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孟津,夏屬孟塗氏封國;商前期為畿內地;周設平陰、諜城兩邑,戰國為韓地;秦改邑為郡縣,稱諜城、平陰縣;西漢為諜城、平陰、平縣三縣轄,隸屬河南郡;王莽改平縣為治平縣,東漢復改治平為平縣;三國魏時並平縣、平陰、諜城縣三縣為河陰縣,隸屬河南郡;晉至南北朝時,歸屬屢變,但縣名未改,東晉置河陰郡;隋並河陰入洛陽縣,隸屬河南郡;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置大基縣(治今孟縣西),八年省。鹹亨四年(公元673年)復置,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更名河清縣,屬河南府。(唐初劃河陰出洛陽跨黃河置大基縣,後改為柏崖縣、河清縣,隸屬河南郡);宋開寶元年(公元968年)徙治於白坡鎮(今洛陽市吉利區內)。宋時為河清縣,隸屬河南府;金熙宗天卷三年(1140年)廢河清縣改縣名為孟津,縣治從黃河北岸白坡鎮遷至孟津渡(會盟鎮花園村)。金改河清縣為孟津縣後,經元、明、清、中華民國至今,縣名未改;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黃河水患,縣治遷孟津老城;曆元、明、清屬河南府,治老城不變。金、元、明、清時隸屬河南府;1913年屬豫西道。民國初隸屬河南省河洛道,1925年隸屬道尹公署,1927年隸屬河南省政府豫西行政長官公署,1933年隸屬河南第十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9年屬洛陽專區。1959年縣治由老城遷長華(今城關鎮),1968年屬洛陽地區。1971年11月由地區劃屬洛陽市,1976年11月復劃屬洛陽地區,1983年11月重劃屬洛陽市。 孟津縣以周武王會八百諸侯於孟津渡而得名。孟津據《尚書"禹貢》注“孟為地名,在孟置津(即渡口),謂之孟津”。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9年,孟津縣轄8個鎮、4個鄉:城關鎮、平樂鎮、白鶴鎮、會盟鎮、朝陽鎮、橫水鎮、馬屯鎮、麻屯鎮、王良鄉、送莊鄉、常袋鄉、煤窯鄉。
2000年,孟津縣轄9個鎮、3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418065人。
2005年,孟津縣鄉鎮區劃調整:撤銷黃鹿山鄉,其行政區域劃歸小浪底鎮管轄,小浪底鎮政府駐地不變;撤銷王良鄉,其行政區域劃歸白鶴鎮管轄,白鶴鎮政府駐地不變。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孟津縣轄9個鎮、1個鄉:城關鎮、平樂鎮、會盟鎮、白鶴鎮、麻屯鎮、橫水鎮、朝陽鎮、馬屯鎮、送莊鎮;常袋鄉。
2011年4月8日,孟津縣常袋鄉撤鄉建鎮,常袋鄉正式更名常袋鎮。
區劃詳情
孟津縣設城關、會盟、平樂、白鶴、送莊、朝陽、麻屯、常袋、橫水、小浪底10鎮,共228個村民委員會,2212個村民小組。
鄉鎮 | 劃分 | 人口 | 代碼 |
城關 | 2006年,轄24個村委會:長華村、孟莊村、寨溝村、北王莊村、保障村、獅子院村、楊莊村、瀍陽村、李家窯村、九泉村、賈滹沱村、寺河南村、牛步河村、上店村、馬步村、城東村、孫家溝村、朱家莊村、丁莊村、慶山村、雷莊村、徐嶺村、水泉村、桐樹凹村 | 84957人 | 410322100 |
會盟 | 2006年,轄20個村委會:陸村、扣馬村、扣西村、小寨村、新花園村、東良村、台蔭村、小集村、鐵爐村、呂家村、雙槐村、李家莊村、下古村、老城村、雷河村、油坊村、孟河村、馬莊村、屋鸞村、上河圖村。 | 46382人 | 410322101 |
