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又稱流冰。所有自由漂浮於海面、能隨風和海流漂移的凍的總稱。
分類
根據海區中浮凍的密集度(海冰覆蓋面積與海區總面積之比)分為:開闊海面(海冰密集度<1/10,可自由航行的海區),稀疏浮冰(密集度為4/10~6/10,浮冰塊一般彼此不連線,有水道和冰間湖),密集浮冰(密集度為7/10~8/10,大部分浮冰互相聯接)和密接浮冰(密集度為1)。如浮冰彼此凍結在一起,稱密結浮冰。從大陸冰川或陸架冰分離出來的、高出海面5米以上的各類巨大冰塊稱冰山,高度可達數十米(其中露出水面高度約為總高度的1/5~1/7),長度一般數百米至數十公里,分桌狀(平頂)與尖頭冰山,以及面積巨大的冰島。浮冰及冰山的漂移主要取決於風和海流的共同作用。在弱海流海區,風引起的冰塊漂流速度約為風速的1/50。漂流方向,在北半球偏於風向右方30~40°,在南半球偏於風向左方;在強潮流海域,冰塊漂流方向和速度較複雜。在北冰洋,浮冰多為厚3~4米的多年冰,其次是厚2.5~3米的一年冰,它們主要繞洋盆邊緣流動;在南半球,浮冰大多為厚2~3米的一冬冰,浮冰冰界分布較規則:在南太平洋和南印度洋分別在南緯50~55°和南緯45~55°間;南大西洋為南緯43~55°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