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大陸[古大陸]

泛大陸[古大陸]
泛大陸[古大陸]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在進行基礎地質調查的同時,地質學家還在考慮地質理論方面的重大前沿問題。例如,地質學家近兩年的研究結果表明:在10~13億年前,地球上只有唯一的一個大陸,叫做羅迪尼亞泛大陸。這個大陸存在的時代,比魏格納1912年提出的潘加聯合古陸的概念提早了大約7~10億年。

簡介

大陸漂移說認為,晚古生代時期全球所有大陸連成一體的超級大陸。中生代以來逐步解體,形成現今的大陸、大洋。

羅迪尼亞大陸

羅迪尼亞泛大陸是由許多很古老的陸塊漂移拼合在一起的。它的形成過程被稱為格林維爾事件。後來,羅迪尼亞泛大陸又開始分裂,各個陸塊四散漂移。到了大約5.7~5.5億年前時,先後從羅迪尼亞泛大陸漂離出來並散布在南半球的陸塊又陸續聚合成另一個大陸,被稱為岡瓦納古陸。它是由現今的南極大陸、非洲、南美洲、印度次大陸等單元構成的。岡瓦納古陸的形成過程稱為泛非事件。

羅迪尼亞泛大陸的其餘部分則稱為勞亞古陸,這是由加拿大地盾、格陵蘭地盾、波羅的海地盾(包括科拉半島)和西伯利亞地台(俄羅斯地台)組成的。巨大的岡瓦納古陸當時大約位於南極點到南緯30之間。到1.5億年前的時候,岡瓦納古陸又分裂瓦解,其中的印度板塊甚至遠渡重洋,碰撞在古歐亞大陸上,形成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

(有趣的是,地質學家經過考證發現紐西蘭海底的一部分實際上可以被劃分為大陸,紐西蘭也曾屬於岡瓦納大陸,但由於沒有陸核支撐,這個“西蘭提亞大陸”在分裂後逐漸沉入海底)

板塊理論

無論是在大洋底下或大陸底下的岩層,都是由一塊塊大板塊構成的。在這些大板塊之間不是大洋中脊的裂口,就是幾千米深的海溝或者是巨大的斷層。由於受到地球內部熱力的影響,板塊並不是完全安定不動的,隨著時間變化會發生緩慢的傾碾與漂移。

1968年,法國地質學家勒皮順把地球的岩石層劃分為六個大板塊,即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除了太平洋板塊全部侵沒在海洋底部外,其他五個板塊上,既有大陸也有海洋。隨著研究的深入,有人在這些大板塊中又分出一些較小的板塊,例如,把美洲板塊分為北美洲板塊和南美洲板塊;從太平洋板塊中分出東太平洋板塊;從亞歐板塊中分出東亞板塊等等。所有這些板塊,都漂浮在具有流動性的地幔軟流層之上。

隨著軟流層的運動,各個板塊也會發生相應的水平運動。據地質學家估計,大板塊每年可以移動1-6厘米距離。這個速度雖然很小,但經過億萬年後,地球的海陸面貌就會發生巨大的變化:當兩個板塊逐漸分離時,在分離處即可出現新的凹地和海洋;大西洋和東非大裂谷 就是在兩塊大板塊發生分離時形成的。

今天北冰洋的加拿大海盆是0.8億年前的白堊紀末期由於板塊擴張而開始出現的,而歐亞海盆更年輕,才剛剛0.53億歲。羅迪尼亞泛大陸和後來的岡瓦納古陸都曾發生裂解。岡瓦納古陸在其5億年演化歷史中,在2~3億年前又曾與勞亞古陸又一次聚合成潘加聯合古陸,證明世間萬物皆具活動性。

盤古大陸

假想的原始大陸,也叫泛古陸。源出希臘語pangaia,意為整個陸地。由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Alfred Wegener)於1912年提出,作為其大陸漂移學說的一部分。根據這個學說,盤古大陸由大陸的矽鋁層(花崗岩類)組成,這一層同地函頂部一種密度較大的物質(玄武岩)所謂矽鎂層者保持均衡。據推測這個原始大陸約占地球表面積的一半,周圍是原始太平洋。三疊紀(約2.45億~2.08億年前)時盤古大陸開始解體,裂開的斷塊勞亞古陸(Laurasia)即今日的北半球,而貢德瓦納古陸(Gondwanaland)即今日的南半球。此兩古陸漸漸漂移分開,並形成大西洋。