平樂 | 2006年,轄20個村委會:平樂村、東趙村、象莊村、尤村、翟泉村、金村、上屯村、朱倉村、天皇嶺村、張家凹村、丁家溝村、上古村、張盤村、新莊村、後營村、太倉村、馬村、劉坡村、東呂廟村、妯娌村。 | 44275人 | 410322102 |
送莊 | 2006年,轄17個村委會:送莊村、護莊村、三十里舖村、裴坡村、西山頭村、後溝村、營莊村、莫家溝村、鳳凰台村、東山頭村、白鹿莊村、負圖村、權家嶺村、朱家寨村、梁凹村、十裡頭村、清河口村。 | 24881人 | 410322103 |
白鶴 | 2006年,轄31個村委會:鶴中村、長秋村、溝口村、鐵謝村、周口村、牛莊村、范村、鶴南村、鶴北村、雷灣村、鶴西村、霞院村、王莊村、學院村、任莊村、堡子村、七里村、崔窯村、王良村、寧嘴村、曙光村、河清村、牛王村、葦園村、柿林村、王北村、北張莊村、落駕溝村、桐樂村、趙嶺村、馬院村。 | 52538人 | 410322104 |
朝陽 | 2006年,轄27個村委會:朝陽村、南陳莊村、向陽村、鄭家凹村、南石山村、楊凹村、小梁村、卦溝村、張陽村、瓦店村、北陳莊村、石家溝村、游王莊村、閻凹村、伯樂村、師家莊村、大姚凹村、瀍溝口村、徐家溝村、高溝村、崔溝村、官莊村、衛家坡村、周寨村、劉家寨村、中後李村、煤窯新村。 | 40681人 | 410322105 |
小浪底 | 2006年,轄28個村委會:馬屯村、梁村、寺院坡村、相留村、胡坡村、明達村、李家嶺村、王灣村、廟護村、班溝村、劉莊村、朱家坡村、東達宿村、南達宿村、東官莊村、雅溝村、北達宿村、小浪底村、和貫坡村、石門村、下梭欏溝村、津西村、柳樹灘村、大柿樹村、後村、崔嶺村、上梭欏溝村、卞家莊村。 | 28994人 | 410322106 |
麻屯 | 2006年,轄25個村委會:麻屯村、薄姬嶺村、楊樹灣村、柏樹溝村、下凹村、韓莊村、霍村、潘溝村、任屯村、莊溝村、林溝村、董村、後樓村、前樓村、聶屯村、李營村、水泉村、盧村、王家村、宋家嶺村、單寨村、上河村、下河村、楊嶺村、廟後村。 | 38496人 | 410322107 |
橫水 | 2006年,轄16個村委會:橫水村、古縣村、文公村、會瀍溝村、光華村、寒水村、紅光村、上院村、元莊村、閻莊村、長嶺村、西溝村、張莊村、紅橋村、鐵樓村、寒亮村。 | 29397人 | 410322108 |
常袋 | 2006年,轄19個村委會:常袋村、東小梵村、潘莊村、西小梵村、酒流凹村、姚凹村、馬嶺村、石碑凹村、趙溝村、英古村、拐坪村、楊溝村、土門溝村、半坡村、武家灣村、小崔溝村、趙凹村、東地村、常平村。 | 24008人 | 410322201 |
地理環境
位置
孟津縣位於河南省西部偏北,居黃河中下游交界處,屬洛陽市轄縣。縣城距省會鄭州134公里,距洛陽市區10公里。縣域東連偃師市、鞏義市;南依洛陽市市區;西臨新安縣;北與濟源市、吉利區、孟縣相接。全縣跨東經112°12′—112°49′,北緯34°43′—34°57′。東西長55.5公里,南北寬26.9公里,面積758.7平方公里。
地形
孟津地形西高東低,中部高,南北低,形如魚脊,東部南北兩側為洛河黃河階地,較為平坦。西部山區最高海拔481米,東部黃河灘地最低海拔120米,全縣平均海拔262米。縣境中西部為邙山覆蓋,屬於黃土高原的一部分。邙山南接洛陽盆地,北至黃河谷地,由西而東貫穿全境,全長約55公里,寬17公里,總面積約568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74.8%。邙山為黃土地貌類型,丘陵起伏,呈丘崗形態。沖溝發育,北側溝谷為南北向與黃河谷地連通,南側溝谷為西北、東南向,通向洛河谷地,溝谷一般深40—60米,多呈“U”形。
氣候
孟津地處豫西丘陵地區,屬亞熱帶和溫帶的過渡地帶,季風環流影響明顯, 春季多風常乾旱,夏季炎熱雨充沛,秋高氣爽日照長,冬季寒冷雨雪稀。平均氣溫13.7℃,1月最冷,平均為-0.5℃,7月最熱平均為26.2℃。平均降水量為650.2毫米。
