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桃花洞

桐柏桃花洞

桃花洞位於太白頂西側的大峽谷內,峽谷兩側峻峰擎天,古木森森,岩石壁立,大小七十二洞分布其上,其中西壁有一大洞,即桃花洞,傳為桃花仙女居住之地。桃花洞寬丈二、高九尺,深逾七丈,深處有井叫“龍池”。東壁有“觀音洞”,供有石雕觀音和十八羅漢;北有“孫臏洞”,上下兩層,縱深數丈,傳說孫臏曾在此著書立說;南有“鑼鼓洞”,在洞中擊石,聲如鑼鼓,奇妙異常。桃花洞前的普化寺,是中原標準的窟寺文化代表,已有260多年的歷史,峽谷底巨石磊磊,溪流叮咚,是澧水的源頭,流入長江。桃花洞一溪連三潭,下有桐柏著名的“仙人擺布”景觀,其間的神話傳說,更是妙趣橫生,內有天橋寺、鐵佛寺“漢蛟望淮”等景觀。陽春三月,桃花洞前漫山桃花盛開,花紅十里,香溢滿谷,宛若朝霞,瑰麗妖嬈。“桃洞鋪霞”為桐柏明清古八景之一。

基本信息

簡介

桐柏桃花洞桐柏桃花洞

桃花洞位於淮源南面桐柏山主峰下.只見峽谷陡峭的兩壁上,鑲著大小共30多個石洞,西壁上有個最大的洞,可容千餘人。更為奇特的是大洞套小洞,小洞中又有洞。洞洞相通,變幻莫測,使迷惑不知去向。峽谷兩側石壁上生長著各種樹木,以桃樹居首,每逢春日,桃紅映綠壁,一派江南風光。桃花洞在市效城南桃花村,是邵市較大的喀斯特地貌現象。洞內景致奇特,“目顧左右,如水渦,如浪疊,如虎蹲,如夏雲奇峰,如老冰垂注,蓋石乳凝結也”,“石室宏敞,土維摩數尊,或臥或倚,有石凳、石床。灶頂有圓竇如鏡,攝受日光。”(見道光《寶慶府志》),洞內有地下暗流。位於市效城南桃花村,是邵市較大的喀斯特地貌現象。洞內景致奇特,洞內有地下暗流。過去洞前多桃樹,春天桃花盛開,瓣落水中,經洞內陰河,再由山後溪中流出,故稱“桃洞流香”。桃花洞外有巨石矗立,根莖削瘦,略如蘑菰狀煙雲。

桐柏桃花洞桐柏桃花洞

宋景定甲子(1264)邵州郡守麋登書“古雲根”三字於其上,而得名“雲根石”。麋登還寫了古篆“洞陽仙境”“桃洞流香”兩額刻於洞口。特色:是邵市較大的喀斯特地貌。遊玩線路:有石凳、石床等組成.過去洞前多桃樹,春天桃花盛開,瓣落水中,經洞內陰河,再由山後溪中流出,故稱“桃洞流香”。清寶慶知府傅鸞祥有《桃花洞》詩:“策杖尋幽僻,孤亭落照懸,危峰來遠岫,疊磴削寒煙,千歲胡麻絕,三春桃蕊鮮。空留名勝地,何處覓漁船?”桃花洞外有巨石佇立,根莖削瘦,略如蘑菰狀煙雲。宋景定甲子(1264)邵州郡守麋登書“古雲根”三字刻於其上,而得名“雲根石”。麋登還寫了古篆“洞陽仙境”“桃洞流香”兩額刻於洞口。桃花洞位於淮源南面桐柏山主峰下.只見峽谷陡峭的兩壁上,鑲著大小共30多個石洞,西壁上有個最大的洞,可容千餘人。更為奇特的是大洞套小洞,小洞中又有洞。洞相通,變幻莫測,使迷惑不知去向。峽谷兩側石壁上生長著各種樹木,以桃樹居首,每逢春日,桃紅映綠壁,一派江南風光峽谷兩側峻峰擎天,古木森森,岩石壁立,大小七十二洞分布其上,其中西壁有一大洞,即桃花洞,傳為桃花仙女居住之地。桃花洞寬丈二、高九尺,深逾七丈,深處有井叫“龍池”。東壁有“觀音洞”,供有石雕觀音和十八羅漢;北有“孫臏洞”,上下兩層,縱深數丈,傳說孫臏曾在此著書立說;南有“鑼鼓洞”,在洞中擊石,聲如鑼鼓,奇妙異常。桃花洞前的普化寺,是中原標準的窟寺文化代表,已有260多年的歷史,峽谷底巨石磊磊,溪流叮咚,是澧水的源頭,流入長江。桃花洞一溪連三潭,下有桐柏著名的“仙人擺布”景觀,其間的神話傳說,更是妙趣橫生,內有天橋寺、鐵佛寺“漢蛟望淮”等景觀。陽春三月,桃花洞前漫山桃花盛開,花紅十里,香溢滿谷,宛若朝霞,瑰麗妖嬈。“桃洞鋪霞”為桐柏明清古八景之一。位於市效城南桃花村,是邵市較大的喀斯特地貌現象。洞內景致奇特洞內有地下暗流。過去洞前多桃樹,春天桃花盛開,瓣落水中,經洞內陰河,再由山後溪中流出,故稱“桃洞流香”。桃花洞外有巨石矗立,根莖削瘦,略如蘑菰狀煙雲。宋景定甲子(1264)邵州郡守麋登書“古雲根”三字刻於其上,而得名“雲根石”。麋登還寫了古篆“洞陽仙境”“桃洞流香”兩額刻於洞口。特色:是邵市較大的喀斯特地貌.遊玩線路:有石凳、石床等組成.

