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無為縣]

無為[無為縣]

無為縣,隸屬於安徽省蕪湖市,地處安徽省中南部,長江北岸,北依巢湖,南與蕪湖市、銅陵市隔江相望。始建制於隋朝,縣名取“思天下安於無事,無為而治”之意,宋代曾與臨安、揚州、壽春並稱“全國四大名城”;抗日和解放戰爭時期,無為是皖江抗日根據地中心區和“渡江第一船”始發地。無為縣總面積2433平方公里,轄23個鄉鎮、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2011年總人口142萬。糧棉油及水產品產量均居中國百強行列,是傳統的“魚米之鄉”,“長江三鮮”、無為板鴨、剔墨紗燈等中國聞名。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豐富,有泊山洞、米公祠、黃金塔、新四軍七師師部舊址等自然人文景觀。歷史上書畫家米芾曾在此任知軍,湧現出抗日民族英雄戴安瀾、詩人田間等一大批名人,當代有王傳福、姜純等名人。無為是中國聞名的“電纜之鄉”、“勞務之鄉”,“國家級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無為縣名“始於城口置無為軍,思天下安於無事,取無為而治之意以名之”。
春秋戰國時,無為縣境屬楚居巢。夏朝末年,成湯將桀流放到古巢國,也就是今天的無為境內。東周時(周頃王四年起),楚國和吳國多次在此交戰。起初楚國在爭奪中占優勢,於靈王二十四年占領了巢國全境,後於景王七年滅巢。但此後吳國於景王八年敬王元年、二年、十一年、十二年多次擊敗楚國,並最終於吞併巢國。
戰國期間,無為屬楚國。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屬九江郡居巢縣。
西漢高帝四年(前203年)屬淮南國居巢、臨湖、襄安縣。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屬廬江國居巢、臨湖、襄安縣。景帝四年(前153年)罷廬江國為廬江郡。東漢初平四年(193)屬廬江郡居巢、襄安縣。
三國時屬吳廬江郡濡須
晉太康元年(280)屬廬江群居巢、臨湖、襄安縣。鹹和四年(329)屬豫州。太元(376-396)中,在縣境西北僑置扶陽縣。
南朝時,梁太清元年(547)屬南譙郡蘄。
隋開皇元年(581)屬廬州襄安縣,縣治在今巢湖市區東北2.5公里處。始設無為鎮(今無城鎮)。
唐武德三年(620)以襄安縣地置巢州,又在縣境西北置開城、扶陽縣。七年(624)廢開城、扶陽縣,改巢州為巢縣,無為鎮屬之。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置無為軍,領巢縣、廬江二縣。熙寧三年(1070)析巢、廬江二縣地置無為縣。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無為軍為無為路,屬江淮行省。二十八年降為無為州,領無為、廬江、巢縣三縣。
明洪武元年(1368)無為州領巢縣1縣,屬中書省。不久復屬廬州府
清雍正二年(1724)無為州不領巢縣,與合肥、舒城、廬江、巢縣同屬廬州府。
清鹹豐三年(1853)9月6日(農曆八月初五)太平軍攻克無城。是年 太平軍占領無為州後,與清軍交戰於裕溪、運漕、黃雒,清軍大敗。運漕的16萬石存米被太平軍運到南京。鹹豐十一年(1861)10月(農曆九月) 太平軍與清軍大戰,失無城。是年太平軍扼守泥汊、神塘,阻止清軍沿江東下。清軍掘開鳳凰頸大堤,水淹太平軍,太平軍失利。
民國元年(1912)4月,改無為州為無為縣,仍屬廬州府。
民國3年6月屬安慶道,民國17年廢道,直屬安徽省。民國21年屬安徽省第二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27年7月屬第五專署,10月屬第三專署。民國29年4月屬第一專署。
1927年8月,中國共產黨開始在無為建立組織。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共無為縣委組建蘇維埃政權,領導無為縣人民舉行“六洲暴動”,揭開了無為人民武裝奪取政權的序幕。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獨立自主地開展武裝鬥爭,使無為發展成為全中國十九塊抗日根據地之一——皖江抗日根據地的中心區。全縣計有無為、臨江、湖東、無南等4個縣行政區和1個準縣級的江流行政辦事處,隸屬皖江行政公署領導。
解放戰爭時期,無為全境仍按照抗戰時期區劃一分為四,共轄21個區(鎮),隸屬皖西第四專員公署。此期,全縣人民掀起“支前參戰”熱潮,“渡江第一船”率先自無為泥汊江岸發出。1949年1月21日無為縣解放。1949年7月,無為全境的4個縣級行政區正式合併,成立統一的無為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無為縣始屬皖北行署巢湖專區。1952年1月屬安徽省蕪湖專區,1965年7月復屬巢湖專區,2000年隸屬新設立的巢湖市。
2011年8月22日宣布,根據國務院的批覆,撤銷地級巢湖市,原巢湖市所轄的無為縣劃歸蕪湖市管轄。