全縣地形複雜,光、熱、水等資源差異明顯。全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270.1小時,6月份日照時數最長,為247.6小時;2月份日照時數最短,為147.5小時。全年平均日照率為51%;在作物生長的4—10月份,日溫差5月份最大為12.7℃,8月份最小為8.6℃,積溫平均為5046.4℃;平均無霜期為235天;年平均降水量為650.2毫米,保證率80%的降水量為600毫米。最高年降水量1035.4毫米,最低年降水量406毫米。7月降水最多,平均為164.1毫米,1月降水量較少,僅6.9毫米,特別是夏季降水量變化大,易造成旱澇不均。
水文
孟津屬黃河水系,主要河流有黃河、金水河及瀍河等。黃河為孟津縣的最大河流,黃河自新安縣從西進境,向東流入鞏義市,蜿蜒縣境北部,經黃鹿山、小浪底、王良、白鶴、會盟5個鄉鎮,流程59公里。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能夠人為有效控制其流量。位於其下游的西霞院水利工程正在施工中,建成後對黃河流量人為控制將提高到更高程度。金水河經麻屯鎮入洛陽澗河,縣境內長6.5公里,流域面積62.7平方公里。纏河、橫水、圖河為季節性河流,流量或減少、或乾涸。
自然資源
礦產
全縣已勘測探明儲量的礦產主要有原煤、紫砂岩、砂岩、沙、粘土等5種。
原煤主要分布在橫水、麻屯等鎮,2003—2004年,義馬煤業集團公司和國家l29勘探隊在橫水境內勘探,預測其總儲量6.5億噸左右。2004年12月份義煤集團在元莊村南進行開採,年產量150萬噸。紫砂岩主要分布於小浪底鎮西部,總儲量約1.5億噸,可用於製做牆面磚和普通陶瓷器具。建築用砂岩主要分布在白鶴、小浪底2個鎮。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大壩主要用此建設。周圍縣市公路、邊坡、護溝均用此建築。黃河岸邊分布大量卵石,或用於直接建築和建材原料,或用於奇石欣賞。建築用沙主要分布於黃河南岸邊範圍內,由黃河水長期沖涮作用從上游攜帶而來,廣泛用於周邊的工程建築。磚瓦用粘土分布廣泛,土層深厚,主要用於建築用磚瓦燒制,出於耕地保護,已停止開發。
土地資源
孟津縣土地資源類型複雜多樣,土壤分2個土類,6個亞類,17個土屬,50個土種,其中褐土占93%,為全縣面積最大,分布最廣土壤。潮土類占7%,分布在黃河漫灘和一、二級階地。
截止到2010年底,孟津縣土地總面積758.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71815.7畝,占51.98%;林地43608畝,占3.96%;園地18162.9畝,占1.65%;其他農用地130870畝,占11.90%,居民點工礦用地148620.1畝,占13.5%;交通用地12877.8畝,占1.17%;水利設施用地14855.4畝,占1.35%。未利用地75927.3畝,占6.90%,其他土地83257.2畝,占7.57%,分別為河流水面50496.7畝,葦地167.4畝,灘涂32593.1畝。
水資源
孟津地處丘陵區,水資源貧乏,且分布不勻,地下水埋較深,多在80—250米之間。全縣資源總量為416024萬噸,其中黃河一級階地區為43130萬噸,洛河階地區為11473萬噸,黃土台塬區為361421萬噸。總儲量為年平均補給量的54倍。地表水10062萬方,過境水為7685萬方。水資源可利用量豐水年15733.6萬方,中旱年14227.0萬方。全縣農業人均占有水資源僅574方,畝均水資源341方,低於全國、省、市水平。黃河、洛河階地較多水資源很難調到中西部黃土丘陵區和基岩淺山區使用。除黃河、中州兩條大渠外,全縣配套完好機井1697眼。有效灌溉面積20萬畝。
植物資源
