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日本茶道源起於唐朝,是派遣到中國的僧侶,將當時中國唐朝的佛教和茶文化一起帶回日本。公元805年,傳教大師自唐回日,帶回中國茶種傳遍全日,隨著唐宋時期中國的茶葉興起與飲茶文化推行於日本的佛教寺院,又逐漸普及於民間,使品茶的習慣深入日本民間,並日益興盛起來。
早在1800年(嘉慶五年)以前,日本已發展了一系列的茶道具,例如繩文土瓶,(紀元前200年)、溫酒器、手取釜、釜等各種各樣的道具,這些器具的製作過程及成熟、隨茶道的興盛,都是決定鐵瓶原形的重要依據。
鐵壺的起源眾說紛紜,但在日本茶道所使用的茶釜上面加上提手,應該就是鐵壺的初體,是最受大家認同的,在江戶時代天朝期(1780年代、乾隆45年)的古文書中有記載“瓶此一名稱,由此可確切推知,鐵壺在民間開始普及是在此時期且早在這之前應該就已存在,而明治時期(西元1868年~1912年、同治7年~民國元年)在民間,隨茶道的推行,鐵壺的使用更加普遍,眾多精美且雕工精細的鐵壺也是在此時期產生,所出現的堂號,著名工藝大師及工作室也如雨後春筍般孕育而生。
歷史
日本鐵壺最早可追溯至江戶時期,在昭和期間已因日本茶文化的改變而斷絕,幾乎每家每戶都會使用鐵壺,而製作精美的鐵壺還經常作為高貴的禮物在親朋好友間贈送。用老鐵壺煮水,一方面鐵壺會吸附水中的氯離子,另一方面鐵壺煮出的水中會釋放出鐵離子,可以補充人體每日所需的鐵質,還可預防及降低高血壓,對有高血壓的人很有幫助。老鐵壺煮水能提高水的溫度,具有軟化水質,讓水變得甘甜,順口,口感厚實飽滿順滑,在品飲好茶時,有事半功倍加分之效,特別適合泡老茶或煮茶用。因以生鐵為原料,透過鑄造方式,加之作者藝術造旨,形成老鐵壺特殊的文化。從收藏市場的價位上看,老鐵壺的價位相對於現代名家新制的鐵壺反而便宜。日本老鐵壺的藏量也是越來越少了,價格是一路飆升。
工藝
鐵壺的製作工藝,是金屬加工中最為原始的鑄造法,鑄造而成的鐵壺材質本身化學活潑性極高。雖然在當時製作的廠家都有自己的防止鐵鏽的處理,經過時間與使用環境的洗禮,今日所見的老鐵壺絕大多數均有不同程度的鐵鏽、銅綠與各式各樣的污染物。用家及藏者若欲恢復往日的丰采與實用性,清潔與整理是絕對必要的。因以生鐵為原料,透過鑄造方式,加之作者藝術造旨不同,形成老鐵壺特殊的文化。
價值
用老鐵壺煮出的水口感很軟、甘甜,用來泡茶,那是如虎添翼,雲南地處高海拔地區,用生鐵壺煮水對提高水溫有明顯作用(經測試在昆明水溫可接近100℃),對泡普洱茶是再好不過的。而在煮茶過程中,鐵壺吸收水分中的氯離子,並釋放出二價鐵,長期飲用,可以預防貧血,補充鐵質。這也是日本地區,男女長壽的原因之一了。
因以生鐵為原料,透過鑄造方式,加之作者藝術造旨,形成老鐵壺特殊的文化。你可以把它當成一件日常煮水器來養生,或是一件藝術品欣賞,亦或是古董收藏。鐵壺的價值因其製作者的名氣、技藝而大有不同。日本老鐵壺的藏量已經越來越少,導致其價格一路飆升。
泡茶益處
1、煮茶利器:鐵壺燒水沸點溫度更高,比一般不鏽鋼隨手泡等要高出2-3度,且保溫時間也更長,利用高溫水泡茶,可激發和提升茶的香氣。而尤其對於普洱老茶而言,因陳化時間較長,是必須採用足夠的高溫水,才能淋漓盡致把其內質陳香和茶韻發揮出來,實為絕配,已越來越多的成為玩家級普洱茶友們賞茶、鬥茶、鑒茶以及開展茶會活動必備的專業茶器。
2、改善水質:使水更軟滑、甘甜,這也可以改善和提高泡茶的口感。
3、補鐵專家:科學家們早已發現鐵是造血元素,成人每日需0.8-1.5毫克的鐵,嚴重缺鐵會影響智力發展,而實驗也證明飲水、烹調使用鐵壺,鐵鍋等鐵制器具,可增加鐵質的吸收。因為鐵壺煮水能釋出易於人體吸收的二價鐵離子,可以補充人體所需,從而有效地預防貧血。
製作歷史
