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成蛙的外部形態
石蛙體大而粗壯,成蛙體長10—13厘米,個別達15厘米。它的體形近似於黑斑蛙或虎紋蛙,體色各異;如有的石蛙背面呈黑色,黑色背部有白色中線,此外,還有棕黃,暗紅、花色等不同的類型,其身體都可分為頭、軀幹和四肢,頸部不明顯。
1、頭部:成蛙頭扁而闊,吻端鈍圓,突出於下頜,吻棱不顯,頰部向外傾斜,口位於頭部前端,口裂至眼後,眼呈橢圓形,位於頭部最高處,視野廣闊,易處觀察遠距離、近距離或運動物體,有上下眼瞼,下眼瞼內側有一摺疊式的透明薄膜,叫做瞬膜,呈紅棕色,能上下浮動,保護眼球,石蛙的鼓膜不明顯,僅在眼的後方有一條縱狀的顳褶,無外耳,有中耳腔,聽覺靈敏,一對鼻孔在吻與眼之間,鼻間距與眼間距幾乎相等,內為鼻腔,與內鼻孔、口咽腔相通,是蛙呼吸空氣的通道,外鼻孔上有特殊的瓣膜,在呼吸中起重要作用。
2、軀幹:石蛙的軀幹部較短,平扁,無尾,頸不明顯,軀幹後端為泄殖孔,軀幹兩側有肥大的四肢,前肢較短,強壯,由上臂、下臀、腕、掌、四指構成,四指分開。指間無蹼。指端圓,略膨大,關節下瘤發達,尤其以第一指為最,後肢強壯,長而肥大,肌肉豐滿,由股脛、跗、跖、五趾構成,脛附關節前達眼部,趾端腫大成顯著的圓球狀,趾瘤發達,適於攀援粗糙涯壁,趾間有蹼,四肢背側,體側有小圓頭疣,疣上有黑刺;
雄蛙前肢特別,背部有長短不一的窄長疣,斷續成行排列,間有小圓疣,性成熟後整個胸部有黑刺狀棘突,基部肉質疣壯隆起,但不分成兩團,二指內側也有刺突,有單咽下內聲囊,腹呈淡黃白色,雌性前肢不如雄性發達,背面無窄長疣,均為分散圓疣、胸部無刺狀棘突,腹面光滑呈白色。
成蛙的內部構造
石蛙與其它脊椎動物一樣,其內部結構包括消化、呼吸、循環、骨胳、肌肉、神經、生殖、排泄等十大器官系統,現介紹與飼養有關的幾個系統。
1、消化系統:石蛙消化系統包括消化道、消化腺兩部分、消化道包括口、口咽腔、食道、胃、小腸、大腸、泄殖腔構成,口中具有肌肉質的舌和分泌粘液的唾液腺,用來吞咽和濕潤食物、舌呈黃白色、結構簡單,舌根著生於下頜前沿,舌尖分兩叉,平時朝向咽部,呈游離狀,可自由伸卷,舌面和口腔內壁復蓋著一層黏膜細胞,具有吞咽和味覺的功能,在上頜骨和前頜骨邊生著一排能把握食物而無實際咀嚼功能的牙齒,咽的後端是食道,很短,於喉背面,身體正中線位置,食道下端通胃。胃位於胸腹右側,具形略彎曲如袋狀,肌肉層肥厚,胃與小腸交結處稱幽門,小腸分為十二指腸和迥腸,幾經回折到大腸,大腸位於身體正中線上,大腸又稱直腸,比小腸稍大而徑直、下開口於泄殖腔。
蛙的消化腺有胃腺、肝臟、胰臟,膽囊等,肝臟較大,呈紅褐色,位於胸腹腔前端,分為左右兩葉和較小中葉,左葉又分為兩個不張開的前後兩葉,膽囊位於左右兩葉之間,呈黃綠色,近似圓形、內貯膽汁,膽汁經膽管輸入消化道,胰臟位於十二指腸彎曲處,呈不規則的淡紅色或黃白色腺體、在胃腸之間有胰管匯入膽管。
消化蛋白質在鹽酸和胃蛋白酶作用下,在胃中消化,脂肪、碳水化合物、在胃液、胰液、膽汁、腸腖酶作用下,在小腸中消化吸收,食物殘渣由泄殖腔排出。
