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丸

防己丸

防己丸來源《聖濟總錄》卷八十。主治水氣腫滿,肺氣喘急,咳嗽脹悶,坐臥不得,喉中作聲,心胸痞滯。

基本信息

《傳家秘寶》卷中

【處方】甜葶藶4兩,杏仁2兩(炒),貝母2兩(去心),甘草2兩,防己2兩。
【製法】上為末,麵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肺癰
【用法用量】方中甜葶藶用量原缺,據《普濟方》補。
【摘錄】《傳家秘寶》卷中

《宣明論》卷九

【處方】防己2錢,杏仁3錢,木香2錢。
【製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調順氣血,消化痰涎。主治肺不足,喘嗽久不已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後煎桑白皮湯送下。如大便秘,加葶藶1兩。
【摘錄】《宣明論》卷九

《聖濟總錄》卷八十二

【處方】防己1兩,附子(去皮臍)1兩,半夏(湯洗去滑)1兩,斑螫(去翅足)半兩,防風(去叉)3分,天南星3分,麻黃(去根節)1兩半。
【製法】上為末,粟米板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風毒腳氣上沖,臍腹滿悶,坐臥不得,但不吐者。
【用法用量】初用生薑湯入童便送下10丸,蓋覆取汗;服10日後,每日酒送下,良久以豬腎1隻(切2片),先用水煮綠豆1合令爛,入腎更略煮了吃,用壓下前丸藥。
【摘錄】《聖濟總錄》卷八十二

《聖濟總錄》卷八十

【處方】防己半兩,白前半兩,五味子半兩,紫菀(去苗上)半兩,桑根白皮(銼)3分,馬兜鈴3分,麻黃(去根節)3分,桔梗(炒)3分,柴胡(去苗)3分,大腹皮(銼)3分,赤茯苓(去黑皮)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甘草(炙,銼)1分,杏仁50粒(湯浸,去皮尖雙仁,炒)。
【製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水氣腫滿,肺氣喘急,咳嗽脹悶,坐臥不得,喉中作聲,心胸痞滯。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溫生薑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聖濟總錄》卷八十

《幼幼新書》卷二十六引《惠眼觀證》

【處方】漢防己、牽牛子、馬兜鈴、甜葶藶各等分。
【製法】上為末,棗肉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疳嗽。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糯米飲送下。與溫肺散間服。
【摘錄】《幼幼新書》卷二十六引《惠眼觀證》

《聖濟總錄》卷一三五

【處方】防己3兩,大黃(銼,醋炒)3兩,芍藥2兩1分,檳榔(煨)2兩1分,牛膝(去苗,酒浸,切,焙)2兩,薏苡仁(炒)2兩,生乾地黃(焙)2兩,枳殼(去瓤,麩炒)2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半,木香1兩半,桂(去粗皮)1兩1分,茯神(去木)1兩。
【製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熱毒腫,四肢腫熱,氣脈壅滯。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漸增至30丸,食後良久溫酒或生薑湯送下,日3次。
【摘錄】《聖濟總錄》卷一三五

《聖濟總錄》卷九十一

【處方】防己2兩半,杏仁(去皮尖雙仁,麩炒)3分,苦葶藶(炒香)3兩1分,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1分,郁李仁(湯浸,去皮尖,麩炒)1兩1分,紫蘇葉1兩1分。
【製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虛勞脾腎不足,身面浮腫,臥即脹滿,喘急痰嗽,胸膈痞悶,大小便不利,漸成水氣。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溫酒送下。
【摘錄】《聖濟總錄》卷九十一

《聖濟總錄》卷七十九

【處方】防己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大戟(炒)半兩,苦葶藶(紙上炒)半兩。
【製法】上為細末,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定喘急。主十水喘急。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溫熟水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聖濟總錄》卷七十九

《聖濟總錄》卷三十一

【處方】防已半兩,桑根白皮(銼)3分,葶藶子(炒)半兩,郁李仁(炒)半兩,木通(銼) 3分,赤茯苓(去黑皮)半兩,百合半兩,澤漆(炒)1分。
【製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傷寒後,毒氣攻四肢虛腫,及喘息促急。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煎桑根白皮湯送下。
【摘錄】《聖濟總錄》卷三十一

