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中學

無為中學

安徽省無為中學位於安徽省無為縣,是安徽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安徽省第一所獲得北京大學授予“高中校長實名推薦”資格的縣級中學。 學校創辦於1925年的無為縣初級中學,先後更名無為縣立中學、皖北巢湖行政區無為中學、皖北區無為中學、安徽省無為中學、興無中學,1970年11月恢復建制定名為安徽省無為中學。 截至2013年7月,學校占地約160畝,建築面積25000多平方米,設有63個教學班,在校學生近3500餘人,專任教師231人。

基本信息

辦學歷史

校內景色 校內景色

1925年,在無城後新街沙氏宗祠創辦無為縣初級中學,為縣級初級中學。

1928年,遷往無城東門劉家公館。

1930年,遷往無城觀震潮(即今無為一中校址)。

1938年,遷往開城橋徐家新屋(借四維國小校舍)。

1939年,遷往無城繡溪(租王家公館李氏宗祠暫用)。

1940年,遷往無為南鄉黃姑閘。

1942年上半年,先解散了學校,接著在廬江黃泥岡陳祠復校,旋即遷廬江黃泥河鎮;秋,由廬江黃泥河鎮遷回縣內南鄉汪田的田埠蘇村,冬,再遷至本縣與廬江接壤的斷腰嶺。

1943年,由斷腰嶺遷至廬江的磚橋。

1944年,由磚橋遷回縣內合毛河鎮。

1945年,遷回無城黌門。

1946年秋,更名為無為縣立中學,增招高中上升為完中。

1949年,更名為安徽無為中學。

1950年,更名為皖北巢湖行政區。

1951年,更名為皖北區無為中學,上升為地區重點中學。

1952年,更名為安徽省無為中學。

1953—1956年,跨黌門與觀震潮(即今無為一中)兩處 。

1955年,上升為省管中學。

1956秋,遷至西寺(內有古塔)即今校址(西大街104號)。

1966年7月,毀古塔,易校名為興無中學,即今校址。

1968年10月,撤銷建制。

1970年11月26日,恢復建制,定名為安徽省無為中學。

1980年,定為縣重點中學、地區重點中學。

1987年,上升為副縣級建制。

1997年10月7日,確定為巢湖地區規範完中。

2001年,晉升為“安徽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

2013年,獲得北京大學授予的“高中校長實名推薦”資格。

辦學條件

硬體設定

截至2014年1月,學校建築面積25000多平方米;有逸夫樓、教學樓、辦公樓、科學實驗樓、圖書館以及學生公寓樓、教師宿舍樓等建築;設有55個標準教室,其中逸夫樓安裝了閉路電視系統,教學樓有14個教室配備了以液晶實物投影儀為中心的多媒體教學平台;擁有現代化的實驗室、語音室、微機室、報告廳、多媒體教室、電子備課室以及先進的校園網路系統;圖書館藏書近10萬冊;體育活動場地14500平方米。

辦學規模

截至2014年1月,學校占地約160畝 。

截至2013年7月,學校設有63個教學班,在校學生近3500餘人。

師資力量

截至2013年7月,學校專任教師231人,其中特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75人,一級教師83人,省級教壇新星3人,市學科帶頭人3人,市骨幹教師13人,教師平均年齡39歲。

安徽省特級教師:徐曉兵 、劉驍明

省級教壇新星:駱宇虹 、李翠霞、俞成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高考成績

2011年高考,學校應屆在籍報考學生885人,600分以上達148人,占巢湖市600分以上總數(481人)的30.8%,一本達線575人,達線率65%,二本以上達線792人(不含體藝),達線率90%,三本以上達線840人,達線率95%,一二三本達線率均居全省首位。該校學生以679分的成績獲市理科狀元,以622分的成績獲縣文科狀元,市文科第二名。

安徽省無為中學 安徽省無為中學

2012年高考,學校應屆在籍報名990人,其中600分以上313人,達一本線652人,達線率66%;達二本線以上889人,達線率90%;達三本線以上955人,達線率97%(以上均不含體藝)。進入全省理科前100名的有6位同學,分別居於全省第27名、31名、35名、47名、60名、85名;進入全省文科前100名的有3位同學,分別居於全省第45名、85名、93名。文理科進入全省前100名人數占全市的一半以上。

