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臨洮,古稱狄道。秦獻公元年(公元前384年),滅西戎部族狄,設定狄道縣,為臨洮建縣之始。
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設定隴西郡,郡治為狄道。東晉十六國時,前涼改置武始郡。
唐朝初期,置臨州,後置狄道郡。唐肅宗寶應元年(762年),吐蕃連陷秦、渭、洮、臨四軍,狄道陷於吐蕃。
五代十國時期,仍屬吐蕃所有,改稱武勝軍地。
北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改武勝軍為鎮洮軍,後升鎮洮軍為熙州,建置熙河路,治所設熙州。
金、元、明、清均置臨洮府,府治狄道。
清乾隆五年(1740年),遷府治於蘭州,建狄道州。
民國二年(1913年),降州為縣。民國十八年(1929年),改狄道縣為臨洮縣。
1949年8月16日,臨洮和平解放。1949年7月,中央西北局決定設立臨夏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臨洮、洮沙二縣屬臨夏分區。
1950年5月,撤銷洮沙縣併入臨洮縣,劃入定西分區。1961年12月,設立臨洮專區。
1963年10月撤銷,劃歸定西專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臨洮縣地處東經103°29'至104°19',北緯35°03'42''至35°56'46''之間,隴西盆地西緣,青藏高原東邊,甘肅中部、定西市西部。東臨安定區,北接 蘭州市,南連渭源縣,西與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廣河、康樂縣接壤。地形地貌
臨洮南北狹長,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海拔在1732-3670米之間,境內以黃土地貌為主。
氣候
臨洮縣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7℃(最高氣溫34.6℃,最低氣溫-29.5℃),無霜期80-190天,年平均降雨量317-760毫米之間,蒸發量1400毫米以上,70%以上的降水集中在7、8、9三個月。
水文
洮河是黃河上游重要的支流,在縣內流長115公里,平均徑流量138立方米/秒。最大為1790立方米/秒,最小為17.15立方米/秒。
自然資源
截至2013年,臨洮縣共發現各種礦產資源產地34處,分屬2大類12個礦種。其中金屬礦4種,主要是銅、鐵、鎢及砂金礦,產地12處;非金屬礦8種,主要是白雲岩、玉石、方解石、花崗岩、石灰石、螢石、滑石及石英砂,產地22處。
人口民族
2011年,臨洮縣年末總人口54.54萬人,年末常住人口50.88萬人,其中:男性為25.63萬人,占50.37%;女性為25.25萬人,占49.63%;城鎮常住人口為12.98萬人,城鎮化率為25.51%。鄉村常住人口為37.9萬人,占常住人口的74.49%。全年人口出生率為12.68‰,人口死亡率為6.89‰,自然增長率為5.81‰。臨洮縣有東鄉族、回族、蒙古族、藏族、朝鮮族、布依族、苗族、侗族、佤族、納西族、保全族、京族、獨龍族、壯族、裕固族、維吾爾族、滿族、土族等少數民族分布。
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臨洮縣轄洮陽鎮、八里舖鎮、新添鎮、辛店鎮、太石鎮、中鋪鎮、峽口鎮、窯店鎮、龍門鎮、玉井鎮、衙下集鎮、南屏鎮等12個鎮,紅旗鄉、上營鄉、站灘鄉、漫窪鄉、連兒灣鄉、康家集鄉等6個鄉,323個村民委員會。
政治體制
縣委領導
書 記:石 琳
副書記:許樹德、王旭科、岳中平
常 委:
關漢卿、陳新民、王發正、郭志萍、張 亮、李講科、苟軍民
人大領導
主 任:蔣景林
副主任:杜建華、張淑敏、王建玲、梁作雄、李成強、吳仲明
政府領導
縣 長:許樹德
副縣長:陳新民、張 亮、劉映菊、張學通、張新社、石小偉、黃朝鋒、王海妮
政協領導
主 席:肖長祿
副主席:張 霞、張宏偉、楊愛玉、陳書新、袁文輝、頡柏祥
經濟概況
綜述
