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中文名稱:次級生產力
英文名稱:secondaryproductivity
定義1:在生態系統中,食物鏈初級消費者的生產能力。
套用學科:海洋科技(一級學科);海洋科學(二級學科);海洋生物學(三級學科)
定義2:在單位時間內,各級消費者所形成動物產品的量。
套用學科:生態學(一級學科);生態系統生態學(二級學科)
定義3:以自養生物為食的動物的生產能力。
套用學科:水產學(一級學科);漁業資源學(二級學科)
本內容由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
概述
消費者將食物中的化學能轉化為自身組織中的化學能的過程稱為次級生產過程。在此過程中,消費者轉化能量合成有機物質的能力即為次級生產力。消費者沒有利用光能製造有機物質的生產過程,它把食物中的化學能轉化為自身組織中的化學能只是個同化過程。同化力類似於初級生產過程中的總初級生產力,而次級生產力則類似於淨初級生產力。如飼養的禽、畜、魚蝦等產量即為淨次級生產力的一部分。
正文
次級生產是除生產者外的其它有機體的生產,即消費者和分解者利用初級生產量進行同化作用,表現為動物和其它異養生物生長、繁殖和營養物質的貯存。動物和其它異養生物靠消耗植物的初級生產量製造的有機物質或固定的能量,稱為次級生產量或第二性生產量(secondaryproduction),其生產或固定率稱次級(第二性)生產力(secondaryproductivity)。動物的次級生產量可由下一公式表示:P=C-FU-R,式中,P為次級生產量,C代表動物從外界攝取的能量,FU代表以糞、尿形式損失的能量,R代表呼吸過程中損失的能量。
次級生產力包括植食動物和各級肉食動物的生產力,也包括寄生蟲鏈的各級生產力。嚴格說來,分解者的生產力也屬於次級生產力範疇,但對微生物的生物量及其分解作用,由於測定技術比較困難,所以研究較少。能量於食物鏈中逐級傳遞過程,在每一級都有很大損耗(見生態錐體)。例如在植食動物這一級,某些植物以及植物的某些部分為動物所不能吃;能吃的部分中可能又有一些因動物接觸不到或超過食量等原因而未被動用;實際動用部分也常留有剩餘;真正吃進去的又只有一部分被吸收同化,其餘以糞便形式排出。以上所有未被同化的部分一般轉入碎屑食物鏈,被微生物分解。由此可見,同化的能量只占初級生產力的一小部分,其中的一些還要用於呼吸消耗,以提供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最後剩餘的能量才構成次級生產量。在發育階段,次級生產量主要用於個體生長,即生長生產量;在成體階段,動物的體重一般不大增加,而活動量卻很大,所以次級生產量很低,甚至呈負值,同化量主要用來維持消耗;在性成熟以及生育階段,次級生產量還包括用於繁殖後代的消耗,即生殖生產量,這在雌性動物尤為明顯。
一般說來,不同生態系統中被植食動物取食的植物占總生物量的比例也不同。海洋中的植食動物吞食大部分浮游植物,這些浮游植物以高繁殖率維持一定的生物量。在草原牧場上,大動物只吃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地上部分(約占總生物量的30~60%)。在成熟森林中,植食動物的取食量通常只占總生物量的1~2%,一般枯枝落葉主要經碎屑食物鏈完成物質循環。
各級肉食動物的次級生產過程與植食動物的大體相似。肉食動物的同化效率較高,但活動消耗也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