旅遊

桐柏桃花洞桐柏桃花洞

游桃花洞:桃花洞位於太白頂西北部的峽谷中,兩側奇峰峭立,大小石洞錯列,上下分為兩層,所有岩洞統稱為桃花洞.每到三月(陰曆)峽谷兩岸遍山桃花盛開,景色極為壯觀,我因為一次巧遇,便有了這次游桃花洞的機會.一清早,我們便乘車前往淮源鎮到達目的後,我們的桃花洞一日游就真正的開始了.山·花一進山,迎面撲來的是輕柔的山風,混著泥土的請香,使人猛然感到一陣透體的涼意,遠眺四周環抱的群山,在淡淡的晨光中分外挺秀美麗,好似一幅清秀絕倫的風景畫.此時正是山花爛漫的春季.於是,路旁,山間,溪畔到處山花俏麗的倩影,展露出盈盈的笑臉,清風吹過的地方,到處是那微微的花香.在遠處的山上盛開著粉紅色的桃花,別看它那樣嬌小,但開的特別多,在黑色枝條的映襯下顯得格外漂亮.瞧!山上這一片,那一片,遠遠的看去就像在綠色的山上鑲了一顆紅寶石.為春天又畫上了一片更美的顏色.潭桃花洞向下望去,只見不遠處出現了一條白色的緞帶,走近一看,原來是掛在山澗的一條瀑布.水從山上瀉下來,從容不迫的投入水潭的懷抱.這個湛藍清澈的水潭從來沒有安靜過,仿佛是個毫無卷意的頑童.我看得入神心想:在這瀑布聲中我仿佛能夠聽到歲月的流失,歷史的變遷,生命的誕生·成長·繁衍·死亡·新陳代謝的聲部,由弱到強,漸漸展開,升騰為主鏇律.它孕育生機,滋潤萬物,它是這的靈魂,因它而充滿生機.忽然幾滴水濺到我的嘴邊,讓我感到一股股涼絲絲,甜浸浸的味兒.一路上有歡聲笑語,也有疲憊和哀嘆;有追逐打鬧,也有哭鬧和叫喊.無論怎樣我們都走過了最難的一段,但終究走向了成功!須彌山桃花洞石窟,開鑿完成於唐廣德年間。該窟由主室、前室及四個附窟構成,規模大,雕造精,形制獨特,是一次建成、保存較為完好的中心柱窟,為各地唐窟所不多見。是本地區乃至全國各地同類石窟中最為珍貴的典型窟例。桃花洞旅遊景點-位於,桃花洞在市效城南桃花村,是邵市較大的喀斯特地貌現象。洞內景致奇特,“目左右顧,如水渦,如浪疊,如虎蹲,如夏雲奇峰,如老冰垂注,蓋石乳凝結也”“石室宏敞,土維摩數尊,或臥或倚,有石凳、石床。

