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形態
形態一年生草質藤本(蔓生),有矮生、半蔓生、蔓生三大品系。多數品種主蔓優勢明顯,側蔓少而弱。主蔓長度:矮生品種節間短,蔓長通常在50㎝以下,在
日光溫室中有時可達1m(因生長期長);半蔓生品種一般約80cm;蔓生品種一般長達數米。具葉卷鬚,屬攀援藤本,但常匍匐生長(矮生品種有的直立)。單葉,大型,掌狀深裂,互生(矮生品種密集互生),葉面粗糙多刺。葉柄長而中空。有的品種葉片綠色深淺不一,近葉脈處有銀白色花斑
花單性,雌雄同株。花單生於葉腋,鮮黃或橙黃色。雄花花冠鐘形,花萼基部形成花被筒,花粉粒大而重,具粘性,風不能吹走,只能靠昆蟲授粉。雌花子房下位,具雄蕊但退化,有一環狀蜜腺。單性結實率低,冬季和早春昆蟲少時需人工授粉。雌雄花最初均從葉腋的花原基開始分化,按照萼片、花瓣、雄蕊、心皮的順序從外向內依次出現。但雄花形成花蕾時心皮停止發育,雄蕊發達;雌花則在形成花蕾時雄蕊停止發育,而心皮發達,進而形成雌蕊和子房。
瓠果,形狀有圓筒形、橢圓形和長圓柱形等多種。嫩瓜與老熟瓜的皮色有的品種相同,有的不同。嫩瓜皮色有白色、白綠、金黃、深綠、墨綠或白綠相間;老熟瓜的皮色有白色、乳白色、黃色、橘紅或黃綠相間。
每果有種子300-400粒,種子為白色或淡黃色,長卵形,種皮光滑,千粒重130-200g。壽命一般4-5年,生產上限為2-3年。利用優質蔬菜,可做成多種菜品。
營養價值
營養成分
功效
1.西葫蘆富含水分,有潤澤肌膚的作用。
新鮮的西葫蘆呈淡綠色的,味道跟它的顏色一樣清香鮮美。葫蘆娃的可愛模樣,看著並不苗條,但是它卻又瘦身的功效呢,除此之外,西葫蘆含有一種豐富的維生素,對面色暗黃的人群有很好的功效,能改善皮膚的顏色,補充肌膚的養分,讓臉上暗沉得到回覆活力。
2.西葫蘆調節人體代謝,具有減肥、抗癌防癌的功效。
西葫蘆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葡萄糖等營養物質,尤其是鈣的含量極高。而且,西葫蘆富含水分,有潤澤肌膚的作用。無論遵循什麼減肥法,減肥的人都通常會感覺到自己面色發黃,皮膚鬆弛。富含水分的西葫蘆能還你水水的本來面目。
3.清熱利尿、除煩止渴、潤肺止咳、消腫散結。
中醫認為西葫蘆具有清熱利尿、除煩止渴、潤肺止咳、消腫散結的功能。可用於輔助治療水腫腹脹、煩渴、瘡毒以及腎炎、肝硬化腹水等症。葫蘆含有一種干擾素的誘生劑可以可刺激機體產生干擾素,提高免疫力,可發揮抗病毒和腫瘤的作用。西葫蘆富含水分,有潤澤肌膚的作用。
【適用量】每次82克。
藥用價值
中醫認為西葫蘆具有清熱利尿、除煩止渴、潤肺止咳、消腫散結的功能。可用於輔助治療水腫腹脹、煩渴、瘡毒以及腎炎、肝硬化腹水等症。西葫蘆含有一種干擾素的誘生劑,可刺激機體產生干擾素,提高免疫力,發揮抗病毒和腫瘤的作用。西葫蘆富含水分,有潤澤肌膚的作用。
適合人群:一般人都可食用。
適用量:每次82克。
習性
溫度