截止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全縣有樹種119個,隸屬48科。近年來又引進很多新樹種和優良品種,但在生產中套用的主要有泡桐、楊、柳、中國槐、刺槐等用材樹種和梨、蘋果、桃、李、杏等果木樹種以及杜仲、銀杏、花椒等特用經濟樹種。其餘多是野生自然分布和庭院綠化觀賞樹種。
動物資源
黃河濕地有動物724種,其中鳥類175種,獸類22種,兩棲類10種,爬行類17種,昆蟲437種,魚類63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大鴇、黑鸛、白鸛、金雕、白肩雕、白頭鶴、白鶴、玉帶海雕、白尾海雕、丹頂鶴等10種;二級保護動物有大天鵝、灰鶴、白琵鷺等31種。
政府領導
宗國明:縣委副書記、縣政府縣長,主持縣政府全面工作。
陳學軍:縣委常委、縣政府常務副縣長,負責縣政府常務工作,協助宗國明同志處理縣政府日常工作。
王朝陽:副縣長,負責發展改革,工業經濟,項目建設,質量監督,交通運輸、城市公共運輸、高速公路、洛吉快速通道建設協調,產業集聚區發展,金融監管、金融服務等方面工作。
李玉瑞:副縣長,負責農業經濟、新農村建設,綠化造林、森林防火,防汛抗旱,扶貧開發,動物防疫,農機管理,氣象等方面工作。
辛俊峰:副縣長,負責文化產業發展、文化市場監管、網咖治理,計畫生育,行政服務、政務公開,政府法制,依法治縣,平安建設,消防,信訪穩定,通訊等方面工作。
盧景元:副縣長,負責城市建設和管理、城鄉規劃、舊城改造、新區建設、小城鎮建設、房產管理、物業管理、住房公積金管理、廉租房管理,園林綠化,公用事業,人民防空,文明暨衛生、園林縣城創建,土地管理、礦產資源整頓管理,抗震防災等方面工作。
吳良:縣政府黨組成員、政府辦主任,協助縣政府主要領導同志處理縣政府日常工作,主持縣政府辦公室全面工作,主管新城科技園區工作。
人口民族
2010年11月1日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全縣常住人口414609人,常住人口家庭戶116662戶。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208155人,占50.2%;女性人口206482人,占總人口的49.8%。
2011年年末總人口45.44萬人,常住人口41.58萬人。出生率11.26‰,死亡率5.89‰,自然增長率5.37‰。城鎮化率達到36.01%。
2012年年末總人口45.49萬人,常住人口41.69萬人。出生率9.56‰,死亡率5.67‰,自然增長率3.89‰。城鎮化率達到39.32%。
交通運輸
黃河孟津段有5座鐵路、公路橋分別和山西、河北、焦作、濟源等省市相通;隴海鐵路縱貫全境,焦枝鐵路在孟津設有3個車站;被稱為歐亞大陸橋的連霍高速公路在孟津有3個上下道口,二廣高速、洛陽西南繞城高速、310國道、207國道、洛常公路等交通幹線在境內縱橫交叉,全縣228個行政村全部實現“村村通”;洛陽飛機場座落在孟津縣的麻屯鎮。
經濟概況
2011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36億元,同比增長16%,一、二、三產業分別增長4.0%、23%、10.8%;完成財政一般預算收入6.6億元,同比增長22.7%;預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4.4億元,同比增長25.3%;預計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億元,同比增長17.5%;預計實現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00元,同比增長17.1%;農民人均純收入6500元,同比增長25.8%;節能減排提前完成預期目標。2010年縣域經濟綜合實力較2009年前移4個位次,躋身全省前30強。
工業
