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中山杉為半常綠高大喬木,樹幹挺拔、樹型優美,是原產北美落羽杉屬落羽杉、池杉、墨西哥落羽杉3個樹種的優良種間雜交種,由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園經多年試驗研究後選育而成。樹幹挺直,樹形美觀,樹葉綠色期長,耐鹽鹼、耐水濕,抗風性強,病蟲害少,生長速度快。
耐鹽鹼、耐水濕,抗風性強,病蟲害少,生長速度快。
落羽杉屬樹種因其適應性強,生長快,樹形美,材質優良,病蟲害少,近400~500年來已被人類引種到遠離其現代天然分布區之外的廣大地區。包括歐、亞、非和澳洲都把它們栽培作為生態環境和用材造林樹種。落羽杉可在我國(北緯40°)以南廣大地區作生態環境建設、用材綠化造林,江湖灘地,江河上、中游水源涵養等均可採用。中山杉則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可以種植,適應性更廣,常綠性好。墨西哥落羽杉在長江以南作生態環境綠化造林之用
樹種
共有三個樹種:中山杉,落羽杉(Taxodium.distichum)、池杉(T.ascendens)和墨西哥落羽杉(T.mucronatum)。蘇杉一號(T. distichum ‘Sushang’)是從落羽杉不同地理種源、家系中選育出的優良種源。中山杉302是從落羽杉和墨西哥落羽杉雜種中選育出的優良無性系(另外,中山杉401是池杉和墨西哥落羽杉雜種中選育出的無性系)。
落羽杉屬樹種都是古老的“孑遺植物”。在晚侏羅世至早白堊紀就已繁盛。至第三紀中新世、上新世時期,2000~3000萬年前仍廣泛分布於北美洲和歐亞大陸北部。美國、俄羅斯西伯利亞,我國黑龍江、吉林、松遼平原及雲南等地均發現過中生代落羽杉的枝葉、球果和種子的化石。第四紀冰川以後,它們在歐亞大陸全部滅絕,僅在北美洲和拉丁美洲部分地區保留下來,繁衍至今。
落羽杉屬樹種因其適應性強,包括歐、亞、非和澳洲都把它們栽培作為生態環境和用材造林樹種。我國於1900年前後開始引種,首先在鹽城鹽鹼地試種植。現南京東南大學、南京師範大學附中校園內和個別居民庭園中尚保留有百年生大樹幾株,樹高近30米,胸徑130厘米,冠幅16米。河南雞公山自然保護區尚保存有50多年生落羽杉萌生林(原生林在抗日戰爭期間被日軍砍伐,後萌芽更新),最大樹高32米,胸徑70多厘米。1970年以後,我國大面積引種中山杉,池杉,落羽杉作為速生豐產林樹種。蘇、滬、浙、瓊等省(市)造林已近10萬公頃。絕大部分成林、成材。發揮了較好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我國林木遺傳育種專家對落羽杉屬三個樹種不斷進行遺傳改良研究,培育出一些新的栽培品種。其中1960年有南京林業大學葉培忠教授用墨西哥落羽杉♀和柳杉♂雜交,獲得過少量雜種。雜種形態形似墨西哥落羽杉,在江蘇、湖北等地種植,已長成大樹。1973~1983年,南京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陳永輝研究員等用落羽杉♀和墨西哥落羽杉♂雜交,獲得雜種優良無性系中山杉302;用池杉♀和墨西哥落羽杉♂雜交,獲得雜種無性系中山杉401。通過鑑定,在江蘇和鄰近省推廣套用,生長良好。1990年以後,江蘇省林業科學研究院汪企明研究員等人開展落羽杉不同地理種源、家系選育,選育出落羽杉優良種源——蘇杉一號,通過鑑定,已被國家林業局和江蘇省林業局列為推廣套用新樹種。蘇、滬等省(市)已開始用作生態環境綠化新優品種。現根據掌握的資料,對蘇杉一號、中山杉、落羽杉、池杉和墨西哥落羽杉的現代天然分布區、樹木形態、生物學特性以及適生套用範圍作一對比分析,供大家在選用、栽培這些樹種時參考。