2、呼吸系統:成蛙以肺、皮膚呼吸;肺呼吸,器官包括鼻孔、鼻腔、口咽腔、喉、氣管、肺、空氣進入外鼻孔再經內鼻孔達口咽腔,由口咽腔黏膜進行少量氣體交換,大部分氣體經氣管達肺,肺短而成囊狀,結構簡單,內為一大肺泡,表面由許多小肺泡連線而成,有豐富的毛細血管、肺泡內壁充滿蜂窩狀組織,氣體就在肺泡內進行氣體交換。
石蛙因沒有肋骨和胸廓,肺呼吸是以一種特別的吞咽式的呼吸方式來完成的。
由於蛙肺構造簡單,肺的氣體交換還不能滿足其全身代謝的需要,還有三分之一的氣體交換還得由皮膚來負擔,可見蛙的皮膚呼吸有很重要的作用;石蛙的皮膚由表皮和真皮組成,表皮角質化程度較高,能較好地防止體內水分散發,真皮內含有豐富的血管和發達的淋巴間隙,可進行氣體交換,皮膚呼吸功能由此產生,為使呼咽正常進行,蛙的皮膚需常保持濕潤,除靠分泌粘液外,在一般情況下石蛙總是要在潮濕地帶棲息生活,其原因就在此。
3、肌肉系統:石蛙的肌肉組成體壁,四肢及各種器官,並使這些器官運動,按其構造,肌肉可分為橫紋肌、平滑肌、心肌三種橫紋肌運動力強,易疲勞,多附在骨胳、四肢、體壁上,平滑肌可持久運動,收縮力極強,主要構成內臟,成蛙按其部位,肌肉可分為頭部肌肉、軀幹部肌肉、四肢部肌肉,其中以四肢部肌肉最發達。
4、生殖系統:石蛙為兩性異體,進行體外受精,無外生殖器,雄性生殖腺為一對橢圓形淺黃色睪丸,大小因個體和季節不同而異,位於腹腔背側,腎臟下方,睪丸產生精子經輸精小管到腎臟、輸尿管、泄殖腔,每一睪丸前方有一金黃色分枝呈指狀脂肪體為休眠期間和繁殖期間的精子提供營養和能量,大小也作相應變化,雌蛙生殖腺是一對多葉的囊狀卵巢,位於腹腔內,腎臟前端腹面,大小因季節而異、生殖季節膨大、內有許多黃黑色球形卵粒,成熟卵子游離腹腔入輸卵管喇叭口而達輸卵管,同時卵上包被輸卵管腺體分泌的膠狀物質,再通子宮,泄殖腔排出體外,卵巢前部也有一對金黃色的脂肪體,其作用與雄蛙相似。
蝌蚪的形態特徵
石蛙蝌蚪期,軀體長條狀,尾巴肥厚,膚色暗黃,並分布黑色星星小點,在軀體與尾部銜接處的部位有黑色的“V”字樣花紋,蝌蚪吻突發達吸附能力很強,蝌蚪無肺,用腮呼吸,
石蛙體大而粗壯。成蛙一般體長10-13厘米,體重150-250克以上,大的可以達到500克以上,石蛙皮膚粗糙,背部皮膚成暗灰色,上面長有許多油,石蛙的頭又寬又扁,吻端成圓型,突出於下頜,兩鼻孔之間的距離與兩眼之間的距離幾乎相等,同齡石蛙雄性大於雌性,性成熟後的雄蛙前肢極為粗壯,胸部有呈棘狀的肉刺,腹部呈淡黃色,雌性胸部無棘刺,腹而光滑呈白色。大部分石蛙呈暗灰色,2015年1月在浙西山區神仙谷旅遊風景區發現金黃色石蛙,證實了黃金石蛙的存在。
生活習性
生活於中國南方的山溪水坑內或石洞岩隙中,習性晝伏夜出,主要食物為昆蟲及其幼體。每年11月-笠年4月 冬眠。石蛙在傍晚時爬出洞穴,在山溪兩岸或山坡的草叢中覓食、嬉戲,異常活躍。但其活動範圍一般不大。夜深時,便逐漸返回洞穴,天亮後很少在洞外發現其蹤跡;白天一般伏在洞口,或潛伏在草叢、砂礫和石片空隙間,伺機捕捉附近的食物。一旦遇到水蛇、老鼠等敵害,或是人走近洞口時,迅速退到洞內,或沉入水底。
