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
前面觀
椎體自上而下漸加寬,第2骶椎最寬,與椎體的負重有關。自骶骨耳狀面以下,重力傳至下肢骨,體積漸縮小。後面觀
椎骨棘突連貫成縱嵴,位於背部正中線。頸椎棘突短而分叉。近水平位;胸椎棘突細長,斜後下方。呈疊瓦狀排列;腰椎棘突呈板狀水平向後。
側面觀
可見頸、胸、腰、骶四個生理性彎曲,頸和腰曲凸向前,胸和骶曲凸向後。
在正常情況下,脊柱有4個彎曲,從側面看呈S形,即頸椎前凸、胸椎後凸、腰椎前凸和骶椎後凸。長期姿勢不正和某些疾病(如胸椎結核、類濕性脊柱炎等)可使脊柱形成異常彎曲,如駝背。
組成
概述脊柱是身體的支柱,位於背部正中,上端接顱骨,下端達尾骨尖。脊柱分頸、胸、腰、骶及尾五段,上部長,能活動,好似支架,懸掛著胸壁和腹壁;下部短,比較固定。身體的重量和所受的震盪即由此傳達至下肢。
脊柱由脊椎骨及椎間盤構成,是一相當柔軟又能活動的結構。隨著身體的運動載荷,脊柱的形狀可有相當大的改變。脊柱的活動取決於椎間盤的完整,相關脊椎骨關節突間的和諧。
脊柱的長度,3/4是由椎體構成,1/4由椎間盤構成。
結構
脊柱由26塊脊椎骨合成,即24塊椎骨(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骨1塊、尾骨1塊,由於骶骨系由5塊,尾骨由4塊組成,正常脊柱也可以由33塊組成。(如圖:脊柱側面||脊柱後面)
這樣眾多的脊椎骨,由於周圍有堅強的韌帶相連繫,能維持相當穩定,又因彼此之間有椎骨間關節相連,具有相當程度的活動,每個椎骨的活動範圍雖然很少,但如全部一起活動,範圍就增加很多。
脊柱的前面由椎體堆積而成,其前與胸腹內臟鄰近,非但保護臟器本身,同時尚保護至臟器的神經、血管,其間僅隔有一層較薄的疏鬆組織。椎體破壞時,在頸部,膿液可聚集於咽後,或沿頸部下降至鎖骨下窩,亦可沿臂叢至腋窩;在胸部可沿肋間神經至胸壁,亦可波及縱隔;在腰部可沿腰大肌筋膜下降,形成腰大肌膿腫,可流注至腹股溝下方,亦可繞過股骨小轉子至臀部。
脊柱的後面由各椎骨的椎弓、椎板、橫突及棘突組成。彼此借韌帶互相聯繫,其淺面僅覆蓋肌肉,比較接近體表,易於捫觸。脊柱後部的病變易穿破皮膚。
在脊柱前後兩面之間為椎管,內藏脊髓,其周圍骨性結構如椎體、椎弓、椎板,因骨折或其他病變而侵入椎管時,即可引起脊髓壓迫症,甚至僅小量出血及肉芽組織即可引起截癱。
椎間短韌帶
很多,在相鄰椎骨的椎弓之間的叫椎弓間韌帶,由彈性結締組織構成,呈黃色,故又稱黃韌帶。黃韌帶有很大的彈性,連線著相鄰的椎板,協助椎板保護椎管內的脊髓,並限制脊柱的過度前屈。此外在各棘突之間、各橫突之間,分別生有棘間韌帶和橫突間韌帶。
脊柱的長韌帶主要有三條:
在椎骨前面的是前縱韌帶,上連枕骨大孔前緣,下達骶骨前面,緊貼椎體和椎間盤前面,厚實而堅韌,對脊柱穩定有重要作用。椎體後面的後縱韌帶長度與前縱韌帶相當,與椎體相貼部分比較狹細,但在椎間盤處較寬,後縱韌帶可限制脊柱過分前屈及防止椎間盤向後脫出的作用。在棘突尖上還有一條上下連續的棘上韌帶,在胸、腰、骶部緊貼棘突末端,至頸部則呈板片狀,將兩側肌肉分開,且由彈性結締組織構成,特名之為項韌帶ligamentumnuchae。