桃花源洞

桐柏桃花洞桐柏桃花洞

桃花源也叫“桃花源洞”,是湖北鹹寧九宮山東麓一個宛若人間仙境的“世外桃源”。兩個唯一連通村莊的天然石洞,一上一下,連線洞內兩個盆地村莊小橋流水、碧樹繁花,與晉代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所描繪的景色一模一樣。桃花源洞位於楊林留祖橋700米處的山麓。南北相通,洞口聳立三棵千年楠木,洞內流水不斷,俗稱“流水洞”,洞高30米,寬20米,長70米,洞頂鍾乳奇形怪狀,洞中有一石筍,粗約丈圍,高6尺,為觀音壇。洞壁上布滿奇異的鐘乳石,恰似千佛洞的石雕。清末翰林王鳳池見此洞常吞雲吐霧,稱為“棲雲洞”,書聯“日月門雙辟,風雲路一條。”洞口右側溪澗修竹搖曳,左側石壁小徑山花點點,佳泉淙淙,上方便是“觀音洞”。站在洞前的“龍門松”下俯望桃花源,頓有如到世外桃源之感。每到春天滿山桃花盛開,如同霞雲織錦,這個小盆地成了桃花之海。位於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境內,是海拔670米處的一個大山洞。該洞系石灰岩溶洞,高、寬約30米,長約180米,上彎下平。洞內溪水淙淙,鍾乳懸掛,水落珠璣。穿洞而過,則是一較完整的溶斗,岩壁高80米,溶斗盆地面積4公頃。底部有一終年不枯的泉眼,崖壁上若干小溶洞中,亦有泉水飛泄。桃花溪匯泉而成,溪水穿大酉洞注入酉陽河。據說,從地理、路線景物歷史、距離、環境等六個方面證明,大酉洞與陶淵明《桃花源記》原型相似.桃花源也叫“桃花源洞”,是九宮山東麓一個宛若人間仙境的“世外桃源”。兩個唯一連通村莊的天然石洞,一上一下,連線洞內兩個盆地村莊,小橋流水、碧樹繁花,與晉代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所描繪的景色一模一樣。桃花源洞位於楊林留祖橋700米處的山麓。南北相通,洞口聳立三棵千年楠木,洞內流水不斷,俗稱“流水洞”,洞高30米,寬20米,長70米,

桐柏桃花洞桐柏桃花洞
洞頂鍾乳奇形怪狀,洞中有一石筍,粗約丈圍,高6尺,為觀音壇。出了石洞是一塊山間小盆地,叫下潘,20多戶人家散住在這個群山環抱的小山村里。村上方400米處,又有一50米長的對通石沿,又是一小盆地,原有村莊叫上潘,今已消失。洞壁上布滿奇異的鐘乳石,恰似千佛洞的石雕。清末翰林王鳳池見此洞常吞雲吐霧,稱為“棲雲洞”,書聯“日月門雙辟,風雲路一條。”洞口右側溪澗修竹搖曳,左側石壁小徑山花點點,佳泉淙淙,上方便是“觀音洞”。站在洞前的“龍門松”下俯望桃花源,頓有如到世外桃源之感。每到春天滿山桃花盛開,如同霞雲織錦,這個小盆地成了桃花之海,1985年正月初二,湖北省委書記關廣富興致勃勃地來到桃花源洞,熱情為桃源人拜年。1986年秋,作家徐遲來此遊覽,他讚美說,這是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相傳王昭君的故鄉有口楠木井,她從小飲用楠木井長得美麗絕倫,她常夢見九宮山下有個長著三棵高大楠木的世外桃源,很想來此隱居,惜未如願。桃源三寶楠在桃花源洞洞口,有三棵巨大的古楠木,通桿筆直,聳入雲際,最大的一棵高28米,胸圍125厘米,兩人手拉手才能圍攏,積材16立方米,樹齡已逾千年,枝葉繁茂,挺拔高大,如同撐天擎柱。洞口在楠木綠蔭覆蓋下,如同天然的綠色屏簾,顯得幽深莫測。楠木是我國馳名世界的珍貴樹木,木質堅實,結構緻密,火燒不燃,芳香四溢,耐浸耐腐,為不朽之木,能做鋼琴音箱北京十三陵長陵殿內那60根上、下一樣粗直的擎天大柱就是楠木柱。

桐柏旅遊

桐柏桃花洞桐柏桃花洞

打造精品,提升旅遊品牌吸引力。投資8000多萬元,圍繞四大特色文化開發旅遊精品亮點,建成桐柏革命紀念館,開闢了通天河、盤古溪旅遊線路,開發了桃花洞生態旅遊區和黃崗千頃紅葉園。抓住細節,精心備戰。集中時間對景區旅遊道路、交通車輛、食品衛生等方面進行安全檢查整治。組織工商、物價、質監等部門對旅遊市場整頓,嚴厲打擊違法經營和坑騙欺詐遊客行為,淨化旅遊市場環境。通過電視報刊等新聞媒介及開展各種活動,加強了旅遊宣傳推介。服務規範,拓寬旅遊市場。實行衛生跟蹤巡迴制,保持景區清潔衛生;完善安全警示標誌,派專人提醒遊客,保證無安全事故發生;工作人員統一著裝,用語文明規範,提供優質服務;設立諮詢台、投訴台等,為遊客提供便利服務,拓寬了旅遊市場,除周邊10餘個城市外,北京上海武漢廣東西安等省外遊客明顯增多。僅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共接待遊客21萬人次,門票收入700餘萬元,旅遊綜合收入1800餘萬元。桐柏是南陽發展旅遊最早的縣。桐柏旅遊曾經創造輝煌,桐柏旅遊正在創造更加輝煌的戰果。2004年以來,桐柏縣委、縣政府提出了“一山二線三點”發展戰略,以創建旅遊名縣、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國家風景名勝區為目標,注重文化內涵和自然資源優勢互補,努力探索文化資源和自然資源相結合的有效途徑,再次掀起了桐柏旅遊開發建設高潮。日前,記者就桐柏縣旅遊業發展專訪了縣紀委書記常英敏。常英敏說,近幾年,桐柏先後投入資金8000多萬元,對淮源景區、黃崗紅葉園景區、葉家大莊桐柏革命紀念館、龍潭河景區進行了開發建設,精心打造包裝了通天河《西遊記》文化旅遊線路、盤古溪盤古文化生態旅遊線路、

