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釋義
基本信息
讀音:huì
部首:口
部外筆畫:9
總筆畫:12
五筆86:KXEY
五筆98:KXEY
倉頡:RVNO
筆順編號:251《551《353《334
四角號碼:6703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5599
基本解釋
1. 嘴,特指鳥類的嘴:長~。短~。
2. 借指人的嘴:百~莫辯。不容置~(不準插嘴)。
詳細字義
〈名〉
1. (形聲。字從口,從彖( tuàn),彖亦聲。“彖”本義指“上大下小的豬嘴”。“口”指鳥獸向前突出之口。“口”與“彖”聯合起來表示“鳥獸突出前伸的上大下小,以上包下的嘴”。本義:鳥獸的上大下小,以上包下的長吻部。特指:鳥嘴。注意:有些短吻狗,以及猴類等的嘴不適用本字)
2. 鳥獸及某些其它動物(如烏龜和章魚)的嘴 [beak;snout]。如:喙息(用口呼吸的禽類)
3. 人的嘴 [mouth]。如:喙爭(猶言口舌之爭);喙長三尺(嘴長三尺的人。譏人強言善辯);喙息(有口能呼吸者。代指人和一切動物)
4. 器物的尖端 [point]
莊王曰:“子無阻九鼎! 楚國折鉤之喙,足以為九鼎。”——《史記》
〈形〉
1. 疲睏;喘氣,喘息 [tired;weary]
維其喙矣。——《詩·大雅·緜》。
2. 又如:喙息(猶喘息)。
常用詞組
1. 喙突 huìtū
(1) [coracoid process]
(2) 大多數哺乳動物退化的喙骨,它與肩胛骨融合併形成一個突起。在人類,喙突從肩胛骨向上向內延伸,然後向前向外彎曲。
(3) 尺骨上關節面前下部外傾的突起,當胳膊屈曲時與鷹嘴窩相適應。
生物學解釋
下頜為角質的鞘所被復,並向前方突出之結構。主要見於鳥類和鴨嘴獸。現存的鳥類無齒,喙起著齒和唇的作用。由於鳥的前肢演變為翼,由於具有代替其它動物前肢的各種功能,因此喙很發達,根據不同的生活習性而獲有各種形態。特別是對捕食習性的適應表現得更為明顯,一般啄食昆蟲的和吸食花蜜的鳥類,喙大都細長,而穀食的喙則多為圓錐形。偶爾也有將頭足類的口器稱為喙的。
植物學中,苔類植物的蒴萼與蘚類蒴蓋頂部的小突起物,稱為喙(beak)。
禿鷹與它的黑色鳥喙。
喙是鳥類上下頜包被的硬角質鞘,起到哺乳動物唇和齒的作用。喙的主要功能是取食和梳理羽毛。某些恐龍也有類似的構造,不過不一定與鳥類同源。
喙的形態
花蜜餵養(如:太陽鳥)乙-食蟲植物(如:flycatcher)的c-granivore(例如:grosbeak)為d-專科種子大胃王(如:交喙鳥)電子捕魚(例如:翠鳥)的f -扣除(例如:鵜鶘)八國集團濾食(如:火鳥)高地表探測(例如:avocet)我探(例如:ibisbill)j型表面擦卡(如:skimmer)的k-猛禽。
達爾文正是研究了加拉帕戈斯群島雀類的喙的變化從而提出了進化論的思想。喙的形態由於鳥類取食方式不同而有很大變異。鳥的啄可大致分為以下各類:
食昆蟲的鳥-尖而細長,方便從窄縫中把昆蟲抽出。
食果子的鳥-粗短成圓錐形,方便把堅硬的果子咬破。
食肉的鳥-粗壯、尖端銳利及鉤曲,方便捕殺及撕開獵物。
食魚的鳥-尖長及銳利,方便叉著遊動的魚。
食浮游生物的鳥-扁平而寬闊、邊緣具有濾水的櫛緣,方便在水中過濾浮游生物。
另外,個別的鳥啄也有不同的獨特形態,如交嘴雀的喙上下無法對齊是交叉的,這樣可以方便交嘴雀從鮮松果中取出松子;剪嘴鷗的下喙比上喙大而長,它貼近水面飛行時,可以用下喙在水中撈取食物;而紅鸛的上喙隆起而龐大,正是為了低頭撈取水中的藻類。
特殊結構
犀鳥的上喙基部形成巨大的頭盔,其下的骨骼有竇隙形成海綿狀結構以減輕喙的重量。
秧雞科的鳥,如骨頂(Fulica atra)的上喙基部向後延伸形成額板,下部也有骨板支持。
卵牙:在雛鳥破殼前,其上喙頂端都長有一個向上突出的角質結構,稱為“卵牙”,卵牙是用來幫助雛鳥啄開卵殼的,出殼後2-3天脫落。
拼音是hui的漢字
拼音是hui的漢字共有150個,如下: |
繪|回|會|灰|揮|匯|輝|毀|悔|惠|晦|徽|恢|穢|慧|賄|蛔|諱|卉|燴|誨|彗|琿|蕙|喙|恚|噦|暉|隳|麾|詼|蟪|茴|洄|虺|薈|繢|僡|儶|匯|叀|嘒|噅|噕|噦|嚖|囘|囬|圚|婎|媈|孈|寭|屷|幑|廻|廽|彙|彚|徻|恛|恵|憓|懳|拻|揮|撝|暉|暳|會|椲|楎|槥|橞|檅|檓|櫘|毀|毇|沬|泋|洃|湏|滙|潓|濊|瀈|灳|烜|烣|煇|煒|燬|燴|獩|琿|璤|璯|痐|瘣|眭|睢|睳|瞺|禈|穢|篲|繢|翽|翬|翬|翽|蒐|蔧|薈|薉|藱|蚘|蛕|蜖|褘|褘|詯|詼|誨|諱|譓|譭|譿|豗|賄|輝|迴|逥|違|銊|鏸|鐬|闠|闠|靧|韋|韢|頮|顪|餯|鮰|鰴|鼿|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