地理環境

位置

無為縣地處安徽省中南部,長江北岸,北依巢湖,南與蕪湖市、銅陵市隔江相望,距省會合肥市百餘公里。無為縣地圖位置位於東117°28′48″—118°21′00″,北緯30°56′21″—31°30′21″。

地貌

無為縣內地貌總的特徵是“山環西北,水驟東南”。大體可分為平原區和低山丘陵區。平原區又可分為:低圩、洲地、平畈。低圩平原以縣境東部圩區為主,沿西河延伸到縣境西部。一般高程在海拔10米左右,水網發達,面積980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40.6%。多為潛育型水稻土。沿江洲地由長江沿岸灘地和江心諸洲組成。地勢平坦,海拔高程9米左右。面積392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16.2%。土壤含砂量高,土質疏鬆肥沃,以旱作為主。低崗平畈處於縣境中部,既有低崗、殘丘,又有平畈、田園。高程一般在海拔12~14米。面積527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21.8%。地勢起伏千緩,土壤肥沃,種植水稻歷史悠久,以瀦育型和側漂型水稻土為主。
低山丘陵自北部縣界延伸至西南。崗巒起伏,海拔高程大多在40~200米。三公山最高,海拔高程為675米。面積514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21.3%。為自然土壤。土層多含砂礫,部分為裸岩,土壤流失嚴重,肥力差。

氣候

無為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季風顯著,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溫暖濕潤,無霜期長,但雨量年際變幅大,旱澇頻繁。全縣歷年平均氣溫15.8℃。年際變動在15.1~16.9℃之間,變幅1.8℃。常年最熱月為7月和8月,一般最高氣溫在36℃左右,極端最高氣溫39.5℃(1966年8月7日)。最冷月為1月,一般最低氣溫在-7℃左右,極端最低氣溫為-15.7℃(1969年2月6日)。
縣內平均年降雨量1170.5毫米。平均年雨日為126.6天,平均3天有1天下雨。一年中3、4月雨日最多,32年的月平均值為13.7天。西南山區多於東北平原區,三公山雨量最多。降雨主要集中在4~8月份,7月份雨量最大(西南部山區常出現在6月份)。縣內梅雨顯著。梅雨期一般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平均長23天。梅雨期雨日多,暴雨集中,易積水成災。1954、1969、1983三年澇災,即因梅雨量過大所致。1969年7月15日一天降雨量達248.2毫米,為歷史上罕見。而乾旱年又與“空梅”、“少梅”年相吻合。
空氣濕度,年平均值81%,年際間和季節間變化不大,一年中有8個月(3至10月)≥80%。

行政區劃

2013年3月28日,將原23個鄉鎮調整為21個鄉鎮(無城鎮、陡溝鎮、福渡鎮、白茆鎮、泥汊鎮、姚溝鎮、劉渡鎮、襄安鎮、十里墩鄉、泉塘鎮、蜀山鎮、洪巷鄉、牛埠鎮、崑山鄉、鶴毛鄉、開城鎮、赫店鎮、嚴橋鎮、紅廟鎮、石澗鎮)。將二壩鎮、湯溝鎮併入蕪湖市鳩江區。湯溝鎮和二壩鎮劃歸蕪湖市鳩江區管轄。
鄉鎮名稱
社區/村數
社區/村名稱
無城鎮
15/16
陡溝鎮
2/15
陡溝、華龍等社區,百官圩、貴山、雙圩、裕興、西河、紅星、雙灣、鳳凰橋、
金李、凡渡、劉東、田橋、忠台、五一、張橋等村
白茆鎮
3/18
江壩、黑沙洲、三官殿等社區,東流、五號、新樹、群利、七洲、浹南、套北、南壟、大江、仔州、義圩、六洲、旭光、新園、三壟、二壟、天然、永勝等村
石澗鎮
3/17
福路、石澗、黃圖等社區,汪沖、柘城、趙巷、范莊、下莊、合法、天花、純頭、孫崗、青苔、打鼓、太平、黃埠、團山、西廟、柴林、二龍等村
蜀山鎮
3/14
黃姑、蜀山、百勝等社區,鳳凰山、蘇疃、關河、花橋、湖東、石崗、德和、集中、仁泉、拾聯、新安、楊橋、白湖、雙泉等村
牛埠鎮
2/13
土橋、牛埠等社區,臨湖、崗橋、百窪、楓林、民權、東湖、新墩、柏楊、黃柏、青山、新建、迎接、蔚山等村
開城鎮
2/15
六店、開城等社區,石山、旺盛、羊山、龍太、大同、新勝、獨山、六峰、六店、都督、先鋒、山垴、練燈、保勝、幸福等村
嚴橋鎮
3/15
尚禮、響山、嚴橋等社區,平定、俞琳、輝勇、明堂、福民、牌樓、龍林、衖口、鼓樓、沈斌、湖塘、福泉、走馬、象山、農場等村
襄安鎮
1/11
團結等社區,馬腰、汪橋、新生、百子、聞思、周林、白合、沈馬、三河、襄安、吉祥等村
高溝鎮
3/7
龍庵、高溝、新溝等社區,健全、駱家套、新青、古城、隆興、定興、群英等村
姚溝鎮
1/7
姚溝社區,南都、吳大、五洲、太白、新城、飛雁、南湖等村
紅廟鎮
1/7
徐崗社區,橫塘、正崗、油坊、馬澤、紅廟、閘北、海雲等村
赫店鎮
1/9
赫店社區,汪邵、曹王、二埠、宏林、黃墩、留橋、平安、神墩、蘇塘等村
泉塘鎮
2/13
泉塘、建國等社區,三益、王垴、金牛、中壟、青壟、天成、得勝、長勝、錢井、臨河、寶山、海橋、郭巨山等村
福渡鎮
2/8
福渡、河壩等社區,鐵圩、周閘、石碑、臨江、黃金壩、公路、沙灣、張廟等村
劉渡鎮
2/9
劉渡、鳳凰頸等社區,丘城、花園、臼山、慶豐、重興、愛國、南河、沿河、農林等村
泥汊鎮
1/14
泥汊社區,三溪、保全、永安、雙進、長河、龍王、皂河、新板橋、日新、金灣、韓廟、幸福洲、新興、福成等村
鶴毛鄉
1/7
鶴毛社區,董圩、萬年台、漢橋、橋頭、陽畈、岳山、星旗等村
崑山鄉
0/11
三公、雙河、車門、汪田、澗李、蓮花、田浦、新華、金墩、石門、前河等村
洪巷鄉
3/10
洪巷、湖隴、練溪等社區,姥山、青崗、龍泉、雙豐、聯合、南莊、衛國、陡崗、旗桿、羅山等村
十里墩鄉
2/5
虹橋、十里等社區,龍橋、社令、鎮河、觀音、呂巷等村