桐柏桃花洞桐柏桃花洞

桃花洞生態旅遊線路、葉家大莊桐柏革命紀念館、黃崗紅葉園紅色旅遊線路。成功舉辦了兩屆淮源文化旅遊節、三屆全國機車錦標賽、蘭博會以及黃崗紅葉節、祭祀盤古大典、桐柏革命紀念館開館慶典、保護母親河行動—中國河南淮河之源青年文化節等大型文體活動。通過打造精品,舉辦節會,桐柏旅遊品位、旅遊知名度大大提高,桐柏旅遊實現了發展史上的又一次質的飛躍。目前,桐柏旅遊業漸成規模,大旅遊格局已基本形成,旅遊業已成為桐柏縣域經濟發展“新引擎”。常英敏說,桐柏旅遊業發展具有三大優勢。一是區位優勢。桐柏位於豫南桐柏山腹地,素有“宛東咽喉”、“信西屏障”之稱。桐柏山東連大別山,西接伏牛山,是連線兩地旅遊的紐帶。桐柏山是豫鄂兩省的分界線,淮水與漢水的分水嶺,並處於武漢、合肥、西安、鄭州四大城市的中心地帶,可直接輻射客源市場7000多萬人,旅遊發展潛力巨大。加之近幾年境內交通網路四通發達,為桐柏旅遊發展提供了先決條件。二是山水優勢。桐柏山地處我國南北氣候過渡帶,這裡山川形勝,風光旖旎,異木名花薈萃,絕壁奇石突兀,既具北國風骨,又含南國神韻,四季皆景,處處入畫。桐柏淮源景區先後被評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3A級旅遊區、國家森林公園、中國最佳旅遊去處、河南省十佳風景名勝區,桐柏旅遊已具備快速發展的基礎。三是文化優勢。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近年來,我們立足桐柏獨特的“四大文化”資源,不斷探索市場化運作的有效途徑,推陳出新,培育出融淮源文化、盤古文化、佛道文化、紅色文化為一體,厚重而又具有鮮明特色的地方特色文化,為桐柏旅遊注入了豐厚的文化內涵,成功打造出一批代表桐柏形象、具有較高品位的文化旅遊品牌。

桐柏桃花洞桃花洞

常英敏說,桐柏旅遊開發迎來四大機遇。一是驛宛高速的建成通車,縮短了桐柏到鄭州、武漢、南陽等周邊大中城市的時間,為這些城市遊客到桐柏旅遊提供了便利。二是30集電視連續劇《桐柏英雄》即將開拍,為打響桐柏知名度,發展旅遊提供了條件。三是佛教學院的引進興建,為桐柏旅遊增加了新內涵。四是國家對中部六省旅遊開發將給予大力扶持,為桐柏發展旅遊提供了難得機遇.常英敏說,下一步,桐柏縣委、縣政府將把旅遊作為振興縣域經濟,改變南陽西強東弱現狀,實現率先崛起的突破口,充分利用桐柏豐富的地域文化優勢,把文化與旅遊緊密結合起來,賦予景觀文化內涵,提升桐柏旅遊品位。即以淮源文化、盤古文化、佛道文化、紅色文化主題,文化生態為特色,實施精品戰略,精心打造豫南生態旅遊精品景區。通過3-5年努力形成桐柏四區八線旅遊發展大框架,即形成淮源景區、水簾洞景區、龍潭河景區、黃崗紅葉園景區四大景區,開發出淮河探源生態旅遊線路、通天河《西遊記》文化生態旅遊線路、盤古溪盤古文化生態旅遊線路、桃花洞生態旅遊線路、龍潭河佛教文化旅遊線路、葉家大莊紅色旅遊線路、啟母嶺紅葉奇石生態旅遊線路、紅桂清古栗園生態旅遊等八條旅遊線路。提高服務質量,完善服務設施,精心打造“淮河源頭、盤古之鄉”旅遊品牌,把桐柏建設成為豫南鄂北一大旅遊明珠!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常英敏說,面對市場的激烈競爭,桐柏旅遊今後將重點做好以下五項工作:一是整合資源,實現旅遊集聚效應。整合桐柏縣境內淮源景區、黃崗紅葉園景區、龍潭河景區、啟母嶺景區、葉家大莊革命紀念地以及其他分散景點,實行統一管理,構建大旅遊格局。二是完善景區基礎設施,提升景區旅遊品位。

