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名:花藺
科屬名:花藺科花藺屬
學名:Butomusumbellatus
特徵: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莖粗壯橫生。葉基生,上部伸出水面,線形,三棱狀,基部成鞘狀。
花:花莖圓柱形,直立,有縱紋。花兩性,成頂生傘形花序。外輪花被3,帶紫色,宿存;內輪花被3,淡紅色。花期5-7月。
果:蓇葖果。果期6-9月。
生境:生於池塘、河邊淺水中。
形態特徵
![花藺](/img/5/154/nBnauM3X3UDNwMTNwgTO1cjMyITM2IzNyQjMwADMwAzMxAzL4kzL2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花序頂生,傘形花序,花絲基部稍扁,上部三棱形,花梗長期2-5厘米,苞片3枚,綠色,寬橢圓形;花兩性,花徑3-4厘米,花瓣6枚,淺黃色,長約1.5-2.5厘米,內含種子400-500粒;種子褐色,馬蹄形,表面有刺形凸起。花期7月下旬至9月份,果實習9-10月份成熟。
地理分布
花藺生於常年積水的池沼,窪地或沿河濕沙地。
![花藺](/img/d/343/nBnauM3X0YDM1gDM1IDO4cjMyITMzgTM5AjMwADMwAzMxAzLygzLx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北京見於昌平秦城,海淀的西苑、頤和園,大興黃村及中南海。分布於東北、華東及華北等地區。
歐、亞洲也有。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歐洲北部地區、亞洲北部地區。
花藺根莖含澱粉37%—40%,釀造60度酒的出酒率達24—26%;又可制澱粉用。花、葉美觀,可供觀賞。
生長習性
![花藺](/img/7/fbf/nBnauM3XxMjMwEjMzgTO1cjMyITM2IzNyQjMwADMwAzMxAzL4kzLx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種子採收後經水藏過冬,4-5月份播種,生長周期180-200天。花期時,花莛基生直立生長,頂端形成6-7支小花梗於頂部開花,花後花莛彎伏,果實浸於水中生長發育成熟;地栽植株,花莛緊貼地面,果實發育後期,花莛端部長出幼苗,仍與母株相連,以便從母株上吸取養分、水分,供幼苗長葉、生根。
花莛彎伏入水也有利於種子隨水傳播,而這種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相伴的繁殖的方法,使果實無論在水中還是在濕潤的泥土中成熟,都能根據其生長環境選擇相適應的繁殖方法,憂如打了“雙保險”,有利於其種群的繁衍。花藺在氣溫低於是15℃的時候,停止生長,0-2℃就會發生凍害,北方露地栽培,冬季需保護越冬。
主要用途
根莖含澱粉37%—40%,釀造60度酒的出酒率達24—26%;又可制澱粉用。花、葉美觀,可供觀賞。
食療偏方
處方:瘦豬肉50克,大蒜瓣20克,花藺6克,黑木耳10克,生薑10克,大棗5枚,精鹽4克,味素2克,加水適量煮爛熟。連湯食用,每日一頓。
腦梗塞為老年常見多發病,常伴有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腦血栓、冠心病等血液循環系統疾病,一旦發病就需長期用藥,維持治療。發生藥物反應也是常有的事。食療驗方的優點是對身體有利而無害,可以長期食用,且少毒副作用。患者不妨留心觀察,照方試用,以驗證療效。
本目概述
![花藺](/img/e/f51/nBnauM3X4ATOzMDM1EDM2cjMyITM2IzNyQjMwADMwAzMxAzLxAzL4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單子葉植物綱(百合綱)水生或半水生草本植物。葉互生,常密集於根狀莖或匍匐莖的近頂端而呈基生狀,通常基部擴大和具鞘。花序聚傘狀傘形花序、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有時單生;花整齊,3基數(部分為多數),兩性或單性;花被6,排成2輪,外輪3片,呈花萼狀,內輪3片,呈花瓣狀;雌蕊3--20離生(或基部聯合),排成1輪或螺鏇狀排列。本目包括花藺科(Butomaceae)、澤瀉科等3科。
