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雷德福

羅伯特·雷德福

羅伯特·雷德福,1936年8月18日出生於加州,美國導演、演員。 1969年,羅伯特與保羅·紐曼合作出演《虎豹小霸王》,並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主角獎。1973年,與保羅·紐曼二次合作的《騙中騙》使他首次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1974年,羅伯特主演了《了不起的蓋茨比》。1981年,羅伯特憑藉導演處女作《普通人》榮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1985年,他主演了《走出非洲》,這部電影囊括了1986年度七項奧斯卡大獎。1992年,執導布拉德·皮特主演的影片《大河戀》。1994年,他導演的影片《幕後謊言》也使他再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2014年,參演漫威電影《美國隊長2》,他在影片中飾演神盾局高官。2017年7月18日,威尼斯電影節公布了本屆金獅獎終身成就獎的獲得者,羅伯特·雷德福和簡·方達共同獲得第7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

基本信息

早年經歷

1937年出生在加州小城的羅伯特·雷德福,一開始並沒有展現出對演藝方面的興趣。

1955年高中畢業後,他憑著棒球獎學金入讀科羅拉多大學選讀藝術,專攻繪畫。由於極不適應大學生活,一年後便中途退學遠渡歐洲 。

演藝經歷

出席活動 出席活動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走上了演藝道路。1969年,他與保羅·紐曼合作《虎豹小霸王》,扮演聖丹斯小子一角。1973年,羅伯特·雷德福和保羅·紐曼再度合作,演出了《騙中騙》,他們飾演30年代芝加哥的小流氓,合作對付表面是大銀行家的黑幫大哥。影片一共奪得七項奧斯卡獎,而羅伯特·雷德福亦被提名最佳男主角。

1974年的《了不起的蓋茨比》由羅伯特·雷德福和米亞·法羅主演,獲得了奧斯卡的最佳服裝和最佳電影音樂兩座小金人 。

1980年,羅伯特·雷德福執導了他的導演處女作《普通人》,這部影片令他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4個獎項 。之後,他息影4年。直至1984年才復出拍攝了《天賜奇才》,片中他飾演一個30多歲才成為職業選手的棒球員 。

1985年,他主演了《走出非洲》,這部電影囊括了1986年度七項奧斯卡大獎。

個人寫真 個人寫真

1992年,執導布拉德·皮特主演的影片《大河戀》。

1995年,羅伯特·雷德福執導了《幕後謊言》,這部充滿批判精神的電影在當年獲得了奧斯卡4項提名 。

2010年10月,羅伯特·雷德福在法國巴黎愛麗舍宮被法國總統薩科奇授予騎士勳章 。

2013年,羅伯特·雷德福主演的海難片《一切盡失》獲得第29屆美國電影獨立精神獎5項提名 。

2014年,他出演的《美國隊長2》上映,他在影片中飾演神盾局高官 。

2017年7月18日,威尼斯電影節公布了本屆金獅獎終身成就獎的獲得者,羅伯特·雷德福和簡·方達共同獲得第7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2017年,與傑森·席格爾合作出演電影《愛有來世》 。