從2003年起,江蘇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員充分利用墨杉和落羽杉的優良特點(墨杉為半常綠大喬木,樹幹分枝多、樹冠寬大,觀賞價值較高,耐鹽鹼能力較強(4‰以上);落羽杉樹幹挺拔高大,生長快,材用價值高)。開展了新雜交組合“墨杉(♀)×落羽杉(♂)”的“雜交墨杉”選育研究,目標是選育出綜合雙親優良特點的耐鹽鹼、速生和材優的新品種。經過8年的努力獲得成功,其中“墨杉(♀)×落羽杉(♂)雜交育種方法”於2010年12月8日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號:ZL200710025662.4)。雜交後代中的4個優良無性系“雜交墨杉”中山杉405、406、407和502於2010年12月28日獲國家林木新品種權,其中中山杉405、406和407分別於2012和2013年獲得省級林木良種認定。“雜交墨杉”中山杉405等新無性系不僅具有巨大的材積生長量和生物生長量優勢,而且對鹽鹼和乾旱生境的適應性也很突出,在我國未來用材林、能源林、碳匯林、休閒林和水源涵養林的營造方面具有廣闊的套用前景,可廣泛運用於我國濕地生態修復、沿海防護林建設和鹽鹼地綠化造林,以及城鄉綠化和農田林網等方面。
落羽杉屬於現代天然分布落羽杉和池杉 兩樹種現代天然分布區相似,均生長在美國東部到南部,在北緯23°~42°廣大範圍,從東北部維吉尼亞州到佛羅里達州最南端共18個州。氣候帶從溫帶到亞熱帶,年極低溫度從20~-35℃,年降水760~1630毫米,海拔0~150米,常年生長在永久性沼澤地帶,一年中近半年樹基部浸沒水中。因此林中其他樹種極少,僅伴生一些水生植物如浮萍、紫萍等。秋後退水,林中亦僅生長一些草本植物。
墨西哥落羽杉其現代天然分布區與落羽杉和池杉截然不同。分布於美國西南部德克薩斯州到墨西哥東部,向南直到瓜地馬拉,北緯25°~16°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年極低溫度在25℃以上,年降水1200毫米,海拔1400~2400米的高原地帶,不能生長在沼澤地帶。
特徵
樹形都為高大喬木。在幼齡~中齡階段(50年生以下),蘇杉一號、中山杉、落羽杉和墨西哥落羽杉都是圓錐形或傘狀卵形樹冠,50年以上有些植株會逐漸形成不規則寬大樹冠。池杉樹冠比較窄,在50年以下基本是尖塔形。
乾形落羽杉屬樹種材質優良,在美國有“永不腐朽之木”的稱號。落羽杉、蘇杉一號和池杉主幹明顯,圓滿通直,從主幹基部到頂部不分叉,出材率高。在低、濕地帶乾基部形成不規則板根狀。墨西哥落羽杉和中山杉主幹明顯,圓滿通直,但在樹幹中、上部分叉,形成掃帚狀。基部亦會形成不規則板根狀。
葉及小枝落羽杉、蘇杉一號、墨西哥落羽杉和中山杉為羽狀複葉。葉呈條形,互生,著生在小枝上。落羽杉和蘇杉一號葉長1.0~1.8厘米,在側生小枝上排成二列。墨西哥落羽杉和中山杉葉較小,長0.6~1.0厘米,螺鏇狀散生小枝上,不成二列。池杉葉呈鑽形,微內曲,在小枝上螺鏇狀伸展,下部貼近小枝,基部下延,長0.3~1.0厘米。池杉亦有羽葉或羽葉、鑽形葉並存以及線形葉類型。
雌、雄球花花為孢子葉球(球花),雌、雄異花,同株。屬內不同種、變種及栽培種之間在大部分形態、生物學、適應性上差異顯著,但雌、雄球花形態上十分相似。雌球花著生在新枝頂部,單個或2~3個簇生,成熟時呈球形,長3.5~5.0毫米。成熟後珠鱗張開。雄球花著生在小枝上,成熟時呈橢圓形,長3.0~5.0毫米,多個雄球花形成葇荑花序,成熟後飄散出大量花粉。