顯花植物的一目,屬百合綱(Liliopsida,單子葉植物,特徵為具一片子葉)。大多數種類為沼澤及其他淡水生境的水生植物,沉入水中或部分露出於空氣中生長。許多種類為妨礙灌溉及航運的水生雜草,而另一些則為魚類提供重要的生境,並有助於穩定岸線。雖然這些草本植物經濟價值不大,但它們與其他水生植物及生長於河岸而露出水面的植物一同構成複雜的群落,帶來植被演替;一個池塘可能會為植物部分及淤泥填滿,成為由生物轉變成的墊土,最後陸地植物得以生活於其上。
澤瀉目含3科。花藺科(Butomaceae,即科)僅含1屬──花藺屬(Butomus),1種──花藺(B.umbellatus),栽於水生植物園以美化自然環境。假花藺科(Limnocharitaceae,即沼草科)有3屬,分布於熱帶地區,有幾個種在熱帶魚養魚缸中生長良好。澤瀉科(Alismataceae)含14屬,約90種,分布在北溫帶及熱帶。澤瀉科種類的特點是莖葉內含乳汁道,內充乳狀汁液。水車前(Alismaplantago-aquatica,即水車前澤瀉或歐洲澤瀉)、慈姑(慈姑屬〔Sagittaria〕)及刺果澤瀉(刺果澤瀉屬〔Echinodorus〕)均為常見的植物。
![花藺](/img/b/1da/nBnauM3X0EzNwYDO4EDM2cjMyITM2IzNyQjMwADMwAzMxAzLxAzL1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澤瀉目植物的特徵之一是肉質性,葉和根內部組織的80%體積可為氣隙所占。維管系統亦由木質部(用以輸送水分)和韌皮部(用以輸導養分)所組成,但不很明顯,在支持植物體中所起作用不大。
從葉基接合處由扁平的莖上生出特化的莖,花序即著生於其上。該莖伸長,露出水面後,陸續形成一些花蕾,花蕾綻開露出萼片和花瓣。花瓣形小,用以吸引甲蟲、蝴蝶、蠅類等主要的傳粉者。傳粉受精後,胚珠發育為種子。有些種類,如花藺屬,果實成熟後裂開散出種子。在其他類群,如澤瀉科,僅於子房壁在水中崩解後種子方釋出。
本科概述
![花藺](/img/a/220/nBnauM3X3UTMwgTM0gTO1cjMyITM2IzNyQjMwADMwAzMxAzL4kzLx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Butomaceae花藺科,單子葉植物,5屬,約10種,分布於溫帶和熱帶地區,我國有花藺屬Butomus和Tenagocharis2屬,2種,產北部和雲南。水生或沼生、多年生草本,常有乳狀汁液,具根狀莖,葉莖生或基生;花兩性,單生或排成傘形花序;花被片6,2輪,外輪萼狀,內輪花瓣狀;雄蕊8-9或多數,多數時,其外輪的常僅有花絲而無藥,花絲分離,花葯2室;心皮6至多數,分離或僅基部連生;胚珠倒生,多數,生於網狀分枝的側膜胎座上;果為蓇葖果)種子無胚乳。
本屬概述
![花藺](/img/4/88c/nBnauM3X4gDMxQDM3gTO1cjMyITM2IzNyQjMwADMwAzMxAzL4kzLx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擬花藺屬,花藺科,只有擬花藺T.latifoliaBuchenau1種,分布於北非經熱帶亞洲至大洋洲,中國只見於雲南南部,喜生於沼澤地帶。半水生或沼生、一年生草本,有乳狀液汁;葉全部基生,具柄,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3-7脈;葉柄基部鞘狀;花兩性,具長柄,排成頂生、單生的傘形花序;苞片短,佛焰苞狀;花被片6,2列,覆瓦狀排列,外面3片膜質,有網脈,內面3片較大,花瓣狀,極薄而透明,早萎;雄蕊8-9,下位,花絲膜質,基部擴大;心皮6-9,輪生,無柄,腹面基部合生,花柱短;胚珠極多數,微小,著生於側膜胎座上;成熟心皮6-7,基部稍粘合,且與平坦的花托合生,有短喙,沿腹縫開裂;種子極多數,壓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