桐柏桃花洞桐柏桃花洞

以河南省佛教學院奠基建設為契機,重點搞好龍潭河景區的規劃編制,完成景區內道路、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開發田王寨、將軍峰等景點,對祖師頂道觀、太白頂雲台禪寺進行改造,完成盤古祖殿二期工程、紅葉園景區二期工程等重點工程建設。三是大力宣傳,強塑“淮河之源、盤古之鄉、佛道聖地、英雄桐柏”品牌。以穩固周邊市場,搶占中部市場,開闢國內市場為思路,加強與省內外旅行社、旅遊區市場協作,探索多渠道、多方位的宣傳活動,拓展新的旅遊客源市場。四是繼續加大桐柏地域文化的研究力度,提升桐柏旅遊景點的文化內涵。充分利用“四大研究會”的力量,挖掘、整理、運用淮源文化、盤古文化、佛道文化、蘇區文化的研究成果,促進旅遊與文化的交融,增強旅遊景區的文化內涵和吸引力。五是大力發展服務業,促進“六要素”建設配套。鼓勵投資者到桐柏興建星級賓館,提升接待檔次。同時,大力發展具有桐柏地方特色的“農家樂”賓館,把桐柏山歌皮影、漁鼓培育發展成為能讓遊客參與的互動性娛樂節目,打造桐柏旅遊特色,增強對遊客的吸引力。我們相信,擁有厚重文化底蘊與優美自然風光的桐柏,必將演繹新的神奇!熱議“南陽旅遊一條街”