2013年,臨洮縣完成生產總值50.7億元、大口徑財政收入5.1億元、限額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14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08億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5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4600元和16600元。第一產業
2013年,臨洮縣播種各類農作物127.9萬畝,其中:糧食作物93.25萬畝,經濟作物33.94萬畝,其它作物0.71萬畝。糧食作物中小麥15.59萬畝,玉米20.33萬畝,馬鈴薯55.09萬畝,豆類1.8萬畝,其它作物0.44萬畝。經濟作物中蔬菜21.53萬畝,中藥材10.05萬畝,油料2.31萬畝,其它0.05萬畝。糧食總產量22.62萬噸,比上年增加0.52萬噸,增幅2.3%。全縣累計完成農業增加值9.27億元,較上年增長9.1%。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4532元,較上年增長18%。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50%以上。全縣有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1家,農產品區域骨幹市場13家,原產地市場35個,各類農民產銷合作經濟組織437個。
第二產業
2013年,臨洮縣完成工業總產值35.3億元,同比增長18.7%;工業增加值8.75億元,同比增長11.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27.5億元,同比增長20.1%;實現產品銷售額26.1億元,同比增長27.3%;完成增加值7.01億元,同比增長25%。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降低率為7.43%、用水量降低率為6.5%。
第三產業
2011年,臨洮縣實現商品銷售總額243502萬元,同比增長41.5%。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實現105781萬元,同比增長1.1%。分行業來看,批發零售貿易業完成零售額78619萬元,同比增長13.5%;限額以上企業實現零售額7003萬元,同比增長35.6%;限額以下企業及個體戶實現零售額71616萬元,同比增長11.7%;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27162萬元,同比增長38.2%。
交通運輸
212、309等3條國道穿境而過,蘭(州)—臨(洮)高速公路建成通車,臨(洮)—渭(源)高速公路即將動工建設。定(西)—臨(洮)、臨(洮)—康(樂)、玉(井)—冶(力關)3條二級公路陸續開工建設。2010年,臨洮縣通車裡程1656公里。全社會公路客運量達360萬人;客運周轉量14400萬人公里,公路貨運量214萬噸,貨運周轉量10719萬噸公里。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3年,臨洮縣有中國小243所(不含172個教學點),其中高級中學3所、完全中學4所、職業中學3所、獨立國中25所、九年制學校13所、完全國小195所,有幼稚園81所;在校學生8.1萬人,其中高中學生2萬人、國中學生1.7萬人、小學生3.02萬人、幼兒1.4萬人;有教職工6324人。
衛生事業
截至2013年,臨洮縣有醫療機構559個,其中二級甲等綜合醫院、二級甲等中醫醫院、疾控中心、婦幼保健站、衛生監督所各1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個,中心衛生院7所、一般衛生院11所,村衛生室461個,社區衛生服務室6個,個體診所67所,私立醫院1所。有各類衛生從業人員2166人(含臨聘人員655人)。
科技事業