2011年,全縣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65.7億元,同比增長28.7%,按新的統計口徑,規模以上企業達到180家,初步形成能源電力、化工、裝備製造、冶金建材、耐火材料、再生資源、新興電子等產業支撐的工業框架體系。舉辦了洛陽市產學研金合作活動孟津專場,新建研發中心8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家,高成長重點後備企業達8家,科技型企業達25家;新申報省市科技項目16項,新獲國家馳名商標1個,省名牌4個,省優質產品8個,新通過ISO9000系列質量體系認證企業95家。
農業
2011年,糧食產量達2.18億公斤。畜牧業發展有新提升,存欄奶牛4.6萬頭,牛奶產量達到25萬噸;生生、阿新兩家企業年加工鮮奶能力達8萬噸,帶動畜牧業實現產值17.5億元。以防洪排澇、抗旱節水為重點,建設、改造、維護了一批小型農田水利設施,新解決農村安全飲水2.52萬人,新發展水澆地2.26萬畝,新治理水土流失15平方公里,新建設高標準農田1萬畝、改造中低產田8000畝。完成生態造林4.6萬畝、縣城防護林帶建設3000畝;新建戶用沼氣2000座、沼氣工程5處。建成省級示範村3個、市級示範村8個,硬化通組通戶道路220公里;規劃新型農村社區55個,新開工15個,建成農民公寓95幢,入住2300餘戶。
國內外貿易
2011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8億元,比上年增長17.9%。分城鄉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9.3億元,增長13.5%;鄉村消費品零售額6.5億元,增長43.3%。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30.26億元,增長17.2%;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5.54億元,增長22.1%。全年進出口總額2119.4萬美元,其中,出口總額870.6萬美元,進口總額1248.8萬美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2年全縣普通高中4所,招生4051人,在校生11296人,畢業生3449人。職業高中7所,招生2696人,在校生5855人,畢業生1919人。普通國中18所,招生5203人,在校生15152人,畢業生5274人。國小85所,招生5488人,在校生31437人,畢業生4929人。2012年全縣高招省定本科線上線人數達3338人。
全年科技活動經費2114萬元。全年共完成科技開發項目25項。其中:省級4項,市級1項,縣級20項。
文化事業
2012年末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個,從業人員35人,演出場次達330場。文化館1個,舉辦展覽6個,組織文藝活動46次。公共圖書館1個,藏書7.59萬冊。廣播人口覆蓋率100%。
醫療衛生
2012年末共有鄉級及以上衛生機構23個,病床床位1705張,衛生技術人員1590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個,衛生技術人員44人。衛生監督檢驗機構1個。鄉鎮衛生院12個,衛生技術人員603人。
旅遊
孟津是一個具有4000年文明史的中州名縣,位於萬里母親河黃河和千年洛河之間,是舉世聞名的中華兩河流域中心,是華夏民族的搖籃,是河洛文化的發祥地,有“河圖之源、人文之根”之說,龍馬負圖、伏羲畫卦、八百諸侯會盟、伯夷叔齊扣馬諫等許多重大歷史事件都發生在這裡。 北邙陵墓群、漢魏洛陽故城、龍馬負圖寺、王鐸故居、衛坡古民居等40多處古文化遺址遺蹟被列為國家或省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風景名勝