資源

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氣、銅、鐵、鈾、鉛、鋅、石灰岩、陶土、粘土、礦泉水、石英砂、螢石、明礬石、花崗石、硬石膏、方解石、江砂等;其中煤炭儲量7000多萬噸,石油儲量2億噸以上,天然氣350億立方米以上,銅200萬噸,鐵1000萬噸,硬石膏2億噸以上。

野生植物

樹木:有馬尾松黑松、金錢松、側柏、刺柏、黃檀、洋槐、槐、樟、梧桐、楓楊、赤楊、白楊、檉柳、烏桕、楝、梓櫟、柞、沙朴、冬青、枳、黃楊、棕櫚、皂莢、石楠、南天竹、枸骨、漆樹、檫、山碴、青岡櫟、柘、椿、楮、樗、榆、銀杏、女貞、野柿、山玉蘭、化香樹、喜樹等。
竹類:以栽培為主,其中毛竹種植面積最大。野生竹在丘陵地區有零星分布,有苦竹、箭竹、慈竹、鳳尾竹、紫竹等。
野生藥用植物:有丹參桔梗、山銀花、射干、沙參、柴胡、麥冬、地丁、大薊、小薊、威靈仙、尋骨風、艾、薄荷、益母草、車前草、草決明、馬齒莧、蒲公英、半夏、天南星等500餘種。

人口

無為縣戶口記載始於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明制十載一編戶,一審丁。洪武二十四年無為州有6796戶,47271人;永樂十年(1412)有6501戶,67000人;弘治五年(1492)有4385戶,23524人;十五年有6473戶,83478人。清代每五年編戶審丁,順治五年(1648)原額46474人,逃亡13014人,尚存33460人;順治十四年有6937戶,35285人;康熙元年(1662)有7352戶,38420人;六年有7615戶,42433人;十二年有9236戶,42270人;十六年審增3455人,二十一年審增2366人,二十五年審增2487人,三十年審增1368人,三十五年審增341人,四十年審增964人,五十年審增175人。嘉慶六年(1801)有137617戶,723200人。民國17年(1928)無為縣有751119人,18年為745682人,19年為747335人,20年為735457人,21年為730709人,22年為725424人,23年為705491人,28年為717504人。
嘉慶至民國期間,歷150餘年,無為縣婦女早婚、早孕,普遍在18歲左右開始生孩子,終生養育10胎上下的較多,然而由於兵燹、災荒、貧窮、多病、缺醫少藥,人口死亡率高,全縣總人口長期無明顯增減。
解放初,生活安定,生產發展,醫療保健改善,人丁興旺。1949年至1957年,平均每年淨增人口15351人,自然增長率為15‰。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由於“大躍進”和“反右傾”的錯誤,國民經濟嚴重困難,出現了非正常死亡和大量外流的現象。1962年後,經濟好轉,外流人員陸續重返家園,人口逐年遞增,連續4年人口出生率在50‰以上。1971年,全縣人口突破100萬。隨後執行計畫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1981年至1988年,人口出生率平均為11‰,形成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趨於穩定的狀況。[10]
1982年全國第3次人口普查時,無為縣居民有漢、回、壯、蒙古、藏、苗、朝鮮、滿、瑤、白、土家、畲、高山、拉祜等14個民族,其中漢族有1217628人,占總人口99.9%,系世居;回族有979人,是清道光年間(1821~1850)由新疆、寧夏等地遷來定居的,壯族有132人,是民國27年(1938)為抗擊日本侵略者由廣西到無為,抗日戰爭勝利後留居的;蒙古族11人,藏族1人,苗族17人,朝鮮族2人,滿族5人,瑤族4人,白族1人,土家族5人,畲族2人,高山族10人,拉祜族1人。
據公安部門統計,2011年末無為縣戶籍人口為142.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781人。全年出生人口15153人,出生率為10.6‰;死亡人口9446人,死亡率為6.6‰;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