桐柏景區

桐柏桃花洞桐柏桃花洞

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綿延於巍巍桐柏山脈中段的豫鄂兩省交界地帶,距桐柏縣城三公里。分水簾洞、太白頂、淮源、桃花洞等各具特色的景區。有大小名峰數百座,山泉溪流58條,屬南北氣候過渡地帶,四季分明。區內山川秀麗,層巒疊嶂,植被完好,動植物繁多,還有千畝原始森林,真乃天然森林公園。桐柏山是歷史上我國四瀆之一的千里淮河的發源地。水簾寺殿閣危立,主峰太白峰頂的雲台禪寺是中原道家發祥地之一,與普陀山齊名,高僧輩出,遍及東南亞十多個國家地區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初步形成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理想場所,已經成為北控中原、南攬楚湘、東迎漢東、西接宛洛的旅遊熱線。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位於豫南鄂北交界的桐柏山脈北麓中段,具體坐標是:東經112°47′-113°11′,北緯32°17′-32°29′,景區總面積266平方公里,核心區為108平方公里,距桐柏縣城3公里,內分淮源、太白頂、桃花洞、水簾洞四大各具特色的景區,各類景觀一百餘處。桐柏山,是千里淮河的發源地。位於秦嶺向大別山的過渡地帶上,區內奇峰競秀,層巒疊嶂,森林密布,瀑泉眾多,景象萬千,專家評價其“比華山高險、與黃山競秀。”她以全國獨特的淮源文化為內涵,兼有盤古文化、佛道文化、地質文化和蘇區文化;以南北氣候交匯區位最為完整的自然生態環境和中原罕見的原始次生植被為特色,成為我國壯麗河山的代表和令人神往的地方。淮河被華夏兒女尊為“風水河”,與黃河、長江、濟水並稱為我國古代的“四瀆”,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詔令祭祀名山大川,其川有二:曰淮曰濟。此地始建淮祠,即淮瀆廟。之後歷代帝王為賜福消災,對淮河之神由東瀆大淮之神,封到長源公、長源王,其廟宇在歷次修復中也按王公規模愈發宏偉壯觀,各種殿堂、樓、台、亭、閣及各種顯示其崇高權威的飾物如石獅、水獸、旗桿華表等應有盡有。每年初春朝廷欽差前來祭淮神,在淮瀆廟前文官下轎,武官下馬,步行入內,一般隨員則要匍匐前進。廟院內碑碣林立,古柏參天。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親自撰文,刻巨碑立於廟內;清康熙御書“靈瀆安瀾”致祭;雍正書“惠濟河漕”賜廟,淮瀆成為我國當時建廟時間最早、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廟宇。獨特的淮源景勝引來諸多名人騷客到這裡賞游詠嘆,漢劉邦、唐李白、杜甫、宋蘇軾、蔡襄等都首漫遊至此,明代“弘正七子”之一的何景明則自號大復山人常住這裡(桐柏山又名大復山)。據不完全統計,歷代文人墨客來這裡賞景吟詩的不下百人,傳世作品多達300多件。淮源在我國風景名勝資源中占據著獨特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桐柏桃花洞桐柏桃花洞
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也是盤古文化、神話傳說十分集中的地方。三國吳人徐整所著的《五運歷年記》載“盤古開天地,血為準讀,”。桐柏民間有關盤古的傳說神話十分豐富,盤古廟、盤古山、盤古船、盤古井、盤古磨等相關盤古文化的質證性建築隨處可見。中國著名神話學專家袁珂多次來桐柏山考察後認為:“桐柏山是中原盤古文化產生的中心”。這裡還流傳著許多“大禹治水”、“禹王鎖蛟”及“太陽神”的傳說,《禹貢》載:“(禹)導淮自桐柏……”。相傳大禹治淮,發現淮水泛濫有一水妖巫支祁在作怪,即令太陽神的兒子庚辰手拿定水神針捉拿,捉住後用鐵鏈束於淮井之中。而庚辰因迷戀桐柏山水美景,不願隨大禹東征治水,大禹一怒之下將其斬首。當地百姓念庚辰伏妖功高,就用石塊將大禹怒斬庚辰的整個山頂圍砌,叫作“太陽城”。盤古文化、太陽神文化在積澱沉厚。此外,明嘉靖年間吳承恩曾在桐柏鄰縣新野作過縣令,期間多次到桐柏山遊覽,後根據“禹王鎖蛟”的故事及結合此地的水簾洞、通天河、放馬場、太白頂、花果山、老君堂等地名完成了傳世名著《西遊記》。魯迅先生在其《中國小說史略》中亦明確指證“巫支祁就是孫悟空的原型”,桐柏山淮源景區為“西學”提供了起源。這在國內景區文化中也是十分罕見的。佛道文化在桐柏景區文化內涵中也占據著較重的份量。桐柏山道教源淵流長,太白頂漢時曾建“保全觀”、“金亭翠闕”歷為桐柏舊八景之一。武當派鼻祖張三豐曾在此修真,目前境內的祖師嶺道家的香火仍旺。桐柏山被道家稱為“天下第四十一福地”、“三十六洞天”。佛教傳入桐柏山則始於隋唐,昌盛於清。乾隆四十九年,四川寧遠府紫微山宗林寺大和尚端德來桐柏山創建以桐柏山為主峰、太白頂雲台禪寺為主寺的臨濟宗白雲山系,被尊稱為華光德祖,經歷代法師經營,桐柏山寺院已達二十餘處,香火旺時僧眾達600餘人。因其高僧大德輩出,對佛學不斷研新,一度與浙江普陀山齊名,素有“南方普陀,北方雲台”之稱。清同治年間雲台禪寺方丈馬哈奈奉詔入宮為朝廷作佛事,事畢,獨受皇帝御賜千佛袈裟和金鉤玉環,此物現藏於雲台禪寺作為鎮山之寶。30年代,雲台禪寺一法師在上海徐家匯弘法,與北京達法法師分化南北,時有“南法北達”之說。雲台禪寺通性大和尚,曾率僧團出訪印度弘法,1958年印度總理尼赫魯訪問我國,曾提出要專訪雲台禪寺,因交通不便等原因未能成行。如今白雲山系和尚傳至14代,僧徒遍及北京、上海、廣東、四川、河南、港澳台及日本美國新加坡緬甸印度等國家
桐柏桃花洞桐柏桃花洞
