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醫名詞
。水泉:①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少陰腎經。足少陰之郄穴。在足內側,內踝後下方,當太溪直下1寸,跟骨結節的內側凹陷處。布有小腿內側皮神經,脛神經的跟骨內側支及脛後動脈的跟骨內側支。主治月經不調,痛經,經閉,陰挺,小便不利,目視昏花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②經穴別名。《千金要方》載:“石淋小便不得,炙水泉三十壯,足大敦是出。”
2、泉水名
。水泉,在柳埠鎮水泉村內。該村夾河坐落,村中架大小石橋10餘座,雨季,四處皆泉,因泉多水盛而得名。主泉在村中泉子崖下。此崖偉岸陡峭,高30餘米,崖壁翠柏懸生。水自崖下數處石隙湧出,積於一圓形天然淺池。1976年臨泉鑿一大井,上部用料石砌壘,水自井壁眾多岩縫噴涌而出,濺落於井內。村西頭也有一泉,常年涌流,匯積入石砌方池。此池邊長15米,深4米,池水碧透,盛水季節漫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