石蛙的活動強弱與外界的環境條件有密切的關係,水溫水流等變化對其影響尤為明顯。適宜水溫為15~25℃,活動正常;水溫過低,活動較少,生長停滯,進行冬眠;水溫過高則出現異常,甚至死亡。
冬眠
石蛙在冬季寒冷地都蟄伏起來冬眠,不吃不動,雙眼緊閉,對外界沒有反應,主要靠體內貯存的養分來進行極為微弱而緩慢的新陳代謝。根據觀察,一般在霜降後開始冬眠,驚蟄時節,水溫高於12℃時,也有部分石蛙伏在洞口或跳出洞穴活動。冬眠時,石蛙喜棲居于山溪的深水潭內或溪邊有泥土的洞穴內,其抗寒性比石洞要好。
孵化
剛孵化出膜的小蝌蚪,在4~5天內靠孵黃囊營養,當孵黃被消耗之後便開始覓食。
幼娃期食物
幼蛙期的食物主要是蚊蟲、小型昆蟲及昆蟲幼體等。
成年蛙食物
至成蛙期,其食物範圍很廣,解剖觀察47隻成蛙,在胃和腸中發現的食物有57種。如:昆蟲、蜈蚣、蜂蛛、馬陸、蝸牛、螺蜆、蝦、蟹、雜魚、沙鰍,以及蚯蚓、幼蛇、小型鳥類等。
石蛙的食物以動物性為主,其中又以昆蟲及其幼體占大多數(48.38%),解剖時發現有少量植物殘渣,可能系捕食時帶進而誤食的。
在1990年5~8月份解剖的47隻成蛙中,空腸胃,即腸胃飽滿度0級的12隻,占25.53%,飽滿度1~3級的11隻,占23.4%,飽滿度4~5級的24隻,占51.06%。
有些樣本是在捕捉後的1~2天解剖的,原胃內的食物已經消化,因此空腸胃數所占的比例較大。通過解剖得知,石蛙胃容量較大。一般情況下,夜晚大量攝食,白天則進行消化吸收。
威脅
雖然石蛙具有悠久的食用歷史,是十分珍貴的饋贈佳品,但由於石蛙對生存環境十分苛刻,蛇、鳥敵害以及自然災害和人類大最捕殺以至於瀕臨滅絕,野生石蛙資源十分稀少,而人們的需求有增無減,導致供需嚴重矛盾
用途
石蛙因為肉味鮮美,生長速度快而且個大,是主要的食用蛙類之一。中醫認為石蛙的肉味甘鹹平,入肺胃腎經,有健脾消積、滋補強壯的功效,用它來治療消化不良、食少虛弱等症狀。
(1)石蛙的營養成份和藥用保健價值
石蛙是我國傳統食譜中營養成份和藥用保健價值最高的食用蛙類,富含高蛋白、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本草綱目》中提出石蛙“治小兒癆瘦、疳疾最良”;《中國藥用動物志》載“石蛙有滋陰強壯,清涼解毒,補陰虧,驅癆瘦,化瘡毒和兼補病後虛弱諸功效,其蝌蚪能烏髮,卵子有明目之功效”。據中科院權威部門化驗結果顯示,石蛙體內含有17種胺基酸,其中人體必需的8種胺基酸含量高,谷氨酸含量達11.9%。現代科學研究還發現,石蛙皮、肉中含有能使離體子宮收縮的緩激肽。可見,石蛙的營養價值和藥用保健價值是其它動物所不能替代的,必將為人們不斷認識與青睞。
(2)石蛙的食用歷史
在我國,食用石蛙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被興譽為“藥用化瘡,食之長壽”的石蛙,是古代皇宮御筵中的名貴山珍,也是士大夫階層餐桌上的彌珍野味和饋贈佳品。尋常百姓家的宴席上若有一道石蛙佳肴,足以彰顯主人的闊氣,賓客也以此為榮幸,被贊為“難得一嘗石蛙宴”。