環枕關節和環樞關節是脊柱上端與顱骨之間的連線,又合稱為環枕樞關節。
功能
脊柱為人體的中軸骨骼,是身體的支柱,有負重、減震、保護和運動等功能。支持和保護功能
人體直立時,重心在上部通過齒突,至骨盆則位於第2骶椎前左方約7cm處,相當於髖關節額狀軸平面的後方,膝、踝關節的前方。脊柱上端承托頭顱,胸部與肋骨結成胸廓。上肢藉助肱骨、鎖骨和胸骨以及肌肉與脊柱相連,下肢借骨盆與脊柱相連。上下肢的各種活動,均通過脊柱調節,保持身體平衡。脊柱的四個生理彎曲,使脊柱如同一個彈簧,能增加緩衝震盪的能力,加強姿勢的穩定性,椎間盤也可吸收震盪,在劇烈運動或跳躍時,可防止顱骨、大腦受損傷,脊柱與肋、胸骨和髖骨分別組成胸廓和骨盆,對保護胸腔和盆腔臟器起到重要作用。另外,脊柱具有很大的運動功能。
運動功能脊柱除支持和保護功能外,有靈活的運動功能。雖然在相鄰兩椎骨間運動範圍很小,但多數椎骨間的運動累計在一起,就可進行較大幅度的運動,其運動方式包括屈伸、側屈、鏇轉和環轉等項。脊柱各段的運動度不同,這與椎間盤的厚度、椎間關節的方向等制約因素有關。骶部完全不動,胸部運動很少,頸部和腰部則比較靈活。人在立正姿勢時,通過身體所引的垂直重力線經過頸椎體的後方,在第7頸椎和第1胸椎處通過椎體,經胸椎之前下降,再於胸腰結合部越過椎體,經腰椎後方並穿過第4腰椎至骶骨岬再經骶骨前方、骶髂關節而傳至下肢。脊柱的彎曲,特別是頸曲與腰曲,隨重力的變化而改變其曲度。
脊柱背側主要為肌肉,脊柱周圍的肌肉可以發動和承受作用於軀幹的外力作用。直接作用於腰背部脊柱的肌肉有背肌、腰肌。背肌分淺層和深層:淺層包括背闊肌、下後鋸肌,深層包括骶棘肌、橫突棘肌、橫突間肌、棘突間肌;腰肌包括腰方肌和腰大肌。
間接作用於腰脊部脊柱的肌肉有腰前外側壁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二頭肌、半腱肌及半膜肌等。
形成
脊柱形成脊柱的發育是由中胚層的生骨節細胞圍繞脊髓和脊索形成的。胚胎早期,每側體節腹內側面分出一團間充質細胞,為生骨節。生骨節逐漸移向中線脊索周圍。起初生骨節組織的節段包繞脊索與體節對應,當進一步發展時,每個生骨節的尾端部分變緻密,並和下位生骨節的頭端連線起來,形成新的節段稱椎骨原基,即後來的椎體。椎體形成後不久,在其背面伸出密集的間充質,形成神經弓,包圍脊髓。腹面形成肋突,肋突在胸椎形成肋骨,在頸、腰椎與橫突相合。椎骨原基形成軟骨,後骨化為椎體。椎體中的脊索完全退化,但在椎間隙中央的脊索,卻保留下來,增長並經過粘液樣變性,形成髓核。髓核周圍的纖維組織分化成纖維軟骨環,與髓核共同構成椎間盤。臨床上偶遇到骶尾部的脊索組織殘留並異常生長而形成腫瘤,壓迫周圍組織產生腰骶痛及盆腔臟器功能障礙。
生骨節旁的生肌節組織,原來與生骨節位於同一節段,當生骨節重新組合之後,則處於兩相鄰椎骨間,並逐漸發育成脊旁肌肉。原位於生骨節間的動脈,此時處於椎體腰部,形成脊間動脈,即以後的肋間動脈及腰動脈。神經則位於兩椎骨間,通過後來形成的椎間孔與脊髓相接,成脊神經。