2013年高考,學校應屆在籍生600分以上高分段人數90人,占全市600分以上總人數的40%;有10位同學進入全省文理科前100名,位居全省第二。理科有4名同學進入全市前10名,分別位居第1、3、4、7名;文科有6名同學進入全市前10名,分別位居第4、5、6、7、8、10名。應屆在籍生報名1131人,一本達線845人,達線率74.7%,二本達線1084人,達線率95.8%,三本達線1114人,達線率98.5%,三項指標均位居全省第一。應屆理科學生總分平均525分,超過一本35分;應屆文科學生總分平均554分,超過一本14分。

2014年高考,學校應屆參考人數1168人,600分以上55人,文理科一本達線841人,達線率72%;二本以上達線1070人,達線率91.6%;三本以上達線1118人,達線率95.7%(以上均不含藝體);文科總分平均550分,超一本線9分;理科總分平均515分,超一本線26分。

2015年高考,學校共有5人進入全省文理科前100名;全校應屆在籍生報名人數998人,其中,650分以上114人,600分以上524人;一本達線774人,達線率77.6%;二本達線921人,達線率92.3%;三本達線958人,達線率96%;應屆理科學生總分平均587.4分,超過一本32.4分;應屆文科學生總分平均612分,超過一本15分。

2016年高考,應屆在籍生一本達線766人,達線率76.8%;二本以上達線933人,達線率93.5%;三本以上達線966人,達線率96.8%(均不包含藝體和借讀生)。其中1名學生以703分獲安徽省理科狀元,6名學生進入全省理科前100名;2名學生進入全省文科前100名,2名學生已於2015年分別考取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和創新試點班,1名學生考取美國加利福利亞大學爾灣分校。

2017年高考,學校應屆在籍生報名927人,一本達線780人,達線率84.2%;本科達線912人,達線率98.38%(以上均不包含藝體和借讀生)。600分以上高分段人數105人,其中,655分以上10人。理科總分平均538.67分,超一本線51.67分;文科總分平均534.33分,超一本線19.33分。

•學科競賽

截至2013年7月,學校近百名學生在省級以上科技創新大賽中獲獎,其中國家級獎項28個、省級獎68個。

2017年4月,學校學生在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有四件作品參賽,獲兩項一等獎、一項二等獎和一項三等獎。

2010年,在“第五屆全國中國小勞技教育創新作品邀請賽暨全國青少年優秀創新人物評選”活動中,該校1名學生綜合分全國第三名獲“全國十佳創新少年”,他發明的《灌溉深井落物撿拾器》獲全國發明金獎;4名學生的四件發明分獲四項全國銀獎;另外,多名同學獲全國銅獎;總成績位居全省之首。

2010年12月,在巢湖市第二屆“市長獎”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該校1名學生的發明作品“安全定時蚊香”獲得“市長獎”,另有三件作品獲一等獎。

2009年12月,該校1名學生髮明的《吊扇擦》在“安徽省青少年科學論壇”中獲二等獎。 2009年高中物理競賽中,學校有17位同學獲省級獎。

2004年,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該校學生獲得一等獎2項。

教師成績

2000年,該校教師在“安徽省國中物理實驗基本功教學大賽”中獲全省一等獎。

2006年,該校教師在“巢湖市新教材觀摩及優質課評比中”獲市一等獎的第一名,代表巢湖市在“安徽省英語新教材教學觀摩課及優質課評比中”獲省一等獎。

在蕪湖市2011年中學數學青年教師新課程優秀課評比中,獲二等獎1項。

2012-2013年該校1位教師獲蕪湖市優質課大賽一等獎,安徽省優質課大賽二等獎。

2014年,安徽省基礎教育論文評選中,獲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

截至2014年1月,教師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300餘篇,參與編寫各種教學專著30本,承擔省級教研課題3項,國家級教研課題1項。