為瓜類蔬菜中較耐寒而不耐高溫的種類。生長期最適宜溫度為20-25℃,15℃以下生長緩慢,8℃以下停止生長。30℃以上生長緩慢並極易發生疾病。種子發芽適宜溫度為25-30℃,13℃可以發芽,但很緩慢;30-35℃發芽最快,但易引起徒長。開花結果期需要較高溫度,一般保持22-25℃最佳。早熟品種耐低溫能力更強。根系伸長的最低溫度為6℃,根毛髮生的最低溫度為12℃。夜溫8-10℃時受精果實可正常發育。
光照
光照強度要求適中,較能耐弱光,但光照不足時易引起徒長。光周期方面屬短日照植物,長日照條件上有利於莖葉生長,短日照條件下結瓜期較早。
濕度
喜濕潤,不耐乾旱,特別是在結瓜期土壤應保持濕潤,才能獲得高產。高溫乾旱條件下易發生病毒病;但高溫高濕也易造成白粉病。
土壤
對土壤要求不嚴格,砂土、壤土、黏土均可栽培,土層深厚的壤土易獲高產。
肥料
需肥量較大,生產1000kg商品瓜,需肥折合氮3.9-5.5kg,五氧化二磷2.1-2.3kg,氧化鉀4-7.3kg。
繁殖栽培
播種繁殖,春播或秋播,春播為主。栽培方式分露地、簡易地面覆蓋、保護地栽培(又分小拱棚和溫室大棚栽培)等,各有其特點。這裡簡要介紹一般栽培方法:
選種浸種
去除雜物,選取乾淨飽滿,千粒重200g左右的種子,置入瓦盆或其它無油污的容器中,先用冷水浸泡,再用50-55℃的溫水燙種,不斷攪拌,保持15-20分鐘,自然冷卻至20-30℃,浸種4-6小時,撈出後再用1%高錳酸鉀浸20-30分鐘,以消毒殺菌。風乾,至半乾時可加溫催芽,溫度以25℃為宜。如種子量大,催芽時可翻動,以促使發芽整齊,但出芽後即不再翻動。播種
芽長約1.5cm時播種,需選擇晴朗溫暖天氣。若遇陰雨天不能播種時,可將種子置於冷涼處,控制幼芽生長。播種的營養土應在播種前20-30日前配製好。選用未種過瓜類蔬菜的無病土壤和農家肥配製,通常用園土6份與腐熟的馬糞或圈肥4份混合。置於苗床或紙袋、塑膠缽(直徑9-10㎝)中,厚度8-9cm。播種後覆土約2㎝。
幼苗生長
幼苗易徒長,需嚴格控制溫度濕度。播種後幼苗萌出土層前宜保持高溫,晝溫25-30℃,夜溫18-20℃,地溫22-24℃,相對濕度80-90%,約3-4天出苗。幼苗出齊後適當降溫並通風,晝溫25℃左右,夜間13-14℃,第一片真葉展開後夜溫降至12℃。定植前8-10天,應逐漸加大通風量,並降溫煉苗,一般白天15-25℃,夜間6-8℃。定植與田間管理
經30-35天的苗期管理,培育出具3-4片真葉的幼苗,可進行定植。定植前先要施足基肥。畝施優質農家肥3000-5000㎏,也可施用馬糞、羊糞等。
整好地後,起成60-65㎝距離的壟,按株距40-50㎝刨埯,每畝定植2000-2500株。也可做成1.3m寬的平畦,每畦種植兩行。
栽苗時坐水栽,待水滲下後,封埯並扶正瓜秧。
定植安全期地溫13℃以上,夜間氣溫不低於10℃。
緩苗後應追肥(施用餅肥150-200㎏,或50-60㎏三元複合肥),並澆“催秧水”,但因地溫較低,不宜澆水過多。此後應及時中耕鬆土,不施水肥,待第一個瓜長到10-12㎝後再澆水。結瓜後一般5-7天澆水一次,以保持表土濕潤為度,雨季則需排水。
結瓜期順水追肥,一般追肥2-3次為宜。每次施用糞稀1000-1500㎏/畝,或碳酸銨10-15㎏/畝。