球果落羽杉、池杉和蘇杉一號的成熟球果為圓球形或橢圓形,體積較大,8~10立方厘米。灰綠或褐色。墨西哥落羽杉球果較小,體積僅0.7~1.0立方厘米,為青灰色。中山杉的球果體積介於落羽杉和墨西哥落羽杉之間。
種子落羽杉屬種子呈不規則三角形或多邊形,有明顯尖銳棱脊,皮厚、角質、堅硬、不易透水,具瘤和凸緣。落羽杉、蘇杉一號、池杉種子較大,千粒重在40克(25000粒/公斤)~150克(6666粒/公斤),最大可達220克(4545粒/公斤)。而墨西哥落羽杉種子小得多,千粒重僅15克(66666粒/公斤)~50克(20000粒/公斤)。中山杉的種子介於落羽杉、池杉和墨西哥落羽杉之間。
根及“根膝”根系發達,可深入3米以上土層。通常有1~數條主根,大量細根。落羽杉、池杉和蘇杉一號在低濕地或河湖灘地、堤岸上生長時,6~8齡時即會在根部向上長出“根膝”,伸出土面。“根膝”高矮不等,有幾厘米~2.0米,粗20厘米以上。一般研究者認為“根膝”是在原生態區內長期淹水形成的,能起到一定的呼吸、通氣、固著和貯藏養分等作用。墨西哥落羽杉由於原生態區無淹水環境,所以不形成“根膝”。
生長
生長落羽杉屬生長快,一般5~6年生即進入速生期,樹高連年生長量0.6~1.0米,胸徑連年生長量1.0~2.0厘米,單株材積年生長量可達0.1立方米。常在一年中長出2個年輪,壽命長達1000年以上,數量成熟期在200年以上。我國進行的嚴格對比試驗結果是:在3~5年生時,蘇杉一號生長量>中山杉>池杉>水杉。
分布範圍
江蘇、浙江、雲南和重慶等
主要價值
園林
中山杉,是國家級園林綠化良種木。不僅是農田林網、灘涂造林的優良樹種,而且在城市園林綠化、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綠色景觀通道、生態建設等方面呈現廣闊的發展前景。
造林效益
中山杉造林情況及中山杉造林效益凸顯:
1、 生長以及造林推廣研究:90年代在江蘇如東,大豐,射陽造林示範成功。
2、 中山杉302、中山杉401品種被國家林業部定為全國林業科技成果100項之一,其生長速度經過對比實驗是水杉的2.5-6倍。
3、中山杉302是落羽杉的2.7倍,池杉的3-4倍.是非常優良的速生木材品種。
我國東部海岸線縱長,灘涂遼闊,水網交錯,生態環境的恢復和建設已成為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因而中山杉作為新型生態綠化樹種,不僅豐富了農田林網、灘涂造林的優良樹種,而且也將在城市園林綠化、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生態城市建設等方面發揮獨特的作用。中山杉作為新型生態綠化樹種,是城市園林綠化的優良樹種。
繁殖方法
中山杉採用扦插繁殖。
扦插時間
中山杉扦插時間可分為春季扦插(3月)、夏季扦插(6月中旬~7月初)和秋季扦插(9月中下旬)。春插和夏插可露天進行,秋插最好在溫室內進行。春插生根所需時間一般為150天左右,且生根率低,而夏插和秋插60天左右即可生根且生根率較高,因此大規模生產均採用夏插或秋插。
苗床建設和基質選擇
扦插苗床一般建成寬1m左右,高0.4m,長20m左右的長條扦插池,四周用磚頭壘起,不可密封,以便排水。插床底部鋪約20cm厚的碎石子層,石子層上再鋪一層無紡布,最後將基質鋪在無紡布層上,基質層厚15~20cm。基質一般採用混合基質,多年實踐證明將泥炭土、珍珠岩(蛭石)、河沙按1:1:1混合,可以取得較為理想的生根效果。在扦插前應對基質進行消毒處理,扦插前用殺菌劑(如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進行澆床消毒,基質消毒後應通風24小時再進行扦插。
穗條選擇與處理
