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岡

寧岡

寧岡縣,地處羅宵山脈中段,以前是江西省西南邊陲的一個山區小縣,2000年5月11日吉安市撤地設市取消吉安地區,同時取消寧岡縣的行政級別,統一納入井岡山市管轄。

基本信息

簡介

寧岡縣,地處羅宵山脈中段,以前是江西省西南邊陲的一個山區小縣,2000年5月11日吉安市撤地設市取消吉安地區,同時取消寧岡縣的行政級別,統一納入井岡山市管轄

變遷

寧岡縣建置沿革 元至順年間(1330~1333),析永新州勝業鄉第四十五都至第五十二都等地置縣,以“長寧之義”定名為永寧,縣治設升鄉(今古城),隸屬於江西行省吉安路。元至正十二年(1352),遷縣治於瓦岡(今新城)。
元末朱元璋起義獲勝初,於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改吉安路為吉安府,縣屬吉安府。明洪武九年(1376),廢元置行中書省,設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劃全省為5道,統轄府縣,縣屬湖西道吉安府。
清順治九年(1652),縣屬江西省吉安府。
民國元年(1912),撤銷府一級建制,縣由省直轄。
民國3年(1914),因避國內“永寧”同名地有四,而改縣名為寧岡,縣屬廬陵道。
民國15年(1926)撤道,縣直屬省。
井岡山鬥爭時期,民國16年(1927年)10月~民國23年(1934年)8月,在中共湘贛邊界黨領導下,寧岡建立過蘇維埃政府,先後屬湘贛邊界工農兵蘇維埃政府、贛西南蘇維埃政府和湘贛省蘇維埃政府。
民國23年(1934)4月,中共湘贛省委將寧岡與茶陵兩縣合併為茶寧縣。同年8月,紅六軍團從湘贛根據地突圍西征後,寧岡隸屬國民黨江西省第十行政區。
民國24年(1935),民國政府將江西省由11個行政區縮為8個行政區,縣屬江西省第三行政區。
民國28年(1939),全省增為11個行政區。
民國31年(1942),又調整為9個行政區,縣屬於第三行政區。
民國38年(1949)8月,中共領導的寧岡縣人民政府成立,縣屬吉安分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1950年9月,寧岡縣隸屬吉安區;
1955年3月,屬吉安專區;
1958年12月24日,寧岡縣併入永新縣;
1959年5月,寧岡縣從永新析出,以寧岡縣原行政區域(劃出韓江公社對換永新的拿山公社)為主,加上遂川縣的井岡人民公社,成立井岡山管理局,歸省直轄。
1959年11月,恢復寧岡縣建制,以井岡山管理局所轄區域為寧岡縣的行政區域,與井岡山管理局在茨坪合署辦公,縣屬吉安專區。
1961年12月,寧岡與井岡山管理局分治,縣屬吉安專區。
1968年2月 ,改吉安專區為井岡山專區,縣屬井岡山專區。
1971年1月,改井岡山專區為井岡山地區。縣屬井岡山地區。
1979年7月,井岡山地區改為吉安地區,縣屬吉安地區。
2000年5月11日,國務院批准,將縣級井岡山市和寧岡縣合併,組建新的縣級井岡山市。市人民政府駐廈坪鎮。

