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多年生沉水草本,具近圓柱形的根莖。莖稍扁,多分枝,近基部常匍匐地面,於節處生出疏或稍密的鬚根。葉條形,
無柄,長3-8cm,寬3-10mm,先端鈍圓,基部約1mm與托葉合生,但不形成葉鞘,葉緣多少呈淺波狀,具疏或稍密的細鋸齒;葉脈3-5條,平行,頂端連線,中脈近基部兩側伴有通氣組織形成的細紋,次級葉脈疏而明顯可見;托葉薄膜質,長5-10mm,早落;休眠芽腋生,略似松果,長1-3cm,革質葉左右兩列密生,基部擴張,肥厚,堅硬,邊緣具有細鋸齒。穗狀花序頂生,具花2-4輪,初時每輪2朵對生,穗軸伸長後常稍不對稱;花序梗棒狀,較莖細;花小,被片4,淡綠色,雌蕊4枚,基部合生。果實卵形,長約3.5mm,果喙長可達2mm,向後稍彎曲,背脊約1/2以下具齒牙。花果期4-7月。
菹草對水體懸浮泥沙及氮、磷污染物的淨化
利用冬春季沉水植物菹草構建的階梯式水生植物系統研究了其對水體懸浮泥沙及氮、磷污染物的淨化效果。結果表明:由菹草構成的生態物理模型系統對挾沙水體氮、磷負荷以及泥沙含量具有較好的改善作用,菹草系統前後總氮負荷分別為0.746mg•l-1和0.622mg•l-1,去除率為16.57%,其中菹草淨化率占6.67%;停留時間分別為24小時和48小時時,菹草系統對總磷的淨化百分率分別為18.52%和22.22%,其中菹草對總磷的淨化作用分別占10.83%和6.84%,因此,菹草系統對挾沙水體中氮、磷的淨化包括自身營養需求對氮、磷的吸收利用和菹草促使泥沙沉積和吸附過程中泥沙對氮、磷的攜帶作用兩個方面。菹草系統對經過其的挾沙水體的泥沙含量具有較好的改善效果,且對平均粒徑及10µm-25µm範圍泥沙顆粒改善效果較明顯。出水口挾沙水體總磷變化與懸浮泥沙含量具有較強的相關性一致性(r=0.96),說明在挾沙水體的總磷淨化過程中,泥沙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地理分布
產我國南北各省區
,為世界廣布種。生於池塘、水溝、水稻田、灌
渠及緩流河水中,水體多呈微酸至中性。
栽培技術
多為石芽栽培,石芽可提供充足的營養和保護,存活率高。或者代根扦插培養,底泥、水質的營養鹽需充足,菹草小苗不可強光暴曬,適時增加水位,以復蓋菹草成長高度。
價值
經濟價值
在園林用途上是湖泊、池沼、小水景中的良好綠化材料。
草食性魚類的良好天然餌料。我國一些地區選其為囤水田養魚的草種。
還可作綠肥。
幼嫩莖葉可作蔬菜食用。
養殖業經濟價值
可替代5%的麥麩飼餵肥育豬, 對豬的生長性能無影響。菹草在增加乳牛泌乳量和乳脂率、家禽產蛋率、孵化率及種蛋受精率方面都有明顯效果。菹草可直接供飼魚類, 它是草魚、團頭魴、長春鯿等魚類喜食的青綠飼料。菹草也可間接供餌魚類, 其營養體植株在魚類生長較快的夏季易腐爛, 可為水體提供大量的有機質和營養鹽類, 促進浮游性餌料資源的大量增殖; 同時, 在湖泊、水庫等漁業生態系統中, 菹草群落叢生處也是蚌、螺、搖蚊幼蟲、水蚯蚓等生物的棲息與繁殖場所, 有利於鯉、鯽、青魚等經濟魚類餌料資源的增殖, 促進其生長發育、提高產量。
菹草可促進魚類安全越冬, 它在冬季冰下水體中正常生長, 其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是水中溶解氧的重要來源, 為水域中魚類安全越冬提供了保障。菹草有利於經濟魚類的保護與增殖, 其莖葉是鯉、鯽、團頭魴等粘性卵的附著物, 菹草叢生處是它們的天然繁殖場所; 同時, 經濟魚類的幼蟲生活在菹草叢中不易受到兇猛魚類的危害, 因而有利於主要經濟魚類資源保護與增殖。
環境價值
菹草對鋅有較高的富集能力,用含鋅混合廢水栽培一個月左右,體內含鋅量超過原來含鋅量的8倍;菹草對砷的淨化能力更強,它的自然含砷量在6ppm左右,但在含砷酸氫二鉀、硫酸鋅、氯化汞、重鉻酸鉀各2ppm混合廢水栽培下,菹草體內的含砷量可超過原來含砷量的16倍。
營養價值
不同產地的菹草樣常規營養成分測定值有較大差異, 這與產地、生長環境及生長期的差異有很大關係。但粗蛋白質含量均在100 g /kg 以上, 鈣和磷含量均在1. 0 g /kg以上, 乾草的粗灰分含量均在100 g /kg 以上, 說明菹草粉是較好的蛋白質和礦物元素的來源。菹草乾草樣中部分維生素含量分別為: VB1 1. 8 m g /kg、VB2 7. 0 m g /kg、VB12 42 m g /kg、VC 281 mg /kg、胡蘿蔔素550 m g /kg。菹草的B族維生素含量豐富, 胡蘿蔔素的含量高於玉米、麥麩和細綠萍, 是良好的維生素補充料。
植物危害
沉水性多年生草本。花期3~7月份,果期4~9月份。種子、根狀莖及芽苞繁殖;根莖在正常情況下,繁殖迅速;芽苞系由側枝形成的短枝,葉片密集,通常葉片基部肥厚寬大,邊緣常有銳齒,芽苞脫落後沉於水底。有些地區在水層較深的水田中危害水稻,影響其生長。
治理策略
農藝措施
一是建立地平溝暢、保水性好、灌溉自如的水稻生產環境;
二是結合種子處理清除雜草的種子,並結合耕翻、整地,消滅土表的雜草種子;三是實行定期的水旱輪作,減少雜草的發生;四是提高播種的質量,一播全苗,以苗壓草。
化學除草
多數地方採用一次性封殺,就是在播種(催芽)後1-3天內,畝用40%“直播青”可濕性粉劑60克,兌水40-50公斤,均勻噴霧,施藥時田板保持濕潤。3天后恢復正常灌水和田間管理。通過化除後,如果後期仍有一定量的雜草,可採取針對法進行補除。
如以稗草、千金子為主的田塊,在雜草3-5葉期,可用10%千金乳劑50毫升加水30公斤,用針對法進行莖葉噴霧。用藥前一天田間必須放乾水,藥後2天再恢復正常管理。
如以莎草、闊葉雜草為主的田塊,在播後30天左右,畝用10%水星可濕性粉劑20克加20%二甲四氯水劑150
毫升混用,兌水30公斤針對法噴霧。
如田間各種雜草共生,可用48%苯達松水劑75-100毫升加20%二甲四氯水劑150毫升混用,採用針對法噴霧。
相關文獻
郭書普.水田常見雜草識別與防治原色圖鑑.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