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疹全書》卷中
【處方】防風、川芎、蘇葉、前胡、澤瀉、陳皮、厚朴、杏仁、腹皮、茯苓。
【功能主治】祛風勝濕利水。主治小兒疹出時飲冷形寒,或入水洗浴,或飲水食瓜,脾傷於濕,不能運通水道,致令水邪留滯,疹毒內攻,疹出一時即沒,食少腹脹,喘促目閉,四肢軟弱,小水不利,其臍凸出寸許,按之虛軟有聲,舉之隨手而起。
【用法用量】加蔥白2個,水煎服。疹因風寒不起,加麻黃;因水濕,加蒼朮。
【摘錄】《治疹全書》卷中
《症因脈治》卷四
【處方】防風、荊芥、蒼朮、白芷、羌活、川芎。
【功能主治】濕氣霍亂應汗者。
【摘錄】《症因脈治》卷四
《症因脈治》卷二
【處方】防風、荊芥、葛根、白芷、桔梗、甘草。
【功能主治】風濕咳嗽。
【摘錄】《症因脈治》卷二
中藥方劑之防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