選取中山杉當年生半木質化健壯枝條,特徵是基部呈淡黃白色或黃綠色,剪成10-12cm長插穗,切口呈馬蹄形,保留頂部4-7片葉片,並剪除過長且下垂的葉片部分。制好的插穗可用1000倍百菌清浸泡基部15-30分鐘進行消毒處理。為了提高扦插生根率,還要對插穗進行植物生長激素處理,中山杉扦插常用的生根劑為萘乙酸和ABT。
扦插
中山杉扦插應在陰天、早晨或傍晚進行,應儘量減少扦插過程中的插穗失水,大規模生產中,結合採穗制穗等程式,一般在傍晚進行扦插。扦插時,手握插穗中部將其插入插床基質內,扦插深度為6~7cm,原葉片向陽面朝南,行距5~6cm,株距1.5~2.0cm,插後用雙手指適度壓實基質,最後灑上透水。
扦插後管理
中山杉扦插後的水分管理是扦插的成活的關鍵,在扦插初期,插穗剛離開母體,仍具有較大的蒸騰強度,加上高溫促使葉片失水加快,這一時期應進行相對頻繁的間歇噴霧,使葉面經常保持一層水膜;待愈傷組織形成後可適當減少噴霧,可在葉面水膜蒸發一半時進行噴霧;待插穗普遍生根後,一天只在中午前後進行適量噴霧即可。
在中山杉扦插早期要特別注意病害防治,在扦插前對苗床消毒處理的基礎上,仍應堅持每周噴施一次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雨後要及時補噴,噴藥一般在傍晚結束噴霧時進行,待插穗生根後可適當降低噴藥頻率。
移栽
生根苗的移栽是中山杉扦插育苗的重要環節,一般頭年夏天扦插,次年4-5月即可移栽。在移栽的3-5天前應停水煉苗,移栽起苗時要保持根系的完整,隨起隨栽隨澆水,保證苗木在移栽過程中不失水。移栽後要進行遮陰,前幾天仍要加強水分管理,之後逐漸揭去遮陰物,待移栽苗成活後即可按常規育苗管理。
栽培技術
具大豐苗木 介紹中山杉扦插小苗移栽後的管理,不僅關係到移栽的成活率的高低,也關係到生長的好壞。其管理內容和方法如下:
水肥
中山杉是速生優良無性系,喜濕耐肥,因此,良好的水肥管理是中山杉能充分發揮速生優良特性的重要措施之一。水份管理除在移栽時澆足水外,在成活以後的整個生長期,如遇乾旱應及時澆水抗旱。另外,除足施基肥外,在生長期間還應根據苗木生長情況,適時追施速效性有機肥或化肥,促進苗木旺盛生長。
在移栽苗成活生長後,適時鋤草鬆土,可促進小苗快速生長。但在移栽小苗成活初期,只鋤鬆土。除草鬆土時切莫鬆動根系周圍的土壤,以免影響原有根系的恢復和新根的生長。當根系恢復生長後,地上部分也開始旺盛生長時,可結合鋤草進行鬆土。雨後或灌溉後進行鬆土可保摘,利於苗木生長。
整形修剪
中山杉扦插生根苗,多數為一株無頂梢的小苗。一般在移栽成活後,莖上芽萌發成側枝,靠近頂的側枝由於頂端生長優勢的影響逐漸形成直立生長的苗莖。但也有一部分苗要移栽當年不易形成直立生長莖幹,出現一定的偏冠或彎斜現象,需進行整形修剪,剪除過多的側枝和彎斜的枝梢,促進頂部芽的萌發和生長,培養直立向上生長的萌枝作主幹。必要時也可在苗旁插竹竿或樹枝,進行處力牽引扶正,使其直立向上生長。如移栽當年不能形成的直立主幹的苗,第二年春可再行截乾修剪,選留直立萌條培作主幹,使其正常生長。
蟲害防治
中山杉苗期病蟲害一般較少,但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亦會發生程度不同的病害或蟲害。
黃化病的防治
黃化病又稱缺綠症,為生理性病害。中山杉在鹼土和鹽鹼土壤上栽植,常發生枝葉失綠黃化現象。因在該類土壤中往往缺乏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可溶性鐵離子,當其土壤中含量低到一定程度時,導致中山杉枝葉缺鐵而失綠,發生生理黃化病,輕者影響生長,重者甚至黃化致死。其防治方法:選擇移栽地時,選擇鹼性或鹽鹼較輕的地塊移栽,或在整地時增施磷酸鈣和有機基肥,以降低土壤PH值。該病發生時,可用1:80的硫酸亞鐵溶液澆灌。澆灌時防止藥液灑在枝葉上,否則應立即用清水沖洗,避免藥害。亦可用0。5%—1。0%的衡硫酸亞鐵液進行葉面噴治,促進葉面吸收外地人素,使其轉綠恢復正常生長。
