嗟夫,此亦莫之為而為者歟!向令運未有統,時仍割分,則太宗龍行乎中原,建德虎視於河北,相持相支,勝負豈須臾辨哉!自建德亡,距今已久遠,山東河北之人,或尚談其事,且為之祀,知其名不可滅及人者存也。聖唐大和三年,魏州書佐殷侔過其廟下,見父老群祭,駿奔有儀,夏王之稱,猶紹於昔。感豪傑之興奮,吊經營之勿終,始知天命之莫乾,惜霸略之鏇隕,激於其文,遂碑。”
《舊唐書》:“建德義伏鄉閭,盜據河朔,撫馭士卒,招集賢良。中絕世充,終斬化及,不殺徐蓋,生還神通,沉機英斷,靡不有初。及宋正本、王伏寶被讒見害,凌敬、曹氏陳謀不行,遂至亡滅,鮮克有終矣。然天命有歸,人謀不及。”贊曰:“世充篡逆,建德愎諫,二凶即誅,中原弭亂。”
《新唐書》:“其劇者,若李密因黎陽,蕭銑始江陵,竇建德連河北,王世充舉東都,皆磨牙搖毒以相噬螫。其間亦假仁義,禮賢才,因之擅王僭帝,所謂盜亦有道者。本夫孽氣腥焰,所以亡隋,觸唐明德,折北不支,禍極凶殫,乃就殲夷,宜哉!”
吳遜:“圖謀屢戰起甲兵,奮力當時事未成。惟有竇陵魂不見,時聞風木動秋聲。”
劉黻:“簌簌西風吹竇陵,郊園草木盡秋聲,山河原自歸真主,夏鄭徒勞起甲兵,塞雁傳哀雲外去,林鳥結陣壠頭鳴,臨風莫嘆興亡事,極目霜天無限情。”

家庭成員

妻:曹皇后
子:竇建德還有一養子,在竇建德被李世民俘虜後,眾人打算推舉他為王。

墓葬

井陘縣竇王墓

清雍正《井陘縣誌》記載:竇王墓在縣東南五十里,牛口峪。竇建德與唐兵戰,敗斬長安,歸葬於此。埋葬竇建德的地方,就叫竇王墓村。現牛口峪有一荒丘,傳說既是竇建德之墓。

泰安市
竇建德墓,為隋代墓葬。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泰安市岱嶽區山口鎮西官莊村,東臨卸甲河。1956年泰安縣進行文物普查時發現。1957年泰安縣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一批應保護的文物古蹟。1996年6月泰安市郊區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口鎮西官莊村北山上有一古墓,相傳為隋未農民起義軍領袖竇建德墓,當年竇違德起義軍與隋朝軍隊在山口村西北一片窪地作戰,竇身負重傷,後來在附近河邊卸甲養息,終未治癒而亡,義軍將其安葬於此,當年作戰的地方至今仍稱“交兵窪”,附近的小河故稱“卸甲河”。古墓高約7.5米,占地面積513平方米。採集標本有繩紋陶片、罐殘片等。由於長年雨水沖刷和過去修路使墓葬封土縮小。
偃師縣
據洛陽百姓流傳,竇建德死後葬在偃師縣緱氏鎮孫坡村。該墓曾有過被盜經歷,但因種種原因,至今未被完全挖掘,應該說是尚為完好。
太康縣
竇建德墓位於太康縣常營鎮後劉行政村西,墓冢東距大廣高速約1公里,西面有一大坑,東側近處為後劉村村民住宅。墓冢高2.6米左右,直徑10米,墓冢周圍生長有楊樹和一些野生小灌木。據當地人講其冢祖輩相傳就是竇建德墓,竇建德在長安被殺後,部屬斂其屍葬在自己家鄉。解放前墓前立有石牌坊,後來被毀。現後劉村北還稱竇嶺(陵)。據明嘉靖三年的《太康縣誌》記載“竇陵,縣西五十里竇建德葬。”墓冢所在位置與縣誌記載相符。全國竇建德墓有多處,但均未發掘,無有力證據表明墓葬的真實性。太康發現的竇建德陵墓,記載是最早的,但要確定它的真偽,還需進一步考證。

影視形象

2000年電視劇《亂世桃花》:劉海軍飾演竇建德;
2005年電視劇《秦王李世民》:劉衛華飾演竇建德;
2006年電視劇《貞觀之治》:臧金生飾演竇建德;
2012年電視劇《隋唐英雄》:呂毅飾演竇建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