原寧岡縣轄區

龍市鎮、古城鎮、新城鎮、大隴鎮、鵝嶺鄉、東上鄉、柏路鄉、葛田鄉、茅坪鄉、睦村鄉、荷花鄉、坳里鄉。

鄉鎮簡介

茨坪街道 2004年轄:黃竹坳居委會、紅軍路居委會、桐木嶺居委會、新市場居委會。
廈坪鎮 2004年轄:廈坪鎮居委會、廈坪村、口前山村、沉塘村、復興村、菖蒲村。
龍市鎮 2004年轄:城北居委會、城西居委會、城南居委會、龍市村、石陂村、莊前村、相公廟村。
古城鎮 2004年轄:古城鎮居委會、長溪村、坳頭村、城邊村、沃壤村、寺源村、古城村、塘頭村、排下村。
新城鎮 轄:新城鎮居委會、排頭村、曲石村、新城村、黃下村、金源村、橋上村、楓梓村。
大隴鎮 轄:大隴鎮居委會、大隴村、中村、瑤背村、喬林村、樓下村、井水背村、源頭村。
拿山鄉 轄:小通村、拿山村、勝利村、南岸村、北岸村、江邊村、溝邊村、貴溪村、茶坪村、長路村。
黃坳鄉 轄:黃坳村、洪石村、光裕村、石角村、福溪村。
下七鄉 轄:下七村、漢頭村、光明村、上七村、洪坪村、楊坑村。
長坪鄉 轄:中煙村、長坪村、仙口村。
坳里鄉 轄:坳里村、橋邊村、渡陂村、寨下村。
鵝嶺鄉 轄:蕉陂村、白石村、荷田村、上坑村、塘南村、神沅村。
柏露鄉 轄:長富橋村、柏露村、本安村、下隴村、水頭村、南木坪村。
茅坪鄉 轄:茅坪村、馬源村、太坪村、壩上村、神山村、桃寮村。
葛田鄉 轄:葛田村、洋坳村、華嶺村、樹背村、古田村。
荷花鄉 轄:大廟村、東源村、虎嶺村、高隴村、蒼沖村、大蒼村。
睦村鄉 轄:社背嶺村、河橋村、蕉塘村、觀上村、睦村村、上寨村、龜邊村、星台村。
東上鄉 轄:漿山村、大亞山村、坳背村、席塘村、橋頭村、瑤前村、曲江村、虎爪坪村、蒲隴村、東上村

寧岡由來

寧岡縣 唐宋永新縣地,元析置永寧縣,明清皆屬江西吉安府,民國改為寧岡,縣治在瓦岡,故名,原屬江西廬陵道。

寧岡起義

1926年10月下旬,江西省寧岡縣保衛團和千餘名農民在中國共產黨寧岡縣支部的領導下,為配合北伐戰爭勝利進軍舉行了起義。
1926年5月,中國共產黨江西省委員會為發動民眾配合和迎接北伐軍,派遣了一批共產黨員回到原籍開展工作。8月,共產黨員龍超清以國民黨特派員的身份回到北洋政府統治下的寧岡,發動一些積極分子加入共產黨,成立了中共寧岡縣支部,龍超清任書記。
當時在寧岡境內活動著一支由貧苦農民組成的綠林武裝——馬刀隊。其領導人袁文才就是在反動軍隊殺害他母親後“逼上梁山”的。該隊經過中共寧岡縣支部的大量工作後,改編為合法的寧岡縣保衛團,袁文才任團長。保衛團成立後,袁文才在中共寧岡縣支部的教育下,思想很快發生轉變,願意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參加起義。10月,北伐軍向江西進軍,北洋軍閥急調各地兵力固守南昌。下旬的一天晚上,中共寧岡支部趁寧岡城防空虛之際發動了寧岡起義。龍超清等領導人率1000餘名農民奔向縣城和袁文才率領的保衛團六七十人一起,搗毀了縣政府,逮捕了縣長沈清源和一些反動官吏、土豪劣紳。 次日清晨,寧岡縣召開規模空前的民眾大會,宣布成立由龍超清為主席的寧岡縣人民委員會,號召全縣人民行動起來,開展“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紳”的鬥爭。寧岡保衛團改編為農民自衛軍,袁文才任總指揮。同時,還成立了縣工會、農會和婦女協會等民眾組織。這樣,一場轟轟烈烈的革命鬥爭在寧岡開展起來了。11月,袁文才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7年1月,根據中共江西省委的指示,成立了以龍超清為書記的中共寧岡縣委。 同年春夏之交,國民黨主要當權者背叛孫中山的革命三民主義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殘酷地鎮壓中國共產黨和工農民眾。寧岡逃亡各地的土豪劣紳也紛紛捲土重來。在白色恐怖下,龍超清、袁文才等率領革命武裝繼續堅持鬥爭。7月26日,他們根據中共吉安縣委的指示,奔襲永新縣城,解救了被反動派扣壓的50餘名共產黨員和數百名民眾。10月,龍超清、袁文才等率領寧岡農民自衛軍加入了毛澤東率領的工農革命軍。從此,這支部隊在毛澤東的直接領導下,開始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新的偉大鬥爭。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