交通

無為縣內公路建設始於民國24年(1935)。當年,首建無城至土公祠路段,連線江堤作公路,上通劉家渡,下
無為縣地圖無為縣地圖

達二壩,形成無(城)蕪(湖)、無(城)劉(家渡)兩條路線。解放後發展較快,至1988年底,全縣共有接養公路324公里,其中專業道班養護的279公里,縣、區、鄉民眾包養的45公里。幹線公路有軍二公路、巢無公路、合蕪公路。
無為位於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長江軸”之上、“蕪湖核”之內,蕪湖、銅陵兩座長江大橋橫跨兩翼。淮南鐵路、合蕪鐵路經過縣境東北端二壩鎮,208、227、319省道縱橫縣境。距馬鞍山市90公里、距南京市120公里、距杭州市300餘公里、距上海市400餘公里。

經濟

綜合

從2000年起,無為9年躋身“安徽省十強縣”行列。2010年,全縣經濟發展實現“六個突破”和“一個完成”,即
無為縣書法展無為縣書法展
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350億元,地方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電纜產業產值均突破2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際利用縣外資金均突破100億元;財政收入17.8億元,完成了年度目標。全縣已初步形成以電線電纜超百億元產業集群為龍頭,以船舶製造、農副產品深加工兩個超20億元產業和羽毛羽絨、紡織服裝兩個超10億元產業為補充的八大主導產業體系,其中特種電纜產業集群位居全中國四大電線電纜產業基地第二位,被科技部命名為“國家火炬計畫特種電纜產業基地”。
2011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270.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4.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6.8億元,增長5.6%;第二產業增加值155.7億元,增長19.6%;第三產業增加值67.7億元,增長9.8%。三次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由上年的17.6:55.6:26.8調整為17.3:57.6:25.0,第二產業占GDP的比重提高2個百分點。其中,工業占GDP的比重為53.2%,比上年提高2.4個百分點。人均GDP18907元(折合2991美元)。
2012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5.4億元,增長14.5%;財政收入24.3億元,增長19.7%;固定資產投資200億元,增長22.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4.9億元,增長15.2%,經濟發展跨上了新的台階。
2013年一季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3.9億元,增長11.6%;財政收入6.9億元,增長25%;固定資產投資38.3億元,增長2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1億元,增長13%。

農業

無為素有“魚米之鄉”美譽,棉花、油料、水產品總量躋身全中國百強。其中,棉花年產量超百萬擔,為中國重要的優質棉生產基地。
糧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大小麥、蠶豌豆、薯類、玉米高梁大豆等。無為縣歷來以種植水稻為主。
解放後,糧食生產逐步發展,1949年種植糧食109.66萬畝,總產2.44億公斤,畝產223公斤。此後20年中,糧食產量時起時伏,除自然災害減產外,增長不明顯。1970年種植129.34萬畝,總產4.32億公斤,畝產334公斤,總產和畝產分別比1949年增長76.9%和49.8%。1971年到1978年,糧食總產徘徊在4~5億公斤之間,畝產停留在350~450公斤左右。1979年糧食產量迅速提高,總產突破5億公斤大關,畝產達461公斤。1988年種植90.37萬畝,總產5.44億公斤,畝產601公斤。1949年至1988年,40年間,總產和畝產分別增長1.2和1.7倍。1988年全縣平均畝產達318公斤,複種指數為1.89,創歷史最好水平,總產達54.4萬噸。
2011年無為縣完成農業增加值18.9億元,增長5.2%;林業增加值1.5億元,增長2.1%,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68.5萬千瓦,比上年增長5.4%;全縣有效灌溉面積達78.5千公頃,增長1.4%。
2012年,無為縣實現農業總產值96.8億元,增長10.5%。漁業發展態勢良好,全縣養殖水面24.6萬畝,水產品總產6.3萬噸,其中河蟹養殖面積達15.3萬畝。農產品加工產值達110億元,增長13.4%。