所獲榮譽

年份獎項名稱年份獎項名稱
1996年 中國青少年熱愛祖國立志成才讀書教育活動一等獎 2005年 巢湖市園林式單位
1996年 中國推行《國家體育鍛鍊標準施行辦法》先進單位 2007年 安徽省園林式單位
1997年 中國中國小邵逸夫先生贈款建設項目優秀工程一等獎 2008年 普通高中教學質量目標管理獎
1998年 中國青少年愛祖國、講文明讀書教育活動一等獎 2009年 安徽省第八屆文明單位
1991年 安徽省電化教育先進集體 2009年 空軍工程大學生源基地
1993年 安徽省花園式學校 2009年 安徽省A類示範高中
1993年 安徽省招飛先進單位 2009年 安徽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1993年 安徽省檔案管理二級先進單位 2009年 安徽省花園式學校
1996年 安徽省推行《國家體育鍛鍊標準施行辦法》先進單位 2009年 安徽省電化教育一類達標學校
1998年 安徽省中國小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2009年 合肥工業大學優質生源基地
1999年 安徽省學校體育衛生國防教育工作先進集體 2009年 全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2000年 安徽省社會文化先進單位 2009年 教學質量特殊貢獻獎
2001年 安徽教育技術裝備工作先進集體 2009年 普通高中“教學質量目標管理獎”
2001年 安徽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 2009年 普通高中“優異學生培養獎”
2002年 安徽省第五屆文明單位 2009年 中國全國三八紅旗集體
2002年 安徽省機關檔案目標管理考評一級單位 2009年 無為縣2009年度行風評議第一名
2003年 安徽省教育學會團體會員單位 2010年 2010年度巢湖市“衛生先進單位”
2004年 安徽省第六屆文明單位 2010年 2010年度先進團委
1995年 巢湖地區檔案先進單位 2011年 蕪湖市首批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範單位
1997年 巢湖地區規範完中 2012年 無為縣“2012年度行風評議先進單位”
1998年 巢湖地區第三屆中學生計算機競賽編程解題集體三等獎 2012年 北京郵電大學“優秀生源基地”
1999年 巢湖地區文明單位 2012年 北京大學“高中校長實名推薦”資格
2000年 巢湖行署公安局集體嘉獎 2012年 北京大學重點生源基地
2000年 巢湖地區第四屆中學生計算機競賽編程解題集體二等獎 2012年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優質生源基地
2002年 巢湖市首屆科技創新大賽優秀組織單位 2013年 安徽省學習十八大報告和黨章知識競賽優秀組織獎
2003年 巢湖市第二屆科技創新大賽優秀組織單位 2013年 第十一屆蕪湖市文明單位標兵
2004年 巢湖市首屆文明單位 2013年 武漢大學“優質生源基地”
2004年 巢湖市第三屆科技創新大賽優秀組織獎 2013年 北京化工大學“優質生源基地”
2004年 巢湖市高三畢業年級月考命題質量一等獎 2014年 大連理工大學“優質生源基地”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校徽

無為中學 無為中學

校徽由紅色背景的橢方形、西寺塔、白色條帶、校名和建校時間構成。一條白色條帶代表流經縣城的河流,表示學校依河而建;西寺塔表示學校依古塔而建(學校於1956秋遷至西寺,寺內有古塔,即今校址)。

•校歌

無為中學 無為中學

《青春之歌》

詞:呂鴻賓

曲:呂其明

西寺塔高大江水長,莘莘學子弦歌一堂。

明德博學求真超越,放飛我青春理想。

鬱郁桃李香馨四方,培育我啊明日棟樑,

春風化雨重任擔當,燦爛我無中芬芳。

銘記時代的囑託,智勇真純砥礪圖強。

務實創新自主和諧,打造我人生輝煌。

務實創新自主和諧,打造我人生輝煌。

精神文化

•校訓

明德 博學 求真 超越

“明德”二字源於《禮記》中的《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意思是說,大學的道理,在於淨化自己光明的德行性,在於用這種德性去使民眾自新,還在與使人們達到善的最高境界。

無中雪景 無中雪景

“博學”語出《論語·子張》:“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廣泛的學習並且志向堅定不移,深入的問問題並且時常的思考,仁的道理就在這裡面。

“求真”出自《閩中理學淵源考》:“求真於未始有偽之先,而性之真可見矣;求善於未始因惡之先,而性之善可見矣”。意思是說,虛偽還沒發生之前去求真,真實的人性就 能顯示出來;罪過還沒產生之前去求善,善良的人性就能顯示出來。

“超越”源於中國高等教育的歷史使命。

•教風

敬業、愛生、嚴謹、創新

•校風

務實與創新並重,自主與和諧共存

•學風

讓學習成為習慣,讓探究成為常規

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

無為中學校長:徐曉兵

副校長:徐曉兵

副校長、黨總支副書記:巫先景

副校長:薛球平

督學:劉驍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