注意水肥管理,苗期或第一雌花坐果期肥水過多易徒長;後期水肥跟不上則產量降低。此外,早期留果過多易造成秧發育差,影響總產量。
為早熟高產,還應進行人工授粉(尤其是在無昆蟲授粉時)。每天上午6-8時,把正開放的雄花採下,剝去花冠,露出雄蕊,在雌花柱頭塗抹數次即可。
如需留種,一般應選取後期結的瓜,否則影響產量;專門留種的植株可不受此限。
冬季育苗
選擇抗病、高產、優質、外觀形狀好的西葫蘆品種。整地施肥。西葫蘆喜微酸性土壤,適宜的pH值為5.5~6.8。西葫蘆吸肥力很強,施用氮肥過多,容易引起莖葉徒長,導致落花落果及病害發生,施肥時應氮、磷、鉀配合。一般情況下,每收穫1000千克果實,需吸收氮3.92千克,磷2.13千克,鉀7.29千克。對五要素的吸收量依次為鉀大於氮大於鈣大於磷大於鎂。
浸種催芽:首先將種子放入清水中,將漂浮在水面上的不成熟的種子清除掉。然後用55℃~60℃的溫水浸種10分鐘,以殺死種皮上的病原,再在20℃~30℃的溫水中浸泡約4小時,撈出後控乾水分,用潮濕紗布包裹,在28℃~30℃的條件下催芽。種子破嘴露白後即可播種。
播種育苗:無論是採用苗床育苗還是營養缽育苗,都要先配製好營養土,這是培育壯苗的關鍵。取3份肥沃的、4年之內沒有種過瓜類的園田土,一份腐熟的圈肥,再加入少量柴草灰和鋸末,混合均勻、過篩,然後造畦或裝營養缽,準備好後即可播種,上覆土厚度2厘米。完成此道工序以後,應在畦面撒少量拌有甲胺膦的麩皮,防除地下害蟲。之後,用小拱棚薄膜封閉保濕,直至出苗。
西葫蘆適齡壯苗的標準為:日曆苗齡30天左右,具有3~4片真葉,株高10厘米左右,莖粗在0.5厘米,葉柄長度與葉片長度相等,葉色濃綠,子葉完好,根系發達。
幼苗期的溫度管理:白天氣溫保持在20℃~25℃,超過25℃時要通風降溫。夜間氣溫保持在10℃~15℃,最低不要低於6℃。這個時期,要科學適當地控制水分,出現明顯的缺水症狀可澆小水,澆水後要注意通風,降低空氣溫度,預防病害發生。為防止發生立枯病、枯萎病等病害,可兌上少量的萬枯一灌靈灌根2次;為防止葉片發生病害,可每隔7天用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葉面噴灑一次;為防除溫室白粉虱、蚜蟲、菜青蟲、斑潛蠅對幼苗的為害,可每隔5~7天噴施一次針對性藥物殺蟲。
病害
西葫蘆灰霉病
發病特徵
該病主要危害花和果實。被害花和果實初期呈水漬狀,後逐漸軟化,患病部位表面長滿灰綠色霉狀物。最終導致花和果實腐爛。後期患病部有時還長出黑色菌核。
發病規律
病原為半知菌亞門葡萄孢菌。病原菌在病殘體上越冬,也可在土壤中越冬,借氣流傳播。病菌喜高濕低溫條件,最適溫度在18-23℃,相對濕度在90%以上,弱光,適宜發病。保護地栽培,冬春連陰天多,氣溫低,再加上密度大,通風透光不良,濕度大,故發病較重。
防治方法
(1)加強田間管理。將病殘體清理乾淨,保持田間衛生,防治病菌擴散,控制溫度。
(2)澆水採用膜下暗灌或滴灌,夜間濕度應小於80%。當濕度大時,應採取措施降濕。
(3)生產後期要及時清理老葉,增加通風透光,使植株生長健壯,增加抗病能力。