2018年,與卡西·阿弗萊克合作主演電影《老人與槍》 。

個人生活

影視作品 影視作品

1958年,羅伯特回到美國,與17歲的少女羅拉結婚 。

主要作品

參演電影

上映時間劇名扮演角色導演合作演員
2018老人與槍Forrest Tucker大衛·洛維卡西·阿弗萊克
2017愛有來世ThomasCharlie McDowell傑森·席格爾
2016彼得的龍Grace's father
2015林中漫步Bill Bryson
2015真相Dan Rather
2014美國隊長2Alexander Pierce
2013一切盡失Our Man
2012無處可逃Jim Grant / Nick Sloan
2007獅入羊口Professor Stephen Malley
2006夏洛特的網Ike the Horse (voice)
2005美麗待續Einar Gilkyson
2004贖金危情Wayne Hayes
2001間諜遊戲Nathan D. Muir
2001最後的城堡Lt. Gen. Eugene Irwin
1998馬語者Tom Booker
1996因為你愛過我Warren Justice
1993桃色交易John Gage
1992大盜Martin 'Marty' Bishop
1990哈瓦那Jack Weil
1986法網神鷹Tom Logan
1985走出非洲Denys
1984天賦Roy Hobbs
1980黑獄風雲Henry Brubaker
1979電光騎士Sonny
1977遙遠的橋Major Julian Cook
1976總統班底Bob Woodward
1975禿鷹72小時Joseph Turner
1975鷲與鷹Waldo Pepper
1974了不起的蓋茨比Jay Gatsby
1973騙中騙Johnny Hooker
1973往日情懷Hubbell
1972傑里邁亞·詹森Jeremiah Johnson
1972侯選人Bill McKay
1972盜寶群英Dortmunder
1970疾速暴走族Halsy Knox
1969虎豹小霸王The Sundance Kid
1969下半生賽跑者Chappellet
1969追兇三千里Deputy Sheriff Christopher 'Coop' Cooper
1967冷戰夫妻Paul Bratter
1966蓬門碧玉紅顏淚Owen Legate
1966凱德警長Charlie 'Bubber' Reeves
1965春花秋月奈何天Wade Lewis / Lewis Wade
1962獵戰Pvt. Roy Loomis
1960金童玉女Basketball Player

執導電影

上映年份作品中文名作品英文名
2012無處可逃The Company You Keep
2010女同謀The Conspirator
2007獅入羊口Lions for Lambs
2000重返榮耀The Legend of Bagger Vance
1998馬語者The Horse Whisperer
1994幕後謊言Quiz Show
1992大河戀A River Runs Through It
1988豆田戰役The Milagro Beanfield War
1980普通人Ordinary People

來源

社會活動

1981年,羅伯特·雷德福設立聖丹斯電影學院,成為向年輕電影人、獨立電影工作者提供援助的重要地方。

1984年,聖丹斯電影節開始舉辦,成為全美以至世界獨立電影工作者展示成果的重要場合,一個不同於好萊塢價值的藝術競技場。而塔倫提諾等美國導演,亦都由聖丹斯作起點,令好萊塢公司亦紛紛開設自己的“獨立”電影部門 。

獲獎記錄

奧斯卡金像獎
  • ▪ 2002 第74屆 榮譽獎 (獲獎)
  • ▪ 1995 第67屆 最佳影片 幕後謊言 (提名)
  • ▪ 1995 第67屆 最佳導演 幕後謊言 (提名)
  • ▪ 1981 第53屆 最佳導演 普通人 (獲獎)
  • ▪ 1974 第46屆 最佳男主角 騙中騙 (提名)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 ▪ 2017 第74屆 終身成就榮譽金獅獎 (獲獎)
  • ▪ 2012 第69屆 開放獎 無處可逃 (獲獎)
  • ▪ 2012 第69屆 維托里奧.維內托電影節獎 無處可逃 (獲獎)
金球獎
  • ▪ 2014 第71屆 電影類-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一切盡失 (提名)
  • ▪ 1999 第56屆 電影類-最佳導演 馬語者 (提名)
  • ▪ 1995 第52屆 電影類-最佳導演 幕後謊言 (提名)
  • ▪ 1994 第51屆 塞西爾.B.戴米爾獎 (獲獎)
  • ▪ 1993 第50屆 電影類-最佳導演獎 大河戀 (提名)
  • ▪ 1981 第38屆 電影類-最佳導演獎 普通人 (獲獎)
  • ▪ 1978 第35屆 Henrietta Award-最受歡迎男演員 (獲獎)
  • ▪ 1977 第34屆 Henrietta Award-最受歡迎男演員 (獲獎)
  • ▪ 1975 第32屆 Henrietta Award-最受歡迎男演員 (獲獎)
  • ▪ 1966 第23屆 電影類-最佳男新人 春花秋月奈何天 (獲獎)
上海國際電影節
  • ▪ 2001 第5屆 主競賽單元-金爵獎 重返榮耀 (提名)
英國電影學院獎
  • ▪ 1995 第48屆 電影獎-最佳影片 幕後謊言 (提名)
  • ▪ 1971 第24屆 電影獎-最佳男主角 虎豹小霸王 (獲獎)
義大利大衛獎
  • ▪ 1986 第30屆 最佳外國男演員 走出非洲 (提名)
  • ▪ 1974 第18屆 最佳外國男演員 騙中騙 (獲獎)
艾美獎
  • ▪ 2013 第65屆 最佳紀錄片/非劇情類特別節目 《總統班底》紀念特別節目 (提名)
  • ▪ 1963 第15屆 最佳男配角 Alcoa Premiere (提名)
日本電影學院獎
  • ▪ 1982 第5屆 最佳外語片 普通人 (提名)
美國線上影評人協會獎
  • ▪ 2019 第22屆 終身成就獎 - (獲獎)
金球獎
  • ▪ 2019 第76屆 音樂/喜劇電影最佳男主角 老人和槍 (提名)