出生時的椎骨在椎體和兩側椎弓各有一個骨化中心。生後一年,胸、腰椎兩側椎弓完全融合。頸椎第2年初融合。骶骨較晚,約在7~10歲融合,且常融合不良,形成脊柱裂。椎弓與椎體的融合,在頸椎為3歲,胸椎為4~5歲,腰椎6歲,骶椎7歲或更晚。次發骨化中心在青春期才出現。
脊柱的分節和包繞神經管,是一個複雜的演化發育過程,在發育過程中脊椎的發育缺陷可形成半椎、楔椎、蝶椎、融合椎、移行椎,是常見的脊椎畸形之一,更常見的發育障礙是兩側椎弓對合障礙形成的脊柱裂。較輕的脊柱裂多為腰骶椎骨的後弓沒有合併,但脊神經正常,表麵皮膚正常或僅有小凹,或有色素沉著及毛髮,因臨床無症狀,常在X線片中發現,稱隱性脊柱裂;重者可同時有脊神經、脊膜或脊髓的膨出,產生相應的脊神經功能障礙。
在胚胎1~3個月時,脊髓和脊柱的長度一致,在以後的發育過程中,脊柱的生長迅速超過了脊髓,致脊髓末端在椎管內上升。在出生時其末端位於腰3(第3腰椎,下同)水平,至成人末端在腰1下緣,腰2以下的脊膜稱為終絲,仍連於尾骨水平。隨著這種生長不相稱的結果,腰骶脊神經就從脊髓的發出處,斜行到相應的脊柱節段出椎間孔處,脊髓以下的神經呈馬尾狀,稱為馬尾神經。腰椎穿刺,碘水造影,均在此水平以下進行,以免刺傷脊髓。
新生兒的脊柱是由胸椎後凸和骶骨後凸形成的向前彎曲,這兩個彎曲可以最大限度地擴大胸腔、盆腔對臟器的容量。嬰兒出生時,頸部始呈稍凸向前的彎曲,當生後3個月,嬰兒抬頭向前看時,即形成了永久性向前凸的頸曲以保持頭在軀幹上的平衡。在生後的18個月幼兒學習走路時,又出現了前凸的腰曲,使身體在骶部以上直立。
這樣的脊柱出現了人類所特有的4個矢狀面彎曲:兩個原發後凸和兩個繼發前凸。胸椎的後凸是由於胸椎椎體前窄後寬的結果,而頸部的繼發前凸主要是由椎間盤的前寬後窄來構成的,其椎體則前後等高或前方稍矮。腰椎的前凸則除了椎間盤的前高后矮外,腰4及腰5椎體亦變得前高后矮;腰3椎體不定,仍多為方形,而腰1、腰2椎體仍適應胸腰段的後凸而呈後高前矮的形態。
完成四個彎曲的人類脊柱在站立位時,重力線應通過每個彎曲的交接處,然後向下以髖關節稍後方,膝踝關節稍前方而達地面。腰椎前凸在每個人並不一致,女性前凸較大。青年性圓背患者,或老年性駝背患者,為保持直立位,腰椎前凸亦增加。老年人椎間盤退變後頸椎及腰椎前凸可減少。脊柱的彎曲可協助椎間盤減少振盪,但卻使支撐力減少,在彎曲交界處容易損傷(如胸12,腰1)及慢性勞損(如腰4、腰5)成為腰痛的易發病處。
脊柱的前凸增加稱前凸,常見於腰椎及骶骨水平位的人。過大的弧形後凸常見於胸部,如為驟彎則稱為成角畸形,常見於骨折、結核。向側方的脊柱彎曲稱為側凸。這些都影響脊柱的承重和傳遞功能,故為病理狀態,可導致腰痛。
人類直立運動已有約300萬~500萬年的歷史,但直立後的脊柱仍不能完全適應功能的需要,特別是腰骶交界處的慢性勞損,常為腰痛發病的基礎。
脊柱的四個生理彎曲:即頸曲、胸曲、腰曲及骶曲,頸曲凸向前、胸曲凸向後、腰曲凸向前、骶曲凸向後.
