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1.莖幹不分枝、羽狀複葉,大小孢子葉球異株,精子具有鞭毛。
2.大小孢子葉球分別著生在不同植株頂端;
3.小孢子葉球由多數小孢子葉螺鏇排列軸上而成。每個小孢子葉的背面有許多小孢子囊,內有小孢子,生殖時產生螺鏇形有鞭毛的遊動精子;
4.大孢子葉球由多個大孢子葉組成。每個大孢子葉扁平,上部呈羽狀分裂。密生黃褐色絨毛,下部兩側著生幾個大孢子囊;
5.成熟後形成一個核果狀的種子。
簡介
裸子植物門,常綠木本植物,莖幹粗壯,常不分枝。葉螺鏇狀排列,有鱗葉及營養葉,二者相互成環著生;鱗葉小,密被褐色氈毛;營養葉大,羽狀深裂,集生於樹幹頂部。孢子葉球亦生於莖頂,雌雄異株。遊動精子有多數纖毛。染色體:X=8、9、11、13。
鐵樹綱植物在古生代的末期(二疊紀)興起,中生代的侏羅紀相當繁盛,以後逐漸趨於衰退,現存的僅有1目,1科,共9屬,約110種分布於南、北半球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其中4屬產美洲、2屬產非洲、2屬產大洋洲、1屬產東亞。中國僅有鐵樹屬(Cycas),8種。
概況
蘇鐵綱植物起源於二疊紀或晚石炭世的種子蕨綱,中生代很繁盛,白堊紀衰退,現代殘留的不多,僅九屬共一百餘種,分布於亞洲、美洲、澳洲及南非的熱帶及亞熱帶區。
蘇鐵綱植物體多具大型羽狀複葉,少數為單葉,葉革質,頂生,幼葉捲曲,葉落後葉基常殘留在莖上。葉多具平行葉脈,少數為扇形脈或網狀脈。莖大多較粗短,原始類型分叉,較進化類型不分叉,其表面常具葉落後殘留的葉基。莖的內部形態中雖有形成層,單次生木質部不發育。構成莖的樹皮及髓部很發育。雌雄同侏或異株、單性花或兩性花。
蘇鐵綱的現生代表是Cycas revolute Thunb(蘇鐵,又名鐵樹、鳳尾蕉),生在熱帶地區,高可達20m。羽狀複葉,羽片窄,線形,厚革質。
裸子植物
喬木,少為灌木,稀為木質藤本;莖的維管束排成一環,具形成層,次生木質部幾全部由管胞組成,稀具導管。現代裸子植物的種類分屬於4綱9目12科71屬近800種。我國有4綱8目11科.41屬236種47變種,其中引種栽培1科7屬51種2變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