2010年,臨洮縣的國家級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畫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被批准立項。截至2010年,臨洮縣共有8個項目分別被國家科技部和省科技廳批准立項,共批覆資金236萬元。
歷史文化
文化現象
馬家窯文化
馬家窯文化是黃河上游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因最早發現於馬家窯遺址而得名,年代約為距今5000年-4000年。馬家窯遺址位於甘肅省臨洮縣洮河西岸的馬家窯村麻峪溝口,1923年-1924年,瑞典地質學家兼考古學家安特生在甘肅、青海一帶調查,其助手們在1924年發現馬家窯遺址並進行了發掘。1957年開始,甘肅省博物館對遺址進行了多次調查,發現了馬家窯類型疊壓在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之上的地層關係。馬家窯文化和馬家窯類型均由該遺址而得名。
辛店文化
辛店文化是商周文化在甘肅、青海地區的一種表現,距今約3600年——2600年。臨洮縣辛店鎮的辛店遺址,是辛店文化的命名地,除豐富的辛店文化遺存外,還有馬家窯文化遺存,它包括辛店鎮石郭家行政村的石家坪、郭家溝遺址和辛店行政村的駱駝崖遺址等。辛店文化的陶器,幾乎全都是夾砂粗陶,彩陶器很多。
齊家文化
齊家文化以發現於洮河西岸的廣河齊家坪而得名,其時代約為公元前1890年—公元前1620年,是父系氏族文化的代表。此期彩陶文化的發展進入了晚期。齊家文化彩陶以泥質和砂質的橙黃陶器為主,也有部分灰陶。器形多屬壺罐類,壺有小口鼓腹和高領折肩籃紋壺,罐有雙耳罐和雙大耳罐,以雙大耳罐和侈口高頸深腹雙耳罐最富代表性。
寺窪文化
寺窪文化,因1924年首先在臨洮縣衙下集鎮寺窪山村發現而命名,此遺址又名廟坪鴉溝遺址。寺窪山遺址內除寺窪文化外,還有豐富的馬家窯文化遺存。寺窪文化的墓葬,同時還發現過銅器,其年代距今約為3300年—2500年。
寺窪文化的器形,以罐最多,罐器都是灰砂粗陶。陶器表面磨光,頸部都有對稱的雙耳,高肩,馬鞍形口沿,平底,表面多為紅褐色,間有褐色斑點,一般不具紋飾,有的僅在耳和頸部有附加的泥條堆紋,作曲線狀或指壓紋。
民俗文化
臨洮的民俗文化的主要形成有花兒、拉扎節、迎神賽會等。
地方風俗
民間繪畫
臨洮民間繪畫以油漆家具最為馳名,民間家用木器箱、櫃、桌等,都畫著描金裝飾畫,以傳統戲、花卉、二十四孝等為內容,由民間工匠繪製。臨洮鄉間盛行畫棺木,畫師以松、鶴、鹿、百壽圖、前蟒後鶴、二十四孝、八仙等為內容,按死者身份繪畫。
刺繡剪紙
一些民間女藝人,精於花樣刺繡與剪紙。在窗戶、枕頭、鞋面、肚兜上剪上或繡上花、草、魚、蟲、貓、兔、蝙蝠等動植物圖案,以獨特的風格、濃郁的鄉土氣息受人青睞,盛行不衰。
磚雕木雕
許多民間工匠擅長磚雕、木雕,俗稱“花雕”、“花板子”,題材多為梅、蘭、菊、竹、孔雀牡丹、喜鵲登梅等,用於建築物和棺木的裝飾。寺廟建築雕樑畫棟,木雕磚雕極為盛行。有些能工巧匠長於製作戲劇頭盔、頭飾、玩具、彩燈、刻葫蘆、印章等。
民間戲曲
臨洮民間戲曲演唱較為盛行。每逢節日,城鄉民眾有搭台唱戲的習慣,劇種有秦腔、眉戶、小曲等,尤以秦腔更為普及。在農村,以戲曲愛好者為核心,邀請劇團名角來指導,組成了許多業餘劇團,每逢節日登台演唱,活躍農村文娛生活,滿足當地民眾的文化需求。此外還有以民間曲藝為主的“社火隊”,演唱一些折子戲,諸如《孟姜女哭長城》《小放牛》《小姑賢》《長亭會》《張連賣布》等。
民間音樂
臨洮民間音樂主要以民歌、民間樂曲、花兒、喪事音樂、勞動號子等形式流行於人民民眾中。民歌主要有小曲、小調、秧歌、酒麴等。
民間舞蹈
臨洮縣民間舞蹈多數是集體舞蹈,隨從社火表演,有龍燈舞、獅舞、旱船舞、太平鼓、高明燈等,用的道具有扇、花等,以鑼、鼓擊拍伴奏,動作粗獷,場面複雜多變,陣勢浩大,氣氛熱烈,在東鄉大石頭、南鄉南屏一帶流行。
旅遊景點
老子文化園
老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道教學派創始人。據史料考證,老子晚年出函谷關, 向西來到隴西郡,在嶽麓山鳳台(今臨洮嶽麓超然台)飛升而去。
老子的曾孫叫李曇,李曇的兒子叫李崇。李崇“建功北狄道討西羌”,“受封南鄭家素昌(狄道)”,在秦時曾任隴西郡守,駐防郡治狄道(今臨洮)。李崇就是為後世所稱頌的李氏隴西房始祖。這樣,從老子西行飛升臨洮,到老子九世孫李崇以後,就開始有了“隴西房”李氏,即“隴西李氏”。