工業

解放前,個體手工業遍及全縣城鄉。居住在廣大農村的一部分農民,也兼營商品性手工業生產。他們來源於農民,服務於農村。具有新興工業色彩的私營工業和兼營商品性生產的私營工業則為數不多。
解放初,政府熱情幫助私營工業和手工業迅速恢復和發展生產。繼爾,積極組織私營工業、手工業走公私合營和合作化道路,投放或組織資金興辦了電廠、糧食加工廠、酒廠、印刷廠等企業。1958年“大躍進”,地方工業蓬
工業工業
勃興起,迅速辦起冷凍廠、大江鋼鐵廠、大江通用機械廠紡織廠、合成氨廠、鉀肥廠等。1961年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不少工業企業因產、供、銷失調,經營虧損而關、停、並、轉。1970年後,大辦地方“五小工業”,先後辦起紡織廠、製藥廠、化肥廠、無線電元件廠、水泥廠等骨幹企業,1979年後,改革開放,工業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到1988年,全縣共有鄉及鄉以上工業企業452個,年平均職工31929人,完成工業產值(1980年不變價)28121萬元;村及村以下工業企業357個,9747人,完成工業產值12512萬元;城鎮合營及個體工業完成工業產值1284萬元。全縣總計完成工業總產值41917萬元。列入地方國民經濟計畫的產品有,原煤、食用植物油、飲料酒、配混合飼料、成衣服裝、機製紙及紙板、水泥、磚、瓦、日用陶瓷器、中小農具、電風扇、棉紗、布、塑膠製品、皮鞋、合成氨、農用化肥、交流電動機、化學原藥、大輸液、粘土、位移感測器、雨傘、羽毛球、民用鋼質船舶、內河拖輪配件、齒輪、橡膠涼鞋、水泥電桿、農用桁條、釉面磚、大米、麵粉、板鴨加工等35種。
2012年無為縣已形成以電線電纜超400億元產業為龍頭,以新型化工、農副產品加工、羽毛羽絨和紡織服裝等產業為中堅的主導產業體系,其中電線電纜產業規模位居中國四大電線電纜產業基地第2位,是安徽省最典型、最成熟、最活躍的產業集群之一。
2011年實現工業增加值143.7億元,比上年增長21.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3戶,比上年增長14.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545.2億元,同比增長44.0%。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354.1%,比上年提高44.4個百分點;利稅總額40.4億元,比上年增長31.3%;實現利潤24.5億元,增長26.1%;成本費用利潤率4.94%,比上年下降0.59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產率398577元/人,增長22.5%。
2012年,全縣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635.8億元,增長18.8%。2013年一季度,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29.3億元,增長17.1%。
礦業開發是無為縣六大支柱產業之一,礦產資源遍布全縣各個鄉鎮,集中分布於崑山、牛埠、鶴毛、蜀山、太平等13個鄉鎮。

社會事業

科技

解放初,無為先後舉辦過多次破除封建迷信、科學種田及計畫生育的科普知識巡迴展覽。1979年至1988年共舉辦
交通設施交通設施
科技普及圖片展覽60多次。1984年舉行的“普及科學知識、破除封建迷信活動”的展覽歷時3個月,受教育者達20多萬人次。1985年舉行的“普及科學技術成果”展覽,用圖片形式展出縣內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歷時30多天,參觀的有25萬多人次。電影廣播:1979年建立的縣科教電影放映隊,到1988年止,共到基層放映科教電影93專場。另外,縣內各影劇院也經常放映科教電影。同時,利用有線廣播先後舉辦科普講座、講話500多次。報刊:1979年由縣科委創辦的《無為科技》為鉛印16開版,每年發行2~3期。1982年由縣科委、科協、農業局創辦的不定期的《無為科技報》為鉛印8開版,1985年改由縣科委主辦,每期發行1.6萬份,至1987年底停刊時共發行30期。
解放後,無為縣內科研成果較為顯著,1981年至1988年,獲省級成果獎的有12項,獲地區級成果獎的有5項,縣級認定的成果獎有28項。

教育

1949年底,全縣中國小教師132人,其中大學畢業或肄業的12人,高中文化程度的43人,國中文化程度的36人,國中文化程度以下的41人。
1953年,全縣中國小教師1724人,其中中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276人,大多數是由不滿國中文化程度的塾師轉為教師的。1966年上半年,全縣中學教師220人,其中大學本科畢業的68人,大學專科畢業的90人,中師畢業的62人。國小公辦教師1439人,其中大專畢業文化程度的35人,中師畢業文化程度的579人,其他文化程度的825人。1978年至1988年,由於在職中國小教師通過進修、函授學習以及每年吸收新分配的大中專畢業生,教師隊伍的整體文化素質有了明顯提高。1988年底,全縣中學(包括師範、職業中學)專職教師2672人,其中大學本科畢業的239人,肄業的128人;大學專科畢業的581人,中專畢業的248人,高中以下(含高中)的1476人。國小專職教師5582人,其中中師畢業的2273人,通過進修、函授達到中師水平的305人,中師、高中肄業的以及初師畢業的2388人,達不到初師畢業水平的616人。
1985年到1988年,中國小教師隊伍共增加本科畢業生102人、大專畢業生153人、中師畢業生658人,並有310名中國小民辦教師被選招為公辦教師。1988年底,全縣共有中國小和幼稚園教職工9749人,其中公辦4651人、民辦5098人。
2011年末,無為縣中等職業教育學校5所,招生7693人,在校生17331人,畢業生4411人;普通高中16所,在校生28394人;普通國中63所,在校生50356人;國小325所,在校生83609人;幼稚園56所,招生14410人,在園幼兒19396人。全面實施免費義務教育
2012年縣職教中心成功創建全省合格縣區職教中心。二中申報省示範高中順利通過市級初評。無為中學成為全省唯一獲得2013年北大校長實名推薦資格的縣級中學。教育教學質量持續攀升,全縣聯考成績再獲豐收,二本以上達線率位居全市第一。躋身“安徽省教育強縣”行列,實現了由教育大縣向教育強縣的歷史性跨越。