關於盤古大陸的分裂,現在以板塊構造學(plate tectonics)加以解釋。此理論認為地球的外殼(或岩石圈)是由一些相對移動,並在其邊緣發生分裂、輻合或彼此滑移的大而堅硬的板塊所構成。盤古大陸在某一分離的板塊邊界處裂開,並在大陸下方發展成裂縫。當大陸的兩斷塊被拉得更遠時,來自岩石圈下方軟流圈的熔融岩質即向上流動填滿了這空處,造成今日的大西洋盆底。

現今地球的七塊大陸,在更早的六億五千萬年前,相當於地質時代的埃迪卡拉紀時,曾形成一次超大陸,這個大陸在一億年後開始分裂,在泥盆紀時,由於大陸間彼此的碰撞,約在二億四千五百萬年前地球上的陸地又相連在一起,此時相當於地質時代的三疊紀,科學家將之稱為盤古大陸。盤古大陸經過三個階段的分裂,形成現今大陸的分布情形。

第一階段:距今一億八千萬年前,侏羅紀中葉。

第二階段:由於今北美東岸,非洲西北岸和大西洋中央的火山活動,將北美推向西北方。

第三階段:南美和北美的分離,形成墨西哥灣,南極和馬達加斯加邊界的火山活動,使西印度洋逐漸生成。

終極盤古大陸

由於板塊運動不斷地進行,地質學家預測現有的七塊大陸將會再度形成一個超大陸,這個超大陸被稱為終極盤古(Pangea Ultima),預測在二億五千萬年後形成。

海洋學相關知識(四)

浮性生活期
沙面生物
沙間生物
沙紋
沙波
沙壩島
殘留沉積
浮冰群
條件密度
沙內生物
浪基面
正壓海洋
測波桿
歐亞板塊
濁積物
沉積腐殖質
沉積生物
沉積物通量
沉積物界面
淺海帶
沉積物捕集器
淺海動物
沉積動力學
淺水係數
次表層流
流環
氧飽和潛水
污著生物
氧潛水
永久性溫躍層
活性磷
水質監測儀
活塞取芯器
活體螢光技術
次表層水
次級種群
洋中脊玄武岩
氧化膜
水生群落
桁拖網
泥面生物
泥質海岸
泥內生物
氣邊界過程
水生生態系
機械式溫深計
波鋒線
水層虛反射
水層耦合
氣相互作用
水層改正
水層區
波浪衍射
氣界面
水密
波浪爬高
橫盪
板塊會聚
水產栽培
水產養殖場
模擬潛水
水中視程
極地冰
波控三角洲
水中牧場
水中對比度傳輸
水中對比度
水下採油系統
水下通訊
機會種
板內火山活動
沿岸泥沙流
沿岸水
沼澤生物
油氣水處理系統
油柵
水下照度計
河源物質
河控三角洲
毛初級生產量
橢餘波
水下壩
橢余擺波
水下信標
活性矽
板塊碰撞
洋殼
沙嘴
沿岸流
沉箱
沉積速率
浮性卵
浮式防波堤
浮式軟管
浮式結構
浮式碼頭
浮力沉墊
板樁
浪感電磁場
測深儀
氧最小層
氧最大層
濁流
板塊邊界
橢圓余擺線波
淺海聲道
淺海傳播
氣爆震源
流渦
流型
氣源物質
流體動力噪聲
水層生物
氣泡效應
洄游魚類
橢圓餘弦波
波齡
波高
波陡
波能譜
波群
氣舉
毛細波
波浪預報
比鹼度
水下結構
水下爆破
波浪水槽
波浪散射
波浪推算
波浪折射
波浪反射
波流
波周期
波剖面
波候
比容偏差
泛大洋
泊位
河界面
橈足幼體
河口灣
雜食動物
氯量
氯度比值
沙壩
機載紅外輻射計
氮磷比
次級生產量
氯度
濁積岩
淺灘
次級生產力
沉井
流冰
洋盆
水力模型試驗
瀉湖
波紋
波級
波浪荷載
氧分壓
標準海水
氣密
水生生物學
模組
浮冰
測波儀
水中能見度
淺水波
洋中脊
死亡率
波浪水池
泛大陸
橫搖
河口治理
河口化學
溝弧盆系
水下切割
污染物
棧橋
水色
水系
水生生物
水深測量
水尺
水團
氣象潮
水芙蓉
波浪能
氮循環
水下焊接
淺海沉積
板塊構造學
板塊
水產養殖
水下機器人
河口鎮
沉積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