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四大名寺

中原四大名寺

從白馬寺始,我國僧院便泛稱為寺,白馬寺也因此被認為是我國佛教的發源地。 大相國寺位於開封市中心,是中國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於北齊天保六年(555年)。 位於商丘市民權縣城西南20公里處的白雲寺村,為中原名寺之一。

概述

佛教寺院是指安置佛像、經卷,且供僧眾居住以便修行、弘法的場所。簡稱寺,又名寺剎、僧寺、精舍、道場、佛剎、梵剎、淨剎、伽藍、蘭若、叢林、檀林等。佛教寺院最早出現於印度,中國早期佛寺建築,大致沿襲印度形式。後因融入民族風格,遂呈新貌。中原四大名寺,是指中原古代四大佛教名寺。即登封少林寺、洛陽白馬寺、開封大相國寺、汝州風穴寺,歷史以來本沒爭議,但現在各地競相發展旅遊業,南陽水簾寺、香嚴寺、商丘民權白雲寺、欒川縣白雲寺、輝縣白雲寺、汝南縣的南海禪寺、等一起加入了現在的四大名寺之爭。據《河南省志》、《河南府志》、《開封府志》、《直隸汝州志》及河南鄉土教材《河南歷史》等記載洛陽白馬寺、嵩山少林寺、開封大相國寺、汝州風穴寺並稱為中原四大名剎。

登封少林寺

少林寺,位於中國河南鄭州登封嵩山,是少林武術的發源地,禪宗祖庭,由於其坐落嵩山的腹地

少室山下的茂密叢林中,所以取名“少林寺”。少林寺在唐朝時期,享有盛名,以禪宗武術並稱於世。民國時期被軍閥石友三幾乎焚毀殆盡。現任少林寺方丈是釋永信。除了河南鄭州嵩山少林寺之外,經考據後證明在歷史上曾出現過位於福建的少林寺,被稱為“南少林”。關於南少林所處地點,共有莆田少林寺、泉州南少林寺、福清少林寺三種說法。另有1976年版電影;特別是1982年版李連杰主演的電影《少林寺》而享譽海內外。

洛陽白馬寺

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由官方營造的第一座寺院。它的建設與我國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緊密相

連。相傳漢明帝劉莊夜寢南宮,夢金神頭放白光,飛繞殿庭。次日得知夢為佛,遂遣使臣蔡音、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帶)遇上了在該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騰、竺法蘭。蔡、秦等於是邀請佛僧到中國宣講佛法,並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跋山涉水,於永平十年(67)來到京城洛陽。漢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樣修建寺院。為銘記白馬馱經之功,遂將寺院取名“白馬寺”。
從白馬寺始,我國僧院便泛稱為寺,白馬寺也因此被認為是我國佛教的發源地。歷代高僧甚至外國名僧亦來此覽經求法,所以白馬寺又被尊為“祖庭”和“釋源”。
白馬寺建寺以來,其間幾度興廢、幾度重修,尤以武則天時代興建規模最大。白馬寺為長方院落,坐北朝南,寺內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盧閣、齊雲塔等。遊覽白馬寺,不但可以瞻仰那些宏偉、莊嚴的殿閣和生動傳神的佛像,而且可以領略幾處包含有生動歷史故事的景物。

開封大相國寺

大相國寺位於開封市中心,是中國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於北齊天保六年(555年)。原名建國寺,唐代

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因紀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賜名大相國寺。北宋時期,相國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擴建,占地達500餘畝,轄64個禪、律院,養僧千餘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國佛教活動中心。《水滸傳》描寫的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的故事,就發生在其所轄之地。後因戰亂水患而損毀。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目前保存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八角琉璃殿、藏經樓、千手千眼佛等殿宇古蹟。

河南汝州風穴寺

風穴寺又名白雲禪寺、古香積寺,位於中嶽嵩山少室南麓,汝州市區東北9公里處,始建於北魏,距今已

有1500多年歷史。是北方唯一一座園林式古建築寺廟,風穴寺在明代萬曆年間香火最為鼎盛,曾有僧眾1000餘人,房舍300多間,土地2000餘畝。風穴寺雖是北方寺院,卻不沿中軸線布局,而是依山就勢而建,具有江南園林風光。風穴寺有珍珠簾、大慈泉、錦屏風、吳公洞、望州亭、玩月台、升仙橋、懸鐘閣等八大景,有小龍門、石龍頭、活鳳尾、東山仙人等七十二小景和冬暖夏涼的三十六福地。風穴寺保存了唐至清歷代建築140餘間,被專家稱為“古建築博物館”。其中最完整的三個建築唐代七祖塔、宋代懸鐘閣和金代中佛殿,被稱作是風穴寺的三大國寶。懸鐘閣內懸掛一口宋宣和七年鐵鑄大鐘,重9999斤,被譽為“中原第一鍾”。寺內現存有明代漢白玉石佛和緬甸送的佛像及明代嘉靖年間石佛30餘尊、木雕佛像7尊。還有唐代的尼陀羅咒、宋代的經幢、元代的塔銘。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陽水簾寺

水簾寺位於南陽市桐柏縣城西六公里的山峽中。殿堂後面,緊臨一座百米峭崖,一弘山泉自崖巔傾瀉下來,活像一條 水晶掛簾懸在空中,將峭崖上部的一座天然石窟遮掩在幕後,稱為水濂洞。寺因此為名.此處原為道教七十二福地中,列於第四十一位的桐柏山道教勝地的組成部分。始建於宋元佑三年1088以前, 明萬曆二十七年,清乾隆、嘉慶年間,都進行過修建。原有山門一間,中殿、後殿各三間,另有陪房十間。直到1956年房舍毀壞無遺,道人活動終斷。建造山門5間,大殿5間及廂房等房舍共16間;另在北面蓋有大僚、招待室、僧舍等15間,自此,正式改為佛寺。

南陽香嚴寺

香嚴寺又名香岩長壽寺,位於南陽市淅川縣城南40千米的倉房鎮境。香嚴寺原有兩座禪院,“一在白岩萬山環抱之中,一在山麓丹水旁。相望30里,俗謂之上寺、下寺”。下寺已被丹江庫水淹沒,現僅存上寺。上寺位於倉房鎮西北4千米處,坐落在龍山嶺南的群山環抱之中。

商丘民權白雲寺

位於商丘市民權縣城西南20公里處的白雲寺村,為中原名寺之一。白雲寺始建於貞觀年間(627-649),原名白衣庵。相傳每逢夏秋季節便白雲繚繞籠罩寺院,景色奇異,故名為白雲寺。整體建築古樸典雅,雄偉壯觀。 康熙二下白雲寺尋父的傳說在商丘一帶廣為流傳。康熙為了尋找隱名出家的父親順治南遊白雲寺,為白雲寺1200名僧人打齋供眾,遇到一位自稱“八乂”的燒鍋僧人。康熙回京後與母后說起,聰明過人的母后將“八乂”二字合成一個“父”字。康熙恍然大悟,火速二下白雲寺,但老僧已不知去向。康熙只得御書“當、堂、常、賞”四個大字,意含將田、土、巾(布)、貝(錢)賞賜僧眾,而後掃興而歸。 寺內原有一施粥舍飯用的大鐵鍋,後棄置不用,卻從中長出一棵槐樹,得名“鐵鍋槐”,成為白雲寺一大奇觀。白雲寺內還有大雄寶殿、多寶塔、佛公靈塔等景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