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大地構造學說

板塊大地構造學說是指地球最上層約不到100公里的厚度是一層帶有彈性的堅硬岩石,叫做岩石層,或叫岩石圈。

板塊大地構造學說

正文

地球最上層約不到 100公里的厚度是一層帶有彈性的堅硬岩石,叫做岩石層,或叫岩石圈。岩石層可以發生脆性斷裂。它下面的介質,強度較小,在長時期的構造應力作用下,可以發生流變,叫做軟流層,或叫軟流圈。軟流層的下界可以達到二三百公里的深度。岩石層被一些狹窄的地震活動帶所割裂,形成了為數不多的板塊。板塊之間可以做相對運動。板塊大地構造假說認為:地球上層的大地構造運動和地震活動主要是這些板塊相互作用的結果。板塊的變形主要發生在它們的邊界部分,板內的變形相對來說是次要的,主要是大範圍的造陸運動。一個板塊可以同時包括海洋和大陸,它的邊界不一定是海、陸的分界。這個假說是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提出來的,一經提出立刻引起了許多學者的重視,幾年之內就成為全球地學工作者的重要論題。利用這個假說可以很自然地解釋地學中若干疑難的課題,但同時也提出一些新問題,這就推動了地學的前進。板塊大地構造假說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它經過了五、六十年的孕育階段。它以大陸漂移假說為前驅,以海底擴張假說為基礎,通過國際上地幔計畫所積累的豐富資料,最後才產生出這個新的概念。以下簡述這個假說發展的幾個關鍵性問題。
大陸漂移 長久以來,許多地質學家都認為自有地質記錄以來,海、陸的發展和地球上部的運動主要是隆起和沉降的交替,以垂直運動為主,水平運動是次要的。海洋盆地和大陸基本上是不動的,它們的變遷只是海浸和海退的問題。這種觀點叫固定論。另外一些學者則認為地球上部不但有垂直運動,而且有水平運動,甚至更大。地球決不是僵化不變的,而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星體。這種觀點叫做活動論。A.L.韋格納的大陸漂移假說就是活動論的一個代表。這個假說的根據首先是相隔大洋的兩塊大陸的種種相似性和連續性,包括海岸線的形狀、地層、構造、岩相、古生物等等。還有一些如古氣候、大地測量、地球物理等其他方面的證據。韋格納為了證實他的假說,曾蒐集了大量的資料,但是忽略了對它們的嚴格審查和分析,以致有些論據說服力不強,有些資料甚至是錯誤的。假說中一個嚴重弱點是他假設大陸在海底上漂移就仿佛船在水中航行一樣。然而從矽鋁層和矽鎂層的相對強度來看,這是不可能的。除此之外,在韋格納的時代,還未發現地殼中有大規模水平位移的正面證據。由於以上這些原因,這個假說到了40年代就幾乎無聲無息了。但是到50年代後期,由於發現了新的強有力的證據,大陸漂移的假說才又重新被人們重視起來,並得到了發展。
一個證據是近年來的觀測表明大規模的水平斷裂和位移畢竟是存在的。最著名的是北美西部的聖安德烈斯大斷層。它一部分穿過陸地,一部分通過海底。這個斷層在約1000萬年期間至少錯動了四、五百公里。在環太平洋地區,如中國台灣省、菲律賓、紐西蘭、南美洲等都還有其他的水平大斷裂。這些都是經過大陸的。近年來的海上地球物理探測還發現海底大斷裂的水平錯距甚至比陸地還大,如北美西海岸外的大洋中的門多西諾斷層錯動了1140公里,在它南面的默里斷層錯動了680公里等等。別的大洋中也發現有類似的大斷裂存在。