衛生

2011年末無為全縣共有衛生機構61個,其中醫院8個,衛生院46個,專科疾病防治機構2個,婦幼保健衛生機構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全縣醫院、衛生院共有床位3706張。全縣共有衛生技術人員4109人,其中醫院、衛生院3897人。在醫院、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中,有執業醫師(含助理)1447人,註冊護士829人。2011年實際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業人口118.1萬人,參合率達98.8%。
2012年無為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全面啟動。新中醫院一期工程投入使用。

文化藝術

2011年末全縣藝術表演團體1個,文化館1個,文化站23個;公共圖書館1個,圖書總藏量為33.8萬冊;文物保護管理機構1個,全年參觀人員達22千人次。全縣檔案館1個,檔案館館藏檔案資料19.33萬卷(件),庫容面積3123平方米。2011年共組織民眾性競賽16多次,直接參賽人數1萬人次。全年銷售體育彩票2168萬元,獲得體彩公益金155萬元。
2012年無為縣醫院綜合大樓正式開工。成功舉辦第九屆文化藝術節,“文化下鄉”、“無為大講堂”活動有聲有色,民眾文化體育生活日益豐富。縣廬劇團改制基本完成。

廬劇

歷史上無為地區曾經流行過徽劇和廬劇。後來徽劇逐漸
式微,廬劇占了主要地位。無為地區的廬劇屬於廬劇中的東路(又稱下路),唱腔接近民歌小調,對白使用土語方言。傳統劇目有《蔡鳴鳳辭店》、《王清明契約記》、《孫繼高賣水》等連本台戲,還有《老先生討學錢》、《藍橋擔水》等折子戲。

無為魚燈

“魚燈”又稱“吉祥燈”、“太平燈”、“幸福燈”,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相傳北宋年間,包拯到陳州放糧
無為縣烈士陵園無為縣烈士陵園
得勝回朝後,為大放花燈,曾普召全中國各地向朝廷敬供花燈。當時無為人敬獻了八條魚(“魚燈”),得到朝廷讚揚。就這樣,無為民間舞蹈“魚燈”就保留下來了。表演時,數十位村民身著傳統服飾,高舉著一盞鰲魚、一盞麒麟、八盞魚燈相繼登場,在喧天的鼓樂聲中進行表演,舞出“鯉魚擺尾”“鯉魚戲水”“魚躍龍門”等藝術造型。解放後,無為民間舞蹈“魚燈”有了長足的發展;1956年曾到北京懷仁堂參加了全中國民間音樂舞蹈會演,獲得了好評。2010年,無為魚燈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舞蹈類。

剔墨紗燈

無為剔墨紗燈,又名宮燈,
有300餘年歷史安徽省志列為皖地八大特產之一。相傳北宋米芾就任無為知軍時,運用繪畫技藝在燈籠壁面繪上
剔墨紗燈剔墨紗燈
人物、山水、龍鳳、花卉等圖案,藉以與民同樂。無為紗燈在借鑑吸收歷代流行的蔑扎、紙糊、染色“彩燈”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將木工、雕刻、漆工和繪畫藝術融為一體,經過加工、成型、油漆、繪畫、剔墨等項工藝製作而成。[22]框架取料檀木或紅椿,並用龍頭鳳頭、象鼻、虎腳裝飾,燈壁四周鑲罩紗絹,繪以花卉、山水、人物等形象,經剔墨工藝和點睛手法,畫面人物眼睛,在燭光穿射下頻頻閃眨,栩栩如生。

名優特產

無為農林土特產品主要有:荸薺、田藕、席草、中華絨螯蟹、河蟹、甲魚、鵝、鴨等,長江三鮮(鰣魚、刀魚、
無為板鴨無為板鴨
河豚)、珍珠、無為板鴨、無為紗燈等更是聞名。
無為板鴨
荸薺和田藕是無為傳統農產品,是安徽省重要生產基地。通過無為縣企業加工後外銷和出口,深受客戶歡迎。席草系由江浙引進種植,經過40多年發展,已成為中國席草重點產地之一,襄安鎮為席草集散地。
水產品中,長江三鮮、中華絨螯蟹、河蟹、甲魚等產於長江和四通八達的內河,因其品味高、產量少而聞名各地。
無為板鴨以色澤金黃,油而不膩,味美可口的特色馳名中國,製作歷史有200多年。改革開放以後,全縣數萬勞務人員外出加工銷售無為板鴨。
剔墨紗燈是無為縣聞名的傳統工藝品,清康熙年間由無為人蔡靜首創,慈禧60大壽時,派人專至無為徵選紗燈,萬壽節時掛在大廳,“玲瓏精巧”。解放後,國慶10周年時,無為紗燈曾掛於人民大會堂安徽廳。