《聖濟總錄》卷十四

【別名】人參丸
【處方】防已(銼)1兩,白蘞(銼)1兩,桔梗(去蘆頭,炒)1兩,乾薑(地裂)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防風(去叉)1兩,大黃(銼,醋炒)1兩,牛膝(去苗)1兩1分,遠志(去心)1兩1分,銀箔20片(研入),桂(去粗皮)2兩,人參2兩。
【製法】上為極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風驚恐,恍惚善忘;或風邪上沖,胸脅脹滿,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人參丸(《普濟方》卷一○二)。
【摘錄】《聖濟總錄》卷十四

《聖濟總錄》卷七十九

【處方】防己1兩,海蛤(研)1兩,葶藶1升(蒸熟),杏仁60枚(湯浸,去皮尖,炒,別搗),甘遂(微炒)1分。
【製法】上先將葶藶、杏仁一處拌和,後以三味為末,再研勻,加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水腫,眠臥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漸加至25丸,米飲送下。以微利為度。
【摘錄】《聖濟總錄》卷七十九

《聖濟總錄》卷八十三

【處方】防己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牽牛子(洗去黑汁,焙乾)1兩,白朮1兩,玄參1兩半,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1兩半,海蛤1兩半,澤瀉1兩1分,郁李仁(湯浸,去皮尖)2兩半。
【製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腳氣不愈,變成肺氣,或上氣喘急,夜臥不得,奔豚氣頻發,急喘,漸成水氣。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米飲送下。
【摘錄】《聖濟總錄》卷八十三

中藥方劑之防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防風神術湯
防葵飲
防風石膏湯
防風敗毒散
防風白朮湯
防己苡仁湯
防己膏
防風獨活湯
防風解溫湯
防己檳榔丸
防己椒目葶藶大黃丸
防己桂枝湯
防風煮肝散
防己散
防己宣痹湯
防風煮散
防己丸
防喘湯
防儉餅
防風溫膽湯
防風芍藥湯
防葵丸
防葛石膏湯
防風消毒散
防葛二陳湯
防風補煎
防腐湯
防風瀉肝散
防風瀉白散
防眩湯
防風湯
防風藁本湯
防疫丹
防瘧方
防獨神術湯
防風根湯
防溫湯
防毒氣防瘟疫靈藥
防桔湯
防風柴胡湯
防已飲
防風柏子散
防風枳實湯
防風松肌敗毒湯
防己黃耆湯
防風木通湯
防風至寶湯
防風黃芩二物湯
防風散痧湯
防風散
防風必效散
防風鉤藤鉤丸
防風當歸湯
防風當歸散
防風當歸丸
防風葛根石膏湯
防風平胃散
防風乾葛湯
防風導赤散
防風黃芩丸
防風天麻膏
防風天麻散
防風天麻丸
防風荊芥甘草湯
防風荊芥散
防風四苓散
防風四物湯
防風發表湯
防風半夏丸
防風升麻湯
防風加葛根湯
防風茯苓湯
防風黃連湯
防風丸
防風一字散
防風芎歸湯
防風勝金湯
防風勝濕湯
防風羌活湯
防風羌活散
防風羊角湯
防風粥
防風立效散
防風芍藥甘草湯
防風散結湯加減
防風赤芍湯
防己葶藶丸
防己茯苓湯
防風敗毒飲
防風解毒湯
防己枳殼湯
防己地黃湯
防葵方
防葵散
防葛平胃散
防苓湯
防耆分濕湯
防粘連湯
防盜止汗湯
防病牛黃湯
防犀飲
防桂術苓散
防已湯防已茯苓湯
防己黃蓍湯
防風蔓荊子丸
防風蔓荊丸
防風葛根湯
防風散結湯
防風當歸飲子
防風蒼朮湯
防風如神散
防風復元散
防風膏
防風沖和湯
防飢救生四果丹
防附湯
防風秦艽湯
防風百解散
防風牛蒡湯
防風消毒飲
防風浴湯
防風桔梗湯
防風黃耆湯
防風雄黃丸
防風酒
防風通氣湯
防風通聖散加蠍尾方
防風麻黃湯
防風餅
防風通聖三黃丸
防風飲
防己竹瀝湯
防己湯
防己黃芪湯
防己麻黃湯
防風通聖散
防風歸芎湯
防風圓
防風丹
防風飲子
防己飲
防風通聖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