第二個證據是大陸邊緣的拼合。啟發大陸漂移構想的重要事實之一無疑是南美洲的東海岸與非洲的西海岸的相似性,但有人認為這個相似是偶然的,因為將地圖上的這兩條海岸線去真正拼合時,卻又有許多處並不符合。其實海岸線的形狀受海面變化的影響很大,即使南美洲和非洲原來確是一塊,在分裂了漫長的地質年代以後,也很難期望它們的海岸線仍然符合。合理的比較應當以較深的邊緣(如大陸坡)為標準。另外,比較的時候,兩塊大陸應當擺在什麼相對位置上,也要有個標準,而不應只憑直觀。布拉德(E.C.Bullard)等人採用了最小均方誤差的方法,根據最精確的海深圖和電子計算機運算,將南美洲和非洲在深度約為1公里的大陸邊緣上拼合起來,得到圖1的方案。拼合時,重疊和空隙處都表示在圖上,平均誤差只有88公里。用同樣方法,他們將南美洲、非洲、歐洲、北美洲、格陵蘭都拼在一起(圖2),發現如將西班牙做些轉動,可使拼合的平均誤差不超過 130公里。某些古地磁的觀測表明,西班牙在三疊紀的晚期可能轉動過。當然,以上的拼合方案並非唯一可能的。根據地質或其他方面的考慮,還可以有其他的拼合方案,不過差別都不大。重要的是,這些拼合的結果給人一種印象:某些大陸原來很可能連在一起,以後才分開,特別是非洲和南美洲就是如此。

第三個證據是古地磁極的遷移。岩石在由熱變冷的凝固過程中,因受當時地磁場的磁化而取得了磁性。岩石磁化的方向與當時地磁場的方向是一致的。反過來,在一定的前提條件下,由岩石磁化的方向可以求得在岩石形成的時候地磁極的位置。如果岩石所在的大陸在地質時期曾發生過移動,則由岩石磁性所定的地磁極和現在的地磁極位置必不一致。岩石的年齡是可以測定的,這就可以做出各大陸的地磁極遷移軌跡。
2000萬年以內的岩石所給出的古地磁極位置和現在地磁極相差不多。若用更老的岩石,則所測得的地磁極位置就和岩石所在的地塊有關。不同大陸的岩石所定的古地磁極位置可能相差很大。即使在同一大陸,不同年齡的岩石所定的古地磁極也不一樣。圖3繪出二疊紀以來,4個地塊的古地磁極遷移軌跡。它們現在都匯集在現在的地磁極附近,但在以前的地質時期則相距很遠。這就是說,大陸在漂移。自二疊紀以來,最大相對位移超過了90°,約合每年 4厘米。極移軌跡還說明非洲和南美洲在古生代的幾億年期間都是聯在一起的,印度只是到了第三紀早期才漂移到亞洲附近。

古地磁極遷移軌跡對於重建古大陸是一個重要的參考,但還不能完全確定古大陸的位置,還需要其他的數據和假定。關於古大陸的問題,現有兩種構想。一種認為地球上原來只有一塊泛大陸,叫做聯合古陸,到三疊紀才開始分裂。另一種認為地球上原來就有兩塊泛大陸,在北面的叫做勞亞古陸,包括歐洲、亞洲和北美洲;在南面的叫做岡瓦納古陸,包括南半球的各大陸,還有印度。它們也是到古生代以後才分裂。這兩種構想哪個更正確,現在尚無定論。
以上3種論據都有相當大的說服力,但大陸漂移的假說,在它的舊形式下,還是不能回答大陸為什麼能夠在強度很大的矽鎂層中漂移的問題。海底擴張的假說給這個問題提供了答案。