現代社會中,人們的食物結構雖有變化,但石蛙以其肉質鮮嫩、味道鮮美和獨具的營養成份與藥用保健價值,仍被人們長期推崇,長盛不衰。
人工養殖
方法
石蛙養殖看似簡單,實際上成功率不高,常使初養者吃盡苦頭。南方諸省在石蛙人工飼養方面做過不少嘗試,但是真正成功並取得明顯經濟效益的比較少;主要原因是石蛙的生長條件比較特殊,對環境要求較高,如果沒有把其生長規律弄清楚,很難養殖成功。下面列出一些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總結出的一些規律和經驗。
1.石蛙屬於流水生活型
常棲于山區水流較緩的小溪內或在流溪的迥水坑內,溪的兩岸植被豐富。它們很少離開水域,體色常與它們的居住環境相適應。第二性徵向著強烈地擁抱方式發展,雄性體大,前肢極為粗壯,婚刺也極發達,這些特點與繁殖特性有很大的關係,產卵時,雌雄必須將卵產在流水所衝擊的溪邊,交配時雄性強有力地擁抱著雌性,並藉助於腹部的棘加強雄性的固著力,使它們不為水流所衝散。石蛙具內聲囊,發聲低濁而大,雄性叫聲為“咕咕咕”雌性以“咔咔咔”聲相應。石蛙有群居和夜間覓食的習性,往往幾隻或幾十隻堆在一起共棲一處,在安靜適宜的環境中,石蛙白天也出穴覓食,夜間是活動的盛期。石蛙善跳和攀爬,平時活動較弱、平穩,在繁殖盛期,活動頻繁,具有鳴叫和抱對等行為。 石蛙喜食活動的動物,一般不食死的或不動的食物,在自然狀態下,石蛙的食性廣泛,除昆蟲、蜈蚣、蜘蛛、馬陸、蝸牛、螺、蜆、蚯蚓、蝦外還捕食蟹、雜魚、泥鰍、幼蛇和小型鳥類。不同地區的石蛙,由於環境所能提供的餌料不同食性亦有差異。石蛙在自然界中一般吞食量為其體重的9%,有時達到12.8%。
蝌蚪:石蛙蝌蚪有時取食溪邊水草或水底的水綿,它們使用角齒啃食,把柔軟的植物組織啃下來食用。蝌蚪所啃食種類有植物性的小環藻、絲藻、水綿、苔蘚、硅藻、甲藻、金魚藻及植物碎屑;動物性有草履蟲、纖毛蟲、水蚤、輪蟲等。有人還發現石蛙蝌蚪以颳起水中石塊的附生植物,水域中的浮游生物、落入水中的植物嫩葉或溪中的動物屍體為食。有時還齧食死亡的同類。
石蛙是變溫動物,沒有調節體溫和保溫能力,其體溫隨外界溫度變化而變化,石蛙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8~26℃,最適溫度24~25℃,春秋兩季是其活動最頻繁、攝食量最大、生長最迅速的季節,4~6月、 8~9月是繁殖後代的最好時期,當水溫超過30℃,攝食活動減少。當水溫降至12℃,蛙代謝很弱,進入冬眠,冬眠時,蛙雙眼緊閉,不食不動,靠脂肪體來維持生命活動,對外界刺激不作出反應,冬眠期若水溫上升到適宜的溫度,蛙就會再出現活動。石蛙成蛙的致死高溫在31℃左右,不同季節有所變化。石蛙亦能忍受長期的0℃環境,但水不能結冰,冰封缺氧導致石蛙死亡。
石蛙卵常產於水流平緩淺水處,附著在石塊、水生植物體上,卵外的膠質膜遇水膨脹變厚,粘性強,相連成索狀或葡萄串狀,有時長達20厘米左右。卵的直徑一般為4毫米,最大可達5毫米,根據水溫的不同蛙卵通常在8~15天后,孵化成蝌蚪,蝌蚪喜生活在溪水坑內的大石逢內或碎石堆中,蝌蚪在適宜的環境中,一般經50~78天的生長,變態成幼蛙。