日本老鐵壺的鑄造方法與現代有所不同,老鐵壺當時採用的是一種脫臘技術,每件鐵壺鑄好後,必須敲碎模具,才可取出。而且以前的老鐵壺是純手工製作,所以製造出來的壺絕對不會出現有兩個一模一樣的,它具有外形的全球唯一性,是百年難得的珍貴古董,亦是一件帶有藝術價值與實用價值的水器。你可以把它當成一件日常煮水器來養生,或是一件藝術品來欣賞,亦或是古董來收藏。
日本鐵壺最初的歷史已經有點模糊,但淵源還是清楚的:在西方的資料中,無一例外地指出日本鐵壺來源於日本本土 。日本鐵壺最早可追溯至日本江戶時期,距今已有數百年之遙。時至今日除了南部鐵器仍有持續創作與生產,現今備受關注的京都鐵器,在昭和期間已因日本茶文化的改變及戰爭而斷絕,因此所見如龍文堂等銅蓋系統的京都鐵瓶至少都具數十年以上的歷史。在過去的一兩百年里,鐵壺在日本非常普及。
選購
1.注意檢查壺內外是否有異常的地方,是否有破洞,是否有用其他材料修補的,有否滲漏水。
2.壺的內部是否有不正常的黑色,是否清理乾淨,有無異味,這是最重要的。
3.把,蓋子,鈕,壺身是否協調,有否串蓋,串把等。
保養
日本鐵壺
使用鐵壺原因:雖然鐵壺很早傳入日本但是一直沒有廣泛傳播。到18世紀中期日本茶道開始形成統一的意識,他們發現煮茶最好的水源的河床都有大量鐵砂成分,用鐵壺煮水可以提高茶味品質。因此18世紀開始大量仿造唐代鐵壺,並且形成自己的風格。
操作方法:
1:10克鹽調和200克醋(白醋為佳),放入壺中小火煮,不能幹燒。(鹽與醋混合加熱時產生次氯酸消除壺中細菌群落,鹽沒有海鹽那樣的強腐蝕性所以日本茶道多用)
2: 5克鹽配合200克清水與15克裙帶菜(或海帶),放入壺文火中煮。(在鹽促進下海藻會釋放岩藻多糖成分和褐藻酸鹽鈉,這個本身可以在壺內形成包漿,而且岩藻多糖成分在現代醫學中發現是抑制和預防癌細胞生長的)
3: 放入竹節、竹根、竹葉混合250克入清水,放入壺裡煮30分鐘。
4:擦乾後下次就可以煮水泡茶飲用。
1.儘量避免乾燒
在壺內無水的情況下,最好不要再加熱。因為反覆而持續的空燒,會縮短鐵壺使用的壽命,也有可能將鐵壺燒裂。
2.防止溫差過大
所謂溫差過大指的是:壺體溫度與水溫,兩者溫度相差過大時。如:壺溫低時,加入熱水或壺溫高時,倒入冷水。有類似上述情形時,會有裂壺的風險。
比較好的做法是一、使用兩把以上的鐵壺交替使用。二、只有一把鐵壺時,可採用加熱水的方式來補充壺內不足的水量,這么做可以避免溫差過大的狀況。
3. 保持鐵壺乾燥
鐵壺在使用完畢後,壺內還留有水份的話,很容易生鏽。所以,鐵壺在使用完畢後,利用壺身和爐的餘熱,蒸發壺內殘留的水分,以確保壺內的水份完全蒸發,達到壺內乾燥。
清洗方法
整理鐵壺有三大步驟:
一、刷洗
幾經驗證發現,使用清水,搭配洗鍋的鐵球刷洗,效果最佳。如果碰到較大的鐵鏽,可使用起子、西餐刀將其輕輕刮除。此時應注意力道之適當否,避免破壞鐵壺本體;如果輕敲無法取下的鐵鏽,可先嘗試煮水,使其自然脫落。
二、煮水
刷洗完畢後將髒水倒掉,加入清水煮滾;利用加熱的過程去除雜質並養成水垢;若煮出的水質清澈,沒有雜味,代表已清洗乾淨。重複此動作數次,可以養壺也可使水更甘甜。
三、蒸乾
煮水過後應立即將壺內殘水倒乾;利用鐵壺餘溫蒸乾剩餘水分,此時將壺蓋打開避免壺內滯留水氣。用乾布擦拭壺面使壺麵皮殼更加美麗。
整理過後,如果不立即使用,應放置乾燥處所,避免潮濕。除非打算長期不使用,否則絕對不要異想天開的上漆、抹油,避免破壞鐵壺本體。愛壺都應待壺如子,即使整理完畢後仍要定期檢查,確保壺體乾淨無銹。
質量問題
珠海檢驗檢疫局2016年曾在一批產自日本的鐵壺的銅質壺蓋上,檢出重金屬鉛溶出量超標,尤其在酸性環境下,鉛溶出量檢出值超出限量標準550餘倍,已作退運處理。
使用不合格的鐵壺烹煮茶水,存在金屬鉛析出量超標的風險。過量的鉛攝入人體可能會對神經、造血、內分泌等多個系統造成危害。
在日本產的鐵壺檢出鉛溶出量超標的案例,表明已開發國家的所謂高端產品,其質量安全水平並非都如其售價一般“高大上”,國人尚需理性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