風景名勝

米公祠

米芾知無為軍期間,書房因藏有晉人墨寶而取名“寶晉齋”。齋前有“墨池”,旁有石丈。後人在此基礎上修建
無為縣米公祠無為縣米公祠
米公祠。原祠藏品多毀失,民國年間在舊址上建縣圖書館。又建立縣文物管理所,內藏曆代名家碑刻百餘方,有宋徽宗楷書《題唐十八大學士》,米芾篆書《御製文宣王贊》等。1981年9月定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濡須劉氏宗祠

劉氏光裕堂,光裕堂在劉氏宗族中,有多處版本。第一個是內洋光裕堂;其二為贛州信豐光裕堂;其三為湖南漣
無為縣米公祠無為縣米公祠
源市楊家灘俗稱楊市,是湘中地區有名的千年古鎮,
老劉家是楊家灘劉氏的祖居之地。

司令部舊址

新四軍七師司令部舊址,座落在巢湖市無為縣紅廟鄉三水澗村,保留有石磚、土木結構茅草加小瓦平房七師司令部機要室,七師政委曾希同志住過的五間房,七師領導同志用過的桌、椅及當年曾希聖親手嫁接的三棵梨樹等,該址89年被省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5年省、縣共投資80萬元建造700多平方米的紀念館,並築圍牆保護,定期對外開放,成為無為縣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西九華寺

該寺在無為縣六店鄉境內,座落於巢湖無為、廬江交界處的都督山,為巢湖市重點寺廟,始建於宋景德年間,原名岩石寺,歷經戰火與文革毀建多次。占地十頃,有松柏環饒古寺,整個寺院在著名都督山頂,依懸崖峭壁九丈石而建,在藍天白雲之下,有青山裹古寺,古寺饒巨岩,氣勢非凡。寺院建築面積達2000餘平方米,百餘間房屋,錯落有致。

泊山洞

泊山洞風景區位於無為西南蜀山鎮境內的下泊山,距縣城38公里,地處無為、廬江、巢湖交界處,軍二公路橫亘山下。泊山洞是形成於2億4千萬年前的古老的石灰溶洞,奇景秀色,鬼斧神工,被人們譽為“江淮獨秀”。全洞面積約4000平方米,遊程長500餘米,共有三層,分18大景區,86個景點。洞道高低起伏,幽邃曲折,洞中的鐘乳石千姿百態,晶瑩剔透,且洞中有洞、有山、有水,有泊山洞大佛、龍王宮、靈霄寶殿、黃姑出嫁、鱷魚汲水、眾仙祝壽、泊山龍潭等名勝,洞下層有無底潭,深不可測,其水清甜可口,經專家檢驗,此水含有豐富的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是優質天然礦泉水。洞外的下泊山,蒼松如海,翠竹掩映。山上慈姑廟相傳是為紀念黃巢侄女黃姑而建,1996年又投修建“泊山寺”對遊人開放。

森林公園

天井山國家森林公園為AAAA級,天井山位於無為縣城西南40公里,西接廬江,北臨巢湖,總面積約1.8萬畝,1992年經原國家林業部批准建立天井山國家森林公園。天井山林海茫茫,山谷縱橫,奇山、怪石、泉水、古剎、天然洞穴甚多,山谷清泉潺潺,空氣清新濕潤。天井山因山頂有一口天井,終年不枯不溢,而得名。

萬年台

萬年颱風景區位於無為縣鶴毛鄉萬年台行政村,景區內具有奇山異石、蒼松翠竹、藍天綠水、鳥語花香等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最有特色的每年清明左右滿山遍野的杜鵑花開得如火如荼。主要景點有:水簾洞、牛鼻洞、二郎神石、滴水岩、新月湖、鴛鴦谷、延壽寺等等。

竹絲湖

竹絲湖地處無為西南端的牛埠鎮東南部,東臨長江,西靠三公山,湖面1.6萬餘畝,水深平均約3米,是無為縣境內唯一的天然淡水湖泊。竹絲湖原名橫山湖,又叫黑沙湖。因湖周山多,每年汛期洪水暴發,將山上的竹絲沖入湖內,當地民眾撒網打魚時,網帶上許多竹絲,故後改稱為竹絲湖。
竹絲湖周圍有許多名勝古蹟,其中有山勢巍峨的三公山,有似一對情人臥躺在竹絲湖東岸的橫山與益山,有神奇的裂山,有兩山對峙如橋墩的黃龍橋山,有盛產梅花魚的清水澗,還有留下許多美麗傳說的石婆窪、龍門橋、擂鼓墩、萬丈樓等。