負荷
脊柱的負荷為某段以上的體重、肌肉張力和外在負重的總和。不同的部位的脊柱節段承擔著不同的負荷。由於腰椎處於脊柱的最低位,負荷相當大,又是活動段與固定段的交界處,因而損傷機會多,成為腰背痛最常發生的部位。脊柱的負荷有靜態和動態兩種。靜態是指站立、坐位或臥位時脊柱所承受的負荷及內在平衡,動態則指身體在活動狀態下所施於脊柱的力。這些負荷需要相應的關節、韌帶和肌肉來維持。
動物脊柱
脊椎動物身體背部中央的脊梁骨,由多節的脊椎骨連線組成,成為支持身體的中軸和保護脊髓的器官。脊索是脊柱的原始結構,在胚胎髮育和系統發育中均如此。脊索動物門的動物在早期發育階段都具有脊索,但只有低等脊索動物才終生保留。脊椎動物(脊索動物門中的一個亞門)只在胚胎時期有脊索,以後即由脊椎骨連線而成的脊柱所代替。脊椎骨典型脊椎骨的中央部分是椎體,椎體背面是椎弓,椎體和椎弓之間的大孔,叫椎孔。各椎骨的椎孔相連形成椎管,內容脊髓。椎體的腹面有脈弓,各椎骨的脈弓相連形成脈管,內有血管。椎弓與脈弓都有延伸的棘,分別稱為椎棘和血管棘。魚的尾椎就有這種結構。在軀幹部有體腔和肋骨,無脈弓,椎體以橫突與肋骨相連。
魚類、有尾兩棲類的尾椎都有脈弓,爬行綱、鳥綱和哺乳綱動物的脈弓一般已消失,有些還保留著,叫人字骨。
陸生脊椎動物,除以上各部外,脊椎骨還有以下幾種突起:自椎弓向前伸出一對前關節突,向後伸出一對後關節突,向兩側與椎體連結處伸出一對橫突。前關節突的關節面朝上或朝內,後關節突的關節面向下或向外,兩者形成關節。
椎體的類型順次排列的脊椎骨是以椎體的兩端相互關節銜接的,根據椎體兩端的形狀,椎體可分為以下5種類型(見圖)。雙凹型椎體椎體前後端有凹陷,椎體間保存著退化的脊索,並呈細線狀穿過椎體。魚類、有尾兩棲動物和少數古老的爬行動物(如楔齒蜥)的椎體屬於這一類型。椎體間的關節活動範圍較小,所以缺乏局部的運動。
前凹型椎體椎體前端凹入,後端凸出,兩椎體間的關節比較靈活,脊索雖然仍殘留一部,但不成為連續的索狀。多數無尾兩棲動物、多數爬行動物屬於這一類型。
後凹型椎體椎體前端凸出而後端凹入,椎體相接形成活動關節。兩棲動物(多數蠑螈及無尾類的一部分)及少數爬行動物屬於此類型。
馬鞍型或復凹型椎體椎體兩端成橫放的馬鞍形,椎間關節活動範圍很大,脊索已不存在。鳥類頸椎屬於此型。鳥頭可轉動180°,能用喙啄尾脂腺,將尾脂腺所分泌的油脂塗在羽毛上,就是因為有這種馬鞍型椎體的關係。
雙平型椎體椎體前後兩端扁平,椎體之間墊以纖維軟骨的椎間盤以減少活動時的摩擦。哺乳動物的椎體屬此類型。
各類脊椎動物脊柱的比較脊椎動物在進化過程中,脊柱的演變一方面是增加其堅固性,另一方面是增加其靈活性。低等脊椎動物的脊柱分化少,如魚類的脊柱只包括軀椎和尾椎兩部。陸生脊椎動物的脊柱,由於生活環境變化很大,運動和支持身體的情況顯然與水生動物不同。執行不同功能的脊柱。就出現了適應陸地生活在形態上的顯著分化,脊柱逐漸分化為 5區:頸椎、胸椎、腰椎、薦椎和尾椎。
圓口綱脊索終生保留,外包以厚的脊索鞘,在脊索背面每一體節內有兩對小軟骨弓片,相當於椎弓的始基,它們雖然不起任何的支持作用,但這些弓片代表著原始脊柱的萌芽。而在脊索則全長一致,沒有任何分化。
軟骨魚綱和硬骨魚綱適應水中生活,脊柱分化少,僅分為軀椎及尾椎,兩者的差別在於尾椎有脈弓,軀椎有肋骨相連。在不同魚類中,可以看到脊柱逐漸代替脊索的過程,反映出在系統發生中脊柱的不同發展階段。鱘(軟骨硬鱗魚類)的脊柱已較圓口類進步,除椎弓外,還形成了血管(脈)弓,但缺少椎體。脊索終生存在,仍為支持身體的主要結構。鯊魚(軟骨魚類)的脊柱雖仍為軟骨,但已是完整椎骨的結構,椎弓與血管弓之外,椎體已經形成,脊索已退化,僅殘留於椎體之間。硬骨魚的脊柱已完全骨化,形成強有力的支柱,在椎體及椎弓上開始有關節突和橫突等突起。