主要蟲害
蠐螬、地老虎是中山杉幼苗的主要害蟲,啃食或咬斷苗根苗莖。防治方法:除清除圃地雜草,消滅越冬代成蟲產卵場所和第一代幼蟲的食料來源進行預防外,在蠐螬發生為害時,可向被害本土中灌注80%敵百蟲可溶性粉劑500液,毒殺蟲體;為害嚴重時,可進行灌水淹殺(淹水24小時)。對地老虎的防治:在整地作移栽床時用5%辛硫磷顆粒劑處理土壤,每畝施藥7—8公斤。在為害發生時,日出前巡視田間,挖除躲藏於被害株附近洞穴中的地老虎,或向洞蟲穴中灌注90%以上敵百蟲原藥800—10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劑1000倍液殺滅。食葉害蟲主要是袋子蛾的幼蟲(俗稱吊死鬼),多發生於7—8月。大發生時可在早晚噴90%以上敵百蟲原藥1500倍液毒殺,少量為害時也可人工摘下蟲囊殺滅。
成活率
昆明市滇池水利管理處支部書記介紹,從一期的種植及養護情況來看,種下去的中山杉成活率達到90%以上,並且長勢十分良好,沒有出現病蟲害情況。談及部分中山杉死亡原因,徐建祖認為大致有4方面因素:一是苗木本身的質量問題,在起苗及運輸過程中都會對苗木造成傷害,加之運輸時間較長,會導致部分苗木脫水以至種植後出現死亡。其次是中山杉一期種植的時間為3月份,此時段已錯過了中山杉的休眠期,中山杉已開始發芽,加之當時昆明天氣炎熱,在此時段種植中山杉對其成活率會造成一定影響。此外,昆明天氣持續乾旱導致成活率下降,部分區域的中山杉沒有按規定種植,直接種進了水體中,導致中山杉幼苗因無法呼吸而死亡。由於管護等後續工作落實到位,中山杉一期長勢總體情況良好,對於種植後沒有成活的中山杉,管護部門已及時進行清除,並將選擇合適時機進行補種。
二期種植多用“中山杉302”種苗,經過大面積種植中山杉302是成活率最好的體系。
“中山杉種植的最佳時間為當年的11月份至次年的3月份,因為這一時段屬於中山杉的冬眠區,實施種植有利於提高成活率。”徐建祖說,中山杉二期種植將於全面展開。屆時,滇池湖濱及入湖河口將再有面積為6000畝的47萬株中山杉紮根。
二期種植的中山杉種苗依然要從江蘇省靖江市運過來,因為儘管昆明的石林縣等地已建設了中山杉苗圃基地,但基於中山杉種苗需經過扦插等方式培育,要使用昆明本地產出的中山杉種苗,最快也需3年以後才能實現。具介紹,通過總結一期種植經驗,他們發現“中山杉302”種苗的成活率要比“中山杉118”的高,並且在長勢上也明顯快於“中山杉118”。因此,二期種植過程中會儘可能地多選擇“中山杉302”種苗,有可能的話,也會嘗試種植“中山杉405”等新品種。
價值
中山杉是 世界抗風災,耐水濕,耐鹽鹼,抵禦山體土石流,速生杉木第一樹種。社會價值高
中山杉價格 中山杉原江蘇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20世紀70年代開始在陳永輝研究員等老一輩專家的努力下用他們一生的精力不斷反覆進行雜交選育,用30年的時間2002年通過國家審定為國家級林木良種. [國S-SC-TDM-004-2002];並且在全國範圍種植用近10年時間到2010年對中山杉302,118的生長情況,適應性。專家評定:在耐鹽鹼,抗風性,耐水性,速生性,抵抗山體滑坡以及景觀效果為最佳品系。對於其它149,69等10餘種沒有大面積種植的或新雜交品系專家建議慎重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