黃金塔

黃金塔坐落於無為縣無城鎮鳳河行政村東側的西河之畔。黃金塔為歷史上號稱“十里三黃金,鳳凰趕麒麟”的所
黃金塔黃金塔

地。北宋早期,無為境內佛教興盛,僧侶眾多,遂在汰水內闢地建寺,名南汰寺,後又在寺中建塔,形成規模宏大的佛寺建築群。但由於時代變遷,戰爭毀壞,南汰寺與黃金塔也迭經動亂,從興到衰,最後只剩下孤塔一座。據《無為州志》記載,黃金塔建於北宋鹹平元年(998年)。
該塔是一座仿木樓閣式磚塔,平面六邊形,面闊3.4米,塔高35米,九層磚塔,一二層、二三層之間為雙層腰檐,腰檐層層仿木斗拱均為鴛鴦交手,底層西半側設佛龕室,二層內壁東、南、北側各置一佛龕座,頂部有木質藻井。塔底部為飾有蓮花磚雕須彌基座,結構牢固,塔體龐大,逐層內收。其造型挺拔,凝重穩固,巍然屹立。該塔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全面修復,是安徽省存世年代最早的古塔建築,1981年被列為首批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所獲榮譽

國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
安徽科學發展先進縣
中國全面小康成長型百強縣
全省首屆“文明縣城”和“園林縣城”
智慧財產權強縣試點縣
安徽擴大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試點縣
安徽煤基多聯產精細化工基地
國家火炬計畫特種電纜產業基地
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
安徽投資環境十佳縣

名人

無為歷史上人才薈萃,歷史上書畫家米芾曾任無為知軍三載,誕生了台灣開山之祖陳棱、“父子丞相”王之道和王藺、哲學家吳廷翰等名仕賢達,現代湧現出抗日民族英雄戴安瀾、擂鼓詩人田間等仁人志士,當代有位列胡潤富豪榜的王傳福、姜純等商界精英。
米芾(1051~1107)中國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
王之道:力主抗金。晚年升任樞密使太師,被封為魏國公。著《相山文集》二十六卷、《相山詞》一卷。
楊傑:宋嘉佑四年進士,北宋年間著名學者、詩人,以山水詩見長。著作多散失,南宋趙世粲蒐集其遺作,編成《無為集》十五卷。
焦蹈:生年不詳,卒於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乙丑科狀元。
賈易:無為人,派至常州任司法參軍。宋朝大臣。
邢寬(?~1454)直隸無為州人。永樂二十二年(1424)甲辰科狀元,原以孫曰恭為第一,但因“曰恭”合字為“暴”,不為明成祖喜,遂改取邢寬。官授翰林院修撰。
王藺(?~1202)無為縣人,宋朝大臣。
朱昂:無為人,做官30年,廉潔聞於世。
薛遠(1414~1495)無為人,為官40年。
吳廷斡(1491~1559)無為人,明朝大臣。
洪沛霖(1917~1989)鶴毛鄉愛國村人(現萬年台)。1985年當選江蘇省人大副主任。
吳存榮,1963年5月生,高級工程師。現任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
戴安瀾(1904~1942年)練溪鄉旗桿戴村人。著名民族英雄,抗日名將。
安心儒(1827~1901)清無為州人。工山水畫。
李辛白(1875~1951)湖隴鄉人。清末拔貢。中國同盟會首批會員。
盧仲農(1877~1942)無城鎮人。
徐庭瑤(1892~1974)開城鎮先鋒人。1892年10月9日生。1914年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步兵科。
呂惠生(1902~1945)無為縣十里鄉人,抗日英雄。
張愷帆(1908~1991)無為人。著名書法家、著名詩人。原安徽省人民政府副主席。
何映華:泉塘鎮祈雨行政村何家八房人。2009年晉升武警中將警銜。
劉麟生(1894~1980)無為人,抗戰期間輾轉四川等地,1959年後任職於台灣“駐美大使館”。
盧強:1936年5月生,現任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政協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
劉先銀:1963年出生於姚溝鎮,現任中國林業出版社編審等職務。
謝立惠(1907~)無為人,大學教授。
卞仲耘(1916~1966)女,原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女子中學(現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黨總支書記、副校長,她是“文革”發生後北京第一個被紅衛兵打死的教育工作者。
張昌忠(1910~1931)無為縣忠台鄉人,革命烈士。
田間(1916~1985)開城鎮羊山人,被聞一多稱為“擂鼓詩人”、“時代的鼓手”。
周光春(1917~)無為人。
周彬:1942年生。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高級美術師。
劉正昌(1923-1976)無為人。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和西藏平叛戰爭中屢建戰功。
蔣天然(1918-)無為人,空軍將領。
尤月林:1974年生,福渡鎮人。中國紫名都裝飾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邢朝平:2000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博士生導師。
呂向陽,安徽無為人,和王傳福是表兄弟,廣州融捷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傳福:1966年2月15日生,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總裁、比亞迪電子(國際)有限公司主席。
何邦喜:中國保齡球業的開拓者,希瑪企業集團董事長,安徽省工商聯副主席等。
奚小彭(1924-)無為人,建築設計師。
金光祖(1926-)無為人,中國科學院遺傳所黨委書記,中國遺傳學會副理事長。
戴復東(1928-)無為人,戴安瀾將軍之子,建築學與建築設計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侯家駒(1928-)無為人,曾任美國耶魯大學客座研究員,東吳大學系主任,教授。
賴竹岩(1928~2011)1988年至1993年,任廣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
卞立強(1932-)無為人,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理事,中國日本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及秘書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