海底擴張 海底地殼大致是分層的。海洋的平均深度約為4.5公里。海底以下主要有3層:第一層是未凝結的沉積,厚度變化很大, 約為0~2公里,密度為1.46克/厘米3,地震縱波的速度為2公里/秒。第二層是凝結的海洋沉積和玄武岩,厚度約為0.5~2公里,密度為2.4克/厘米3,地震縱波速度為4.6公里/秒。第三層是鐵鎂質的岩石,厚度很均勻,約為4.7公里,密度為3克/厘米3,地震縱波速度為 6.7公里/秒。這是海洋地殼的主要岩層,以前曾叫做玄武岩層。海洋地殼以下即是地幔。第三層底部即是M間斷面(或叫做莫霍界面)。多數人認為M間斷面是一個化學成分的分界面,而不是一個相變分界面。地幔頂部的密度是3.3克/厘米3,地震縱波速度約為8.1公里/秒,但岩石是否橄欖岩還是有爭議的。
除了眾所熟知的環太平洋地震帶和歐亞地震帶外,在大洋中還有一個極長的弱震地震帶。這個地震帶下面是綿延的海嶺。大西洋海嶺很早就已發現了,以後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也發現有海嶺。圖4是一張全球地震震中分布圖。在大洋中那條狹窄的地震帶正標誌著海嶺的位置。這些海嶺其實就是海底的巨大破裂帶,全長約有 8萬公里。這海嶺上,第三層的地震縱波速度比正常值小,只有4~5.5公里/秒,它下面一層中的地震波速度只約有7.4公里/秒。M間斷面在此地也不明顯,地面熱流則比其他地區要高。

海底擴張的假說 雖然海洋盆地是很老的,但海底卻比大陸要年輕得多。現在還未在海底發現比侏羅紀更老的岩石。海底沉積的厚度很薄,海底火山的數目也比較少。這一切都說明海底的年齡不過幾億年。根據海底的一般情況和年輕的特點,在60年代初期,赫斯(H.H.Hess)和迪茨(R.S.Dietz)分別提出了一個海底擴張假說。其要點如下:
①地殼運動的動力主要來自地幔物質的對流,其速度每年約一至幾厘米。對流發生在軟流層內,它所產生的拽力作用於岩石層(圈)的底部,而不是作用於地殼的底部。大陸岩石層和海洋岩石層的強度是大致相同的。
②海底岩石層坐落在對流循環的頂端之上,由發散區向外擴張,又由匯聚區流入地下。這個循環系統的尺度可達到幾千公里。在地質時期里,對流循環的位置是有變化的,因此導致大地構造形態上的變化。海嶺坐落在對流的上升區,海溝在下降區。海嶺上的熱流較高是上升對流的標誌。海嶺兩邊的地形崎嶇不平是海底擴張造成的。海底的死火山和平頂山離海嶺愈遠,年齡愈大,這也是海底擴張的結果。
③對流的形態是地球內部情況所決定的,與大陸的位置無關。大陸只是象坐在傳送帶上,隨著矽鎂層一起流動。當大陸達到對流的匯聚點時,因較輕,便停在上面,而矽鎂層則由大陸下面拐入地下。所以大陸是處於壓應力狀態之下,而海洋盆地則處於張應力的狀態之下。若大陸是馱在岩石層上一起漂移,它的前緣並不受力,因而是穩定的,這相當於大西洋海岸的情況。若矽鎂層由矽鋁地塊下流過,則大陸邊緣將擠成山脈,這相當於太平洋海岸的情況。海底及其上面的沉積物在對流匯聚地方下沉,一部分受到擠壓、變質與大陸熔結在一起,另一部分則沉入軟流層。
④海嶺不是永久的形態,它的壽命不超過二、三億年。對流改變形態,海嶺也就下沉了。海底以每年幾厘米的速度擴張,整個海底每三、四億年就更新一次。這就解釋了海底沉積為何那樣薄、海底為何沒有比中生代更老的岩石的原因。
⑤地球的總體積基本上是恆定的,海洋盆地的容積也基本上不變。
這個假說在剛剛提出的時候,證據是不充分的,但以後經過更多的觀測證明它是可信的,其中最突出的證據是地磁場的轉向和地磁異常的線性排列。