2.石蛙的餌料
石蛙的餌料主要是蚯蚓、黃粉蟲、蠅蛆等。有關它們的養殖方法在很多書本上都有介紹,在此不再贅述。
3.石蛙池的建設
野生石蛙常年棲息於陰涼的山溪水溝邊或有瀑布的石洞附近,其生活環境要求水流充足,陰涼,潮濕,水質清新,喜群棲於石穴之中。生長發育、配種、繁衍後代長期處於野生狀態。
人工馴養石蛙,由野生變為家養,生活環境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石蛙進行人工飼養,對蛙池必須採取合理的設計,使蛙池既要近似於自然環境,又要便於人工管理。
3.1 養殖場址的選擇
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石蛙的生長發育和繁殖,蛙池不受地點的限制,一般來說養殖場地宜選擇在水質良好、排灌方便、環境安靜、冬暖夏涼、不旱不澇、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地方。
養蛙池可建在室內或室外,室內要求通風,涼爽,無太陽光直射,室外可設涼棚,下建蛙池,因陋就簡地在室內,庭院內或野外建池,都是石蛙良好的生活場所。
3.2 蛙池的規格要求
人工養殖石蛙一般採取精養,建池時應注意儘可能符合蛙的生活習性,供有水、陸、石穴、餵食等條件,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條件,而且又要便於飼養管理。
3.2.1 種蛙池
面積一般為4~10平方米為宜,池高0.8米,池內水深0.1~0.15米,池內水陸面積比為3∶1,並設有棲息的石穴,池底鋪有較大的鵝卵石,光線陰暗,濕度保持80%,造就一個理想的石蛙棲息的生態環境,促其生長發育,從而提高產卵率和受精率。
3.2.2 孵化池
面積1平方米,池高 0.5米,水深15~20厘米,水質清新,pH6~8,並含充足的氧氣即可。也可以用長橢圓形的大臉盆代替。
3.2.3 蝌蚪池
面積 3~4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3~10厘米,pH6~7,水陸比2∶1,需遮光飼養,每池飼養一群同樣規格的蝌蚪為好。
3.2.4 幼蛙池
面積4~6平方米,池高 0.8米,水深一般10~15厘米,水陸比2∶1,池內鋪設 3~5厘米的小石子,築有石穴,水質好,pH值6~7.5。
各類蛙池池形以長方形為好,池底略為傾斜,排水孔在最低處使池水能被徹底排乾,池內設水面、陸地、石穴、食台等物,池上口設網蓋,以防蛙跳潛逃,敵害生物侵襲。進水管安裝在池的上邊,靠近網蓋的下方。新建池不可立即使用,用消毒液消毒(除去鹼性),用水浸洗多次,方可養蛙
繁殖要點
石蛙是國家保護動物,又是人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人工養殖石蛙既對保護生態環境有著重要的意義,又有很高的經濟效益。人工繁殖是成功養殖石蛙的關鍵。現將其關鍵技術介紹如下。
(1)種蛙池與孵化池的準備