來源

人物評價

羅伯特·雷德福雖是一位知名的演員和導演,但他一直都沒有自導自演過,直至1998年的《馬語者》為止。在這部作品中羅伯特·雷德福扮演一個退隱田園的馴馬師,幫助一匹受傷失控的馬和它的女主人克服傷患,並發生了一段感情。這個角色完全是羅伯特·雷德福個人的寫照。作為一個入行多年的電影人,羅伯特·雷德福的成就是十分可觀的。作為一名演員,他演出的電影多是以追求票房為主的商業片,從來沒有得到過表演方面的任何大獎。不過作為一個充滿魅力的男明星,他的地位是持久不墜的 。 (南方網評)

歷屆奧斯卡最佳導演及相關作品

第一屆 路易斯·麥爾斯通 《兩個阿拉伯騎士》/ 弗蘭克·波薩奇 《七重天》
查爾斯·卓別林 “……電影學院鑑定委員會頒發1928年8月1日截止的年度電影藝術個人成就獎,一致決定你的名字從競爭者名單中撤下來,你因編劇、表演、導演和製作《馬戲團》而被授予第一項奧斯卡特別獎。你因為集體成就而獨成一家。”
第二屆 弗蘭克·羅伊德 《薄命花》/ 第三屆 路易斯·麥爾斯通《西線無戰事》/ 第四屆 諾曼·陶洛格《淘哥兒》 / 第五屆 弗蘭克·波薩奇 《壞女郎》 / 第六屆 弗蘭克·羅伊德 《亂世春秋》 / 第七屆 弗蘭克·卡普拉 《一夜風流》/ 第八屆 約翰·福特 《告密者》 / 第九屆 弗蘭克·卡普拉 《富貴浮雲》 / 第十屆 萊奧·麥克卡雷 《春閨風月》 / 第十一屆 弗蘭克·卡普拉 《浮生若夢》 / 第十二屆 維克多·弗萊明 《亂世佳人》 / 第十三屆 約翰·福特 《怒火之花》 / 第十四屆 約翰·福特 《青碧山谷》 / 第十五屆 威廉·懷勒 《忠勇之家》 / 第十六屆 麥可·科蒂斯 《卡薩布蘭卡》 / 第十七屆 萊奧·麥克卡雷 《與我同行》 / 第十八屆 比利·威爾德 《失去的周末》 / 第十九屆 威廉·懷勒 《黃金時代》 / 第二十屆 伊利亞·卡贊 《君子協定》 / 第二十一屆 約翰·哈斯頓 《寶石嶺》 / 第二十二屆 約瑟夫· L· 曼基維茲 《三妻艷史》 / 第二十三屆 約瑟夫·L·曼基維茲 《彗星美人》 / 第二十四屆 喬治·史蒂文斯 《美國的悲劇》 / 第二十五屆 約翰·福特 《默默無語的人》 / 第二十六屆 弗萊德·辛尼曼 《永垂不朽》 / 第二十七屆 伊利亞·卡贊 《碼頭風雲》 / 第二十八屆 戴爾伯特·曼 《馬蒂》 / 第二十九屆 喬治·史蒂文斯 《巨人》 / 第三十屆 大衛·里恩 《桂河大橋》 / 第三十一屆 文森特·米尼利 《琪琪》 / 第三十二屆 威廉·懷勒 《賓虛》 / 第三十三屆 比利·威爾德 《桃色公寓》 / 第三十四屆 羅伯特·懷斯傑羅姆·羅賓斯 《西區故事》 / 第三十五屆 大衛·里恩 《阿拉伯的勞倫斯》 / 第三十六屆 托尼·理察森 《湯姆·瓊斯》 / 第三十七屆 喬治·丘克 《窈窕淑女》 / 第三十八屆 羅伯特·懷斯 《音樂之聲》 / 第三十九屆 弗萊德·辛尼曼 《四季之人》 / 第四十屆 麥克·尼可爾斯 《畢業生》 / 第四十一屆 卡羅爾·里德 《奧利佛! 