地磁場的轉向和地磁年表 很久以前曾有人發現岩石的磁化方向有時與現在的地磁場方向恰好相反,以後又發現這種反向磁化是一個相當普遍的現象,特別同岩石的形成年代有關係,例如二疊紀的岩石大多數是反向磁化的。關於反向磁化的原因有幾種不同的解釋,但現在一致公認大規模的反向是地磁場本身轉向的結果。後一現象似乎出人意外,其實並不奇怪。天文學家早就發現有不少天體的磁場變化很快。按照現代地磁場成因的理論,這種轉向是完全可能的。
地磁場轉向的時間間隔是很不規則的。要確定這些間隔,必須有準確的年齡測定和精選的火成岩標本。1964年考克斯(A.V.Cox)等人曾發現300多萬年以來,地磁場曾3次轉向:由現在直到69萬年以前,地磁場方向沒有變過,叫做布容正向時期;由69到243萬年以前,地磁場方向和現在的正相反,叫做松山反向時期;再往前直到332萬年以前,地磁場方向又是正的,叫做高斯正向時期;再往前,方向又轉過來,叫做吉伯反向時期。以後更精確的觀測又發現在每一時期內,還存在著更短暫的轉向現象,叫做轉向“事件”。最短的事件短於3萬年。這些事件的起止時間也是確定的。於是可以仿照地質年表的樣子,把最近幾百萬年的地磁場轉向時間列成一個年表,叫做地磁年表(地磁極性年表)。它是研究海底擴張的一個有力工具。
海上地磁異常和瓦因-馬修斯假說 大洋上許多地區的磁異常分布有明顯的特徵。在海嶺兩邊,正異常區和負異常區都呈條帶狀,與海嶺的走向平行。異常的分布在海嶺兩邊是對稱的,在剖面圖中,對稱性尤其明顯並可伸延到很大的距離;只有經過大斷裂時,磁異常的圖形才整體地發生錯動,但一般不受海底地形的影響。圖5和圖6是冰島南面的雷克雅內斯海嶺附近磁異常分布圖。圖中AA是海嶺的位置,條帶分布、線性排列和對稱性都可以看得很清楚。這種情況,各大洋都有。

根據這些現象,瓦因(F.J.Vine)和馬修斯(D.H.Mathews)在1963年提出一個假說:海洋地殼的第三層是軟流層上升的物質由海嶺湧出後向兩邊擴張所形成的。當它一面擴張一面冷卻的時候便取得岩石磁性,其方向與當時的地磁場方向一致。由於在擴張的年代裡地磁場多次轉向,而海底凝固後的磁性又是穩定的,所以擴張的海底在不同地區的磁化方向並不一致,它是由正、負相間的磁塊組成的。這樣海底就是一個巨大的磁帶,上面記錄著地磁場變化和海底擴張的信息。磁異常在海嶺兩邊的對稱性只不過說明海底向兩邊的擴張速度是一樣的。按照這個假說,如果海底擴張的速度是均勻的,則正、負磁塊的寬度應和地磁年表上的時間間隔成比例。
磁異常的線性排列不僅在海嶺附近存在,而且能追蹤到很遠,有時到離海嶺1000多公里還看得很清楚。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都有類似的現象。由地磁年表和正負磁異常的間隔可以計算海底擴張的速度。由岩石標定的地磁年表只能夠編到 450萬年。若海底擴張的速度為4厘米/年,則年表所能套用的距離離海嶺還不到 100公里。更遠的磁異常必定相當於更早的地磁場轉向。反過來,若海底擴張的速度是均勻的或可以用其他方法求到,也可以用正負磁異常分布來延長地磁年表。就是用這樣的方法,現在的地磁年表已經延長到7600萬年以前。
