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00.00畝(其中:田150.00畝,地150.00畝),人均耕地0.96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1,70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00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6.85畝,主要種植柑橘茶葉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00.00畝,其中養殖面積60畝;草地300.00畝;其他面積9,613.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83戶通自來水,有83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83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8戶。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柏油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3輛,拖拉機56輛,機車59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68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4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50.00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5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1畝。
該村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5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86.9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0.64萬元,占總收入的30%;畜牧業收入43.64萬元,占總收入的27%(其中,年內出欄肉豬400頭,肉牛4頭);漁業收入21.79萬元,占總收入的13%;林業收入13.04萬元,占總收入的15%;第二、三產業收入39.63萬元,占總收入的24%;農民人均純收入4100.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等為主。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83戶,共鄉村人口314人,其中男性145人,女性169人。其中農業人口313人,勞動力214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彝族40人,傣族52人。
到2010年底,全村享受低保8人,人五保戶2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鎮衛生院,距離鎮衛生院14公里。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7人,黨員中男黨員5人,女黨員2人。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整碗國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思茅區第六中學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2.00公里,距離中學13.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0人,其中小學生15人,中學生5人。
自然村大盤點(三)
自然村是自然形態的居民聚落。它往往是一個或多個家族聚居的居民點。自然村是農民日常生活和交往的單位,但不是一個社會管理單位。與自然村對應的概念是行政村。村是一個包括農業生產資源、以農業為主要生產方式的人口居住群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