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防風麻黃湯藥物組成
防風3兩(去叉),麻黃3兩(去根節,湯煮,掠去沫),獨活3兩(吉蘆頭),秦艽(去苗土)3兩,當歸2兩(切,焙),防己2兩,甘草2兩(炙,銼),人參2兩,黃芩2兩(去黑心),升麻2兩,芍藥2兩,遠志1兩(去心),石膏(碎)1兩,麝香(研)半兩,半夏(湯洗去滑,生薑汁制)2兩。方劑主治
腳氣痹弱;或風毒腳氣,攻身體發熱,肢節不遂,精神不遂,語言謇澀。製備方法
上為粗末。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薑3片,煎至8分,去滓,連3服。衣覆取微汗。處方來源
《聖濟總錄》卷八十一。中藥方劑之防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