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多年生水生草本。植株無毛,無匍匐莖;塊莖近球形,直徑約1cm,滿布纖維狀宿存葉鞘;根黃色,粗約1-1.5mm。葉多數,直立,條形,無柄,長5-23cm,寬約5mm,粗壯,稍扁,基部多少鞘狀,先端鈍且內凹。花莛高15cm,花序具花3輪,每輪3朵花。花瓣白色,近圓形,長約7.5mm,基部狹楔形;心皮多數,葫蘆狀,長1-2mm,兩側壓扁;退化雄蕊1輪,花絲近三角狀圓形,花葯極小,卵形;雄花位於花序上部,雄蕊多數,花絲線形,花蕾時極短,花葯橢圓形。花期6月。
產地分布
產雲南(東川)。海拔3000米。模式標本采自東川者海。
繁殖方法
有性繁殖即種子繁殖。3-4月,需在室內播種,選擇適宜的盒裝入經消毒處理的培養土,鋪平後將種子均勻地撒播在盆內,其上面覆蓋一層沙或細土,然後將播好種的盆慢慢放入裝有水的缸池中,水溫、室溫保持25℃左右,7-10天即可發芽,並經多次換盆移苗育苗,待苗生長健壯時可定植於大盆或池中,一般3-5株為一組。當年只可觀其葉。無性繁殖是用球莖或頂芽進行繁殖。首先要選擇飽滿健壯、頂芽完整無病蟲害的子球作繁殖材料,一般在4月初進行。頂芽切下時要保留一道環節,並清除切口黏液,用代森鈉消毒處理後,在室內做畦插芽,上覆濕草,溫度在20℃左右,約15天左右,頂芽開始萌動,其下生根,當生長穩定後即可進行移栽定植。栽培要點
露地栽植時,選擇池邊低洼地,株行距為30cm×40cm,可根據園林水景景觀的要求,採取帶形、幾何圖案形栽植為宜。盆栽,選擇50cm左右不漏水的盆,裝培養土2/3,栽種三角、多角形,一般栽植3-5株,栽植後需保持3-5cm深的清潔水,生長旺期保持盆內滿水。慈姑的整個生長發育期需陽光,在生長前期需要長日照,後期需短日照或晝夜溫差大,才能使地下莖膨大形成球莖。慈姑對水的要求是隨生長季節與觀賞要求不斷加深水位,及時清除雜草,以免影響植株的生長發育,在生長期內施追肥2-3次,前期施複合肥或尿素,中後期施氮、磷、鉀(各15%)肥為宜。越冬保存在0-5℃的地(泥)溫中即可。在生長季節。要及時進行病蟲害的防治。主要病害為黑粉病、葉斑病;用1000-1200倍的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噴撒均可起到防病治病的效果。主要蟲害為蚜蟲、鑽心蟲、黃刺蛾等。防治方法,蚜蟲用40%的樂果1000-1500倍;鑽心蟲、黃刺蛾用滅掃利、敵殺死1000倍液噴殺均可起到殺蟲效果。主要用途
慈姑類植物葉形奇特美觀、生態型豐富,適宜與其他水生植物搭配布置水面景觀。同時還可用盆栽布置庭院水景小區,也作室內裝飾用(但擺放時間只為3-7天)。球莖內含有大量的澱粉,可作蔬菜食用或製作澱粉,還可用於釀酒,地上部分可為家畜飼料,也可入藥,有清熱解毒、益肺化痰、止血等功效。鮮葉搗爛敷治蜂蟄傷、毒蛇咬傷;花可治療癰腫痔漏等。
本種研究
本種未見標本,上述描述譯自Hand.-Mazz.的原著。在雲南植物志中有記載,但無引證標本和說明。陳家寬在《中國慈姑屬的系統與進化植物學研究》一書中認為:“任何特徵均在矮慈姑S.pygmaeaMiq.正常的變異範圍內。葉片先端微凹也在見到的矮慈姑標本上發現。原始描述中提到的雌花萼片內側有一輪退化雄蕊,與在1982年所觀察到的結果相同,而其他作者未曾提及。值得注意的是,在命名S:altigenaHand.-Mazz.exSamuel.時,命名者未見到瘦果。”故將本種合併於矮慈姑中。認為在Hand.-Mazz.exSamuel.的原記載中,有些特徵與矮慈姑有明顯不同之處,例如:塊莖近球形,直徑約1厘米;基部滿布纖維狀葉鞘,宿存;雌花具梗,長4-6毫米;退化雄蕊1輪,花絲近三角狀圓形,花葯極小,卵形等。另外,根據多年野外實地考察和查閱大量標本得知,矮慈姑通常生於海拔幾十米至1000米左右的水田、沼澤、讀水濕地等低海拔水域,偶見於海拔1300-1500米的山區,而高原慈姑的模式標本則采自東川海拔3000米的者海,我們建議,在未見到模式標本或其他能說明該種確係誤定材料之前,暫時保留此種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