(4)藥劑防治。用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5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每隔6—7天噴1次,連噴2—3次。
西葫蘆綿腐病
發病特徵該病主要為害果實,有時為害葉、莖及其他部位。果實發病初呈橢圓形、水浸狀的暗綠色病斑。在空氣乾燥條件下,病斑稍凹陷,擴展不快,僅皮下果肉變腐,表面生白色霉層。高溫多濕時,病斑迅速擴展,整個果實變褐、軟腐,表面布滿白色霉層,致使病瓜爛在田間。葉片受害,初生暗綠色、圓形成不規則形水浸狀病斑,濕度大時軟腐似開水燙過一樣。
發病規律
西葫蘆綿腐病是由鞭毛菌亞門瓜果腐黴菌真菌侵染引起。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天,遇適宜條件萌發,產生孢子囊和遊動孢子,或直接長出芽管侵入寄主,後在病殘體上產生孢子囊和遊動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傳播,侵害果實,最後在病組織里形成卵孢子越冬。病菌主要分布在表土層內,雨後或濕度大,病菌迅速增多,土溫低、濕度大利於發病。
防治方法
(1)採用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大雨後及時排水,結瓜後可將瓜墊起,防止潮濕染病。
(2)增加土壤中抗生菌,抑制病原菌生長,減輕受害。
(3)藥劑防治:在發病初期,用20%農土斯1000倍液,每隔10天噴1次,連續噴2~3次。
果實畸形
成因水肥控制不當。西葫蘆坐瓜初期水肥不足容易形成尖嘴瓜,中期不足容易形成細腰瓜,後期不足容易形成細長歪把瓜。但中期水肥過猛又容易形成大肚瓜;授粉不良,花粉分布不均,使授粉不足的部位呈凹陷狀,形成畸形瓜;溫度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影響光合效率,使製造的營養不足,抑制果實正常發育;西葫蘆自身雌花缺憾或雙性化形成果實,成為畸形瓜。
矮生
該類型的品種瓜蔓短、節間短,比較早熟。蔓長30~60厘米。第1雌花著生於第3~8節,以後每隔1~2節或每節出現雌花。主要品種有花葉西葫蘆、站秧西葫蘆、一窩猴西葫蘆等。
半蔓生
該類型品種節間略長,蔓長在60~100厘米,主蔓第1雌花著生在第8~11節上,為中熟品種。該類型品種大部分為一些地方品種。如山西臨沂的花皮西葫蘆、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最新育成的半蔓生裸仁西葫蘆等。這類型西葫蘆的栽培不多見。但隨著西葫蘆引蔓上架栽培技術的不斷改進,半蔓生西葫蘆類型在溫室種植的比例會增大。
蔓生
該類型植株生長勢強,節間長,主蔓可達150~400厘米以上,主蔓第1雌花一般出現在第10節以後,屬晚熟品種。蔓生西葫蘆抗病、耐熱性強於矮生類型,但耐寒力弱。其結果部位分散,成熟期不集中,採收期較長,果肉質嫩,纖維少、品質佳,單果重2~2.5千克,總產量較高。適於夏季栽培。主要品種有笨西葫蘆、扯秧西葫蘆、山西交城的蔓生西葫蘆等地方品種。