轉換斷層 海嶺不是連續的,而是為一系列水平斷裂所割斷。海嶺沿斷裂發生了錯動。初看時,這種斷裂僅僅是普通的平移斷層,但以後發現它們有兩個特徵。圖7的BF和CE是兩段海嶺,AD是橫切海嶺的斷裂。如果這個斷裂僅僅是一個普通的平移錯動,則地震活動應當遍布在這個斷裂帶上。觀測表明,地震只發生在海嶺上和兩段海嶺之間的斷裂BC上,而在海嶺兩邊的AB和CD段上,則地震很少。另一特點是:沿BC兩邊的切應力方向如圖上所示,這與普通的平移斷層的切應力方向恰恰相反。威爾遜(J.T.Wilson)把這樣的斷層叫做轉換斷層,它是海底擴張的結果。設圖中的著色區是新產生的海底。由圖可見,無論斷裂錯動原來是如何產生的,只要由海嶺噴出的新海底向兩邊擴張,BC段上的切應力必如圖上的箭頭所示,而不是相反。沿著BA和CD,兩邊介質的運動是一致的,所以不產生地震。近代由震源機制所測定的應力方向是與轉換斷層的性質完全符合的,因而給海底擴張的假說提供一個獨立的證據。
按照海底擴張的假說,大陸是馱在岩石層上而在軟流層上移動的,不存在矽鋁層在矽鎂層中漂移的問題,這就克服了大陸漂移假說的最嚴重的困難。
板塊大地構造 這個假說是大陸漂移和海底擴張兩個假說的自然引伸。地球的岩石層並非整體一塊,而是為一些構造活動帶所割裂,形成幾個單元,叫做岩石層板塊。勒比雄(X.Le Pichon)最早曾將全球岩石層分為6個大板塊,即歐亞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澳板塊和南極板塊。這些板塊的邊界並非大陸邊緣,而是海嶺、島弧構造和水平大斷裂。除太平洋板塊完全是水域外,其餘都是海陸兼有。六大板塊的劃分只是一個初步的方案(圖8)。隨著研究的進展,劃分也就更詳細,如提出過一個12個板塊的方案。地面上所釋放的機械能量絕大部分都是從一些狹窄的活動帶釋放出來的,而這些活動帶也是地震最活動的地方。可以認為地震活動帶就是板塊相互作用和相對運動的一部分邊緣。大地構造運動和地震活動基本就是板塊相互作用的結果。

板塊由於地下物質對流的帶動,由海嶺向兩邊擴張,在島弧地區或活動大陸邊緣沉入地下,通過軟流層完成對流的循環。在運動的過程中,各板塊是互相制約的,重要的是它們的相對運動。由於板塊邊界有3種形態,它們之間的作用也有3種形式:海嶺地區主要是張力,常造成正斷層;島弧地區主要是擠壓,造成逆掩斷層;轉換斷層上的應力主要是剪下,造成平移斷層。但是應指出,3種形式不能期望單純地出現。海溝或是裂谷地區也可能有不小的平移。
板塊假說的提出原是為了解釋現代的大地構造和地震活動。對以前地質時期的活動,由於缺乏地震標誌,所以很難辨認板塊的邊界。現在的情況是能往前外推多久頗成問題,如果能找到古板塊的邊界和那裡的運動,也許可以外推到新生代或中生代,但能否推到古生代或更早就值得懷疑了。板塊的邊界在地質年代裡是有變化的,這同海底擴張的階段有關。現階段的海底擴張何時開始的,尚無定論。有人認為從中生代就已開始,也有人認為是1000萬年以前才開始的。當海底以下的對流系統變換位置時,板塊的形態也就隨之改觀了。
板塊構造和天然地震 板塊的劃分和全球地震帶的分布是一致的。仔細研究圖4就可注意到在對流發散地區,地震帶窄,構造較簡單;在對流匯聚地區,地震頻寬,構造較複雜,深源地震幾乎全部發生在這裡。在海嶺上,地震都是淺源的,活動水平較低,地震也較小,最大不超過7級。在島弧地區,地震深淺都有,活動水平較高,地震有時很大,最大達到8.9級。在轉換斷層上,地震是淺源的,最大達到8.4級。