水泉山莊
水泉山莊位於臨洮縣城北40公里,距蘭州市40公里、蘭臨高速公路安家咀出口7公里,瀕洮河而建。
戰國秦長城遺址
秦長城起始首於臨洮城北15公里處的三十墩南坪的望兒嘴,綿延起伏於沿川子、塔灣、東廿鋪、窯店等8個鄉界,穿越長度45公里。
佛歸寺生態旅遊園
佛歸寺生態旅遊園坐落在臨洮城南3公里的洮陽鎮旭東村紫雲山,其山峰屬嶽麓山山系,是國家AA級臨洮縣嶽麓山森林公園的主要組成部分。
西湖水上公園
西湖水上公園地處縣城西,洮水之濱,是臨洮縣著名的“洮陽八景”之一。
臨洮縣博物館
臨洮縣博物館成立於1957年。博物館前身為1941年成立的民眾教育館,1949年,民眾教育館更名為人民文化教育館,兼管文物工作。1957年臨洮縣博物館成立,專管文物工作,館址設在嶽麓山東岩寺內。1958年縣博物館與與縣文化館、縣圖書館合併,統稱為臨洮縣文化館。1981年縣博物館建制恢復,隸屬縣文化局,館址仍設東岩寺內。
著名人物
李暠(351年—417年),為東晉時期的西涼武昭王李仲翔之第十九代孫。十六國時期的西涼政權的建立者。
劉雄(?—578年),因功升任大將軍、柱國、趙郡公。後鎮守幽州而戰歿,贈亳州總管。
李化民(1915年—2002年),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解放勳章。
城市榮譽
臨洮縣獲得了“全國田徑之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華詩詞之鄉”、“中國花木之鄉”、“中國花卉之鄉”、“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縣”、“全國民政工作先進縣”、“全國雙擁模範縣”、“全國科普示範縣”、“全國農村中醫藥工作先進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縣”等稱號。
甘肅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自治州 | 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
蘭州市 | 城關區 | 七里河區 | 西固區 | 安寧區 | 紅古區 | 永登縣 | 皋蘭縣 | 榆中縣 |
嘉峪關市 | |
金昌市 | 金川區 | 永昌縣 |
白銀市 | 白銀區 | 平川區 | 靖遠縣 | 會寧縣 | 景泰縣 |
天水市 | 秦州區 | 麥積區 | 清水縣 | 秦安縣 | 甘谷縣 | 武山縣 |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 |
武威市 | 涼州區 | 民勤縣 | 古浪縣 | 天祝藏族自治縣 |
酒泉市 | 肅州區 | 玉門市 | 敦煌市 | 金塔縣 | 瓜州縣 | 肅北蒙古族自治縣 | 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 |
張掖市 | 甘州區 | 民樂縣 | 臨澤縣 | 高台縣 | 山丹縣 |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 |
慶陽市 | 西峰區 | 慶城縣 | 環縣 | 華池縣 | 合水縣 | 正寧縣 | 寧縣 | 鎮原縣 |
平涼市 | 崆峒區 | 涇川縣 | 靈台縣 | 崇信縣 | 華亭縣 | 莊浪縣 | 靜寧縣 |
定西市 | 安定區 | 通渭縣 | 臨洮縣 | 漳縣 | 岷縣 | 渭源縣 | 隴西縣 |
隴南市 | 武都區 | 成縣 | 宕昌縣 | 康縣 | 文縣 | 西和縣 | 禮縣 | 兩當縣 | 徽縣 |
臨夏回族自治州 | 臨夏市 | 臨夏縣 | 康樂縣 | 永靖縣 | 廣河縣 | 和政縣 | 東鄉族自治縣 | 積石山保全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合作市 | 臨潭縣 | 卓尼縣 | 舟曲縣 | 迭部縣 | 瑪曲縣 | 碌曲縣 | 夏河縣 |
(參見:甘肅省行政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