變種珠瓜生長發育近似南瓜,植株生長勢強,株型矮生、直立、開放。果實圓球形,果皮深綠光亮,帶灰綠斑點。果實生長發育快,生長期短,花後5~7天單瓜重可達300克。一株同時可結3個商品瓜,每株坐果數和采果數都較多,連續結瓜性能好。栽培上需肥、需水量大。
攪瓜是西葫蘆的又一變種。我國山東、河北等地均有種植。該品種植株生長勢強,葉片小,缺刻深,果實橢圓形,單瓜重0.7~1千克。成熟瓜表皮深黃色、淺黃色,也有底色橙黃,間有深褐色縱條紋的。瓜肉較厚,淺黃色,瓜肉組織呈纖維狀。多以老瓜供食,一般將整瓜煮或蒸熟後,橫切開,瓜肉用筷子一攪即成冬粉狀或海蜇皮狀,涼拌即可食用,故稱攪瓜。
品種
窩猴北京地方品種,華北均可栽培。植株直立,分枝性強,葉片為三裂心臟形,葉背茸毛多,主蔓第六至第八節出現雌花,以後連續7-8片葉節節都有雌花,單株結瓜3-4個。瓜短柱形,連線埠瓜皮深綠色,表面有5條不明顯的縱棱,並密布淺綠網紋。老熟瓜皮橘黃色,單瓜重1-2㎏。果實肉質嫩,味微甜,肉厚瓤小。播種至開始收穫約50-60日,採收期45天左右,畝產4000㎏。早熟,抗寒,不耐乾旱。
花葉西葫蘆
阿太
山西農科院育成的一代雜交種。葉色深綠,葉面有稀疏白斑。矮生,蔓長33-50㎝,節間短,第一雌花著生於第五六節,以後節節有瓜,採收期集中。嫩瓜深綠色,有光澤,老熟瓜呈黑綠色。50天后可採收,畝產5000㎏左右。
早青
山西農科院育成的一代雜交種。結瓜性能好,瓜碼密,早熟。播後45天可採收,一般第五節開始結瓜,單瓜重1-1.5㎏。採收250g以上的嫩瓜,單株可收7-8個。瓜長圓筒形,嫩瓜皮淺綠色,老瓜黃綠色。葉柄和莖蔓均短,蔓長30-40㎝,適於密植。畝產4000㎏以上。本品種有先開雌花的習性,為讓早期雌花結瓜,需蘸2,4-D。
站秧
黑龍江省地方品種,東北地區栽培較多。主蔓長30-40㎝,節間極短,可直立生長,適於密植。葉片較大,有刺毛,缺刻深裂。嫩瓜長圓柱形,瓜皮白綠色,成熟瓜呈土黃色,肉白綠色。單瓜重1.5-2.5㎏,早熟,較抗角斑病和白粉病。播後約44-50天可採收,畝產4000-5000㎏。
黑美麗
由荷蘭引進的早熟品種。在低溫弱光照條件下植株生長勢較強,植株開展度70-80㎝,主蔓第五至七節結瓜,以後基本每節有瓜,坐瓜後生長迅速,宜採收嫩瓜平均每個嫩瓜重200g左右。瓜皮墨綠色,呈長棒狀,上下粗細一致,品質好,豐產。每株可收嫩瓜10餘個,老成瓜2個(單瓜重1.5-2㎏)。適於冬春季保護地栽培和春季露地早熟栽培,畝產4000㎏左右。
灰采尼
從美國引進的雜交種。外形與“花葉西葫蘆”相似,唯葉缺裂稍淺。生長勢旺,抗病性強,果實生長快,坐果率高。
長蔓西葫蘆
河北省地方品種。植物匍匐生長,莖蔓長2.5m左右,分枝性中等。葉三角形,淺裂,綠色,葉背多茸毛。主蔓第九節以後開始結瓜,單株結瓜2-3個。瓜圓筒形,中部稍細。瓜皮白色,表面微顯棱,單瓜重1.5㎏左右,果肉厚,細嫩,味甜,品質佳。中熟,播後60-70天收穫。耐熱,不耐旱,抗病性較強。畝產3000-4000㎏。
綠皮西葫蘆
江西省地方品種。植株蔓長3m,粗2.2㎝。葉心臟形,深綠色,葉緣有不規則鋸齒。第一雌花著生於主蔓第四至六節。瓜長橢圓形,表皮光滑,綠白色,有棱6條。一般單瓜重2-3㎏。嫩瓜質脆,味淡。生長期100天左右,畝產2000㎏以上。