在斐濟-湯加地區,震源深度可達到 700公里以上。震源分布在一個傾角約為45°的斜面上,叫做貝尼奧夫帶。在這個地區,人們發現地震波在某些方向衰減極小(高Q值),但在另一些方向則衰減較大(低Q值)。圖9給出這個地區的Q值分布。衰減小的地區,Q值可達到1000,厚度約為100公里。無震區的Q值僅有150,但當深度達到震源帶以下時,Q值又增加。高Q地區的地震波速度也較高。這個情況和板塊構造的概念是一致的,高Q地區其實就相當於岩石層。震源帶只位於俯衝的岩石層的上部。有人認為震源帶是一個深大斷裂帶,但震源機制的計算表明,在這個帶上,最大剪下應力並不與震源面平行。
深地震的成因一直是一個有爭論的問題。由於地下幾百公里深處的溫度很高,彈性斷裂的地震成因頗有困難,但深地震所給出的地面初動方向仍顯示著象限分布,表明震源不是由於介質的體積突然變化(相變)造成的。這個矛盾可以用岩石層俯衝的概念來解決。岩石層的厚度約有100公里。當它沖入軟流層時,層內溫度仍然很低,仍然可以產生彈性斷裂。岩石層俯衝後,它的上部與軟流層接觸的部分溫度梯度最大,這裡也就是地震最易發生的地方。震源不是發生在岩石層的全部,而只發生在它的上部。
美國西部的聖安德烈斯斷層是一個板塊邊界,斷層附近時常發生地震。在不同的地段有3種情況:一種是斷層有滑動,但無地震;一種是小震頻繁,但無大震;第三種是小震不多,但過了相當長的時間間隔後,卻發生很大的地震。這個現象可以這樣解釋:地下深處,兩個板塊不停地做相對運動。地殼由於本身的強度和彈性可以暫時鎖著不動,但最後還是會突然斷裂,產生地震。斷層上發生無震滑動那一段表明那裡只有蠕動或強度極小,對下面的運動無明顯的阻力。在地殼強度較大的地段,地殼阻力雖小,但不能積累大量的應變能,所以小震雖可頻繁地發生,但不發生大震。在地殼強度極大的地段,地殼可以鎖住不動而積累大量的應變能,最終發生大震。這樣的地區正是地震預報工作者最應注意的地方。在一個地震活動帶上,人們可以在發生間歇性大地震的地區設法估計地層還需增加多少應力才能引起斷裂,再用重複測量或衛星測量的方法求得該地區板塊運動和應力積累的速度。這樣就可以估計該地區需要再經過多少時間才能積累足夠的應力而發生斷裂和地震。這是有些學者在轉換斷層上預測地震的一種構想。然而如何實現這種構想,具體的技術問題還遠遠沒有解決。
板塊構造與礦產資源 現代礦產資源在地面出露的越來越少了,重要的發現常需要理論上的預測。板塊構造假說提供一個新的成礦觀點。固定論者認為海、陸基本上是恆定的形態,但新假說則認為海底和大陸都在不停地運動,這就給成礦和儲油造成許多條件,其中最重要的也許就是板塊的匯聚和發散。在匯聚地區,岩石層俯衝到大陸或島弧下面,發生了熔化,產生了含礦的溶液,上升到地面,形成了熱水礦床。日本、菲律賓、美洲西部,從地中海到巴基斯坦,有許多硫化礦床都和板塊的匯聚帶有聯繫。另一方面,在島弧與大陸之間的邊緣海地區,沉積物中有大量的有機物。那裡海水的環流和氧氣的更新都受到限制,因而有機物可以積聚起來。這都是生油的有利條件。東海、黃海和南海就是這類地區。
板塊的發散邊界是新海底產生的地方。在這裡海水浸入岩石的裂隙,溶解了由地幔上涌的物質,產生了熱水礦床。在紅海2000多米的水下,人們發現了極豐富的多金屬硫化礦。賽普勒斯的特羅多斯地塊的銅礦是很馳名的。這些都是在裂谷地區。在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海嶺地區也發現有硫化礦床和錳礦。發散地區也可以給石油的蓄集創造條件,特別是鹽丘的形成可能和裂谷有聯繫。板塊假說套用於找礦不過剛剛開始,具體運用還有待發展,但它已給成礦規律提出了新的遠景。關於這個問題,古板塊的邊界占有突出的地位。