和地區,如美國大悲院主持如修法師、緬甸蓮花寺主持妙智法師、香港青年佛教協會永久導師暢懷法師、印度的如儉法師等,均出家於桐柏山。目前,桐柏山水簾寺與開封相國寺、洛陽白馬寺、登封少林寺等並稱為“中原四大名寺”.桐柏山還是南北氣候的過渡帶,江淮兩大水系的分界線。既有北國山體的雄渾,又有南疆風光的秀麗。因此,奇山異石眾多,山泉瀑布隨處可見,植被完好,動植物各類紛繁,南北交匯,相互滲透。據調查,現有脊椎動物33目76科326種,其中列入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如金錢豹、金雕、水獺、大靈貓、小靈貓、麝、白冠長尾雉、大鯢、穿山甲青羊、紅翅鳳頭鵑等33種。具有良好的過渡帶森林生態系統,植物區系南北兼容,稱為中原獨特的天然生物物種基因庫和自然博物館,自然植被成為景區一大獨特的景觀。這裡古樹名木眾多,具有千年以上樹齡的漢柏及銀杏等古樹一百多棵,特別是清泉寺現存的千年銀杏樹,堪稱中原第一,樹旁有雍正十一年所立石碑。碑中載:“古剎清泉寺,其廟前銀杏之高大,凡越數千年之遙,觀其形勢,四面環山,相連木成蔭,而眾鳥栖息,竹林茂密,……”。現該樹主幹腰圍9.8米,基圍11米,樹高27.5米,冠幅直徑25.5米。桐柏山地處桐柏--商城大斷裂帶上,特殊的地質形成過程中,使地貌結構複雜,由南向北,溝谷發育,切劃深度較大。因而奇山異石較多,地下礦產十分豐富,初步探明礦藏達60種,原礦價值人均占有量是全國人均數的14倍。這裡有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天然重質純鹼礦,有位居國內四大銀礦之首的露天開採金礦,還有在世界首次發現,被國際礦物質學會命名的“桐柏礦”和“圍山礦”。國際礦物質學會和中科院曾多次派學者到這裡考察,桐柏山被學術界稱為“中國地質之謎”、“地質博物館”、“地質櫥窗”。紅石崖為景區稀有丹霞地貌,崖分上下三層,高數百米,望若紅霞,上多溶洞、瀑布、溫泉,為景區不可多得的勝景。景區不少山峰海拔千米以上,這裡山勢陡峭,登高遠眺,北視中原,南閱楚天,千山萬壑,盡收眼底。具有獨特的候觀,每當冷空氣過境,山間的雲霧或淡薄飄渺,或綿厚穩重,或雄偉壯麗,或瞬間變幻,如玉帶,似瀑布;忽而雲蒸霧翥,峰頂即為雲海淹沒,雨絲拂面,行雲如萬馬奔騰;忽而驕陽當空,峰頂猶如孤島,腳下一派雲海,蔚為壯觀,“大復橫雲”為桐柏八大景觀之一。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還飽含濃厚的蘇區文化。黨和國家領導人劉少奇李先念王震、楊靖宇、彭雪楓、王樹聲等都曾在這裡戰鬥和工作過。從1925年到1947年22年間,這裡先後建立過6個省級、5個地級、12個縣級黨政軍領導機構,原中原軍區、中共中央中原局都曾設在這裡。1945年10月24日“桐柏三軍會師”在我國解放戰爭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原國家主席李先念為“桐柏英雄紀念碑”和“桐柏革命紀念館”題詞。桐柏已成為對後代人進行教育的重要基地。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以其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和國內景區中尤可替代的淮源文化,引起各級政府和海內外人士廣泛關注;1982年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1996年被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1997年又被評為河南省十佳文明景區,已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遊人來此觀光考察、祭祖探源。其自然、人文景觀質量品位較高,現僅開發利用了一部分資源,其開發前景廣闊,若很好地給予開發保護利用,完全可以成為名符其實的中國壯麗河山的代表。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地處中原,地理位置優越,位於武漢、鄭州、南陽、信陽、襄樊、河南油田六個大中城市的中心地帶,南距武漢175公里,東距信陽75公里、北距鄭州343公里,西距南陽125公里,312國道沿景區而過,交通十分便利,是方圓數百里眾旅遊觀光、度假避暑、科研考察和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理想勝地水簾洞:水簾洞是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的主要景點之一,居挺翠峰48米高的絕壁上。洞寬10米,深5米,中有猴王石像,通天河水飛流直下,掩遮洞口,雨則龍吟虎嘯,晴則遊絲斷珠;洞內一泉捐滴,匯於一石缽內,其水甘甜凌冽,四季不涸,周有石桌石凳可供小憩。透過如雪飛簾,盡可遠眺太陽城等山色寺景,“水簾掛雪”是明清以來桐柏八景之一。洞下水簾寺,是聞名海內外的中原佛教聖地,宋代元祐年間曾修葺過此寺,1984年桐柏縣政府又重修新建,現有大雄寶殿、毗廬殿、玉佛樓、天王殿、僧房樓、功德堂、禪林院、羅漢堂、華藏圖書館各類殿堂房舍120間,各類佛祖菩薩像120多尊,大型木刻金剛經12面,日本版大正藏兩部經書二萬餘冊。梅花、松雲二溪寺前交匯,呈雙龍捧珠之勢,終日晨鐘暮鼓、佛氣氤氳。寺旁還有竹林精舍、觀音禪林、妙法寺、石盤寺、尚元寺等,一地多寺,寺寺相連,堪稱“中州一絕”。水簾洞西側峻岭上有一臥佛,首南足北,仰天而臥,頭枕元寶垛,腳蹬花果山,身長綿延6公里。佛的髮髻及眉、眼、口、鼻清晰可辯,十分神秘、逼真。桃花洞:桃花洞位於太白頂西側的大峽谷內,峽谷兩側峻峰擎天,古木森森,岩石壁立,大小七十二洞分布其上,其中西壁有一大洞,即桃花洞,傳為桃花仙女居住之地。桃花洞寬丈二、高九尺,深逾七丈,深處有井叫“龍池”。東壁有“觀音洞”,供有石雕觀音和十八羅漢;北有“孫臏洞”,上下兩層,縱深數丈,傳說孫臏曾在此著書立說;南有“鑼鼓洞”,在洞中擊石,聲如鑼鼓,奇妙異常。桃花洞前的普化寺,是中原標準的窟寺文化代表,已有260多年的歷史,峽谷底巨石磊磊,溪流叮咚,是澧水的源頭,流入長江。桃花洞一溪連三潭,下有桐柏著名的“仙人擺布”景觀,其間的神話傳說,更是妙趣橫生,內有天橋寺、鐵佛寺“漢蛟望淮”等景觀。陽春三月,桃花洞前漫山桃花盛開,花紅十里,香溢滿谷,宛若朝霞,瑰麗妖嬈。“桃洞鋪霞”為桐柏明清古八景之一。太白頂:太白頂位於桐柏縣城西十五公里的國營陳莊林場境內,是桐柏山主峰,海拔1140米,山勢峻峭,景色奇秀,雄偉壯觀,遠近聞名。登頂遠眺,北視中原,南閱楚天,萬山俱下,極目千里。頂上有名剎雲台禪寺,為佛教臨濟宗白雲山系祖庭,堪稱中原的布達拉宮。寺東側有大淮井,是淮河源頭;井東南30米遠石壁間有張良洞,傳說張良功成身退,辟穀於此;還有松月台、老虎洞、小淮井等景觀。太白頂山頂四周林木遮天蔽日,1982年闢為省級自然保護區,內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33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41種,且南北兼容,現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周邊環境