無種皮西葫蘆
甘肅省武威園藝試驗場育成。種子無種皮,為以種子供食用的品種。植株蔓生,蔓長1.6m,第一雌花著生於第七至九節,以後隔1-3節再出現一朵雌花。瓜短柱形,嫩瓜可做蔬菜。老熟瓜皮橘黃色,單瓜重4-5㎏。每100㎏能採收種子1.5㎏。種子灰綠色,無種皮,千粒重185g。種子供炒食或制糕點。
此外,西葫蘆還有兩個變種:園藝變種Cucurbita pepo L. var. Kintoga Mak.和特殊蔬菜Cucurbita pepo L. var.medullosa Alef.,中文名均稱金瓜。
有機西葫蘆栽培方式
1、栽培方式:早春保護地播種育苗,冬霜後定植於露地。近年來已提前20-30天播種育苗,早定植於大棚內栽培。2、播種育苗:和黃瓜相近,苗齡30-40天,4-5片葉定植為宜,覆土3厘米厚。
3、整地作畦:深翻施足基肥。一般畝施有機肥4000-5000千克。撒施基肥後,深翻25厘米以上,摟細耙平,做平畦。
4、定植:露地必須在冬霜後進行。定植密度,除行距因類型不同而有大的差別外,株距按50厘米定植。挖穴栽苗後,灌水。定植深度與原土坨平。
5、田間管理:直到坐根瓜之前,不旱不灌水。此間中耕3-4次,適當培土,清雜草。封行後停止中耕,及時清雜草。根瓜6-8厘米時,灌催瓜水,以後隨植株生長氣溫升高及瓜增大及時灌水。追肥和灌水結合,一般追施2-3次。開花時如果昆蟲少,需人工施粉。人工施粉應在天亮後及早進行,提高效果,雨天更要及時授粉。短蔓西葫蘆一般不整枝,長蔓品種需及時清除側蔓。幼瓜做好,膨大是可打頂,以促生長速度。
無土栽培技術
1、建造有機無土栽培設施利用日光溫室進行栽培。用磚在溫室內壘成內徑48cm的南北向栽培槽,槽北距牆80cm作走道。槽框高24cm,槽距72cm,基部鋪一層薄膜,膜上鋪3cm潔淨河砂,砂上填栽培基質。基質按砂:菇渣:玉米秸為1:2:2配製,噴濕蓋膜15天以消毒滅菌。1m3基質中加入2kg有機無土栽培專用肥,10kg消毒雞糞,混勻後填槽。 溫室內修2m3的蓄水池,建相應的滴灌系統。主滴灌管道用塑膠管,槽內鋪1~2根滴灌帶,上覆一層窄幅薄膜,以防滴灌水外噴。
2、無土嫁接育苗
(1)催芽播種本地區在10月上旬將西葫蘆與黑籽南瓜種同時浸種催芽,種子露白後播種。用穴盤無土育苗,按草炭:蛭石為2:1配好育苗基質,1m3基質中加入5kg消毒雞糞和0.5kg蛭石複合肥,混勻後填入50孔吸塑盤。苗盤澆足水後每孔點入1粒種子,上覆蛭石1.5cm。出苗前溫度保持28~30℃,出苗後降溫,白天保持20~25℃,夜間12~15℃。(2)嫁接育苗砧木與接穗苗子葉展平後即可進行靠接法嫁接,嫁接苗栽入10cm×10cm的營養缽(基質配製同穴盤),缽內澆足水,插拱蓋膜,遮光保濕,相對濕度90%左右,溫度白天25~28℃,夜間18℃。3天后逐漸見光,5天撤去覆蓋物,10天左右嫁接苗癒合好後接穗斷根。晝溫20~25℃,夜溫12~15℃,保持基質濕潤。約30天,苗3葉1心時即可定植。
3、定植