存在的問題 新假說自提出後就引起全世界地學工作者的普遍注意,因為它有大量觀測數據的支持,並對許多重大的地學問題給出較為滿意的解釋。但它不是固定不變的教條,因為它提出不久,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和缺點,需要在發展中逐步完善和修訂。
首先是板塊的驅動力問題,直到現在還未能滿意地解決。絕大多數人認為板塊的運動是某種形式的對流所帶動的(見地幔對流),但具體的過程不清楚。由於地球內部存在著間斷面,有人認為對流環是扁的,只在600公里以內循環,這在理論上造成很大困難。不過有關地球內部的結構和流變性質的理論一直在不斷地修訂。全地幔的對流運動能否存在還不能做出結論。這個問題在80年代的岩石層(圈)計畫中列為重要課題之一。
其次,假說初提出的時候,特彆強調板塊的剛性。板塊是作為剛性的整體而運動的,它的變形主要發生在邊界。然而觀測表明,在大陸內部,岩石層的斷裂褶皺是很劇烈的,遠不能看為一個剛體。在大陸板塊內部,地震活動在個別地區也很強烈,例如在中國的西南地區和青藏高原,地震震中的分布範圍相當廣泛,與海洋中的板塊邊界大有不同。所謂的板內構造運動的研究是板塊構造假說的一個發展。
第三,兩個板塊相碰的地方叫做縫合線。印澳板塊與歐亞板塊的縫合線大多數學者認為是沿著雅魯藏布江延伸的。早期假說中的縫合線都是在海洋里,只是到了最近才注意到大陸碰撞的問題。這種縫合線都有什麼特徵還研究得很不夠。至少消減帶的概念在此地能否套用頗成問題,因為馱著一塊大陸的岩石怎樣能俯衝到另一塊馱著大陸的岩石層下面是很難想像的。唯一的可能似乎是兩塊大陸之間發生大規模的劇烈擠壓,從而導致喜馬拉雅山的升起。在擠壓的過程中,南北兩地塊上部的地層互相交叉是不難理解的。在青藏高原上,有些地區可以看到由南向北俯衝的地層,而在另一地區也可看到由南向北仰沖的地層。這與海洋岩石層的消減帶是不同的。印澳板塊同歐亞板塊碰撞,其影響決不限於青藏高原,可以說全部西南亞的現代大地構造格局都打上了這個事件的烙印。
80年代開始的岩石層(圈)動力學和演化計畫中有關板塊大地構造假說的研究目標有:①定義和解釋大陸岩石層與海洋岩石層的重要區別。②直接測量當代板塊的相對運動,並發展板塊驅動機制的定量的動力模式。③驗證板塊可以作為剛體單元而運動的假說,並尋求板內大地構造活動和火山活動的解釋。④闡明板塊沿共同邊界相互作用的物理和化學過程。⑤發展岩石層演化的定量模式。
參考書目
 傅承義:《大陸漂移、海底擴張和板塊構造》,科學出版社,北京,1976。
 尹贊勛:板塊構造述評,《地質科學》,第1期,56~87頁,1973。
 李春昱:中國板塊構造的輪廓,《中國地質科學院院報》,第2卷,第1號,1980。
 X.Le Pichon,Plate Tectonics,Elsevier,Amsterdam,1973.
 J.T.Wilson, Continents Adri fft and Continents aground, W.H. Freeman and Company, San Francisco,1976.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