兩棲綱脊柱分化為頸椎、軀椎、薦椎和尾椎。比魚類多了頸椎和薦椎的分化,魚類無頸椎,頭部不能轉動,兩棲動物頸椎的分化使頭部稍能轉動,但還只有一塊頸椎,是過渡階段。上陸的兩棲動物四肢需承受體重,與此相關,脊柱上有薦椎的分化,但還只有一塊。魚類偶鰭不承受體重,腰帶不與脊柱相接,脊柱也沒有薦椎的分化。在早期的兩棲動物化石中,腰帶也有不連於脊柱者,因此沒有薦椎的分化。由此可見,薦椎的分化,是由於腰帶與脊柱直接相連,後肢對身體載重的直接後果。
爬行綱具相當完全適應陸地生活的結構。脊柱分化為頸、胸、腰、薦及尾5個區域。頸椎數目比兩棲動物較多(蜥蜴8塊),最前兩塊頸椎又分化為寰椎和樞椎,寰椎失去自身的椎體,與樞椎相合成為齒突,寰椎能與頭骨一起在樞椎的齒突上轉動,從而使頭部能仰俯及左右轉動,使頭部的感覺器官得到更充分的利用。胸椎極其明顯,與肋骨、胸骨相連成為胸廓,胸廓除有保護內臟的功能外,還和肺呼吸有關。薦椎的數目也加多,最少是兩塊,有寬闊的橫突與腰帶相連,後肢承受體重的能力比兩棲動物有所增強。
鳥綱脊柱的分區與爬行動物相同,但由於適應飛翔生活變異較大。頸長,頸椎數目大大增多(雞13~14塊,天鵝多達25塊),椎體呈馬鞍形,使頸部轉動極為靈活。貓頭鷹頭部的轉動範圍可達270°。綜薦骨是鳥類特有的結構,它是由最後一個胸椎,全部腰椎和薦椎連同前面幾個尾椎癒合形成的。綜薦骨再與腰帶骨相癒合,形成很堅固的腰薦部。現代鳥類的尾椎數目減少,最後幾塊尾椎癒合成一塊尾綜骨,扇形的尾羽即著生在此骨上。
哺乳綱頸椎總是7塊,這是哺乳動物特徵之一。長頸鹿與鯨的頸長短相差雖很懸殊,但頸椎的數目卻相同,只是每塊椎骨的長短不同。水生哺乳動物頸椎相接很緊。有的甚至癒合成為1塊,反映在水中生活頭部少活動的特點。地下穴居的種類(如鼴鼠)頸椎很短。跳鼠頸椎變短並有癒合的現象,這樣可防止在跳躍時頭部劇烈的擺動。
頸椎的共同特點是:椎弓短而扁平,棘突低矮,全無肋骨相連,橫突上有橫突孔,椎動脈由此通過。
胸椎數目變化較大,由9~25塊,例如,兔為12塊,馬為18塊,象為20塊。胸椎的共同特點是:棘突發達,強有力的舉頭肌群就附著在棘突的垂直面上,各胸椎全與肋骨相連,橫突短小,前後關節突也小而扁,彼此很靠近。
腰椎一般為4~7塊,鯨則多達21塊,單孔目少到2~4塊,兔、狗、貓均為7塊。腰椎的共同特點是:椎體粗,棘突寬而大,橫突長,伸向外側前方,無肋骨附著。
薦骨一般為3~5塊,狗及貓均為3塊,兔為4塊,人為5塊。薦椎的特點是:棘突較低矮,椎體及突出等部全癒合為一整塊,叫薦骨。薦骨是後肢腰帶與軀幹連線的部分,前面1~2塊薦椎兩側突出成翼,薦骨翼與髂骨翼形成薦髂關節。通過薦部,後肢可推動軀幹並承受體重。鯨的後肢及腰帶均退化,相應的薦椎分化不明顯。
尾椎數目變化很大,由3~50塊。人和猿的尾椎為3~5塊,已退化為痕跡器官。尾椎靠前面的部分還保持著一般脊椎骨的突起,後面的尾椎已失去完整的椎骨外形,僅具圓柱狀的椎體。
脊柱各部的數目可以(脊)椎(公)式(簡作椎式)表示,用C、T、L、S、Cy分別表示頸椎、胸椎、腰椎、薦椎和尾椎。
總起來看,脊椎動物在進化過程中,原始的支持結構脊索逐漸被更為完善的新的支持結構脊柱所代替。無論是從個體發育上還是從種系發育上都可以看出:脊索是脊柱的原始形式,脊柱是脊索的進化產物。脊柱進化的趨向是由分區不明顯到分為明顯的五個區域;在支持身體與保護內臟方面趨於更加堅固;在轉動方面由水生到陸生趨於更加靈活。
區別
人體脊柱有3個生理彎曲,這是人走進化直立行的結果。猴子,猩猩,猿人都每有。西方醫學輔助療法注重對生理彎曲的恢復調整,並發展成獨立的學科:脊柱矯正科。從事脊柱矯正的人叫脊柱矯正師(chiropra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