定植前先將基質翻勻整平,每個栽培槽均進行大水漫灌,使基質充分吸水。水滲後,西葫蘆按每槽兩行調角扒坑定植,基質略高於苗坨。株距45cm,667m2定植1500株。栽後輕澆,令基質與西葫蘆的根系密接即可。
4、栽培管理
(1)肥水管理定植後7~10天澆1水,以保持基質濕潤;坐果後需水量增加,晴天每天上午澆1次水,每次20min。陰雨雪天可視具體情況少澆或不澆。棚內經常通風,進行氣體交換和降低空氣濕度,以減輕病害的發生。
定植20天進行追肥,此後每隔10天追肥1次,每次每株追專用肥10g;坐果後每次每株25g。肥料均勻撒在離根10cm處,或距根莖部10cm將肥料埋入基質,隨後澆水。冬春季棚內進行CO2氣體追肥,可提高植株抗逆性和產量。
(2)溫、光管理定植後,棚內溫度保持白天20~25℃,夜間12℃,防苗徒長。坐果後提溫,白天25~28℃,夜間12~15℃。若晝溫常高於30℃,易形成生理障礙,影響花芽分化,造成高溫失水型花葉和病毒病的發生。
該品種喜光性強,栽培期間只要保證正常室溫,不過分降低溫度,應早揭晚放草苫,儘量讓植株多見光。陰雨雪天加強管理,只要揭苫後棚溫不下降過低,應早揭苫增光。陰雨天長期不揭苫,易導致葉黃苗弱,影響產量,且天氣驟晴後植株易出現生理萎蔫。
(3)植株調整與授粉苗8~9片葉時吊蔓,令主蔓直立生長。及時摘除側芽、卷鬚及病殘老葉,以免消耗養分,保持主蔓的正常生長和結果。雌花開後,於早晨6~9時摘取雄花進行人工授粉,或用20~30mg/kg的防落素塗抹雌花柱頭,以提高坐果率。
如何選購
西葫蘆又名茭瓜、角瓜、白瓜、番瓜、美洲南瓜,是南瓜的一個變種。西葫蘆的果實以皮薄、肉厚、汁多、可葷、可素、可菜、可餡而深受人們喜愛,成為餐桌上的一道佳肴。在挑選西葫蘆的時候,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外表:西葫蘆與南瓜不同,在幼嫩時口味最佳,因此,如果西葫蘆皮色淡綠略帶黃色花紋,無外傷,無病蟲害,無霉爛,即可食用。摸:在挑選時可以用手把西葫蘆拿起,嫩的西葫蘆摸上去會有點黏手的感覺。看瓜蒂:西葫蘆的瓜蒂如果還很濕潤,或有分泌物,則一般比較新鮮,如果過於乾燥便不新鮮了。食用指南
適宜人群:
宜食:糖尿病、肝病、腎病患者宜食;肺病患者宜吃白糖西葫蘆。
忌食:西葫蘆不宜生吃。脾胃虛寒者應少吃。
注意事項:
高溫炒蔬菜會釋放致癌物:炒西葫蘆排致癌首位。“西葫蘆、大蒜、洋蔥等蔬菜一經高溫煎炒會產生可能令人致癌的丙烯醯胺。”
西葫蘆的製作技巧
1、不宜生吃;
2、烹調時不宜煮得太爛,以免營養損失。
西葫蘆的保存方法
5-7天,貯存西葫蘆最適溫度為5-10℃,最適濕度為95%。要輕拿輕放,防止碰傷。然後用軟紙逐個進行包裝,放在筐內或紙箱內,臨時貯存時要儘量放在陰涼通風處;儘量放進冰櫃冷藏。食譜
西葫蘆炒雞蛋
原料: 西葫蘆200克 雞蛋150克。鹽4克 味素2克 大蔥10克 植物油30克。操作:1、雞蛋打散加鹽、味素攪勻;2、炒鍋熱油,雞蛋放入鍋內炒熟待用;
3、鍋內熱油,放入蔥花炒香,西葫蘆下鍋翻炒,加鹽調味;4、西葫蘆炒熟時加入雞蛋翻勻出鍋。
蝦仁西葫蘆
配料:西葫蘆,蝦米。
操作:
1、西葫蘆洗淨切片,蒜切成小塊,備用.