桐柏桃花洞桐柏桃花洞
水簾洞:水簾洞是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的主要景點之一,居挺翠峰48米高的絕壁上。洞寬10米,深5米,中有猴王石像,通天河水飛流直下,掩遮洞口,雨則龍吟虎嘯,晴則遊絲斷珠;洞內一泉捐滴,匯於一石缽內,其水甘甜凌冽,四季不涸,周有石桌石凳可供小憩。透過如雪飛簾,盡可遠眺太陽城等山色寺景,“水簾掛雪”是明清以來桐柏八景之一。洞下水簾寺,是聞名海內外的中原佛教聖地,宋代元祐年間曾修葺過此寺,1984年桐柏縣政府又重修新建,現有大雄寶殿、毗廬殿、玉佛樓、天王殿、僧房樓、功德堂、禪林院、羅漢堂、華藏圖書館各類殿堂房舍120間,各類佛祖菩薩像120多尊,大型木刻金剛經12面,日本版大正藏兩部經書二萬餘冊。梅花、松雲二溪寺前交匯,呈雙龍捧珠之勢,終日晨鐘暮鼓、佛氣氤氳。寺旁還有竹林精舍、觀音禪林、妙法寺、石盤寺、尚元寺等,一地多寺,寺寺相連,堪稱“中州一絕”。水簾洞西側峻岭上有一臥佛,首南足北,仰天而臥,頭枕元寶垛,腳蹬花果山,身長綿延6公里。佛的髮髻及眉、眼、口、鼻清晰可辯,十分神秘、逼真。桃花洞:桃花洞位於太白頂西側的大峽谷內,峽谷兩側峻峰擎天,古木森森,岩石壁立,大小七十二洞分布其上,其中西壁有一大洞,即桃花洞,傳為桃花仙女居住之地。桃花洞寬丈二、高九尺,深逾七丈,深處有井叫“龍池”。東壁有“觀音洞”,供有石雕觀音和十八羅漢;北有“孫臏洞”,上下兩層,縱深數丈,傳說孫臏曾在此著書立說;南有“鑼鼓洞”,在洞中擊石,聲如鑼鼓,奇妙異常。桃花洞前的普化寺,是中原標準的窟寺文化代表,已有260多年的歷史,峽谷底巨石磊磊,溪流叮咚,是澧水的源頭,流入長江。
桃花洞一溪連三潭,下有桐柏著名的“仙人擺布”景觀,其間的神話傳說,更是妙趣橫生,內有天橋寺、鐵佛寺“漢蛟望淮”等景觀。陽春三月,桃花洞前漫山桃花盛開,花紅十里,香溢滿谷,宛若朝霞,瑰麗妖嬈。“桃洞鋪霞”為桐柏明清古八景之一。太白頂:太白頂位於桐柏縣城西十五公里的國營陳莊林場境內,是桐柏山主峰,海拔1140米,山勢峻峭,景色奇秀,雄偉壯觀,遠近聞名。登頂遠眺,北視中原,南閱楚天,萬山俱下,極目千里。頂上有名剎雲台禪寺,為佛教臨濟宗白雲山系祖庭,堪稱中原的布達拉宮。寺東側有大淮井,是淮河源頭;井東南30米遠石壁間有張良洞,傳說張良功成身退,辟穀於此;還有松月台、老虎洞、小淮井等景觀。太白頂山頂四周林木遮天蔽日,1982年闢為省級自然保護區,內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33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41種,且南北兼容,現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南陽旅遊名錄

旅遊是放鬆身體和考驗意志毅力有效途徑。南陽旅遊從屬歷史游,科技人文游,地理地形地貌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