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須

濡須

濡須,三國時古城,現安徽省無為縣城北邊,東南孫權曾建有濡須口,為戰時港口,吳太守朱然曾鎮守此地,現無為縣內仍建有濡須賓館,以紀念曾經的輝煌時刻。無為縣人民在這片土地上建立了新的開發區,連線長三角,依蕪湖等良港,廣招海內客商。濡須河的流向:濡須水是施水的一部分。江水沿螺絲口進入原高溝鄉古街道分兩支,一支直抵姚溝鎮北插西河進入觀震潮,穿過現繡溪國小、原縣政府職工宿舍、供電大樓、北城國小進入華林河、倉頭、黃雒河、三汊河入濡須河,分東西向,東入長江,西流巢湖。

三國古城

濡ru須xu。無為縣人民在這片土地上建立了新的開發區,連線長三角,依蕪湖等良港,廣招海內客商。

關於濡須的來歷

根據省方誌辦出版的《志苑》2010年第一期由李俊平、張克鎖撰寫《濡須河·濡 河》文中說明:“讓濡須河名聲鵲起、譽載史冊的是西晉巴西安漢人陳壽。他撰寫的《三國志》中,魏吳兩國在濡須口的戰爭……。史稱曹操四征東吳,在濡須口兩次大捷,泛指東關,也稱濡須塢。曹操在七寶山與錐山立柵布陣,史稱西關,名曰濡須口,又稱柵口水,上接巢湖下通長江”。

無為古為水澤國,山環西北,水聚東南,沿江一帶蘆葦、雜草叢生,水網密布,荒無人煙。三國時無為號“濡須”,因河得名,屬吳國廬江郡。魏吳爭戰,曹操在濡須堧地築城,號“無為”。

與七寶山遙對的是錐山,一作龜山,亦稱濡須山。山形似龜,頭朝大江。朱元璋的軍師劉伯溫見濡須山是重要隘口,為防“龜”移“關”廢,在山頂上建錐塔(文峰挺塔)一座,以穩龍脈。

濡須河的流向:濡須水是施水的一部分。酈道元《水經注》注“施水受肥廣陽鄉,東南流經合肥縣,又東南經合肥縣城南。施水又東,分為二水,技水北出焉,下注陽淵;施水又東,經湖口戌東注巢湖,謂之施水口”。《水經注》稱施水發源地就是雞鳴山將軍嶺至巢湖之行經一線可稱上游,巢湖水為中游,巢湖出水口為下游,這段稱之為“濡須水”。但後來,許多書對“濡須河”出水口說不一。經考證,應有“三個通江出口”,即:濡須口、柵江口(神塘河口)、螺絲口(泥汊通江口)。三國時,神塘柵江口尚未形成。東漢之前,“濡須出水口應在泥汊通江的螺絲口。。。。。。(大兵過江第一船即在此出發)”。江水沿螺絲口進入原高溝鄉古街道分兩支,一支直抵姚溝鎮北插西河進入觀震潮,穿過現繡溪國小、原縣政府職工宿舍、供電大樓、北城國小進入華林河、倉頭、黃雒河、三汊河入濡須河,分東西向,東入長江,西流巢湖。

另一支江水沿高溝水道向北,進入龍王廟、皂河閘入西河。這段河道曲折多變,深淺不一,枯水季節,難以行船,但這條河道運行近千年歷史。由於江水的作用,經常崩江,泥汊螺絲口到酈道元作《水經注》時(公元466-527年)已失去往日的輝煌,由神塘河口取而代之。北宋無城始築垣墉,為避免江水直接沖刷城牆基腳,古柵江口河道改由東門大橋外新河口至倉頭北上。及至南宋,巢湖至裕溪口的通江河道逐漸形成,“濡須河”基本上已是名存實亡了。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神塘河口被堵塞,加之無為大堤將泥汊通江口攔腰切斷,裕溪河便成了巢湖水系通江的唯一通道,西河亦成了裕溪河的主要支流。新中國成立後,興修水利,涵閘陡門逐漸增多,濡須河實際上已被“裕溪河、西河、黃雒河、三汊河、前河、後河”所肢解了,不復存在了。

為什麼“濡須河”會變成“濡 河”呢?原因有三:

一是《三國演義》誤導,始作俑者羅貫中,將曹操大戰“濡須塢”寫成了“濡 塢”,影響很大。

二是官方誌書失真,明嘉靖七年(1528年)《無為州志》寫成了“ ”字,以訛傳訛。但清代版《無為州志》是“須”字。

三是《無為縣誌》錯引。1985年以後縣成立“方誌辦”編修《無為縣誌》,開始時及原稿中為“濡須河”,後內部發生爭論,久爭不下,最後驚動了副省長(張凱帆),他建議用“ ”,並即興書寫了“濡 賓館”四個字。這樣,新縣誌上也寫成了“濡 河”。一個偏旁之差,音韻不同,且難通用,貽誤後人。為明曲直,應為“須”。

濡須之戰

濡須之戰濡須之戰

三國魏黃初四年(223年),在曹丕首征東吳之戰中,魏大將軍曹仁圍攻吳裨將軍朱桓據守濡須城(今安徽無為北)的作戰。

黃初三年九月,曹丕督三路大軍進攻東吳。統率中路軍的魏大將軍曹仁於四年二月,揮師進逼濡須城,採取聲東擊西的謀略,引誘朱桓分兵救援羨溪(今安徽裕溪口),然後率步騎數萬直撲濡須城。朱桓急令派往羨溪的援兵返回,但曹仁已兵臨城下。朱桓只有5000餘守城部隊,人心惶惶。朱桓向將士分析敵之不利己之有利條件,激勵必勝信心,並下令偃旗息鼓,外示形弱,誘曹軍攻城,果然,曹仁令其子曹泰率兵攻城。又派將軍常雕、王雙等乘油船(一種塗桐油的皮筏子),襲擊吳軍眷屬住地中洲(今湖北長江枝江沱水間)。蔣濟以不可貿然涉險勸阻,曹仁不聽。朱桓臨敵不懼,親自率部眾抵禦曹泰,適時發起迅猛反擊,焚毀曹營,曹泰戰敗,撤軍。朱桓趁勢反攻,斬常雕,俘王雙。魏軍臨陣被殺及淹死千餘人,對濡須城的進攻失敗。

無為濡須劉氏

無為縣劉氏和中國劉氏一樣分支較多,讓人很難理清。由於父親的家庭觀念很強,讓我們對家族傳延曆史充滿了好奇,雖然我們這支劉氏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從安徽省無為縣棗郭樹遷到了江西省彭澤縣棉船鎮光明村,但是對劉氏無為的發源地充滿了敬畏之心絲毫未減。偶然的機會,讓我發現同樣充滿了對無為劉氏好奇的人不僅僅是身邊的人,還有不認識的陌生的遠方網友和千里之外的宗親。發源地也可上推到徽州休邑(今安徽省休寧縣)及山西。

中國的劉氏名人輩出,自堯開始,從遠祖邦公到文帝、景帝及中山王劉勝,再如唐開國丞相劉文靖、宋九江太守劉戢、明湖廣巡撫劉侖、劉汝佳等等。據說當今世界上最完整的家譜就屬大漢劉氏,既源於幾百年的皇族血脈,又源於劉氏名人文化的反覆衝擊,其實每個家族、每支血脈,只要鍥而不捨的上延必然有其輝煌與傳承。關鍵你是否有所領悟,與漢、唐、宋、元相比,自明清開始,有點失落的是本支劉氏,不僅是外人不予知曉,就連很多族人也是不甚了解,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水因其源,木因其本,希關心本族人士或族內賢達人士一同研究、探討,即使有文化或族源的偶爾斷層,只要本族人士齊心協力、攜手共進,定不能阻我濡須劉氏(光裕堂)之發展。

南宋末年吾始祖劉文(字遷一)由安徽休寧率族遷至濡須芝山。家世顯赫,人丁興旺。至明朝更為鼎盛,嘉靖年間都堂劉侖創建了吾族光裕堂,建祠於芝南一字城。後其侄劉汝佳主修光裕堂劉氏宗譜,續輩:廷、有、宗、曰、大、邦、多、世、必、奇、希、先、名(明)、永、錫、裕、後、德、同、居。以此對族人寄予厚望。扭轉乾坤,滄桑巨變,至今已有89年變遷,吾輩喜逢太平盛世歷史文化得以弘揚,族人威望圖騰,後嗣更須激勵奮進,凝聚報國光宗宏願,續譜建祠夙願如償。

2010年8月6日,成立了以劉名福為理事長的“建祠續譜理事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