》 / 第四十二屆 約翰·施萊星格 《午夜牛郎》 / 第四十三屆 弗蘭克林· J· 沙夫納 《巴頓將軍》 / 第四十四屆 威廉·弗萊德金 《法國販毒網》 / 第四十五屆 鮑勃·弗斯 《歌廳》 / 第四十六屆 喬治·羅伊·希爾 《騙》 / 第四十七屆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教父 II》 / 第四十八屆 麥洛斯·弗曼 《飛越瘋人院》 / 第四十九屆 約翰· G· 阿維爾德森 《洛基》 / 第五十屆 伍迪·艾倫 《安妮·霍爾》 / 第五十一屆 麥可·西米諾 《獵鹿人》 / 第五十二屆 羅伯特·本頓 《克萊默夫婦》 / 第五十三屆 羅伯特·雷德福 《普通人》 / 第五十四屆 沃倫·比蒂 《赤色分子》 / 第五十五屆 理察·阿坦伯洛 《甘地》 / 第五十六屆 詹姆士· L· 布魯克斯 《母女情深》 / 第五十七屆 麥洛斯·弗曼 《莫扎特》 / 第五十八屆 西德尼·波拉克 《走出非洲》 / 第五十九屆 奧利佛·斯通 《野戰排》 / 第六十屆 伯納多·伯托魯西 《末代皇帝》 / 第六十一屆 巴里·萊文森 《雨人》 / 第六十二屆 奧利佛·斯通 《生於七月四日》 / 第六十三屆 凱文·科斯特納 《與狼共舞》 / 第六十四屆 喬納森·德米 《沉默的羔羊》 / 第六十五屆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不可饒恕》 / 第六十六屆 史蒂芬·史匹柏 《辛德勒的名單》 / 第六十七屆 羅伯特·澤梅基斯 《阿甘正傳》 / 第六十八屆 梅爾·吉布森 《勇敢的心》 / 第六十九屆 安東尼·明格拉 《英國病人》 / 第七十屆 詹姆斯·卡梅隆 《鐵達尼號》 / 第七十一屆 史蒂芬·史匹柏 《拯救大兵瑞恩》 / 第七十二屆 薩姆·門德斯 《美國美人》 / 第七十三屆 史蒂文·索達伯格 《毒品網路》 / 第七十四屆 羅恩.霍華德 《美麗心靈》 / 第七十五屆 羅曼·波蘭斯基 《鋼琴家》 / 第七十六屆 彼得·傑克遜 《指環王3:王者回歸》 / 第七十七屆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百萬美元寶貝》 / 第七十八屆 李安 《斷背山》 / 第七十九屆 馬丁·西科塞斯 《無間道風雲》 / 第八十屆 科恩兄弟 《老無所依》 / 第八十一屆 丹尼·博伊爾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