種蛙池、孵化池應建在陰暗、安靜、水質良好的地方,面積以 2-3平方米為宜。池內應徹底消毒洗淨後放入清潔水,水深保持在20厘米左右,最好放些石塊和新鮮水草。
(2)配種和產卵
石蛙通常在4月、氣溫20℃以上開始交配、產卵,種蛙雌雄比例為1:1,密度為每平方米15-20隻。種蛙一般在夜間21時之後抱對,母蛙在清晨4-7時產卵。卵塊通常勃附在水草、石塊、池壁上。產卵後1小時內不能攪動,以免損傷破碎,降低孵化率。
(3)人工孵化
每日早晨觀察、檢查種蛙池,如果有蛙卵,可在上午8時後輕輕撈出,放在孵化池中的孵化盤上。在孵化過程中要有少量清水流動,確保乾淨,水溫控制在15—30℃之間,pH值為6-8,一池一窩(500—1000粒卵)。一般在產卵半小時後受精卵胚珠黑點變大,7天胚胎呈條狀,9天蝌蚪基本形成,15天后破膜形成蝌蚪,孵化率達85%以上。
(4)蝌蚪飼養
蝌蚪生長一般可分為四個階段。
①初期(1-10日齡) 蝌蚪破膜後頭3天靠卵粒中能量逐漸長大,開始覓食後以卵外膜和未受精卵為主要餌料。
②生長前期(10—20日齡)小蝌蚪出生10天后,食量增大,但消化功能較弱,應投入高蛋白流汁餌料,如蛋黃、豆漿等。每日定時投餌一次,一般1500尾蝌蚪投餵1隻蛋黃,以後逐漸增加。
③生長中期(20—55日齡)隨著蝌蚪消化功能的不斷增強,為促進消化器官儘快發育,適應兩棲類蝌蚪期“食草性”的生物學特性,20日齡後,要逐漸減少或停止高蛋白流汁飼料量,逐步改投煮熟的植物性、藻類性飼料,如薯類的莖葉、瓜類的果葉、米飯和鮮嫩水草等,並應每天清除池內飼料殘渣,確保池水不受污染。
④生長後期(55—75日齡)也叫變態期。蝌蚪55日齡後進入變態期,分別長出後肢、前肢、縮尾。這個時期在管理上要特別細心、周到,必須做到分級飼養、水淺清新、水陸各半、登入方便、光線暗淡、環境幽靜,以造就適應於蝌蚪變態所需的生態環境。
(5)幼蛙飼養
剛變態的幼蛙體小、抵抗力弱,要加強管理,應投小蠅蛆、小黃粉蟲、小蛆蝴等活動性飼料。每天傍晚投料,投量視採食情況而 定,隨著幼蛙食量增大逐步增加投飼量,做到略有剩餘。投食台每天早上要清洗乾淨,經常消毒,以免剩餘食物變質污染池水。在以後的時間裡,要視幼蛙大小分級飼養,密度一般為每平方米100-300隻。蛙池上口加紗蓋,防止逃逸和鼠害。
種群分布
石蛙在我區分布廣泛。尤以西部的井岡山、寧岡、安福一帶山區數量多。分布在湖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廣東、香港和廣西。
國外分布:越南。
廣西分布區:武鳴、馬山、上林、融水、陽朔、臨桂、靈川、全州、興安、永福、灌陽、資源、恭城、防城、上思、欽州市區、田林、西林、隆林、賀州市區、鐘山、富川、天峨、羅城、環江、寧明。
醫藥價值
營養:有滋補強壯的功效。
主治:小兒疳積;贏瘦;病後虛弱等。
動物世界之蛙類
一般來說,蛙類具突出的雙腿;無尾;後足強壯有蹼,適應於游泳和跳躍;皮膚光滑,潮濕。許多種類主要為水生,但有些種類陸棲,棲於洞穴內或樹上。讓我們盤點一下蛙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