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紅豆杉(變種)

南方紅豆杉(變種)

南方紅豆杉(變種),裸子植物。產於安徽南部、浙江、台灣、福建、江西、廣東北部、廣西北部及東北部、湖南、湖北西部、河南西部、陝西南部、甘肅南部、四川、貴州及雲南東北部。垂直分布一般較紅豆杉低,在多數省區常生於海拔1000-1200米以下的地方。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本變種與紅豆杉的區別主要在於葉常較寬長,多呈彎鐮狀,通常長2-3.5(-4.5)厘米,寬3-4(-5)毫米,上部常漸窄,先端漸尖,下面中脈帶上無角質乳頭狀突起點,或局部有成片或零星分布的角質乳頭狀突起點,或與氣孔帶相鄰的中脈帶兩邊有一至數條角質乳頭狀突起點,中脈帶明晰可見,其色澤與氣孔帶相異,呈淡黃綠色或綠色,綠色邊帶亦較寬而明顯;種子通常較大,微扁,多呈倒卵圓形,上部較寬,稀柱狀矩圓形,長7-8毫米,徑5毫米,種臍常呈橢圓形。

模式標本

采自雲南東川。

用途

心材桔紅色,邊材淡黃褐色,紋理直,結構細,比重0.55-0.76,堅實耐用,乾後少開裂。可供建築、車輛、家具、器具、農具及文具等用材。

提示

1948年R.Florin研究了紅豆杉類植物後,認為根據葉下中脈帶上的表皮結構特徵,可將原定名為紅豆杉:T.chinensis(Pilger)Rehd.的植物分為兩類:一類(即紅豆杉)的葉下中脈帶上有密生均勻而微小的圓形角質乳頭狀突起點,這一特徵與西藏紅豆杉T.wallichianaZucc.相同,據此改紅豆杉的學名為T.wallichianavar.chinensis(Pilger)Florin;另一類(即南方紅豆杉)的葉下中脈帶上無角質乳頭狀突起點,或僅有局部塊狀角質乳頭狀突起點,與紅豆杉有明顯的區別,因此,將這類紅豆杉鑑定為新種----TaxusspeciosaFlorin,作者除引列了采自我國浙江、安徽、四川、雲南、貴州(梵淨山為模式標本原產地)、廣東的標本外,還引證了O.Warburg采自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Celebes)島南部的16889號標本,並將0.Warburg1900年發表的CephalotaxuscelebicaWarburg列為這一新種的異名,但在其後加注有“部分標本除外”。

裸子植物

喬木,少為灌木,稀為木質藤本;莖的維管束排成一環,具形成層,次生木質部幾全部由管胞組成,稀具導管。現代裸子植物的種類分屬於4綱9目12科71屬近800種。我國有4綱8目11科.41屬236種47變種,其中引種栽培1科7屬51種2變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