黃河小浪底景區:中國AAAA級旅遊景區,總面積1262平方公里,由小浪底大壩、荊紫山、八里峽、三門峽大壩四個片區,13個景區,113個景點組成,是河南省以黃河中下游水利樞紐工程 ,以峽谷河流為主要特色,曾先後榮獲“中國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河南十大熱點旅遊景區”、“東亞十佳旅遊景區”等榮譽稱號。
龍馬負圖寺景區:位於孟津縣會盟鎮雷河村,因“龍馬負圖出於孟河之中”而得名,始建於晉懷帝四年,是河洛文化中“河圖”的發現地、中華易學文化的發源地,被譽為風水之源,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王鐸故居景區:位於中州名鎮會盟鎮老城村,屬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是明清大書法家王鐸的宅第,故居毀於戰火,於1998年11月動工,按王鐸故居原貌修復重建,歷時一年完竣。修復後的王鐸故居主要包括故居和宅居園林,占地面積180餘畝,建築面積5000餘平方米。
漢光武帝陵景區:漢光武帝陵,古謂原陵,谷稱漢陵,為東漢開國皇帝—世祖光武帝劉秀陵園,始建於公元50年,公元57年光武帝劉秀歸葬於此。該陵由神道,陵園和光武祠三部分組成。
西霞院風景區: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反調節水庫形成的風景區,位於孟津縣白鶴鎮西霞院村北的黃河兩岸,庫區面積達30餘平方公里。
中國牡丹畫第一村:地處洛陽漢魏故城遺址的洛陽市孟津縣平樂鎮平樂村,因公元62年東漢明帝為迎接西域入貢飛燕銅馬築“平樂觀”而得名。“平樂農民牡丹畫”起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郭泰安為首的幾位當地農民畫師。他們以中國傳統寫意繪畫技法為主,飾以醇厚色彩,展現國花牡丹之神韻。
中國三彩藝術第一村:孟津縣朝陽鎮南石山村是工藝唐三彩的發源地。1920年前後,南石山村陶塑藝人高良田仿製唐三彩製品,首獲成功。2000年朝陽鎮被省有關部門命名為“三彩之鄉”。
古城防
成周城:周武王滅殷商以後,其弟周公姬旦建設成周城,史稱下都,遺址在平樂鄉金村、翟泉一帶。是上都王城(洛陽市王城公園)和鎬京(陝西省西安市)的東部屏障。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四朝建都於此,近代名其遺址為洛陽漢魏故城。
金墉城:俗名李密城,位於平樂鄉金村,建於三國魏明帝太和元年(227年)。金墉城自227年建造至632年廢棄,歷405年,今遺址尚存。
河清城:為秦漢平陰、曹魏河陰縣城。北周武帝建德四年(575年),大舉攻北齊,陷河清城。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入東京,李光弼守河陽三城,史思明屯兵河清城。南宋高宗紹興十年(1140年)四月,金兀朮分道攻宋,陷河清城,閏四月南宋收復河南各州縣,河清復歸南宋。
孟津小城:亦稱孟津小壘。西晉永嘉五年(311年)六月,漢趙前軍大將軍呼延宴、始安王劉曜、征東大將軍王彌攻陷洛陽,擄西晉懷帝司馬熾。朝臣共推傅祗為盟主。屯於孟津小城,號召各州郡發兵支援,北魏泰常八年(423年)發兵攻南朝宋。宋洛州司州毛德祖遣振威將軍竇晃為河陰縣令,帶500兵卒駐守孟津小壘,抵禦北魏。
回洛城:北齊因回洛倉築回洛城。唐武德三年(620年),秦王李世民攻王世充,布陣北邙山,懷州(今沁陽)總管黃君漢遣將張夜叉克回洛城,王世充命太子元應率軍圍攻未破,於城西築月城相持,不數日為唐軍攻占,兵敗逃回洛陽。
走進河南
完善詞條,學習地理知識!了解河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