2、鍋里放一勺油,放蒜,聞到蒜香味放西葫蘆.別把蒜炸黃了.
3、少許鹽,大火炒一到兩分鐘.放雞精.
4、關火,放蝦米.翻炒兩下,即可.
瓜仁西葫蘆
配料: 主料:西葫蘆500克
輔料:瓜子仁、松子仁
調料:鹽、雞精、薑末、蔥花、水澱粉、酒泡枸杞
操作:
1、將西葫蘆洗淨去皮切成片,姜切片,蔥切絲,松子仁、瓜子仁過油炸香待用;
2、坐鍋點火倒入油,至油溫三成熱時下薑片、蔥絲炒香,再放入西葫蘆炒勻,加高湯,再依次放入鹽、雞精,大火炒至西葫蘆變軟時勾芡,倒入泡好的枸杞,撒上松子仁、瓜子仁即可出鍋。
西葫蘆雞蛋餅
原料:西葫蘆絲一杯(瓠子,zucchini)1個雞蛋加一個蛋清 1-2小勺油少許鹽 蔥花少許 新鮮磨的胡椒(可選)
做法:
1、西葫蘆如果不是很老的話,皮可以保留一些,切成或是擦成細絲;2、把雞蛋和蛋清放在一個大碗裡打散後加鹽,倒入西葫蘆絲和蔥花,攪拌均勻;
3、平底鍋里放少許油,油7成熱以後倒入蛋糊(量是蛋液薄薄覆蓋鍋底,但是西葫蘆絲有3、4毫米厚的樣子);小火煎到一面微微金黃,撒上新鮮磨的胡椒,翻面;用鏟子不時壓壓蛋餅,讓西葫蘆的水分出來;
4、重複步驟3把剩下的麵糊做完。
泡椒西葫蘆
材料
西葫蘆一條,泡紅海椒兩到三個,姜蒜
做法
1.西葫蘆一條,仔仔細細洗了,切成大概3毫米恁么寬的片,再改刀成絲。
2.泡紅海椒兩到三個,斜切成絲。怕吃辣的同學,請拿你的刀尖尖,把海椒裡面的籽籽刮掉,不要。一瓣蒜剝了皮皮,宰成蒜米兒,再切差不多分量的姜米。
3.鍋裡面來點菜油,中火熱油,先放泡椒絲下去炒個15秒,再下姜蒜米兒炒香了。這個時候按你口味往鍋裡頭放鹽,我放了,不到1/3小瓢羹的量。再鍋鏟翻幾下佐料,轉中高火,下西葫蘆絲,快炒到稍微有點變軟,就出鍋。
不能炒太久了,炒出一鍋水,就不好吃了哈。
西葫蘆燴番茄
材料:西葫蘆一個,番茄2個
做法:
步驟1:蒜切末,西葫蘆去瓤切片,番茄切塊。
步驟2:鍋中加水,水開倒入西葫蘆加鹽焯一下水,然後裝盤備用。
步驟3:熱鍋倒入油,加入蒜末煸炒爆香,然後加入番茄翻炒(番茄一定要用熟透的,那樣能炒出紅油來)炒出來使這個樣子滴。
步驟4:倒入西葫蘆,,加入一點鹽,少許白糖翻炒幾下即可。
營養cc
蔬菜中的纖維素,以及維生素C、鈣、磷、鎂含量豐富,它是人體維持生命和生長的主要營養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